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李皓的這一番窮追猛打,崔明也是被煩的不行,就開始在想怎麽能讓李皓能消停點。


    湯持本來在一邊安靜的伺候著,是不準備摻和到這一對父子的事情中的。


    結果卻還是被崔明給點名了:「湯持,你也別不說話了,也給朕出出主意。」


    這下湯持不能不回答,但是他又深知,不能得罪李皓。


    因此眼珠一轉之下,就有了想法:「要想要太子殿下不再來找陛下,就得有其他事來轉移一下注意力,事情可以不大但一定要繁瑣。


    正好民間有句俗話叫清官難斷家務事,之前奴婢曾聽聞皇後找過太子殿下,過問起皇嗣之事。」


    崔明聞言陷入了思索,清官難斷家務事不假,可李皓能有什麽家務事要斷。


    皇宮裏麵雖然勉強也算是家務事,但崔明不可能讓李皓摻和。


    而東宮裏麵,總共就李皓和張晗兩個人,再加上張晗的聰慧、識大體,也沒那麽多事。


    然後想到了皇嗣的事情後,崔明就立馬來了靈感。


    現在東宮就一個正妃,確實是消停,那如果再多幾個女人呢。


    這後宮多了之後,爭風吃醋的煩惱,崔明可是感同身受,正好這回也讓李皓嚐試一下。


    隻不過這要給李皓納妾,就必須要得到王怡的首肯。


    但崔明覺得這應該不難,畢竟李皓作為身為當今太子,日後的皇帝,就隻有一個老婆也不合適。


    其他的不提,光是一個子嗣問題就很麻煩,皇帝肯定還是要多子多福的,王怡在這事上不會反對。


    想到這,崔明不由笑了起來,說道:「湯持,還是你機靈,擺駕到正陽宮,咱們去陪皇後用午膳。」


    湯持知道崔明是理解了自己的意思,當即也是一笑,便安排起了鑾駕來。


    另外也是要派人去通知下皇後,讓正陽宮做好迎駕準備。


    王怡這邊得了消息,開始還有些奇怪,因為自從上次李皓被崔明罰閉門思過之後,崔明為了避免麻煩就沒來過正陽宮。


    即使後麵李皓被取消了懲罰,也一直保持下來了。


    於是便讓人向來人打聽,這次崔明過來的用意。


    正好湯持也想和王怡保持關係,畢竟他作為崔明的貼身太監首領,肯定是不能直接接觸李皓的。


    否則縱使他沒想做什麽,也會招致崔明的不滿和猜忌。


    因此他想要在崔明之後的時代,繼續保持地位,就隻能和王怡聯係。


    所以來人也就說了實話,把要為李皓選側妃、良娣的事,悄悄告訴了王怡。


    王怡對於湯持的示好,也表示了接受的意思,就給了點賞賜,讓他帶話回去給湯持表示感謝。


    等人走過之後,王怡便讓人開始安排接駕,自己則回去補了個妝,正好也思考一下這件事。


    首先在李皓納妾的問題上,王怡確實沒有反對的想法。


    畢竟在這上麵,到現代社會,都是老婆限製老公的多,老媽限製兒子的少,更別提這個納妾合法的古代社會。


    再者說,這也是緩和崔明和李皓父子的機會,自己要是在這件事上橫添阻礙,隻會讓事情更難辦。


    而且雖然王怡認為,李皓和張晗之所以未有子嗣,是因為李皓長久在外的緣故,但誰又敢說就隻是這個問題呢。


    在這種情況下,多個機會也是好的,即使長子不是出於張晗的肚子。


    大不了她還能自己出麵,把孩子給安排到張晗身前撫養,反正鏟除隱患的方式多了。


    不過結果雖然是這樣,但王怡卻還是想為張晗多想想,對於自己的這個兒媳婦,王怡還是很


    看重的,不想讓她受太多委屈。


    崔明到了正陽宮之後,先和王怡寒暄了一會,等用過午膳之後,才開始切入正題。


    「顥兒如今年紀也不小了,膝下卻還沒有子嗣,這事在朝堂和民間已有些閑言碎語,所以朕想要給顥兒再納幾門妾室,不知你覺得怎麽樣。」


    王怡經過剛剛思考,已經有了大致的想法,就回道:「顥兒成婚之後,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在外麵征戰,太子妃長久不在身邊,所以這子嗣的緣分才會晚了一些。」


    到這裏,王怡故意停頓了下,就是讓崔明理解一下話裏的意思,給這件事定個性,免得到時有風言風語的吹到張晗頭上。


    然後再繼續說道,附和起了崔明的意思:「不過若是能多納幾門妾室,讓皇室香火更加昌盛,自然是極好的事,隻是不知陛下對於人選可有想法。」


    崔明見王怡這麽輕易就答應了,也是挺高興的,笑道:「朕也就是這麽一說,兒女婚事自然還是得由你來做主,你先挑挑看這都城的名門貴女有哪些合適的,到時再讓顥兒自己決定。」


    王怡也確實想要掌控主動權,便果斷的答應了這事。


    見事情這麽快就說好了,崔明也很是開心,當晚便就留宿在了正陽宮中。


    次日等崔明一離開,王怡便派人把張晗給召了進來,開口便說道:「有一件事需要你做好心理準備,昨日陛下來了一趟本宮這,和本宮說起了給太子納妾的事。


    當然,這並不是你不好,隻不過你應該也明白,東宮不可能隻有一位正妃,之前沒有操持過,純粹是太子一直在外的緣故。」


    張晗初聽這話,心裏自然是有些失落的,畢竟自家夫君好不容易回來,結果一下子就又要和其他人分享。


    但她也很明白,這才是常態,因此很快就收斂了自己的情緒。


    回道:「母後,臣妾明白的,一切由母後做主,臣妾都願意聽從安排,隻是不知道這要結親的是哪幾家。」


    王怡說道:「陛下並沒有指定人選,而是讓本宮來做主,本宮的意思這次幹脆就不在宿國找了。」


    張晗驚詫了一下,問道:「不從宿國挑選?」


    王怡解釋道:「對,不從宿國挑選,畢竟這日後東宮還是要你來管著,真讓宿國的世家大族插手進去,隻怕麻煩不小。


    本宮的想法是從祁國舊地選一位出來,然後再從安、梧、褚、琰這幾國中,看有沒有合適的名門貴女,能納入到東宮中的。


    這樣既不容易動搖你的位置,同樣也是再給你爭取下時間,長子還是以嫡長最佳,免得日後生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從知識學到力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從知識學到力量並收藏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