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學比一般人要晚些,薑離總說是父親舍不得我這麽早就離家,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我那時候體質弱,經常生病,父親和母親都很擔心如果我不在他們身邊會出什麽事。
在我滿了八周歲之前,我的父母原本都隻打算請家庭教師過來教課,但是滿了六歲之後,薑離也跳到六年級,他那時候準備升學考試,沒有什麽時間教我讀書,也沒有那麽多時間精力陪我。我又不太喜歡父親請的那些名人學士,時常覺得他們整天長篇大論的,會也把我教化成他們那樣頑固腐朽的知識分子,便哭著鬧著就要跟薑離一起上學。父親和母親都拗不過我,好在後麵我沒那麽挑食,身體變得強壯了些,他們這才肯答應讓我上學。
因為薑離在家裏已經教完了我所有學前和一年級的課程,我覺得沒有必要再從一年級讀起浪費那個時間,所以我是一上來直接跳到了二年級,和年齡比我大了差不多兩歲的孩子同班。那時候安先生也在那個班裏,但是我們真正開始交集,是在二年級第一個學期即將結束之後。
回憶跑得有些遠了,我舒適地伸了下懶腰,屋子外麵的風刮得有些厲害,不知不覺到了深夜。
我把碼字的筆記本蓋上,回頭望了一眼身後已經熟睡了的安先生。
每當我的記憶開啟,回到二十多年前,我總是覺得現在就是桐牙彎的當年,而當年的我們還沒有長大,隻是做了一場關於成長的夢,夢中的小安成了樣樣都很完美的安先生,成了我的丈夫。
安先生是今天晚上才到的b城,按照我們之前的計劃,我8號參加完最後一個交流會,剛好他完成今年在俄勒岡州最後一項工程,我們就一起去接母親回溫哥華過年。但是安先生比我們之前計劃的足足早了四天。
安先生已經一天一夜沒睡覺了,到家時很累,等我把他行李整理好,他已經睡著了。
他有一個習慣還和以前一樣,累著的時候喜歡趴在床上,連拖鞋都懶得換下來,我又費了好大的一番功夫才讓他睡的舒服一點。
我親了一下安先生的額頭,打算溜到別的房間去睡,剛起身他就醒了,隻是眼睛還沒睜開,把胳臂枕在腦袋下艱難地翻了個身。
我趴到他耳邊問,我是不是把你吵醒了。
“你親我之前就醒了。”他依舊閉著眼睛。
“你又寫到那麽晚。”
我說:“以後不親你了,我挪到別的屋寫去。”
安先生總算是願意睜開眼睛,“沒吵到,以前也沒吵到。”
我寫東西的時候有個不好的習慣,我是白天睡覺,要到晚上才有靈感,每次安先生命令我早點睡覺,睡不到兩個小時,我又會醒了。後來安先生也很習慣,寫到淩晨三四點點回來時,他總是已經熟睡。我親他的時候他總是不知道,偶有兩次把他弄醒了,他翻了個身又會繼續睡去。第二天我還沒醒,他一邊對著鏡子洗漱,一邊大著嗓門喊:何曦,你昨天晚上是不是又偷偷跑到別屋去了?
“以前我也總是這樣親你,你都不知道。”
“我知道,又不是沒感覺。”
“那你這次怎麽醒了?”
“哦,隻是想起來今天沒有跟你說晚安。”
我和安先生剛結婚的那段時間是工作最忙的時候,他經常跑美國各地,一出差不是幾個月就要半年,我在溫哥華,但也是滿世界亂飛。有時候安先生特意算好時間休假回加拿大跟我團聚,而我又因為臨時的工作就飛到其他地方沒能見到麵。一年到頭,我們在待在一起的時間不超過兩個月。
兩地分居生活並沒有像設想的那樣因為距離產生美,相反,直線距離的遙遠直接導致的就是心理上的孤單感和生理上的雙倍疲憊。
我和安先生都有這樣的感覺。那段日子,雖然已經在一起了,但生活總感覺比之前,比沒有見麵時多了一分孤獨,比見麵時多了一份牽掛。我們倒不會吵架或者鬧矛盾。成年人的相互理解或許就是在於成熟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和心靈的契合與溝通,但往往我們每天給對方打電話,通常說不了幾分鍾,最後都是聽著對方的呼吸聲入睡的。
於是我與安先生於是約法三章,在家不工作的時候一起做飯,每隔一個星期給對方寫一封信,還有每天都要跟對方說晚安。
我行事鬆散,從上學起就紀律意識不強,安先生比我自覺,這三件事他奉為圭臬,在最初我們兩地分居的婚姻生活中,他認為這是穩固我們婚姻感情必不可少要做的事。
他現在的脾性跟小時候比幾乎沒有改變,個性較真,原則性強,而且重守承諾,凡是他應允過的事,從不食言。
我們分開的時候我十七歲,他十九歲,我去了英國讀書。他同我一樣申請了英國的學校,卻又中途辦理了退學的手續,留在國內照顧當時身體不好的姑姑。
我曾答應過他一到英國安排妥當之後就給他寫信,但是剛去就換了好幾個住處,我又臨時換了語言學校,準備申請另一個學校本碩連讀的專業,直到一個多月之後才寫了第一封信寄回國內。
那時候牛津的氣溫直逼零下,國內b城早幾天也下過一場暴雪。我甚是掛念安先生,不知道他姑姑的身體是否好轉,又不知他是否已經在國內的上學,學校是否滿意,專業是否喜歡。夜裏寫完,長長三頁信紙,第二天想想,又將信連同這邊給他買的禮物,一並寄了回去。
他回信很快,內容卻是簡短,句句都是回答我信中所問的敷衍的話。我想他肯定是生氣了,開頭就是:汝甚好,吾盼之殷勤,日夜思之,汝書而至。
之後給他寫信,便再也沒有回信。
想到有可能就這樣和他斷了聯係,我萬分難受,恨不得馬上飛回國內。但從郵差處那裏得知信件每次都有簽收,便漸漸放寬了心。想到以他的性子,說不定還在生氣,等氣消了之後下個月就會回信的,何況我們仍然有共同的朋友在聯係,人是怎麽都不會無緣無故失蹤了呀。但誰曾想到,這中間一別竟會是七年之久呢。
我曾經也怪過安先生,但後來他告訴我,我才知道那時候他姑姑的身體已經不好到了那個地步了。我們分開的第一年,姑姑的胃癌已經轉到二期,一般的藥物治療已經不管用了,安先生休學一年,全心全力陪她抗癌治療。好在最終的結果是好的,不然我不敢想象如果姑姑有什麽事,對他會有多大的打擊。
他姑姑安女士是個一輩子都為了爭一口氣的事業女性,高冷且脾氣古怪,一輩子沒有結婚,也沒有要孩子。奶奶過世之後,她才過繼來安先生撫養。聽安先生說,姑姑和奶奶的關係並不好,姑姑一輩子爭強好勝,拒絕婚姻和家庭,很大部分都是受奶奶從小到大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姑姑成年獨立之後就完全和家裏斷絕了聯係,奶奶生前在世的時候,安先生都沒有見過他這個姑姑一麵,直到她重病彌留之際,姑姑才回來。
安先生每憶及此常要感歎,他那時候就像沒有靈魂的幽靈一樣,一邊還來不及消化奶奶離世帶來的巨大傷痛,另一邊又來不及感受這個世界還有親人陪在身邊的慶幸。這一得一失之間,說不上來什麽滋味,隻是覺得遺憾。
而我想到姑姑和奶奶這種“不及黃泉無相見”決絕,是謂家人,但一家之人做到這份上,是緣是孽也不清楚。
也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太大,姑姑一輩子在外人麵前要強,看上去無堅不摧又咄咄淩人,但是骨子裏又常自卑,找不到支點。她對安先生是又愛又恨。在姑姑眼裏,她母親總是覺得兒子比女兒重要,孫子也比女兒重要,她對安先生是“因愛生恨”,又有點嫉妒。
安先生從小就很怕她,姑姑平日話少又嚴肅。她對安先生要求嚴格,不管是學習,還是在生活作息和習慣上。她也管每一筆錢的開支,對錢花在哪的規劃像安先生解數學題一樣,來龍去脈要清清楚楚,過程還得合情合理。
我們家就不同了,父親和母親從來不管我用錢,他們給我的零花錢給到我手裏,怎麽消費我自己說了算。有時候我要是願意湊起來,幾個月省省就是一筆大錢。這樣說起來的話,我小時候就比安先生有錢多了,而且花錢還自由。
小學和初中離家近,我們又不寄宿,安先生家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他早飯晚飯都必須回家吃,所以勒令安先生放學盡早回家。可惜那時候安先生是和我一夥的,我們這一夥有我和靖瑤在,胡吃海喝是免不了的。放了學,坐兩趟公交去農貿市場吃最新鮮的海鮮,遠一點去城東那家吃最正宗的煎餅果子,張記豆腐,三天兩頭去“屈媽媽排骨店”打牙祭。安先生不是口頭派他是行動派,一開始保證說絕對不動筷子,後麵一樣受不了美食的誘惑。吃撐了,回去還得陪姑姑再吃一頓。
晚上寫作業偷偷摸摸地給我打電話,何曦,我快吃吐了,下次再也不跟你們一起了。
我說,不能不吃嗎?
安先生說,不行,姑姑會不高興的。
每當最後一堂課還有五分鍾,安先生又會把背靠到我的桌前,他不用說話我都知道他要問什麽。有段時間他老問我,放完學是不是直接回家,如果不是,安先生就默默背著書包自己回去。
一開始我還挺替安先生可憐的,但他老是吃撐了就給我打電話我也挺煩的,所以也不強留他。後來才知道原來那段時間他在家裏吃得很少,姑姑以為他是不是身體不舒服要帶他去醫院檢查,安先生不想戳穿,才刻意不和我們一起。
我想這些事姑姑肯定是知道的,要不然她怎麽都不喜歡我,一定是覺得我把安先生帶壞了。不過後來安先生告訴我,那時候姑姑不太喜歡我是因為她不喜歡我的父親,他們之前有生意上的過節。
我父母親離婚,安先生也曾將這件事告訴她,姑姑直接罵我父親是偽君子。安先生說,他這還是第一次聽姑姑當著他的麵說一個人的壞話。而我也沒有想到我和姑姑第一次統一戰線竟然是因為這件事。不過她不喜歡我,我知道除了父親的原因之外,還有其他的原因。
在我滿了八周歲之前,我的父母原本都隻打算請家庭教師過來教課,但是滿了六歲之後,薑離也跳到六年級,他那時候準備升學考試,沒有什麽時間教我讀書,也沒有那麽多時間精力陪我。我又不太喜歡父親請的那些名人學士,時常覺得他們整天長篇大論的,會也把我教化成他們那樣頑固腐朽的知識分子,便哭著鬧著就要跟薑離一起上學。父親和母親都拗不過我,好在後麵我沒那麽挑食,身體變得強壯了些,他們這才肯答應讓我上學。
因為薑離在家裏已經教完了我所有學前和一年級的課程,我覺得沒有必要再從一年級讀起浪費那個時間,所以我是一上來直接跳到了二年級,和年齡比我大了差不多兩歲的孩子同班。那時候安先生也在那個班裏,但是我們真正開始交集,是在二年級第一個學期即將結束之後。
回憶跑得有些遠了,我舒適地伸了下懶腰,屋子外麵的風刮得有些厲害,不知不覺到了深夜。
我把碼字的筆記本蓋上,回頭望了一眼身後已經熟睡了的安先生。
每當我的記憶開啟,回到二十多年前,我總是覺得現在就是桐牙彎的當年,而當年的我們還沒有長大,隻是做了一場關於成長的夢,夢中的小安成了樣樣都很完美的安先生,成了我的丈夫。
安先生是今天晚上才到的b城,按照我們之前的計劃,我8號參加完最後一個交流會,剛好他完成今年在俄勒岡州最後一項工程,我們就一起去接母親回溫哥華過年。但是安先生比我們之前計劃的足足早了四天。
安先生已經一天一夜沒睡覺了,到家時很累,等我把他行李整理好,他已經睡著了。
他有一個習慣還和以前一樣,累著的時候喜歡趴在床上,連拖鞋都懶得換下來,我又費了好大的一番功夫才讓他睡的舒服一點。
我親了一下安先生的額頭,打算溜到別的房間去睡,剛起身他就醒了,隻是眼睛還沒睜開,把胳臂枕在腦袋下艱難地翻了個身。
我趴到他耳邊問,我是不是把你吵醒了。
“你親我之前就醒了。”他依舊閉著眼睛。
“你又寫到那麽晚。”
我說:“以後不親你了,我挪到別的屋寫去。”
安先生總算是願意睜開眼睛,“沒吵到,以前也沒吵到。”
我寫東西的時候有個不好的習慣,我是白天睡覺,要到晚上才有靈感,每次安先生命令我早點睡覺,睡不到兩個小時,我又會醒了。後來安先生也很習慣,寫到淩晨三四點點回來時,他總是已經熟睡。我親他的時候他總是不知道,偶有兩次把他弄醒了,他翻了個身又會繼續睡去。第二天我還沒醒,他一邊對著鏡子洗漱,一邊大著嗓門喊:何曦,你昨天晚上是不是又偷偷跑到別屋去了?
“以前我也總是這樣親你,你都不知道。”
“我知道,又不是沒感覺。”
“那你這次怎麽醒了?”
“哦,隻是想起來今天沒有跟你說晚安。”
我和安先生剛結婚的那段時間是工作最忙的時候,他經常跑美國各地,一出差不是幾個月就要半年,我在溫哥華,但也是滿世界亂飛。有時候安先生特意算好時間休假回加拿大跟我團聚,而我又因為臨時的工作就飛到其他地方沒能見到麵。一年到頭,我們在待在一起的時間不超過兩個月。
兩地分居生活並沒有像設想的那樣因為距離產生美,相反,直線距離的遙遠直接導致的就是心理上的孤單感和生理上的雙倍疲憊。
我和安先生都有這樣的感覺。那段日子,雖然已經在一起了,但生活總感覺比之前,比沒有見麵時多了一分孤獨,比見麵時多了一份牽掛。我們倒不會吵架或者鬧矛盾。成年人的相互理解或許就是在於成熟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和心靈的契合與溝通,但往往我們每天給對方打電話,通常說不了幾分鍾,最後都是聽著對方的呼吸聲入睡的。
於是我與安先生於是約法三章,在家不工作的時候一起做飯,每隔一個星期給對方寫一封信,還有每天都要跟對方說晚安。
我行事鬆散,從上學起就紀律意識不強,安先生比我自覺,這三件事他奉為圭臬,在最初我們兩地分居的婚姻生活中,他認為這是穩固我們婚姻感情必不可少要做的事。
他現在的脾性跟小時候比幾乎沒有改變,個性較真,原則性強,而且重守承諾,凡是他應允過的事,從不食言。
我們分開的時候我十七歲,他十九歲,我去了英國讀書。他同我一樣申請了英國的學校,卻又中途辦理了退學的手續,留在國內照顧當時身體不好的姑姑。
我曾答應過他一到英國安排妥當之後就給他寫信,但是剛去就換了好幾個住處,我又臨時換了語言學校,準備申請另一個學校本碩連讀的專業,直到一個多月之後才寫了第一封信寄回國內。
那時候牛津的氣溫直逼零下,國內b城早幾天也下過一場暴雪。我甚是掛念安先生,不知道他姑姑的身體是否好轉,又不知他是否已經在國內的上學,學校是否滿意,專業是否喜歡。夜裏寫完,長長三頁信紙,第二天想想,又將信連同這邊給他買的禮物,一並寄了回去。
他回信很快,內容卻是簡短,句句都是回答我信中所問的敷衍的話。我想他肯定是生氣了,開頭就是:汝甚好,吾盼之殷勤,日夜思之,汝書而至。
之後給他寫信,便再也沒有回信。
想到有可能就這樣和他斷了聯係,我萬分難受,恨不得馬上飛回國內。但從郵差處那裏得知信件每次都有簽收,便漸漸放寬了心。想到以他的性子,說不定還在生氣,等氣消了之後下個月就會回信的,何況我們仍然有共同的朋友在聯係,人是怎麽都不會無緣無故失蹤了呀。但誰曾想到,這中間一別竟會是七年之久呢。
我曾經也怪過安先生,但後來他告訴我,我才知道那時候他姑姑的身體已經不好到了那個地步了。我們分開的第一年,姑姑的胃癌已經轉到二期,一般的藥物治療已經不管用了,安先生休學一年,全心全力陪她抗癌治療。好在最終的結果是好的,不然我不敢想象如果姑姑有什麽事,對他會有多大的打擊。
他姑姑安女士是個一輩子都為了爭一口氣的事業女性,高冷且脾氣古怪,一輩子沒有結婚,也沒有要孩子。奶奶過世之後,她才過繼來安先生撫養。聽安先生說,姑姑和奶奶的關係並不好,姑姑一輩子爭強好勝,拒絕婚姻和家庭,很大部分都是受奶奶從小到大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姑姑成年獨立之後就完全和家裏斷絕了聯係,奶奶生前在世的時候,安先生都沒有見過他這個姑姑一麵,直到她重病彌留之際,姑姑才回來。
安先生每憶及此常要感歎,他那時候就像沒有靈魂的幽靈一樣,一邊還來不及消化奶奶離世帶來的巨大傷痛,另一邊又來不及感受這個世界還有親人陪在身邊的慶幸。這一得一失之間,說不上來什麽滋味,隻是覺得遺憾。
而我想到姑姑和奶奶這種“不及黃泉無相見”決絕,是謂家人,但一家之人做到這份上,是緣是孽也不清楚。
也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太大,姑姑一輩子在外人麵前要強,看上去無堅不摧又咄咄淩人,但是骨子裏又常自卑,找不到支點。她對安先生是又愛又恨。在姑姑眼裏,她母親總是覺得兒子比女兒重要,孫子也比女兒重要,她對安先生是“因愛生恨”,又有點嫉妒。
安先生從小就很怕她,姑姑平日話少又嚴肅。她對安先生要求嚴格,不管是學習,還是在生活作息和習慣上。她也管每一筆錢的開支,對錢花在哪的規劃像安先生解數學題一樣,來龍去脈要清清楚楚,過程還得合情合理。
我們家就不同了,父親和母親從來不管我用錢,他們給我的零花錢給到我手裏,怎麽消費我自己說了算。有時候我要是願意湊起來,幾個月省省就是一筆大錢。這樣說起來的話,我小時候就比安先生有錢多了,而且花錢還自由。
小學和初中離家近,我們又不寄宿,安先生家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他早飯晚飯都必須回家吃,所以勒令安先生放學盡早回家。可惜那時候安先生是和我一夥的,我們這一夥有我和靖瑤在,胡吃海喝是免不了的。放了學,坐兩趟公交去農貿市場吃最新鮮的海鮮,遠一點去城東那家吃最正宗的煎餅果子,張記豆腐,三天兩頭去“屈媽媽排骨店”打牙祭。安先生不是口頭派他是行動派,一開始保證說絕對不動筷子,後麵一樣受不了美食的誘惑。吃撐了,回去還得陪姑姑再吃一頓。
晚上寫作業偷偷摸摸地給我打電話,何曦,我快吃吐了,下次再也不跟你們一起了。
我說,不能不吃嗎?
安先生說,不行,姑姑會不高興的。
每當最後一堂課還有五分鍾,安先生又會把背靠到我的桌前,他不用說話我都知道他要問什麽。有段時間他老問我,放完學是不是直接回家,如果不是,安先生就默默背著書包自己回去。
一開始我還挺替安先生可憐的,但他老是吃撐了就給我打電話我也挺煩的,所以也不強留他。後來才知道原來那段時間他在家裏吃得很少,姑姑以為他是不是身體不舒服要帶他去醫院檢查,安先生不想戳穿,才刻意不和我們一起。
我想這些事姑姑肯定是知道的,要不然她怎麽都不喜歡我,一定是覺得我把安先生帶壞了。不過後來安先生告訴我,那時候姑姑不太喜歡我是因為她不喜歡我的父親,他們之前有生意上的過節。
我父母親離婚,安先生也曾將這件事告訴她,姑姑直接罵我父親是偽君子。安先生說,他這還是第一次聽姑姑當著他的麵說一個人的壞話。而我也沒有想到我和姑姑第一次統一戰線竟然是因為這件事。不過她不喜歡我,我知道除了父親的原因之外,還有其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