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張達找範強商議刺殺張飛之事。
張達說:“我受傷被救至鄧屯,莊主鄧盛待你我親如兄弟,你我誓言為其報殺兄之仇。莊主唯恐你我受到傷害,決不應允,你我才不辭而別。今斬殺鄧茂將軍元凶張飛正在此間,不如趁其酒醉將其刺殺,一了心願。”
範強說:“莊主鄧盛多次談及,鎮壓黃巾起義,斬殺義軍將士,並非私仇,是與百姓為敵。今張飛被逼落草,若能與我等一起對抗官府,當算義舉,可暫不刺殺。”
張達說:“張飛渾身沾滿黃巾鮮血,一向與黃巾為敵。今一時被逼落草,豈能長期與黃巾為伍?”
“天下芸芸眾生,誰不想過安寧生活?若非官府逼迫,誰想造反?逼無絕路,才反朝廷。”範強說,“張飛向有‘萬人敵’之稱,英勇無比。酒間言講‘暫且落草,但不為寇’,可稱是一條好漢。今借其威名,抗官府,濟黎民,也無不當。”
張達說:“張飛言雖如此,不知其行如何?”
範強說:“明日與郭亮商議,勸他攻城掠縣,開倉賑民,以觀行為。”
二人商議已定。
次日,二人見郭亮,具說勸張飛攻城掠縣之事。
郭亮說:“我正有此意。”
過了一段時間,郭亮等擁張飛寨中上座坐下。
郭亮勸張飛說:“大王來到山中多日,盡知山中情形。嘯聚一千多人,每日吃用甚多。附近豪門富戶幾乎搶掠一遍,又隻是殺富濟貧,不做打家劫舍勾當,所存糧草無多,長此以往,恐怕要坐吃山空。”
張飛說:“隻道占山為王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無拘無束,盡情快樂,誰知還有這麽多瑣事?”
範強說:“大王昔為將軍,征戰費用皆由官府供應,自不必慮。今占山為王,與官府為敵,失卻官府供給。”
張飛說:“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想那黃巾數十萬眾與官軍對抗,靠什麽供應?”
張達言講:“黃巾起義數十萬眾分散各地,主要靠攻城掠縣,不但能供應軍需,還能開倉放糧,救濟饑民。百姓知道黃巾舉義造反是為百姓,多自願捐獻財物支援義軍。”
張飛說;“我兄長劉皇叔曾為徐州牧,又掌管豫州,在這一帶很有威望。不知附近有何縣城,待我前往借些錢糧便是。”
郭亮說:“西北四十多裏就是釀造杜康酒的杜店,再走十多裏有一古城,就是古時有虞部落城邑,名為綸城。”
張飛大喜:“明日便去借些錢糧,順便捎些酒回。”
次日,張飛留郭亮守山,親帶範強、張達及百名隨從前往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
縣令楊閔,字笱陽,豫州梁國人,原是市徒混混,因善於逢迎拍馬,將自己頗有姿色的妹妹送給梁國相為妾,被任為郡吏。
劉備領豫州牧,與關羽、張飛至梁查訪,楊閔負責接待,天天晚上讓歌伎舞女陪伴,十分殷勤,討得劉備歡心。
正好此時綸城縣令被殺空缺,梁相推薦楊閔,劉備被伺候得舒心,自然同意,便上表奏請,命楊閔為縣令。
這裏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原是有虞部落,經虞思治理多年,又是少康中興夏朝的發祥地,自然比較富饒,楊閔到任後,搜刮盤剝,無惡不作,殘害鄉裏,民怨沸騰。
這日正與縣吏商量如何增加賦稅,忽報一夥人在城門呼喊,說是張飛求見。
楊閔素知張飛與劉備、關羽乃結義兄弟,而且驍勇異常,遂帶人出衙來至城門。
張飛一見是楊閔,因曾隨劉備到大梁時受到過楊閔的熱情招待,便在城下大呼:“原來是你,這就好辦了。”
“聽說‘桃園兄弟’被丞相擊敗,劉豫州投奔了袁紹,關二爺投奔了丞相,不知三爺何以至此?”楊閔問。
張飛說:“我隨兄長劉皇叔在徐州遭到曹操算計,被追殺至芒碭山,多虧山上弟兄相救,得有棲身之地。今山中缺吃少穿,特來借些糧草。”
楊閔聽了暗想:如今劉備與丞相作對,被追殺奔逃,曹操獨攬大權,如若借糧相助,恐怕不但自己所貪受損,甚至官職不保;如若不借,張飛驍勇異常,性如烈火,發起怒來攻城,不但城邑不保,還有性命之憂。
張飛見楊閔猶豫不決,大怒說:“昔日大哥劉皇叔任徐州牧,統領豫州,我張飛隨伴不離。徐州所屬五郡六十二縣,豫州所屬六郡九十八縣,不論郡守、縣令,見了三爺哪個不尊。我家兄長待你不薄,今權借錢糧尚且不肯,真乃成了忘恩負義小人。”
楊閔笑說:“今非昔比。牧徐州、領豫州乃朝廷欽命,今被丞相征伐叛逃,乃朝廷叛賊。縣令雖小,乃朝廷命官,怎能與爾等叛賊同流?”
張飛氣得環眼怒睜,咬牙切齒,正欲發火,隻聽楊閔又說:“既然三爺來了,看在往日情麵,送您十壇杜康好酒也就是了,”
張飛大怒,躍馬挺矛就要攻城,範強大聲勸說:“將軍息怒,楊縣令不肯借糧,也出無奈。今贈酒十壇,已是難得。”說罷又轉向城頭對楊閔說:“弟兄們一路奔波勞苦,敢煩楊縣令順便再送些菜食,借以充饑,然後便回。”
“這便好說。”楊閔答應著走下城頭。
張飛埋怨範強說:“來時向山上弟兄誇下海口,今隻落個酒飽肚圓,回去怎麽向弟兄交代?益德臉麵何在?”
範強小聲說:“我等隻百十人,攻城一時難下,不若如此如此。”
張飛依計,叫範強與張達潛於城門兩側,自與百十人城下坐等酒食。
須臾,十幾名衙役推酒擔食來到城門,守門軍士見張飛等百十人懶散坐地等食,便打開城門,放下吊橋。
範強、張達城門兩側殺出,乘機將守門軍士斬殺,控製了城門。
張飛早有準備,帶領百十人衝入城中,直奔縣衙。
楊閔回到縣衙後,安排送去酒食,正為用十壇杜康酒打發了張飛而得意,忽見張飛帶人闖入縣衙,不禁大驚,忙跪地求饒。
範強恐張飛饒恕了縣令,目視張達。
張達借機拔刀,一刀將縣令斬殺。
範強見殺了縣令:“這便如何是好。”
張飛說:“這等狗官,殺便殺了。我就當這縣令,你二人一為縣吏,一為班頭。”
張飛找到縣令印綬,將所帶隨從更換三班衙役,立即派人回山,叫郭亮帶山寨人馬,護送夏侯鶯娥進城。
郭亮來到,張飛叫帶二百人搬運糧草回山守護,其餘人等隨範強、張達留城中聽候。
自此,張飛與夏侯鶯娥居住綸城,招兵買馬,時常與範強、張達到杜店沽酒聚飲,暫且不提。
再說劉備在袁紹處整日鬱悶不樂,袁紹問其緣故。
劉備說:“皇侄被奸佞挾持,家眷隨城陷落,二弟不知下落。作為皇叔上不能報國,作為丈夫下不能保家,作為兄長卻不能仗義護弟,怎能不憂?”
袁紹說:“吾早就想攻打許都營救天子。方今春暖,正好興兵,為皇叔報仇,匡扶漢室。”
劉備稱謝。
袁紹聚眾商議破曹之策,田豐勸諫:“前時曹操攻打徐州,許都空虛,卻相持不進;今徐州已破,曹軍氣盛,不可輕敵。不如以靜製動,相持觀其動靜,待有隙可乘,再進兵征討。”
袁紹征求劉備意見。
劉備說:“曹操乃欺君奸賊,明公四世忠良,若不興兵征討,勤王救駕,恐失天下眾望,有損世代英名。”
袁紹這才下決心起兵。
田豐再勸,袁紹不聽,田豐長歎:“不聽忠良計,出師必不利。”
袁紹大怒,叫人拉出斬首,劉備力勸得免,投獄監禁,遂率軍進兵黎陽,遣大將顏良為先鋒進攻白馬(今河南安陽滑縣東)。
沮授勸說:“顏良性格促狹,雖然勇猛但不可獨自領兵。”
袁紹卻說:“顏良乃我上將,其能我自知之。”
沮授多次獻計,皆為良策,但袁紹很少聽從。
挾天子以令諸侯,不聽,錯失良機,結果被曹操搶先;反對三子分立,不聽,任長子袁譚為青州都督,次子袁熙為幽州都督,讓最喜愛的三子袁尚跟隨治理冀州,作為嗣子培養,結果留下隱患;利用地理優勢,僵持不戰,三年拖垮曹軍,不聽,結果導致優勢蕩然無存;這次勸阻顏良獨自領兵,仍然不聽。
沮授集合宗族,散盡其財,並對他們說:“這次我隨軍征戰,袁公若能取勝,我等就會有威無不加,但若戰敗恐自身難保,真是悲哀啊!”
其弟沮宗說:“曹操軍士馬匹不足,兄長何必懼怕?”
沮授深知曹操雄才大略:“雖敵弱我強,但以曹孟德大略,又有挾天子為資本,而袁本初雖然攻滅公孫瓚,但軍士疲倦,將軍驕橫,此戰猶如‘六國蚩蚩,為嬴弱姬’,恐敗局已定。”
其親戚族人聞聽,含淚送行。
沮授諫阻顏良單獨領兵,違背袁紹意願,眾將乘機進言,說沮授為監軍,軍權太大、威望太高,難於控製,引起袁紹懷疑,便分監軍為三都督,讓沮授與郭圖、淳於瓊各典一軍,消弱了沮授權力。
張達說:“我受傷被救至鄧屯,莊主鄧盛待你我親如兄弟,你我誓言為其報殺兄之仇。莊主唯恐你我受到傷害,決不應允,你我才不辭而別。今斬殺鄧茂將軍元凶張飛正在此間,不如趁其酒醉將其刺殺,一了心願。”
範強說:“莊主鄧盛多次談及,鎮壓黃巾起義,斬殺義軍將士,並非私仇,是與百姓為敵。今張飛被逼落草,若能與我等一起對抗官府,當算義舉,可暫不刺殺。”
張達說:“張飛渾身沾滿黃巾鮮血,一向與黃巾為敵。今一時被逼落草,豈能長期與黃巾為伍?”
“天下芸芸眾生,誰不想過安寧生活?若非官府逼迫,誰想造反?逼無絕路,才反朝廷。”範強說,“張飛向有‘萬人敵’之稱,英勇無比。酒間言講‘暫且落草,但不為寇’,可稱是一條好漢。今借其威名,抗官府,濟黎民,也無不當。”
張達說:“張飛言雖如此,不知其行如何?”
範強說:“明日與郭亮商議,勸他攻城掠縣,開倉賑民,以觀行為。”
二人商議已定。
次日,二人見郭亮,具說勸張飛攻城掠縣之事。
郭亮說:“我正有此意。”
過了一段時間,郭亮等擁張飛寨中上座坐下。
郭亮勸張飛說:“大王來到山中多日,盡知山中情形。嘯聚一千多人,每日吃用甚多。附近豪門富戶幾乎搶掠一遍,又隻是殺富濟貧,不做打家劫舍勾當,所存糧草無多,長此以往,恐怕要坐吃山空。”
張飛說:“隻道占山為王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無拘無束,盡情快樂,誰知還有這麽多瑣事?”
範強說:“大王昔為將軍,征戰費用皆由官府供應,自不必慮。今占山為王,與官府為敵,失卻官府供給。”
張飛說:“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想那黃巾數十萬眾與官軍對抗,靠什麽供應?”
張達言講:“黃巾起義數十萬眾分散各地,主要靠攻城掠縣,不但能供應軍需,還能開倉放糧,救濟饑民。百姓知道黃巾舉義造反是為百姓,多自願捐獻財物支援義軍。”
張飛說;“我兄長劉皇叔曾為徐州牧,又掌管豫州,在這一帶很有威望。不知附近有何縣城,待我前往借些錢糧便是。”
郭亮說:“西北四十多裏就是釀造杜康酒的杜店,再走十多裏有一古城,就是古時有虞部落城邑,名為綸城。”
張飛大喜:“明日便去借些錢糧,順便捎些酒回。”
次日,張飛留郭亮守山,親帶範強、張達及百名隨從前往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
縣令楊閔,字笱陽,豫州梁國人,原是市徒混混,因善於逢迎拍馬,將自己頗有姿色的妹妹送給梁國相為妾,被任為郡吏。
劉備領豫州牧,與關羽、張飛至梁查訪,楊閔負責接待,天天晚上讓歌伎舞女陪伴,十分殷勤,討得劉備歡心。
正好此時綸城縣令被殺空缺,梁相推薦楊閔,劉備被伺候得舒心,自然同意,便上表奏請,命楊閔為縣令。
這裏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原是有虞部落,經虞思治理多年,又是少康中興夏朝的發祥地,自然比較富饒,楊閔到任後,搜刮盤剝,無惡不作,殘害鄉裏,民怨沸騰。
這日正與縣吏商量如何增加賦稅,忽報一夥人在城門呼喊,說是張飛求見。
楊閔素知張飛與劉備、關羽乃結義兄弟,而且驍勇異常,遂帶人出衙來至城門。
張飛一見是楊閔,因曾隨劉備到大梁時受到過楊閔的熱情招待,便在城下大呼:“原來是你,這就好辦了。”
“聽說‘桃園兄弟’被丞相擊敗,劉豫州投奔了袁紹,關二爺投奔了丞相,不知三爺何以至此?”楊閔問。
張飛說:“我隨兄長劉皇叔在徐州遭到曹操算計,被追殺至芒碭山,多虧山上弟兄相救,得有棲身之地。今山中缺吃少穿,特來借些糧草。”
楊閔聽了暗想:如今劉備與丞相作對,被追殺奔逃,曹操獨攬大權,如若借糧相助,恐怕不但自己所貪受損,甚至官職不保;如若不借,張飛驍勇異常,性如烈火,發起怒來攻城,不但城邑不保,還有性命之憂。
張飛見楊閔猶豫不決,大怒說:“昔日大哥劉皇叔任徐州牧,統領豫州,我張飛隨伴不離。徐州所屬五郡六十二縣,豫州所屬六郡九十八縣,不論郡守、縣令,見了三爺哪個不尊。我家兄長待你不薄,今權借錢糧尚且不肯,真乃成了忘恩負義小人。”
楊閔笑說:“今非昔比。牧徐州、領豫州乃朝廷欽命,今被丞相征伐叛逃,乃朝廷叛賊。縣令雖小,乃朝廷命官,怎能與爾等叛賊同流?”
張飛氣得環眼怒睜,咬牙切齒,正欲發火,隻聽楊閔又說:“既然三爺來了,看在往日情麵,送您十壇杜康好酒也就是了,”
張飛大怒,躍馬挺矛就要攻城,範強大聲勸說:“將軍息怒,楊縣令不肯借糧,也出無奈。今贈酒十壇,已是難得。”說罷又轉向城頭對楊閔說:“弟兄們一路奔波勞苦,敢煩楊縣令順便再送些菜食,借以充饑,然後便回。”
“這便好說。”楊閔答應著走下城頭。
張飛埋怨範強說:“來時向山上弟兄誇下海口,今隻落個酒飽肚圓,回去怎麽向弟兄交代?益德臉麵何在?”
範強小聲說:“我等隻百十人,攻城一時難下,不若如此如此。”
張飛依計,叫範強與張達潛於城門兩側,自與百十人城下坐等酒食。
須臾,十幾名衙役推酒擔食來到城門,守門軍士見張飛等百十人懶散坐地等食,便打開城門,放下吊橋。
範強、張達城門兩側殺出,乘機將守門軍士斬殺,控製了城門。
張飛早有準備,帶領百十人衝入城中,直奔縣衙。
楊閔回到縣衙後,安排送去酒食,正為用十壇杜康酒打發了張飛而得意,忽見張飛帶人闖入縣衙,不禁大驚,忙跪地求饒。
範強恐張飛饒恕了縣令,目視張達。
張達借機拔刀,一刀將縣令斬殺。
範強見殺了縣令:“這便如何是好。”
張飛說:“這等狗官,殺便殺了。我就當這縣令,你二人一為縣吏,一為班頭。”
張飛找到縣令印綬,將所帶隨從更換三班衙役,立即派人回山,叫郭亮帶山寨人馬,護送夏侯鶯娥進城。
郭亮來到,張飛叫帶二百人搬運糧草回山守護,其餘人等隨範強、張達留城中聽候。
自此,張飛與夏侯鶯娥居住綸城,招兵買馬,時常與範強、張達到杜店沽酒聚飲,暫且不提。
再說劉備在袁紹處整日鬱悶不樂,袁紹問其緣故。
劉備說:“皇侄被奸佞挾持,家眷隨城陷落,二弟不知下落。作為皇叔上不能報國,作為丈夫下不能保家,作為兄長卻不能仗義護弟,怎能不憂?”
袁紹說:“吾早就想攻打許都營救天子。方今春暖,正好興兵,為皇叔報仇,匡扶漢室。”
劉備稱謝。
袁紹聚眾商議破曹之策,田豐勸諫:“前時曹操攻打徐州,許都空虛,卻相持不進;今徐州已破,曹軍氣盛,不可輕敵。不如以靜製動,相持觀其動靜,待有隙可乘,再進兵征討。”
袁紹征求劉備意見。
劉備說:“曹操乃欺君奸賊,明公四世忠良,若不興兵征討,勤王救駕,恐失天下眾望,有損世代英名。”
袁紹這才下決心起兵。
田豐再勸,袁紹不聽,田豐長歎:“不聽忠良計,出師必不利。”
袁紹大怒,叫人拉出斬首,劉備力勸得免,投獄監禁,遂率軍進兵黎陽,遣大將顏良為先鋒進攻白馬(今河南安陽滑縣東)。
沮授勸說:“顏良性格促狹,雖然勇猛但不可獨自領兵。”
袁紹卻說:“顏良乃我上將,其能我自知之。”
沮授多次獻計,皆為良策,但袁紹很少聽從。
挾天子以令諸侯,不聽,錯失良機,結果被曹操搶先;反對三子分立,不聽,任長子袁譚為青州都督,次子袁熙為幽州都督,讓最喜愛的三子袁尚跟隨治理冀州,作為嗣子培養,結果留下隱患;利用地理優勢,僵持不戰,三年拖垮曹軍,不聽,結果導致優勢蕩然無存;這次勸阻顏良獨自領兵,仍然不聽。
沮授集合宗族,散盡其財,並對他們說:“這次我隨軍征戰,袁公若能取勝,我等就會有威無不加,但若戰敗恐自身難保,真是悲哀啊!”
其弟沮宗說:“曹操軍士馬匹不足,兄長何必懼怕?”
沮授深知曹操雄才大略:“雖敵弱我強,但以曹孟德大略,又有挾天子為資本,而袁本初雖然攻滅公孫瓚,但軍士疲倦,將軍驕橫,此戰猶如‘六國蚩蚩,為嬴弱姬’,恐敗局已定。”
其親戚族人聞聽,含淚送行。
沮授諫阻顏良單獨領兵,違背袁紹意願,眾將乘機進言,說沮授為監軍,軍權太大、威望太高,難於控製,引起袁紹懷疑,便分監軍為三都督,讓沮授與郭圖、淳於瓊各典一軍,消弱了沮授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