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望裏算是宛城周圍九鄉四十八裏中,離的最遠的一個,距離宛城差不多有五十裏路程。


    因為至少要趕一個時辰的馬車,這次給太守府送餐的人隻有吳詠一個人,外加車夫李忠指路。


    張機因為卓文宣和張品濟的關係,昨日便是在卓家留宿,現在看到吳詠要去宛城,便向卓文宣和吳詠祖母提出告辭,一來可以護送吳詠到宛城一程,二來他這次從涅陽出來的主要目的是到宛城拜訪名醫,在複望裏耽擱了兩天時間,已經讓他有些羞愧,因為這兩天正事沒做,隻顧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了。


    此時坐在馬車中的吳詠,正在為張機解惑。


    “吳家賢弟,聽我家伯父說你曾言我們周圍有無數細菌,可有驗證方法”


    吳詠沒想到他會有此一問,思索一會,問:“不知張兄可曾給人醫治過外傷”


    見他點頭,吳詠說道:“張兄應該很清楚,這些外傷若是不能得到及時的救治的話,傷口很大可能會腐爛,這其實都是細菌搞的怪。”


    “還真是,以前我怎麽沒想到。”張機回想一下,還真如吳詠所說,看來這細菌之說,要改變醫道的研究了。


    吳詠接著說:“這細菌不僅分布於空氣中,也廣泛分布於土壤和水中,或者與其他生物共生。就拿我們人類而言,人體就存在大量細菌,不僅人體皮膚周圍有大量細菌,而且人體內的腸道、口腔、血液和身體其他部位也都有細菌的存在。”


    吳詠這話可是完全顛覆了張機的認知,想到自己身體中充滿細菌,就不寒而栗起來,“不能殺死這些細菌嗎”


    吳詠搖了搖頭,“我們與這些細菌是相互依存的關係,離開了細菌我們也無法生存。這些細菌就是我們整個身體係統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幫助我們消化、獲取食物中的營養,讓我們身體的每個部分都能很好地發揮作用。”


    “這麽說我們死了,細菌也會跟著死了”


    吳詠感覺自己越是講述,張機的問題就越多,很多問題他也沒辦法回答。好在馬車很快到了宛城護城河的吊橋上,他終於可以擺脫張機的提問了。


    吳詠走下馬車,看著麵前雄偉的城牆,心裏有些震撼,這也忒高了,古代人是怎麽攻下這麽高的城池


    向前望去,兩扇城門打開,十幾個守門軍士各自拿著兵刃,神色嚴肅,檢查每一個進城出城的來往人流和車馬。


    眼看還要排隊等好久才能進城,吳詠便開始慢慢觀察起周圍人群來,有穿著綾羅綢緞的商人,也有衣衫襤褸的百姓,甚至還看到不少金發碧眼的外國人。


    不久一個守衛走過來,詢問道:“你們是哪裏人進城做什麽”


    李忠經常與這些守城門的人打交道,規矩自然懂,隻見他數出三十枚銅錢,交到守衛手中,客氣說道:“我們是複望的百姓,來給太守府送些吃食。”


    “什麽吃食可有太守府的證明”


    吳詠趕緊掏出玉牌遞給他,那守衛仔細查看一遍後,才開口說道:“你們隨我來。”


    不大一會,幾人一起來到城門口,那守衛揮手示意吳詠一行在此等候,他則是快跑幾步,穿過城門,來到一座酒樓大堂內,朝三位衣著華貴的人,稟告說:“大人,王管事要等的人到了。”


    說著,就將吳詠的玉牌遞過去。


    這時一位四十多歲,細高身材的中年男子,一把搶過玉牌,看了一眼,哈哈一笑,說:“有勞兩位將軍相陪,某告辭,這就將人接走。”


    說完,就急匆匆跑了出去,留下兩人麵麵相覷。


    其中一位形體魁梧之人,疑惑道:“這王管事仗著自己有宮裏的靠山,平日裏可是眼高於頂,一般人他都看不上眼,今日倒是奇了,不僅等了這麽久,還親自去迎接一個平民百姓。”


    另一位頭戴方巾容貌雄壯之人,遲疑一下,還是說道:“聽說是府裏的小娘從早上開始就吵著要吃什麽包子和餃子,據說這整個天下隻有複望裏的吳詠會做,太守大人都親自去他家吃過幾次。”


    “這吳詠是什麽來頭,竟然讓太守大人屈尊去他家,而不是將他招來”


    “據說他曾神遊太虛,還是咱們宛城五大家族的後裔,現在連他們家主都整日圍著這位轉呢。別的不說,最近幾日在宛城出現的解憂饃,就是這位傳出來的。”


    “難怪!不過話說回來,這包子和餃子真有這麽好吃”


    “我又沒吃過,怎麽知道!倒是這幾日出現的解憂饃吃過,那味道真是難忘。”


    這時又有兩個守衛走進來,一人提著兩個奇怪的籃子,裏麵裝的都是解憂饃,另一人提著食盒,看不清楚裏麵是什麽,其中一人走上前稟告說:“大人,這是王管事要接的人留下的吃食,說是家裏單獨為守城將士準備的。”


    兩人笑笑,沒當回事。讓他們將一個籃子提走,“這是解憂饃,你們今日當值,也是辛苦,拿下去分吃了吧。”


    兩個守衛頓時咧嘴笑了,提著籃子就向外跑去,顯然是分食解憂饃去了。


    這邊等兩人打開食盒,一股濃鬱的香味散發開來,大堂中路過的眾人開始情不自禁咽口水。


    眨眼功夫,四個大碗都端上桌,一碗蒸好的大肉皮,一碗蘿卜拌肉,一碗丸子,還有一碗燉排骨。


    “這是什麽肉,聞起來這麽香!”形體魁梧之人,感覺這肉香簡直把他胃裏的食蟲都勾出來一般,讓他肚子一直咕咕響。


    當下也不管其他人異樣的目光,夾起一塊排骨就往嘴裏送,接下來完全停不下來,一筷子接著一筷子。


    頭戴方巾之人一看,這眨眼功夫,一碗排骨快見底了,急忙加入搶食行列。


    不久兩人就將四碗肉食吃的幹幹淨淨,這才感慨道:“我終於理解府裏的小娘為什麽要鬧了,吃過這個,其他食物哪還有胃口吃下去。”


    卻說吳詠這邊,他剛將馬車中準備給守城將士的吃食遞出去,就看見從城門裏衝出一人,對他喊道:“可是複望裏的吳詠”


    吳詠比較驚訝,自己都沒出過複望裏,竟然有宛城之人認識他。可是這人他從來沒見過啊。不過還是老老實實回答道:“我是吳詠,您是哪位”


    那人聽到吳詠回話,頓時大喜,揮手讓守衛放他們進來,指著吳詠說道:“這位可是太守府中夫人和小娘指名要見之人,不可怠慢,我這就領他去見夫人。”


    接著一邊向城門裏走,一邊笑著解釋道:“小郎君可是讓某等了一上午,某是太守府的管事,姓王,小郎君喊我王管事就行。”


    吳詠沒想到自己第一次進城就享受到了優待,並且有太守府的管事親自來接。


    當他走進城門後,熙攘的人群便多了起來,甚至經過有些街口時顯得很是擁擠,向裏望去,道邊各色的商鋪林林總總,人們穿插其中,顯得很是熱鬧。


    這時張機提出分別,吳詠知道他的學醫之心堅定,也沒多做挽留,隻說有事就到複望裏找他。


    等張機離開後,王管事笑道:“隻聽府裏的小娘說,今日複望裏會有吃食送來,卻沒想到是小郎君親自來一趟。”


    吳詠急忙解釋說:“好叫王管事知曉,今日我家動土建房,便殺了一頭豬祭祀,您也知道,這豬肉最是難做,因此花費時間久了,倒是讓您久等了。”


    頓了一下,吳詠繼續說道:


    “本來是打算繼續做餃子和包子的,不過今日豬肉做成後,鄰裏鄉親都覺得甚是美味,因此就臨時改了主意。小子也是擔心若是讓太守一家知道自己做美食沒給他們送,發起飆來一般人扛不住,因此為少挨幾頓數落,就特意用豬肉做了幾個菜式。”


    聽到是豬肉,王管事臉色變了變,有些不確定問道:“某不是小看小郎君,卻是這豬肉難登大雅之堂,萬一不如小娘的心意,你我皆會吃一頓掛落。”


    吳詠隻道他小心謹慎,揮手示意李忠停下馬車,然後從車中取出一個夾肉饃,遞給王管事,笑著說:“這是祖母擔心我回去晚了,路上饑餓,專門準備的,您嚐嚐。”


    王管事接過,聞著肉香,直咽口水,小心咬了一口,頓時混合了香、辣、麻、鹹、甜等各種味道襲上心頭,讓他怔在原地良久,才歎道:“此物若不是小郎君提前告知我是豬肉,就是說龍肉,我也是信的。慚愧啊,枉活這麽多年,某今日方知‘俚人不知,寡見鮮聞’之含義。”


    見這邊發生了事情,過往的行人此刻都停住了腳步,隻有少數怕事的人低著頭,裝作若無其事的繼續走。


    吳詠有些汗顏,心裏暗想不會有這麽誇張吧,眼看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擔心他再語出驚人,不由提醒道:“王管事若是覺得味道還可以,不妨趁熱快些吃,若是涼了,味道就要差上些許。”


    王管事聽吳詠這樣一說,擔心浪費了美食,不顧周圍人異樣的目光,快速吃起來。


    就在這時,一個頤指氣使的聲音,出現在吳詠耳邊,“嗬,這不是王管事嗎,你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偷吃東西,快拿給本候看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漢末,種田起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觀書二十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觀書二十載並收藏人在漢末,種田起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