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孫策依周瑜調虎離山計調動劉勳出兵攻打上繚,便大張旗鼓,虛張聲勢,引軍攻打江夏黃祖。


    孫策擊敗了黃祖兒子黃射,聞知劉勳中了空城伏兵計,急令回軍,用聲東擊西計乘虛攻占了廬江郡治所皖城(今安微潛山北),截殺從上繚敗退的劉勳。


    劉勳大敗,後悔未聽劉曄之言,致使慘敗。


    劉曄,字子楊,淮南威德(今安徽六安壽縣南)人,漢光武帝劉秀兒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劉普之子,劉渙之弟。


    劉曄膽識過人,七歲時,母親去世,臨終時對劉曄說:“你父親的仆人有誣害人的秉性,我擔心自己死後會出亂局,希望你和你兄長長大後能除去此人。”


    劉曄十三歲時就按母親遺命,斬殺了父親寵信的侍者,而後又坦然向父親請罪。


    劉普原先大怒,但知道劉曄的動機後也對他十分欣賞,不作苛責。


    汝南人許劭善於觀人,當時在楊州避難,聞知劉曄有膽有識,稱劉曄有佐世之才。


    劉曄二十多歲時,天下大亂,揚州地方的豪強們大多不願抑強扶弱而且狡猾殘忍,鄭寶、張多、許幹等人擁兵自重,其中以鄭寶最為驍勇果斷,才能和力氣都很突出,為當地人所忌憚。


    當時鄭寶計謀擄略百姓渡過長江到江南地區,看中了劉曄是當地的高族名人,想要強逼他倡導這個計謀。


    劉曄不願與其為伍合謀,便躲藏起來,沒有被鄭寶找到。


    此時曹操派使者到揚州,劉曄去見使者,論及當前時勢,並請使者在他那裏停留數日。


    鄭寶於是帶數百人帶著牛和酒迎接使者,並等待劉曄。


    劉曄則在中門外設酒菜飯席給鄭寶部眾,自己則與鄭寶在內宴飲,並暗中使人借敬酒的機會殺掉鄭寶。


    誰知鄭寶原不好酒,並且很留意他行為,令那人不敢下手。


    劉曄於是親手用佩刀斬殺鄭寶,並將他的頭割下來,恐嚇鄭寶的部眾說:“曹公有令,敢有動者,與鄭寶同罪。”


    鄭寶部眾見此,都很震驚和害怕,跑回營舍。


    當時營中尚有精兵數千,劉曄為防他們作亂,即騎鄭寶的馬匹到鄭寶的營門前,向一些首領陳說禍福利弊,最終眾人叩頭迎納劉曄。


    劉曄入營後安撫眾人,眾人歸服,便推舉劉曄為新首領。


    劉曄見漢室衰微,自己亦是皇室宗族,不想擁兵,於是將那些部曲都委托給廬江太守劉勳,成了劉勳的座上客。


    劉勳當時在江淮之間有很強的兵力,受到孫策的忌憚。


    當孫策按照周瑜計策,“偽與好盟”,並派使節特以卑下的言辭和財寶要求劉勳代為攻打上繚城時,劉曄則極力勸阻。


    劉勳不聽,致使中計大敗。


    劉勳敗退又遇孫策截殺,無力再戰,在劉曄的勸說下,與劉曄引殘兵敗將投曹操去了。


    再說孫策擊敗了劉勳,於這年臘月初八,率領周瑜、呂範、程普、孫權、韓當、黃蓋等,乘勝進兵沙羨(今湖北嘉魚縣)攻打黃祖。


    黃祖向劉表求救,劉表派侄子劉虎和南陽人韓晞帶領五千長矛隊趕來支援黃祖。


    孫策分兵,於臘月十一大敗黃祖及劉表援軍。


    黃祖隻身逃走,其妻妾子女共七人被抓獲,劉虎、韓晞並兩萬餘眾被殺,跳水溺死者一萬餘人。


    孫策繳獲船隻六千餘艘,財物堆積如山,駐軍椒丘(江西省新建縣),整軍東進,攻取豫章。


    豫章太守華歆,字子魚,平原高唐人,並非出生於豪門望族,自幼同情百姓疾苦,淡薄功名利祿,素有“國以民為基,民以食為本”之念。


    高唐是舊齊國著名都市,官吏們都喜歡遊走於大街拋頭露臉。


    華歆當時在縣衙為吏,每當休假走出官府,就立刻回家,並緊閉大門。


    他議事論人平和客觀,從不曾詆毀傷害過他人,從不收取任何禮物。


    華歆在豫章太守任上,清明廉潔,謙恭禮讓,為政清靜不煩擾百姓,所以官吏百姓很感激擁戴。


    揚州刺史劉繇死後,整個揚州民眾共推華歆為刺史,被拒絕。


    但民眾竟在豫章太守府外守候數月,最終還是被他婉言勸回。


    他無意與人結盟征戰,爭權奪利,隻求一方百姓安靜生活,不受傷害。


    當聞知孫策率軍來攻,官兵請戰,民眾聚集府外請求守城,華歆則不以為然,對眾人說:“歸屬誰管轄並不重要,保全軍士生命和百姓安生,是我最大心願。”一麵知會各縣令長,以保護官兵生命和百姓安全為要,一麵致書孫策,陳情意願,勸說不要傷害百姓,一切均可商談。


    孫策覽書後,與虞翻商議。


    虞翻,字仲翔,會稽餘姚人,勤奮好學,早年擔任王朗功曹,後投奔孫策,很受器重,視為密友,命為功曹。


    孫策素聞華歆視民如子,對虞翻說:“華歆名聞於世,極受官民愛戴。若強攻,必遭民怨。仲翔與我相知密友,可代我前往說服華歆來降。”


    虞翻領命進城見了華歆,陳明利害:“郡守清正廉潔,愛護百姓。今孫伯符大兵壓境,若金鼓一震,戰局一開,生靈塗炭,在所難免。望郡守顧憐百姓,早日歸附。”


    華歆說:“吾本無意與人作對,又不貪圖名望利祿。孫伯符威震江東,早晚都要受命朝廷管治一方,隻要能善待百姓,別無他求。吾已遣人致書,表達己願。”


    虞翻見華歆同意歸附,回見孫策。


    孫策知道華歆有德有才且年長於己,故以上賓之禮相待。


    因劉繇病故於豫章,孫策順便將劉繇的靈柩帶回歸葬,並且帶回其遺孤劉基等諸子,這一舉動受到了王朗的來信稱讚。


    孫策留中護軍周瑜鎮守巴丘,派遣太史慈為建昌都尉,治海昏,抵擋劉磐,使劉磐不敢侵擾。


    孫策襲取廬江,擊敗黃祖,招附豫章,聲勢大振,派遣張紘前往許都上表獻捷。


    張紘與張昭並為孫策參謀,孫策常令一人居守,一人隨身征討,這次留張昭隨身,派遣張紘進京奏捷。


    曹操聞知孫策日益強盛,感歎說:“獅兒難與爭鋒。”遂把曹仁之女許配孫策幼弟孫匡,兩家聯姻。


    張紘代孫策請求為大司馬,曹操不允,並把張紘留在許都。


    孫策懷恨,常有攻襲許都之心。


    時任吳郡太守許貢嫉恨孫策,暗派使者往許都上書曹操:“孫策與楚霸王項藉一樣,驍勇無比。朝廷宜外示寵榮,詔至京師;不可使其據守外鎮,以免後患。”


    所遣使者秘密渡江,卻被孫策防江將士捕獲。


    孫策觀書大怒,先斬殺使者,然後派人假意請許貢議事。


    許貢到後,孫策拿出密書怒叱:“爾是想把我送至死地啊!”命武士將其絞殺,許貢家人俱皆逃散。


    且說於吉屢次施法助黃巾破敵,後見黃巾勢去,便潛回江南,遣散術士,獨自一人,浪跡江湖,尋機為被孫堅殺害的最初起義首領許昌父子及南陽黃巾首領報仇。


    於吉聞知孫堅兒子孫策屠殺了許貢,便秘密聯絡許貢家中的三個家客,謀劃刺殺孫策。


    孫策經常出行遊獵,虞翻多次勸阻。


    孫策認為,有時思考問題,閑坐著內心很不寧靜,有礙於想出新意計謀,因而要出行。


    有一天,孫策獨自一人騎馬在山中閑遊,遇到了虞翻。


    虞翻問孫策為何不帶隨從?


    孫策說是不便於獨自思考。


    虞翻急忙叫孫策下馬,並說:“這個地方山靜草深,荊棘遍布,一旦發生危險,騎在馬上無法迅速應對,特請明府牽馬持弓在後,我善於使用長矛,可以在前為明府探路。”


    孫策下馬,隨虞翻到達一塊平地。


    虞翻勸孫策上馬,孫策問道:“你沒有馬怎麽辦?”


    虞翻回答:“我善於步行,可以日行三百裏,自從隨軍征討以來,官吏士卒沒有一人能比我快。明府不信,可以一試,我可以緊隨於後。”


    孫策上馬疾馳一陣停歇,回頭一看,虞翻已至馬後,手撫馬背。


    孫策不禁驚呼:“真快足矣!”


    虞翻坐地稍歇,孫策策馬轉入山坳,忽見一鹿跳躍而跑,急縱馬追去。


    突然從樹林中跳出三人,握弓持槍,怒目而立。


    孫策勒馬喝問:“汝等何人,敢與我爭鹿?”


    答說:“韓當部下,在此打獵。”


    孫策未及分辨,隻見二人挺槍直刺過來,即在馬上拔佩劍砍去,劍刃忽然墜落,隻剩劍把。


    另外一人,張弓搭箭,一箭正中孫策麵頰。


    孫策從麵頰拔下箭來,取弓回射,那人應箭而倒。


    持槍二人大叫:“吾等乃許貢家客,奉神靈遣使,特來為主人報仇。”


    孫策別無器械,隻得用弓相拒,邊戰邊走。


    虞翻正坐地休息,遇一鼓吏,眼見孫策遇到危難,急令鼓吏擊鼓。


    程普等人聞聲趕來,隻見孫策身受重傷,血流滿麵,大呼:“殺賊!”


    程普等急忙趨前,不容分說,把二刺客砍為肉泥。


    眾人見孫策身受數槍,麵頰傷重,急用刀割袍,裹纏傷處,救回城中醫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實話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木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木峰並收藏實話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