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在戰爭中,突然襲擊敵人的指揮機關,捕殺敵方指揮人員,可以使敵人立即陷入群龍無首、不擊自潰的困境,這是克敵製勝的絕招。


    同樣,在求人的當口,要想辦成事或盡快辦成事,就要針對關鍵人物下功夫,突破關鍵人物這道關卡,謀求關鍵人物的讚同和協助,問題往往就迎而解,勢如破竹了。


    說到“關鍵人物”,人們往往首先會想到這是指主管人員或上級領導。是的,主管或領導的意圖對解決問題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話說:“上麵動動嘴,下麵跑斷腿”,更形象地道出這種影響的威力。與其唇幹舌燥地和具體辦事人員交涉,再心急火燎地等待具體辦事人員向上級主管請示匯報,“研究研究”,不如想方設法徑直向有關上級主管申請洽商。這樣或許爭取到當場拍板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至少也可以減少輾轉獲悉上級主管審批意圖的時間。


    但是,關鍵人物不一定就是台麵上看得見的帶官把兒的人物。正如光緒當皇帝,慈禧掌印璽,幕後人物往往才是真正的“權威人士”。所謂“全廠聽廠長的,廠長聽老婆的”,就是最通俗的注解,老婆的枕頭風,勝過旁人的大炮筒。


    因此,想要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穩操勝券,除了著眼於主管、領導一類正式組織身份的負責人外,還應該爭取足以影響主管領導的非正式的“權威人物”的同情、支持和幫助。通過當事人或上級主管人的親友故舊,來說服當事人成功的可能性大得多。


    有時候,即使是上級主管和具體辦事人員同意解決的問題,也會由於下屬某一環節作梗而擱置下來。負責這一環節的人不論職位大小,也就變成了解決問題所必須解決的“關鍵人物”。


    這時候你切不可因他無權無職,就以為可以隨便應付,否則你的好事就可能壞在他的手中。因此,切不可掉以輕心地對待你身邊老態龍鍾的老太太,玩彈珠打水槍的“小皇帝”,或風韻猶存的半老徐娘……這些人不顯山,不露水,但他們都有可能是你走向求人成功的墊腳石,一定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抓住每一個可能發揮作用人物。


    宋朝蔡京曾一度被宋徽宗罷相,落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但是他並不甘心就此退出政治舞台,而是多方活動,以圖東山再起。


    首先,蔡京暗中囑托親信內侍求鄭貴妃為已說情,又請深得徽宗信任的鄭居中伺機進言。一切妥當之後,蔡京再讓自己的黨羽直接上書徽宗,大意是為他嗚冤叫屈,說蔡京改變法度,全都是稟承聖上的旨意,並非獨斷專行。現在一切都否定了,恐怕並不是皇帝的本心。


    這些意見的要害是把徽宗牽了進去。徽宗見表,果然沉吟不語,但也沒批複。


    這時鄭貴妃發揮枕邊作用。她本是識文斷字之人,早已看到表章的內容,又見徽宗的這種表情,就順勢替蔡京說了幾句好話,徽宗便有些回心轉意了。


    第三步是請鄭居中出馬。鄭居中了解內情後知道時機已經成熟,便約了自己的好友禮部侍郎劉正夫,二人先後晉見徽宗。


    居中先進去向徽宗說道:“陛下即位以來,重視禮樂教育,欲行居養等法,對國家和百姓都很有利,為什麽要改弦更張呢?”


    一席話隻字未提蔡京,隻把徽宗的功績歌頌一番,但暗中褒獎的卻是蔡京,因為肯定前段朝政的英明就等於肯定了蔡京的正確。


    劉正夫又進去重複補充一遍,醉翁之意不在酒,弦外之音不在言。徽宗聽了心裏很舒服,終於轉變態度驅逐劉逵,罷免趙挺之的相位,第二次起用蔡京為相。


    俗話說,求人辦事,不能“一棵樹上吊死”。盯死主要目標,全力以赴,固然很重要;但是對於目標周圍的那些“邊緣人物”,也要多多花費心思,有時甚至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他們就象一條條地道,可以順利地把你送到求人成功的彼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俘獲人心的溝通藝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泉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泉林..並收藏俘獲人心的溝通藝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