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時分,等宛城的大戶們派人將所有的糧食送來時,張陽滿臉喜色地來向陳球稟告說:“主君,今日這二十多種太虛吃食的做法,共換取了糧食近千石,加上大戶們獻出的兩千石多糧食,咱們救濟流民的糧食有近四千石,糧食的問題暫時解決了。”
接下來又一臉忿忿不平說道:“不過這批糧食中,有一半是菽豆,著實讓人不痛快!屬下真想將這些大戶都抓起來,逼著他們將菽豆換成其他糧食,哪怕不換黍米,換成稷米也行啊。”
陳球搖了搖頭,示意他不要這樣做,同時也頗感遺憾地說道:“糧食的事到此為止吧,不能把他們逼的太甚,以後說不得還得仰仗他們幫忙傳播太虛吃食。”
張陽聽後,眼睛一亮,不禁佩服的五體投地,“主君真是睿智多謀,由這些大戶宣揚出去,定會吸引更多的人來用糧食換取太虛吃食的做法。”
“我南陽郡有三十七縣,戶五十二萬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萬九千六百一十八,倘若一戶隻換一種太虛吃食做法,那就有一百二十萬石糧食,足夠我南陽郡接納所有河南尹流民一年的口糧了。”
陳球聽他這樣說,不禁苦笑道:“哪有這麽容易的事,二石糧食換法,隻是本府針對城中大戶們和權貴階層,百姓若來以這個價碼換取,本府肯定是不能同意的,真要是這麽做了,肯定會招來無數罵名。”
“額,”張陽愣住了,他作為賊曹,武力值肯定是夠的,但是智商上還是有些欠缺,沒有陳球考慮的那麽遠,若是功曹岑晟在此,一定會提出合適的意見。
人就是經不住念想,這不,張陽剛想到岑晟,就看到岑晟急匆匆進來。
“主君,糧食準備的怎麽樣了流民那邊今日隻喝了一碗粥,很多人都不願意再繼續勞作。”
陳球淡淡的點了點頭,“明方,你來的正好,本府與顯清正商議著糧食的事情,他有些想法,也說你聽聽。”
張陽笑著接下話,對岑晟說道:“糧食的事情暫時不用擔心,主君采用了吳家小郎的建議,換了近四千石糧食。”
“怎會如此之多!”岑晟被驚到了。
“這些大戶開始不相信有太虛吃食,還是主君派人從府裏拿來做好的,這些人才相信。不過為了平息主君的怒火,他們都自願捐出一百石糧食,之後也是用二石糧食換一個太虛吃食的做法。”對於這些大戶不信任太守一事,張陽到現在還有些耿耿於懷。
岑晟算了一下,“那也沒有這麽多糧食啊”
張陽冷哼一聲,“還不是他們自作聰明,捐出糧食有四成是麥食,之後發現這些太虛吃食的做法都要用麥,他們又雙倍換了回去。”
岑晟哈哈笑道:“這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笑過之後,岑晟又問道:“剛才我進屋時,見主君眉頭緊鎖,難道是遇到什麽棘手的事情”
張陽有些尷尬地撓撓頭,小聲說道:“某這不是看到能換這麽糧食,就建議主君在南陽郡全麵推廣這種換法,不過主君心係百姓,斷然拒絕了。”
“你也真敢想!”岑晟有些無語,誠如陳球所言,若是他真這麽做了,不僅會招來無數罵名,還可能對自己的仕途造成巨大的影響。
不過以後流民會越來越多,這四千石糧食肯定是遠遠不夠的,當下趁著這個勢頭,隻要操作得當,再換些糧食也不無可能。
當下岑晟皺眉思索一會,這才建議道:“主君既然不願換取百姓的糧食,何不將宛城附近的鄉三老都召集過來,詢問他們的意見。”
張陽也勸道:“是啊,主君,咱們既然要換糧食,就不可能免費將太虛吃食的做法傳給百姓,不過這些吃食早晚都會由流民傳出去,此事還是早做打算為好。”
陳球點點頭,“你們先去將今日所需的糧食拉到城外分食給流民,本府再仔細想想。”
兩人應諾,剛打算轉身離開,陳球又喊住他們,“你們此行順便問問吳家小子,他有沒有辦法解決這菽豆難題。”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疑惑,但兩人還是沒問什麽,應諾一聲,轉身離開。
等兩人將從府庫拉來的黍米交給小吏們煮粥後,就攜手來找吳詠,剛到地方,就看到吳詠在教幾個男子推磨。
隻見吳詠親自走到石磨前,舀了一瓢麥子,倒進石磨中心的孔洞中,對旁邊一個男子道:“你來試試,推著這根木柄走。”
男子領命,他雖然不知道吳詠要做什麽,但是推磨對他來說沒有什麽難度,沒做流民之前,他家就有石磨,經常磨穀子用。
隨著石磨轉動,不一會,麵粉便從石磨下方被擠壓出來。
過了一會,待石磨的下方凹出堆積一層麵粉後,吳詠又找來一個陶盆和一個籮篩。
接著吳詠用炊帚將凹處的麵粉都掃到籮篩中,輕輕一晃籮篩,一層白中夾雜微黃的麵粉出現在陶盆中。
一旁,岑晟兩人和一眾流民都瞪大了眼睛。
他們都是第一次見到磨麵,倒進去的是黃色的麥,被石磨壓了一會,就變成白色的粉了!而且還是如此的潔白,就跟最漂亮的雪花一樣。
圍觀的流民們不自覺咽了咽口水,僅看外表,他們就知道很好吃,有些小孩甚至流了口水。
吳詠不管他們,將籮篩的過濾下來的麥皮重新倒入石磨小孔中,再次磨一遍。
如是三次,吳詠才停下來,對圍觀的男性流民問道:“都看明白了嗎”
“小郎君這是做甚我們以前在家也推磨,沒什麽難的。”有流民疑惑地問道。
吳詠沒好氣地看那人一眼,“磨麵!既然你們都會推磨,那就好好推,將這些麥子都給我磨出來。”
說完,吳詠又對圍觀的婦人道,“諸位姑嬸姊妹隨小子來,我教你們做吃食。”
眾人一起來到一個矮案前,吳詠開始教大家和麵。
“和麵最重要的是加水,水要一點一點往裏麵加,在加水的過程中,不斷揉捏,這樣出來的麵團才能勻稱。”
“加水的多少,依賴於你的手感,不能太幹,也不能太濕。太幹的話,揉不起來,太濕的話,要多加點麵粉才不粘手。”
麵和好後,吳詠對圍觀的眾多婦人問道:“哪位長輩願意嚐試示範一下”
人群一陣沉默,最後是一個身體瘦弱的婦人走到吳詠麵前,“小郎君,讓我來試試吧”
吳詠點頭,婦人便開始專心和麵,期間吳詠不斷糾正她的一些錯誤。
很快,婦人和麵成功,吳詠誇讚幾句,就讓她站在身邊。
接下來,吳詠開始教大家做麵食。
“今日小子教大家做兩種吃食,一種叫穉子麵,另一種叫解憂饃。”
說完,吳詠也不管眾人的驚訝目光,點開技能麵板,一陣花裏胡哨的操作後,抓起一把麵條給眾人展示道:“這是穉子麵。”
圍觀的婦人們雙眼瞪得渾圓,不可思議的看著吳詠。
“諸位長輩都看明白了嗎”吳詠溫聲問道。
婦人們帶著震撼,有人點頭,有人搖頭。
吳詠有些頭大,問身邊站著的瘦弱婦人,“叔母可看明白了”
見婦人點頭,吳詠又問:“可否請叔母為大家演示一下”
婦人猶豫一下,最終還是點點頭,“我試一下,還請小郎君多加指點。”
吳詠笑著鼓勵道:“叔母盡管放開手腳去做,有小子在,必不會出差錯。”
有了吳詠的保證,婦人放下心來,開始認真擀麵皮。
吳詠見婦人雖然動作有些生疏,擀的麵皮也是厚度不一,但總體還算不錯,至少最後切出能麵條來,也算成功了。
麵條成功教學之後,吳詠開始教做蒸饃,“接下來,小子教大家做解憂饃,這個更是簡單,一看就會。”
吳詠做一遍解憂饃後,又讓身邊的瘦弱婦人演示一遍。
然後才對眾人說:“這兩種吃食不僅做法,蒸煮的方法也不一樣,穉子麵需要用開水煮熟,解憂饃需要用蒸籠蒸熟。”
這會說話的功夫,一旁早就搭建好的灶台,也由幾位老者燒了兩鍋開水。
吳詠先是在鐵鍋上搭好蒸籠,將麵團一個個放進蒸籠裏,讓老人燒大火開蒸。
之後來到另一個鍋灶前,教大家煮麵條。
當第一鍋麵條出鍋後,圍觀的流民們都不自覺地咽了咽口水,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精致的吃食。
等吳詠將這些煮好的麵條分給幾位孩童後,他們吃的那叫一個狼吞虎咽,圍觀的眾人恨不能與他們位置相換。
煮好的麵條一共也沒多少,又分了多人,也就能嚐個味道,這些孩童吃過之後,全都眼冒綠光,看著蒸饃的鍋。
因為這會功夫,饃氣上來了,整個鍋灶四周都彌漫著濃濃的饃香味。
流民們都焦急等待著,隻聞著饃香,就能斷定這吃食一定是前所未有的味道。
又過了會,實在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吳詠才慢慢掀開鍋蓋,將蒸好的解憂饃分給老人食用。
吳詠也拿起一個掰下一塊,嚐了一口,雖然沒有酵母,蒸出來的解憂饃口感不怎麽樣,但對於流民來說,這已經是上天賜予的食物了。
所以當所有拿到解憂饃的老人,嚐了一口後,都不由自主的瞪大眼睛,他們從未吃過如此美味的食物,有些老人更是熱淚縱橫。
吳詠看到圍觀的眾人都是流著口水而不自知,覺得有些好笑,不禁開口提醒道:“這兩種吃食的做法,我都教給你們,你們若是想一直餓著,那就還站著吧。”
圍觀的眾人這才恍然,與其看著他人吃,還不如大家一起動手去做吃食!
於是也不用吳詠吩咐,推磨、篩麵、和麵、搓麵團、擀麵皮、燒火等都有人搶著幹。
岑晟和張陽兩人還是第一次見到吳詠做吃食,這種神乎其神的技藝,讓他們也大開眼界,再也不敢將吳詠當小孩看待。
能夠有此神奇手段的少年,自古以來都是少之又少,倘若讓他一直成長下去,今後的成就肯定讓他們望其項背。
兩人對視一眼,心裏同時暗想:“這吳家小郎的手段果然了得,看來主君讓他解決菽豆的難題,也是有一定道理,說不得他還真有辦法。”
接下來又一臉忿忿不平說道:“不過這批糧食中,有一半是菽豆,著實讓人不痛快!屬下真想將這些大戶都抓起來,逼著他們將菽豆換成其他糧食,哪怕不換黍米,換成稷米也行啊。”
陳球搖了搖頭,示意他不要這樣做,同時也頗感遺憾地說道:“糧食的事到此為止吧,不能把他們逼的太甚,以後說不得還得仰仗他們幫忙傳播太虛吃食。”
張陽聽後,眼睛一亮,不禁佩服的五體投地,“主君真是睿智多謀,由這些大戶宣揚出去,定會吸引更多的人來用糧食換取太虛吃食的做法。”
“我南陽郡有三十七縣,戶五十二萬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萬九千六百一十八,倘若一戶隻換一種太虛吃食做法,那就有一百二十萬石糧食,足夠我南陽郡接納所有河南尹流民一年的口糧了。”
陳球聽他這樣說,不禁苦笑道:“哪有這麽容易的事,二石糧食換法,隻是本府針對城中大戶們和權貴階層,百姓若來以這個價碼換取,本府肯定是不能同意的,真要是這麽做了,肯定會招來無數罵名。”
“額,”張陽愣住了,他作為賊曹,武力值肯定是夠的,但是智商上還是有些欠缺,沒有陳球考慮的那麽遠,若是功曹岑晟在此,一定會提出合適的意見。
人就是經不住念想,這不,張陽剛想到岑晟,就看到岑晟急匆匆進來。
“主君,糧食準備的怎麽樣了流民那邊今日隻喝了一碗粥,很多人都不願意再繼續勞作。”
陳球淡淡的點了點頭,“明方,你來的正好,本府與顯清正商議著糧食的事情,他有些想法,也說你聽聽。”
張陽笑著接下話,對岑晟說道:“糧食的事情暫時不用擔心,主君采用了吳家小郎的建議,換了近四千石糧食。”
“怎會如此之多!”岑晟被驚到了。
“這些大戶開始不相信有太虛吃食,還是主君派人從府裏拿來做好的,這些人才相信。不過為了平息主君的怒火,他們都自願捐出一百石糧食,之後也是用二石糧食換一個太虛吃食的做法。”對於這些大戶不信任太守一事,張陽到現在還有些耿耿於懷。
岑晟算了一下,“那也沒有這麽多糧食啊”
張陽冷哼一聲,“還不是他們自作聰明,捐出糧食有四成是麥食,之後發現這些太虛吃食的做法都要用麥,他們又雙倍換了回去。”
岑晟哈哈笑道:“這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笑過之後,岑晟又問道:“剛才我進屋時,見主君眉頭緊鎖,難道是遇到什麽棘手的事情”
張陽有些尷尬地撓撓頭,小聲說道:“某這不是看到能換這麽糧食,就建議主君在南陽郡全麵推廣這種換法,不過主君心係百姓,斷然拒絕了。”
“你也真敢想!”岑晟有些無語,誠如陳球所言,若是他真這麽做了,不僅會招來無數罵名,還可能對自己的仕途造成巨大的影響。
不過以後流民會越來越多,這四千石糧食肯定是遠遠不夠的,當下趁著這個勢頭,隻要操作得當,再換些糧食也不無可能。
當下岑晟皺眉思索一會,這才建議道:“主君既然不願換取百姓的糧食,何不將宛城附近的鄉三老都召集過來,詢問他們的意見。”
張陽也勸道:“是啊,主君,咱們既然要換糧食,就不可能免費將太虛吃食的做法傳給百姓,不過這些吃食早晚都會由流民傳出去,此事還是早做打算為好。”
陳球點點頭,“你們先去將今日所需的糧食拉到城外分食給流民,本府再仔細想想。”
兩人應諾,剛打算轉身離開,陳球又喊住他們,“你們此行順便問問吳家小子,他有沒有辦法解決這菽豆難題。”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疑惑,但兩人還是沒問什麽,應諾一聲,轉身離開。
等兩人將從府庫拉來的黍米交給小吏們煮粥後,就攜手來找吳詠,剛到地方,就看到吳詠在教幾個男子推磨。
隻見吳詠親自走到石磨前,舀了一瓢麥子,倒進石磨中心的孔洞中,對旁邊一個男子道:“你來試試,推著這根木柄走。”
男子領命,他雖然不知道吳詠要做什麽,但是推磨對他來說沒有什麽難度,沒做流民之前,他家就有石磨,經常磨穀子用。
隨著石磨轉動,不一會,麵粉便從石磨下方被擠壓出來。
過了一會,待石磨的下方凹出堆積一層麵粉後,吳詠又找來一個陶盆和一個籮篩。
接著吳詠用炊帚將凹處的麵粉都掃到籮篩中,輕輕一晃籮篩,一層白中夾雜微黃的麵粉出現在陶盆中。
一旁,岑晟兩人和一眾流民都瞪大了眼睛。
他們都是第一次見到磨麵,倒進去的是黃色的麥,被石磨壓了一會,就變成白色的粉了!而且還是如此的潔白,就跟最漂亮的雪花一樣。
圍觀的流民們不自覺咽了咽口水,僅看外表,他們就知道很好吃,有些小孩甚至流了口水。
吳詠不管他們,將籮篩的過濾下來的麥皮重新倒入石磨小孔中,再次磨一遍。
如是三次,吳詠才停下來,對圍觀的男性流民問道:“都看明白了嗎”
“小郎君這是做甚我們以前在家也推磨,沒什麽難的。”有流民疑惑地問道。
吳詠沒好氣地看那人一眼,“磨麵!既然你們都會推磨,那就好好推,將這些麥子都給我磨出來。”
說完,吳詠又對圍觀的婦人道,“諸位姑嬸姊妹隨小子來,我教你們做吃食。”
眾人一起來到一個矮案前,吳詠開始教大家和麵。
“和麵最重要的是加水,水要一點一點往裏麵加,在加水的過程中,不斷揉捏,這樣出來的麵團才能勻稱。”
“加水的多少,依賴於你的手感,不能太幹,也不能太濕。太幹的話,揉不起來,太濕的話,要多加點麵粉才不粘手。”
麵和好後,吳詠對圍觀的眾多婦人問道:“哪位長輩願意嚐試示範一下”
人群一陣沉默,最後是一個身體瘦弱的婦人走到吳詠麵前,“小郎君,讓我來試試吧”
吳詠點頭,婦人便開始專心和麵,期間吳詠不斷糾正她的一些錯誤。
很快,婦人和麵成功,吳詠誇讚幾句,就讓她站在身邊。
接下來,吳詠開始教大家做麵食。
“今日小子教大家做兩種吃食,一種叫穉子麵,另一種叫解憂饃。”
說完,吳詠也不管眾人的驚訝目光,點開技能麵板,一陣花裏胡哨的操作後,抓起一把麵條給眾人展示道:“這是穉子麵。”
圍觀的婦人們雙眼瞪得渾圓,不可思議的看著吳詠。
“諸位長輩都看明白了嗎”吳詠溫聲問道。
婦人們帶著震撼,有人點頭,有人搖頭。
吳詠有些頭大,問身邊站著的瘦弱婦人,“叔母可看明白了”
見婦人點頭,吳詠又問:“可否請叔母為大家演示一下”
婦人猶豫一下,最終還是點點頭,“我試一下,還請小郎君多加指點。”
吳詠笑著鼓勵道:“叔母盡管放開手腳去做,有小子在,必不會出差錯。”
有了吳詠的保證,婦人放下心來,開始認真擀麵皮。
吳詠見婦人雖然動作有些生疏,擀的麵皮也是厚度不一,但總體還算不錯,至少最後切出能麵條來,也算成功了。
麵條成功教學之後,吳詠開始教做蒸饃,“接下來,小子教大家做解憂饃,這個更是簡單,一看就會。”
吳詠做一遍解憂饃後,又讓身邊的瘦弱婦人演示一遍。
然後才對眾人說:“這兩種吃食不僅做法,蒸煮的方法也不一樣,穉子麵需要用開水煮熟,解憂饃需要用蒸籠蒸熟。”
這會說話的功夫,一旁早就搭建好的灶台,也由幾位老者燒了兩鍋開水。
吳詠先是在鐵鍋上搭好蒸籠,將麵團一個個放進蒸籠裏,讓老人燒大火開蒸。
之後來到另一個鍋灶前,教大家煮麵條。
當第一鍋麵條出鍋後,圍觀的流民們都不自覺地咽了咽口水,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精致的吃食。
等吳詠將這些煮好的麵條分給幾位孩童後,他們吃的那叫一個狼吞虎咽,圍觀的眾人恨不能與他們位置相換。
煮好的麵條一共也沒多少,又分了多人,也就能嚐個味道,這些孩童吃過之後,全都眼冒綠光,看著蒸饃的鍋。
因為這會功夫,饃氣上來了,整個鍋灶四周都彌漫著濃濃的饃香味。
流民們都焦急等待著,隻聞著饃香,就能斷定這吃食一定是前所未有的味道。
又過了會,實在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吳詠才慢慢掀開鍋蓋,將蒸好的解憂饃分給老人食用。
吳詠也拿起一個掰下一塊,嚐了一口,雖然沒有酵母,蒸出來的解憂饃口感不怎麽樣,但對於流民來說,這已經是上天賜予的食物了。
所以當所有拿到解憂饃的老人,嚐了一口後,都不由自主的瞪大眼睛,他們從未吃過如此美味的食物,有些老人更是熱淚縱橫。
吳詠看到圍觀的眾人都是流著口水而不自知,覺得有些好笑,不禁開口提醒道:“這兩種吃食的做法,我都教給你們,你們若是想一直餓著,那就還站著吧。”
圍觀的眾人這才恍然,與其看著他人吃,還不如大家一起動手去做吃食!
於是也不用吳詠吩咐,推磨、篩麵、和麵、搓麵團、擀麵皮、燒火等都有人搶著幹。
岑晟和張陽兩人還是第一次見到吳詠做吃食,這種神乎其神的技藝,讓他們也大開眼界,再也不敢將吳詠當小孩看待。
能夠有此神奇手段的少年,自古以來都是少之又少,倘若讓他一直成長下去,今後的成就肯定讓他們望其項背。
兩人對視一眼,心裏同時暗想:“這吳家小郎的手段果然了得,看來主君讓他解決菽豆的難題,也是有一定道理,說不得他還真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