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夜幕就要降臨,吳詠不得不大聲說道:“諸位叔伯兄弟、姑嫂姊妹,今日天色已晚,為了大家夥的安全著想,小子就不邀請你們進入裏中休息了。”
“不過請你們放心,待會我會跟此處裏典商議,先提供一些吃食。有需要衣服被褥的,也提前跟我說,我先找裏中鄉親借一些!總之,大家也請放寬心,我吳詠說道做到,絕對不會讓一個人因為饑餓而出事。”
頓了,吳詠繼續說道:
“但是有一點,你們必須要聽從我的安排,不得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挑撥生事,否則的話,我會將生事之人驅逐出這裏!”
聽完吳詠的話,流民群雖然略有失望,但是仍然有意外之喜。
雖然不能進複望裏,不過至少今日能領到吃食,不必餓肚子了。
更重要的是,有吳詠的承諾,明日之後,他們也有了著落,不需要繼續流浪下去!
下麵的流民交流了一番,很快便將吳詠提出的條件答應了下來。
其實這也不算什麽條件,他們能在發生災禍時,第一時間從家鄉逃離,可見都是聰明之人,而且他們現在大多都是拖家帶口,也不想生事。
之後,吳詠讓他們以家庭為單位統計一下人數,沒想到流民群竟然嫌這樣統計太慢,讓吳詠將竹木簡和墨筆分下去,由他們自己寫。
說實話,吳詠還真是低估了這時人們的識字率!
他原本以為古人大多都不識字,卻沒想到被現實拍拍打臉。
鬱悶過後,吳詠擔心他們誤報人數,特意強調道:“大家都如實填寫,這不僅關係到你們以後能否吃飽,還關係到分住處。”
這時有個老者嗬嗬笑道:“小郎君放心,不會有人亂寫的,咱們雖然都是流民,但也是懂禮儀知羞恥之人。”
吳詠朝他拱拱手,見沒自己什麽事了,就下了馬車,擠出人群,回到裏中。
眾人見他平安歸來,都鬆了口氣,同時欽佩他的勇氣。
吳詠卻像沒事人一樣,笑道:“真是奇了,這些流民竟然大多都是識字的!”
朱裏典看他一眼,搖頭歎道:“這有什麽稀奇的,他們成為流民之前,想必也是跟我們一樣,安居樂業!你看咱們複望裏,無論男女老少,自幼都在裏中蒙學讀書,有哪個是不識些字的。”
說完,又看了吳詠身邊的成昭一眼,“你問問小昭,你渾噩那些年,她可沒少領你去蒙學讀書。”
吳詠搜索一下記憶,還真是這樣,隻是當時他處於癡傻狀態,根本記不住學的什麽。
朱裏典看他在苦思冥想,苦笑道:“你空閑下來,還是到蒙學多讀些書。”
吳詠有些尷尬,他都不記得這是第幾個人跟他這樣說了。
這時李黃過來,問吳詠有什麽打算。
吳詠也沒隱瞞,就說了要用這些開荒種田、挖塘養魚和開山種果。
眾人聽後,不禁麵麵相覷起來。最終還是李黃開口問道:“賢侄,你可知你做的這些完全是無用功,這些事就算做出來,可是沒有數年的打理,根本不會有收成。”
吳詠總不能告訴他們,過不幾年就會出現大麵積災荒,他這是提前打算。
想了想,吳詠還是委婉地說道:“不知諸位長輩可否感覺到,最近幾年天氣越來越反常”
李黃眼神一凝,“賢侄,這是何意”
吳詠笑笑。“小子這是居安思危吧,今日看到這些流民,突然就想到以後若是宛城也遭了災,多些吃的,也可給自己留條後路。”
李黃仔細觀察吳詠的一會,也跟著笑道:“怪不得你要接濟這些流民,原來是存了這樣的心思。用流民開荒地、挖魚塘、種果樹,幾年後也多了一種額外的財富。”
頓了一下,李黃接著說道:“不過,眼下這流民不過一小部分,以後還會有大量的流民到來,你可還有其他打算”
吳詠搖搖頭,“小子還沒想這麽長遠,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不過小子既然立誓,隻要有流民找來,就不會袖手旁觀。”
李黃不可置否,來回踱著腳,想著心事。
這時有流民過來,將登記的信息交給吳詠,吳詠隨便翻看幾個,好嘛,都是拖家帶口的。
“陳薦,河南平陰縣孟津裏人,母劉氏,妻王氏,子陳鈺,長女陳氏,次女陳氏。”
“王平,河南新鄭縣萬歲裏人,妻趙氏,長子王鄉,次子王裏,女王氏。”
……
朱裏典和李田典也在翻看著流民身份信息,看到流民中大部分都是拖家帶口,表情頓時放鬆許多,他們今日可是一直提心吊膽的,就怕流民衝擊複望裏。
若是這些流民不管不顧衝擊進來,他們倆可能是第一個被抓起來處置,而且就算流民不處置他們,朝廷也會處置他們,總之,隻要流民衝擊複望離,他倆肯定沒得好。
如今看到這些流民中都是以家庭為單位流竄,兩人眼中都流露出欣喜來,這樣的流民隻要給他們一條活路,就會很好控製!
於是兩人便將早已準備好的解憂饃,讓人搬到裏門口,由吳詠分給他們。
吳詠這時完全放開了,隻見他大步走出裏門,朱裏典正要關門時,成昭突然竄出來,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就已跑出門外。
朱裏典搖搖頭,也沒阻止,正要再次關門時,何蓮又衝了出去。
這時他也不關門了,搖頭苦笑道:“算了,裏門先不關了,外麵若有異動,咱們好第一時間救援。”
吳詠也沒想到成昭跟何蓮會跑出來,但他隻是向兩女笑笑,“兩位阿姐來的正好,我還在想沒人幫我分吃食呢!”
兩女白他一眼,也不說話,隻是緊張得跟在吳詠身後。
吳詠將所有的流民身份竹簡都放在一個竹筐中,隨手抽出一個,朝流民群喊道:“王誌。”
“這裏!”流民群頓時有了回應,不大一會,一位壯漢非常吃力的擠了過來。
吳詠看了他一眼,問:“你家兩位老人,兩位大人,三個孩子,可有差錯”
“沒錯!”
吳詠讓兩女數出十個蒸饃遞給他,:“你放在哪兒”
壯漢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塵,然後將衣襟掀起,憨厚的笑了笑道:“放這!”
兩女將十個解憂饃放進壯漢的衣兜裏。壯漢咧嘴一笑,朝著三人謝道:“多謝小郎君和兩位小娘。”
兩女擺擺手,示意不用謝。吳詠又問道:“可有其他要求”
“沒有!”壯漢搖搖頭。
吳詠擺擺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壯漢兜蒸饃,千恩萬謝的離去。
人群自動分出一條路來,壯漢很快與父母妻兒匯合,他的小兒子伸手抓起解憂饃,就往嘴裏塞。
壯漢憐惜的望了小兒子一眼,接著將蒸饃遞給父母兩個,笑道:“阿父,阿母,咱們有吃的了,而且還是神仙吃食!”
附近的流民都投去羨慕的目光,每當災難來臨的時候,受苦受難都是他們這些最底層的老百姓,他們失去家園之後為了生存極有可能會鋌而走險,其實,對於這些隻求兩餐一宿的普通老百姓來說,如果不是被逼急了的話,他們又怎麽可能願意走上造反這條不歸路呢。
幸運的是,這次流離失所,遇到一位神奇的少年,不僅要管他們一頓吃食,還要一直管下去!
“好香啊!”人群中,一名少年嗅了嗅鼻子說道:“這是什麽吃食,怎麽我以前從來沒有見過!我都餓了好久了,真希望現在就能吃到。”
“嘿嘿,傻小子,那可是神仙吃食!”旁邊一位老者說道:“小郎君曾神遊太虛,這吃食就是太虛裏帶出來的,據說小郎君還有更美味的吃食,隻要咱們聽小郎君的吩咐,以後肯定都能吃到。”
“什麽吩咐”少年很是警惕:“犯法的事我可不做!”
“嘁,就你那一陣風吹倒的樣,能幹什麽”旁邊另外一位中年漢子不屑地說道:“你小子是剛來的吧,剛才小郎君已經講的非常清楚了,需要人挖塘種田,我看你是沒戲了,趕緊走吧,別在這浪費時間,想吃白食!”
“可不是嘛,天下哪有白食的道理!我雖然年紀大了,但論起種田,可並不比年輕人差。”老者也有些嫌棄少年想吃白食的心態。
少年一愣,他竟然被人嫌棄了,不過他也不是流民啊,也沒說過要吃白食!
天色逐漸晚了,大部分流民都領到了吃食,他們尋到自己的家人後,分享著這難得的美食,有的吃過之後,幹脆就一家人靠在一起就睡下了,等待著明天的到來,他們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李黃看著這些流民有條不紊地領著食物,突然對身邊的另外四位說:“你們說咱們五家也接管一些流民,是否可行”
其他人一臉震驚的看著他,問道:“李黃,你得了失心瘋了嗎吳詠可以說是年少無知,你再怎麽說也是一家之主,怎可如此意氣用事!”
李黃不由張了張嘴,卻也說不出什麽反駁的話來,最後慚愧擺手道:“我隻是覺得民心可用,即使是流民也有感恩之心,你我今日救濟他們,今後若逢亂世,說不得能因此躲過殺身之禍!”
其他人不屑道:“李黃你真是年紀大了,就這些流民,餓的都手無縛雞之力了,還能翻了天不成”
郭肥等人聽後,也覺得有理,與其將糧食免費分給流民,還不如趁機多收些奴仆,壯大自己實力。
“不過請你們放心,待會我會跟此處裏典商議,先提供一些吃食。有需要衣服被褥的,也提前跟我說,我先找裏中鄉親借一些!總之,大家也請放寬心,我吳詠說道做到,絕對不會讓一個人因為饑餓而出事。”
頓了,吳詠繼續說道:
“但是有一點,你們必須要聽從我的安排,不得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挑撥生事,否則的話,我會將生事之人驅逐出這裏!”
聽完吳詠的話,流民群雖然略有失望,但是仍然有意外之喜。
雖然不能進複望裏,不過至少今日能領到吃食,不必餓肚子了。
更重要的是,有吳詠的承諾,明日之後,他們也有了著落,不需要繼續流浪下去!
下麵的流民交流了一番,很快便將吳詠提出的條件答應了下來。
其實這也不算什麽條件,他們能在發生災禍時,第一時間從家鄉逃離,可見都是聰明之人,而且他們現在大多都是拖家帶口,也不想生事。
之後,吳詠讓他們以家庭為單位統計一下人數,沒想到流民群竟然嫌這樣統計太慢,讓吳詠將竹木簡和墨筆分下去,由他們自己寫。
說實話,吳詠還真是低估了這時人們的識字率!
他原本以為古人大多都不識字,卻沒想到被現實拍拍打臉。
鬱悶過後,吳詠擔心他們誤報人數,特意強調道:“大家都如實填寫,這不僅關係到你們以後能否吃飽,還關係到分住處。”
這時有個老者嗬嗬笑道:“小郎君放心,不會有人亂寫的,咱們雖然都是流民,但也是懂禮儀知羞恥之人。”
吳詠朝他拱拱手,見沒自己什麽事了,就下了馬車,擠出人群,回到裏中。
眾人見他平安歸來,都鬆了口氣,同時欽佩他的勇氣。
吳詠卻像沒事人一樣,笑道:“真是奇了,這些流民竟然大多都是識字的!”
朱裏典看他一眼,搖頭歎道:“這有什麽稀奇的,他們成為流民之前,想必也是跟我們一樣,安居樂業!你看咱們複望裏,無論男女老少,自幼都在裏中蒙學讀書,有哪個是不識些字的。”
說完,又看了吳詠身邊的成昭一眼,“你問問小昭,你渾噩那些年,她可沒少領你去蒙學讀書。”
吳詠搜索一下記憶,還真是這樣,隻是當時他處於癡傻狀態,根本記不住學的什麽。
朱裏典看他在苦思冥想,苦笑道:“你空閑下來,還是到蒙學多讀些書。”
吳詠有些尷尬,他都不記得這是第幾個人跟他這樣說了。
這時李黃過來,問吳詠有什麽打算。
吳詠也沒隱瞞,就說了要用這些開荒種田、挖塘養魚和開山種果。
眾人聽後,不禁麵麵相覷起來。最終還是李黃開口問道:“賢侄,你可知你做的這些完全是無用功,這些事就算做出來,可是沒有數年的打理,根本不會有收成。”
吳詠總不能告訴他們,過不幾年就會出現大麵積災荒,他這是提前打算。
想了想,吳詠還是委婉地說道:“不知諸位長輩可否感覺到,最近幾年天氣越來越反常”
李黃眼神一凝,“賢侄,這是何意”
吳詠笑笑。“小子這是居安思危吧,今日看到這些流民,突然就想到以後若是宛城也遭了災,多些吃的,也可給自己留條後路。”
李黃仔細觀察吳詠的一會,也跟著笑道:“怪不得你要接濟這些流民,原來是存了這樣的心思。用流民開荒地、挖魚塘、種果樹,幾年後也多了一種額外的財富。”
頓了一下,李黃接著說道:“不過,眼下這流民不過一小部分,以後還會有大量的流民到來,你可還有其他打算”
吳詠搖搖頭,“小子還沒想這麽長遠,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不過小子既然立誓,隻要有流民找來,就不會袖手旁觀。”
李黃不可置否,來回踱著腳,想著心事。
這時有流民過來,將登記的信息交給吳詠,吳詠隨便翻看幾個,好嘛,都是拖家帶口的。
“陳薦,河南平陰縣孟津裏人,母劉氏,妻王氏,子陳鈺,長女陳氏,次女陳氏。”
“王平,河南新鄭縣萬歲裏人,妻趙氏,長子王鄉,次子王裏,女王氏。”
……
朱裏典和李田典也在翻看著流民身份信息,看到流民中大部分都是拖家帶口,表情頓時放鬆許多,他們今日可是一直提心吊膽的,就怕流民衝擊複望裏。
若是這些流民不管不顧衝擊進來,他們倆可能是第一個被抓起來處置,而且就算流民不處置他們,朝廷也會處置他們,總之,隻要流民衝擊複望離,他倆肯定沒得好。
如今看到這些流民中都是以家庭為單位流竄,兩人眼中都流露出欣喜來,這樣的流民隻要給他們一條活路,就會很好控製!
於是兩人便將早已準備好的解憂饃,讓人搬到裏門口,由吳詠分給他們。
吳詠這時完全放開了,隻見他大步走出裏門,朱裏典正要關門時,成昭突然竄出來,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就已跑出門外。
朱裏典搖搖頭,也沒阻止,正要再次關門時,何蓮又衝了出去。
這時他也不關門了,搖頭苦笑道:“算了,裏門先不關了,外麵若有異動,咱們好第一時間救援。”
吳詠也沒想到成昭跟何蓮會跑出來,但他隻是向兩女笑笑,“兩位阿姐來的正好,我還在想沒人幫我分吃食呢!”
兩女白他一眼,也不說話,隻是緊張得跟在吳詠身後。
吳詠將所有的流民身份竹簡都放在一個竹筐中,隨手抽出一個,朝流民群喊道:“王誌。”
“這裏!”流民群頓時有了回應,不大一會,一位壯漢非常吃力的擠了過來。
吳詠看了他一眼,問:“你家兩位老人,兩位大人,三個孩子,可有差錯”
“沒錯!”
吳詠讓兩女數出十個蒸饃遞給他,:“你放在哪兒”
壯漢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塵,然後將衣襟掀起,憨厚的笑了笑道:“放這!”
兩女將十個解憂饃放進壯漢的衣兜裏。壯漢咧嘴一笑,朝著三人謝道:“多謝小郎君和兩位小娘。”
兩女擺擺手,示意不用謝。吳詠又問道:“可有其他要求”
“沒有!”壯漢搖搖頭。
吳詠擺擺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壯漢兜蒸饃,千恩萬謝的離去。
人群自動分出一條路來,壯漢很快與父母妻兒匯合,他的小兒子伸手抓起解憂饃,就往嘴裏塞。
壯漢憐惜的望了小兒子一眼,接著將蒸饃遞給父母兩個,笑道:“阿父,阿母,咱們有吃的了,而且還是神仙吃食!”
附近的流民都投去羨慕的目光,每當災難來臨的時候,受苦受難都是他們這些最底層的老百姓,他們失去家園之後為了生存極有可能會鋌而走險,其實,對於這些隻求兩餐一宿的普通老百姓來說,如果不是被逼急了的話,他們又怎麽可能願意走上造反這條不歸路呢。
幸運的是,這次流離失所,遇到一位神奇的少年,不僅要管他們一頓吃食,還要一直管下去!
“好香啊!”人群中,一名少年嗅了嗅鼻子說道:“這是什麽吃食,怎麽我以前從來沒有見過!我都餓了好久了,真希望現在就能吃到。”
“嘿嘿,傻小子,那可是神仙吃食!”旁邊一位老者說道:“小郎君曾神遊太虛,這吃食就是太虛裏帶出來的,據說小郎君還有更美味的吃食,隻要咱們聽小郎君的吩咐,以後肯定都能吃到。”
“什麽吩咐”少年很是警惕:“犯法的事我可不做!”
“嘁,就你那一陣風吹倒的樣,能幹什麽”旁邊另外一位中年漢子不屑地說道:“你小子是剛來的吧,剛才小郎君已經講的非常清楚了,需要人挖塘種田,我看你是沒戲了,趕緊走吧,別在這浪費時間,想吃白食!”
“可不是嘛,天下哪有白食的道理!我雖然年紀大了,但論起種田,可並不比年輕人差。”老者也有些嫌棄少年想吃白食的心態。
少年一愣,他竟然被人嫌棄了,不過他也不是流民啊,也沒說過要吃白食!
天色逐漸晚了,大部分流民都領到了吃食,他們尋到自己的家人後,分享著這難得的美食,有的吃過之後,幹脆就一家人靠在一起就睡下了,等待著明天的到來,他們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李黃看著這些流民有條不紊地領著食物,突然對身邊的另外四位說:“你們說咱們五家也接管一些流民,是否可行”
其他人一臉震驚的看著他,問道:“李黃,你得了失心瘋了嗎吳詠可以說是年少無知,你再怎麽說也是一家之主,怎可如此意氣用事!”
李黃不由張了張嘴,卻也說不出什麽反駁的話來,最後慚愧擺手道:“我隻是覺得民心可用,即使是流民也有感恩之心,你我今日救濟他們,今後若逢亂世,說不得能因此躲過殺身之禍!”
其他人不屑道:“李黃你真是年紀大了,就這些流民,餓的都手無縛雞之力了,還能翻了天不成”
郭肥等人聽後,也覺得有理,與其將糧食免費分給流民,還不如趁機多收些奴仆,壯大自己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