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故人舊憶
守寡後,她成了將軍的白月光 作者:鮮衣怒馬牆頭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阿姐,阿姐,阿茂在這呢......”
半年未見,蕭安和姚茂都長高許多,性子卻還是一如既往地活潑爽朗。後頭馬車處也下來了一人,雖然動作慢了些許,不過她看見來人就大鬆了口氣。
“姚娘子安好,”是綠芍正抱著懷中安睡的軟糯小團子,“薇姐兒睡著了。”
“無妨,你們平安順利到達就好。”
聽到了嘰嘰喳喳的動靜,懷中的小女娃哼哼唧唧地舔舔唇、轉轉頭,半睡半醒之間睜開了水靈靈的眼眸子。
她先是迷迷糊糊地搖了搖頭,隨後“哇”地一聲哭了出來,使勁地哭喚著要阿姐抱她。
姚蘊抱過姚薇連聲安慰,還不忘拉著姚茂東瞧瞧西看看。
“阿茂,你如實與阿姐說,阿姐不在的日子裏,鎮國公府裏的人可有苛待過你們二人?”
阿茂笑盈盈地抱著新燒好的手爐,信誓旦旦地搖了搖頭:“阿姐,老夫人心善仁慈,特意將我們二人接到褚玉院居住,而且連綠芍姐姐也一直陪著我們二人呢。阿姐,你是知道了,六叔的院子,其它人也不敢隨意置喙什麽......”
姚蘊看他麵色紅潤、身形挺拔,在鎮國公府裏吃住應該都沒有被苛待,她滿心滿眼皆是欣慰。
“那就好,以後你們二人就跟著阿姐在這裏生活了,這裏是北庭都護府,你們以後呀要喚六叔為都護......”
姚茂和蕭安二人第一次瞧見這院子裏一大片的皚皚白雪,方才趕路的疲倦一掃而空,不過多時就開始在院子裏打起雪仗來了,歡聲笑語好不熱鬧。
入夜,綠芍在偏房哄睡好了姚薇後,才躡手躡腳地入了屋子去尋姚蘊。
“姚娘子。”
姚蘊才剛剛收好一副表裝好的新畫軸,終於閑下來坐在暖榻前烤火。
“綠芍,來暖暖身子。”她揮手示意她坐下來。
“多謝姚娘子。”
綠芍四處眺望著屋子裏再無旁人,壓低著嗓子小心翼翼道:“姚娘子,都打聽清楚了,十二年前老鎮國公的確曾經在南州生活過一段日子,聽聞是護送當年的薨太子去尋求歸德侯的庇護,可惜當年一行人在中途遭遇到敵軍埋伏,薨太子重傷不治而亡,老鎮國公也因重傷而完全消失了一段時日。其中細節就再也無法得知了。”
說話之間,姚蘊已經親自煮好了一壺茶,她將一杯熱乎乎的清茶遞給她。
“無妨,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了。”
綠芍潤了潤嗓子,再次抬眸仔細瞧了幾眼門外,有些欲言又止的忐忑模樣。
“綠芍,怎麽了?”
綠芍深吸了口氣,麻利地從衣袖裏抽出了一封信件。
姚蘊一愣,連忙取過了信件仔細查看,可惜信件開口處被封得嚴嚴實實的,信封外亦沒有絲毫的標記和文字。
綠芍一頭霧水道:“姚娘子,有、有一封書信。恰好就在啟程的前一日夜裏,奴婢無意間發現這封信被壓在薇姐兒的衣箱一角,奴婢馬上就藏起來了,應該是無人看到的。”
她撅了撅玉唇,拿起信件放在鼻間嗅了嗅,竟然有一股淡淡的白醋味道。她眼眸澄澈,抬手將信件的下處輕輕貼在火燭邊緣烤火,過了好一小會兒,左下角就浮現出了一個若隱若現的三座小山標記。
她極其輕柔地拆開了信件封口,就像是捧著一塊珍寶那般小心翼翼地攤開了裏頭的一張信紙。
辭暮爾爾,煙火年年。
順頌時祺,秋綏冬禧。
雖然隻有短短的兩行字,可是的確是正已先生的字跡,蒼勁有力、傲然渾樸。
她心底狂喜如小鹿亂撞,隻覺得這寒風冷冽的北庭似乎也不再如此陰鬱沉悶了。她再次小心翼翼地將信紙折好,思前想後還是收進了床榻下衣箱底部的一個帶鎖的小木盒子。
轉眼間已到了一年一度的除夕佳節。
姚蘊今日一早就在後廚裏頭忙活了,剁肉餡、混麵皮、燉熱湯一樣都沒落下。
白露、綠芍和萱娘幾人皆是萬分好奇地前來搭把手。她們都是北方出生的娘子,過年時節常常會吃湯中牢丸,卻從未見過這軟塌塌圓滾滾的白麵團是何物。
“蘊娘,你是從何處學來這什麽湯丸子的,看起來很是奇怪的模樣。”萱娘好奇問道。
“這是餛飩,也是我姑姑從前親自教我的,聽聞這餛飩是南州那邊過年時流行的肉湯丸子。”
從前姑姑還在的時候,每逢年節,姑姑便會親自帶著他們一起做餛飩肉餡和餛飩薄皮。好幾日前,姚薇和姚茂就已經吵吵鬧鬧著要吃她親手做的餛飩了。今日正逢好日子,她肯定是要親自動手做一頓家鄉美食的。
“看來你姑姑從前是南方人。我從前在客棧就常聽那些商客提起過,說那南邊最是出美人,娘子們都長得白白嫩嫩、水潤溫婉,就連吃食說話都精致許多,看來此言不假呢。”
姚蘊一怔,方才還熠熠生輝的眼眸子漸漸暗淡下來。
從前姑姑帶著她自南州一路奔波逃亡,後來終於在涼州的一處小山村裏隱姓埋名安定下來。姑姑原本不姓姚,是後來改了姑姑的母姓,兩人才搖身一變成了姚玉琴和姚蘊。
自記事以來,姚蘊就一直追問姑姑,她們二人為何要一路逃亡到苦寒的涼州小山村裏,姑姑隻會抹著清淚緊緊抱著她,卻從來不告訴她到底從前發生了何事。
不過多時,村裏剛好來了一位仙風道骨、學識淵博的清俊先生,他對她關懷備至,願意教她讀書寫字、下棋作畫,甚至還能容忍她的胡作非為。她早已察覺出來其中透露著萬分古怪。
後來姑姑病重之時,卻告知她一定要領著信物去鎮國公府投靠老夫人。隻要有這個信物,老夫人是一定會護佑他們孤兒寡女三人的。姑姑臨終前還反複叮囑過她,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她雖然不缺錢財,可是卻執著於自己的身世,所以,去投靠鎮國公府隻是她的第一步,日後她定會親自尋到自己的身世真相的。
萱娘察覺出自己一時說錯了話,不好意思地垂下了頭撓了撓臉。
半年未見,蕭安和姚茂都長高許多,性子卻還是一如既往地活潑爽朗。後頭馬車處也下來了一人,雖然動作慢了些許,不過她看見來人就大鬆了口氣。
“姚娘子安好,”是綠芍正抱著懷中安睡的軟糯小團子,“薇姐兒睡著了。”
“無妨,你們平安順利到達就好。”
聽到了嘰嘰喳喳的動靜,懷中的小女娃哼哼唧唧地舔舔唇、轉轉頭,半睡半醒之間睜開了水靈靈的眼眸子。
她先是迷迷糊糊地搖了搖頭,隨後“哇”地一聲哭了出來,使勁地哭喚著要阿姐抱她。
姚蘊抱過姚薇連聲安慰,還不忘拉著姚茂東瞧瞧西看看。
“阿茂,你如實與阿姐說,阿姐不在的日子裏,鎮國公府裏的人可有苛待過你們二人?”
阿茂笑盈盈地抱著新燒好的手爐,信誓旦旦地搖了搖頭:“阿姐,老夫人心善仁慈,特意將我們二人接到褚玉院居住,而且連綠芍姐姐也一直陪著我們二人呢。阿姐,你是知道了,六叔的院子,其它人也不敢隨意置喙什麽......”
姚蘊看他麵色紅潤、身形挺拔,在鎮國公府裏吃住應該都沒有被苛待,她滿心滿眼皆是欣慰。
“那就好,以後你們二人就跟著阿姐在這裏生活了,這裏是北庭都護府,你們以後呀要喚六叔為都護......”
姚茂和蕭安二人第一次瞧見這院子裏一大片的皚皚白雪,方才趕路的疲倦一掃而空,不過多時就開始在院子裏打起雪仗來了,歡聲笑語好不熱鬧。
入夜,綠芍在偏房哄睡好了姚薇後,才躡手躡腳地入了屋子去尋姚蘊。
“姚娘子。”
姚蘊才剛剛收好一副表裝好的新畫軸,終於閑下來坐在暖榻前烤火。
“綠芍,來暖暖身子。”她揮手示意她坐下來。
“多謝姚娘子。”
綠芍四處眺望著屋子裏再無旁人,壓低著嗓子小心翼翼道:“姚娘子,都打聽清楚了,十二年前老鎮國公的確曾經在南州生活過一段日子,聽聞是護送當年的薨太子去尋求歸德侯的庇護,可惜當年一行人在中途遭遇到敵軍埋伏,薨太子重傷不治而亡,老鎮國公也因重傷而完全消失了一段時日。其中細節就再也無法得知了。”
說話之間,姚蘊已經親自煮好了一壺茶,她將一杯熱乎乎的清茶遞給她。
“無妨,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了。”
綠芍潤了潤嗓子,再次抬眸仔細瞧了幾眼門外,有些欲言又止的忐忑模樣。
“綠芍,怎麽了?”
綠芍深吸了口氣,麻利地從衣袖裏抽出了一封信件。
姚蘊一愣,連忙取過了信件仔細查看,可惜信件開口處被封得嚴嚴實實的,信封外亦沒有絲毫的標記和文字。
綠芍一頭霧水道:“姚娘子,有、有一封書信。恰好就在啟程的前一日夜裏,奴婢無意間發現這封信被壓在薇姐兒的衣箱一角,奴婢馬上就藏起來了,應該是無人看到的。”
她撅了撅玉唇,拿起信件放在鼻間嗅了嗅,竟然有一股淡淡的白醋味道。她眼眸澄澈,抬手將信件的下處輕輕貼在火燭邊緣烤火,過了好一小會兒,左下角就浮現出了一個若隱若現的三座小山標記。
她極其輕柔地拆開了信件封口,就像是捧著一塊珍寶那般小心翼翼地攤開了裏頭的一張信紙。
辭暮爾爾,煙火年年。
順頌時祺,秋綏冬禧。
雖然隻有短短的兩行字,可是的確是正已先生的字跡,蒼勁有力、傲然渾樸。
她心底狂喜如小鹿亂撞,隻覺得這寒風冷冽的北庭似乎也不再如此陰鬱沉悶了。她再次小心翼翼地將信紙折好,思前想後還是收進了床榻下衣箱底部的一個帶鎖的小木盒子。
轉眼間已到了一年一度的除夕佳節。
姚蘊今日一早就在後廚裏頭忙活了,剁肉餡、混麵皮、燉熱湯一樣都沒落下。
白露、綠芍和萱娘幾人皆是萬分好奇地前來搭把手。她們都是北方出生的娘子,過年時節常常會吃湯中牢丸,卻從未見過這軟塌塌圓滾滾的白麵團是何物。
“蘊娘,你是從何處學來這什麽湯丸子的,看起來很是奇怪的模樣。”萱娘好奇問道。
“這是餛飩,也是我姑姑從前親自教我的,聽聞這餛飩是南州那邊過年時流行的肉湯丸子。”
從前姑姑還在的時候,每逢年節,姑姑便會親自帶著他們一起做餛飩肉餡和餛飩薄皮。好幾日前,姚薇和姚茂就已經吵吵鬧鬧著要吃她親手做的餛飩了。今日正逢好日子,她肯定是要親自動手做一頓家鄉美食的。
“看來你姑姑從前是南方人。我從前在客棧就常聽那些商客提起過,說那南邊最是出美人,娘子們都長得白白嫩嫩、水潤溫婉,就連吃食說話都精致許多,看來此言不假呢。”
姚蘊一怔,方才還熠熠生輝的眼眸子漸漸暗淡下來。
從前姑姑帶著她自南州一路奔波逃亡,後來終於在涼州的一處小山村裏隱姓埋名安定下來。姑姑原本不姓姚,是後來改了姑姑的母姓,兩人才搖身一變成了姚玉琴和姚蘊。
自記事以來,姚蘊就一直追問姑姑,她們二人為何要一路逃亡到苦寒的涼州小山村裏,姑姑隻會抹著清淚緊緊抱著她,卻從來不告訴她到底從前發生了何事。
不過多時,村裏剛好來了一位仙風道骨、學識淵博的清俊先生,他對她關懷備至,願意教她讀書寫字、下棋作畫,甚至還能容忍她的胡作非為。她早已察覺出來其中透露著萬分古怪。
後來姑姑病重之時,卻告知她一定要領著信物去鎮國公府投靠老夫人。隻要有這個信物,老夫人是一定會護佑他們孤兒寡女三人的。姑姑臨終前還反複叮囑過她,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她雖然不缺錢財,可是卻執著於自己的身世,所以,去投靠鎮國公府隻是她的第一步,日後她定會親自尋到自己的身世真相的。
萱娘察覺出自己一時說錯了話,不好意思地垂下了頭撓了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