而要說五五分,方誨肯定不可能答應,他也就虧了啊。


    更何況,按分成,到時候賣完了才結賬分賬,麻煩。


    商人逐利,萬事可都要講在人情前頭的。


    這些日子方誨沒來,她也一直在想著的這個生意要怎麽談的,心裏早就琢磨清楚了。


    眼下聽完方誨的話,她頓了稍傾,才笑著接話道:“這豆瓣醬的生意我的確也是想和方東家合作的,我負責供貨,方東家負責銷,但四六分,這個不妥。”


    方誨微挑眉,難不成宋東家想五五分?或者她六他四?


    這話他沒有說出來,隻問道:“不知宋東家是何想法?”


    宋秋便即道:“跟粉條一樣,我給方東家一個進價,方東家進了貨去,定價多少,我都不管,左右咱們互惠互利。”


    方誨一聽就明白了,心裏暗歎一聲,這宋東家果然是天生做生意的料啊!


    粉條他拿的進價是三十文一斤,銷往各地,特別是宮裏和京城,因為路途遠,車力人力要算在內,所以均下來,差不多是賣五十文一斤的,刨除本錢,所賺不多。


    但他也不是靠這個粉條賺錢,所以能接受,隻要不虧就成。


    但豆瓣醬可是大生意,這樣一來的話,可比分成賺的要少好些了。


    他眉心一動,“不知宋東家打算定價多少?”


    宋秋在心裏合算過進價多少她還能大有賺頭的,最後給出一個進價,“三百五十文一壇。”


    方誨一聽,迅速在心裏算起來,宋東家眼下賣的是四百文一壇,他接了手,自然不能提價太多,畢竟,不像粉條,是由他一手賣的,所以照四百文來賣,還有五十文的利潤,刨除拉貨的人力車力這些的成本,算下來也是有得賺的。


    隻比不過這分成罷了。


    他明白宋東家是不會答應分成的了,心裏也有了數。


    稍一想,終點了頭,“行,但在下還有一個條件。”


    宋秋抬手,“方東家請說。”


    方誨道:“這豆瓣醬隻能貨供一家。”隻有壟斷了豆瓣醬的買賣權,所賺才能更多,東陵縣內已經賣出去的這些,且就不說了,出了這個縣,客源還多著呢。


    宋秋沒有任何猶豫,點頭,“沒問題。”方誨答應的這麽爽快,她也不能虛頭巴腦的不是?


    再說,和方誨合作,她很放心也很安心,所以即便他不說,她也沒打算再供給第二個人。


    光是方家的銷貨能力,就夠她的豆瓣醬都銷出去了。


    今年先就這樣,她想著等明年,等她各地所開的客棧多了,到時候每處客棧之地都建個作坊,就近收了辣椒,就近做豆瓣醬和紅油,那樣,所出的貨就多了,當地出的貨供當地,免了長途運貨的麻煩。


    或能再考慮這個分成的事。


    “紅油也如此,不知宋東家進價多少?”方誨又問。


    宋秋本想說紅油可分成,四六分都行,隻要方誨負責提供幹辣椒就成。


    但不用說,方誨也不傻呀。


    想想便覺得好笑,做人也不能這樣不是?


    當下正色道:“七百文一壇。”


    這個進價,比豆瓣醬讓出了一百文的利潤來,賣八百文,還有一百文的賺頭,比豆瓣醬可賺多了。


    宋秋考慮這個價,也是因為方誨手裏幹辣椒的貨不少,供得上,不愁賣完手裏的貨今年就沒了,不愁定數,也就不怕沒得賺。


    方誨沒錯過宋秋剛才一閃而過的一絲笑,心裏覺得納罕,怎麽瞧著那笑有點狡黠的意味呢。


    不知道宋東家琢磨什麽呢。


    不過七百文的定價,他算過了賬,決定就按八百文一壇賣,也能有賺頭。


    到時候也可以散賣斤數,畢竟除了商用,自家吃的,一斤兩斤,也能用很久了,也就是吃個涼菜,下個麵用用,不像豆瓣醬用處多。


    他點頭應下,“沒問題。”


    “這趟我帶的車馬足,打算先就拉上一些走,後頭的,再叫人接著來拉。”


    要是沒有仿貨的事,宋秋這就可以讓他拉走些的,但眼下宋秋先搖了頭,“後天吧,後天來拉。”


    方誨不解,“為何要後天?”


    貨不夠?這可不對,先頭他來,就聽到了隔壁的院子熱火朝天的忙著呢,說是作坊就在那裏,縱然整個東陵縣就賣出去不少,但不可能就供不上了吧?


    宋東家這麽會做生意,他可不信沒有準備。


    宋秋道:“因著這陳家的事,我打算得做個商標才行,今兒去鎮上來不及了,明兒準備一天,方東家派人後兒來正好。”


    “商標?”


    “我打算訂做些油紙,上麵印下宋記二字,這樣,人家買了也知道是買的誰家的,跟那些仿貨,也有個分別。”本來之前她還沒想過這些的,畢竟,專門訂做油紙,又是一筆支出,再加上,她也沒想到今年這麽快就有了仿貨了。


    本來以為怎麽著也得等明年吧,哪知陳家動作這麽快呢。


    果然是做調料起家的,這方麵就是比別人反應更快。


    方誨明白了宋秋的意思,當下道:“方記也有書鋪,正好,我在東陵縣就有一家印刷作坊的,這事交給我,我先叫人快馬加鞭去吩咐這事,今晚連夜加工,最多明兒中午就能送一批油紙來。”


    宋秋一聽,心下大喜,這樣也好,免得她匆忙忙的去做這個事了。


    “行!那就麻煩方東家了,這銀錢咱們另算,該怎麽樣就怎麽樣。”


    親兄弟還要明算賬呢,方誨點點頭,不置可否。


    “既是要後日,那就一道了,一批可以出多少貨?我好決定派幾輛車來。”


    宋秋估算著莊子上和家裏這些日子攢出來的存貨,應道:“豆瓣醬先出兩千壇,紅油出一千壇吧。”


    後續的還需要時間發酵,慢慢再供上。


    方誨聽著這個數,估摸著整個荊州府的鋪子。


    東陵縣內的鋪子可以少放點,這一批,先往其他縣鎮,主要是府城。


    夠了。


    先把荊州府城打響,下一個再往京城。


    還有宮裏。


    他點頭應下,“行。”


    說定的送一批貨結一批賬,先就將這批的付了,後日管事帶人來拉貨,他不會來。


    往後都是管事來,到時候再由管事跟宋東家對接。


    方誨算好了賬,問了宋秋要銀票,正好他身上帶的就是銀票,便即拿了出來。


    兩千壇豆瓣醬,七百兩,一千壇紅油,也是七百兩。


    一共一千四百兩銀子。


    宋秋接過一摞銀票,心裏頭雀躍的快要飛起來了。


    雖說這個價,比起她自己賣,這麽多就少賺了兩百兩,但銷得多啊。


    心裏頭美呀美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娘發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洞裏的秘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洞裏的秘密並收藏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