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吳詠聽了這話,定會汗顏不已,因為他本來就是按朱裏典的吩咐準備了五十桌的食材,沒想到卻是來了八十桌賓客!


    沒奈何,吳詠隻能減少主菜分量,多加配菜了。


    就比如有一道涼拌豬頭肉,本來打算是全部上肉食的,結果上去的卻是一半蘿卜片,一半肉片。


    這宴席上的十八道菜品基本都是這樣做出來的,所以賓客們才會感覺菜量有些少。


    這也不是朱旺家小氣啊,他們也不知道會來這麽多客人,他們原本隻打算開三十桌宴席的,甚至有一半的客人差不多都是複望裏的鄉親。


    最後還是朱裏典拍板決定開五十桌,誰都沒想到最終會來八十桌客人。可見古往今來,人們對於吃的東西總是情有獨鍾。


    不過雖然菜品的量有點少,但大家卻吃得津津有味,大呼過癮。


    一是今日複望裏的宴客方式讓他們感覺新奇,一張桌子,四條板凳,大家聚在一起,一邊吃著自己喜歡的菜,一邊談笑風生,氣氛很是不錯。


    二是這些菜品,他們大都是第一次吃到。每一道菜品都讓他們吃得忘乎所以,也讓他們回味許久。


    賓客們是吃得開心了,但吳詠和六位廚娘確實忙得連喝口水的工夫也沒有。這個菜剛出鍋,就要立刻準備下一個菜,幾乎是一刻不停。


    吳詠隻是指揮配菜做菜,就累得滿頭大汗。


    更別提要做八十桌的菜量的六位廚娘,做到最後,她們都是疲憊不堪的模樣。


    就連端菜的婦人們,也是累得一副氣喘籲籲的樣子。


    不過今日最忙的還是朱裏典,他不僅要應付眾多賓客,還要與那些家主們請來的客人們周旋。


    這些人雖然都是鄉裏有頭有臉的人物,但他們也都是第一次見到這些食材和菜品,今天他們能來,一是看在五姓家主的麵子,二是為了這十八道菜品宴席而來。


    他們品嚐之後,對每一道菜都讚不絕口。尤其是這種宴客的方式,更讓他們眼前一亮。


    他們都一致認為,這種大家做到一起吃飯的方式,要比以前那種跪坐著,然後各人吃各人的飯,要更加讓人覺得放鬆。


    因此,等朱裏典來到這邊時,頓時就被眾人拉住,紛紛開口責問起來。


    “朱裏典,你隱藏得夠深啊!沒想到你不聲不響就做出這等驚天動地的事來,今天你要不說個子醜寅卯來,可別怪我等度量小,下次你們複望裏再有宴席,我們可就不來了。”


    “這位兄台說得對!朱裏典若是不告訴我等這些菜品的做法,今日咱們就去他家住下,不走了。”


    “是啊,朱裏典,你們複望裏可不能吃獨食啊,都是鄉裏鄉親的,若是隻有你們這裏做得這等宴席,讓我等今後如何招待賓客!”


    大家越說越離譜,有的人是開玩笑,隨口說說,有的人卻是真的希望朱裏典能將這些菜品傳出去,他們也能分一杯羹。


    朱裏典自然不敢隨意得罪他們,於是苦笑道:“諸位也太看得起我朱某了,這些菜品都是我們複望裏的吳詠做出來的,甚至宴客的方式也是他提出來的。”


    一群人聽罷,麵麵相覷起來,當即就有人試探性問道:“可是那個年僅十二歲,就曾神遊太虛,發明解憂饃和穉子麵,又立言救助流民,還能五步成詩的吳詠”


    “就是他!”朱裏典點點頭。


    人群頓時猶如炸鍋一樣,開始喧鬧起來。


    “真是他啊!我聽說太守大人對其極為看重,幾次三番登門拜訪。”


    “我聽到的消息是他教流民做太虛吃食,得到了陳王的賞識。說是等他及冠之後,可以到陳國任選職位!”


    “這可是妥妥的神童啊!不知是否婚配,若是沒有,小女剛好也是十二歲,姿色秀麗又乖巧伶俐,倒是與他極為相配。”


    這句話就如同平靜的湖水投入一顆石子一般,頓時炸開了。眾人開始紛紛推薦自家女兒侄女來。


    聽得朱裏典直冒冷汗,急忙推脫說做不了主。


    眾人有些遺憾,但也知道這事強求不來,何況還有五姓家主在一旁看著呢,隻能作罷。


    這時有人便開始轉移話題,當場指名要吳詠去幫忙做宴席。


    “諸位的好意,我會轉達給吳詠。至於諸位想要學習宴席的做法,也可來我複望裏。”朱裏典這次沒有拒絕,他不想把事做得太絕,宴席的事,他並不打算阻止吳詠傳給外人。


    “朱裏典大義!”眾人紛紛給朱裏典點讚。


    朱裏典跟他們又說了會話,便離開了,來到另一處地方繼續招待客人。


    他雖然很忙,但卻十分高興,今日這種宴席一經傳開,他們複望裏可謂是名利雙收啊!


    就比如他剛來到的這個桌,立刻就有人問道:“朱裏典,你們複望裏可還有未曾婚配的男子”


    朱裏典先是楞了一下,隨即大喜,立刻給這人介紹了幾個複望裏的少年男兒。


    接下來,很多客人都在現場詢問朱裏典,有沒有符合條件的年輕人,他們現在吃了複望裏的宴席,是很樂意將自己的女兒嫁過來。


    幾次之後,朱裏典有些頭大,幹脆就將這幾位未婚的少年的父母請了過來,讓他們自己去談。


    本來複望裏的鄉親們,對朱旺家十分羨慕,同時萬分後悔,他們都知道朱旺家能有今日的盛大宴席,全靠吳詠和朱裏典在其中出了很多力。


    朱旺家收禮錢時,好多人可是站在一旁清楚地看到。


    五姓家主給的最多,每人都是出二百錢。那些被五姓家主邀請來的有頭有臉的人,大多出五十到一百錢不等。剩餘的賓客大多數出二十到五十錢不等。


    他們大體估量一下,朱旺家這次最少收了五萬錢的禮錢,這可是相當於他們家十年的收入了。就這還不算賓客們帶來的禮物,這些也是值不少錢的。


    讓這些家有未婚男兒的家庭,頓時後悔不已。但如今聽到很多富貴人家想跟複望裏的人結為兒女親家,頓時大喜。


    要不說古代人聰明呢,有女兒的可以嫁給複望裏的男兒去,但有兒子的也可以娶複望裏的小娘啊。


    因此好好的一個婚宴,立馬就變成相親宴會。


    朱裏典也樂見其成,並不過多參與。


    但不遠處的柳灣裏的柳裏典,心情卻極為不爽。


    看著朱裏典如眾星拱月般被人擁戴誇讚,這讓來參加的柳裏典,可謂嫉妒得眼睛發紅。但當著這麽多人的麵,他也不好做什麽,隻是勉強笑了笑。


    這場宴席一直持續到下午兩點多,賓客們才陸續離開。


    最讓吳詠無語的是,今天八十桌宴席,竟然一點剩菜都沒留下。連湯水都被賓客們瓜分得幹幹淨淨。


    這宴席結束後,很多鄉親連口湯都沒喝到。好在都是一個鄉裏的,他們也沒計較。


    眼看天色有點晚了,這時六位廚娘提出告辭,她們還要趁天黑趕回宛城呢。


    吳詠本想送送她們,但卻被她們推辭了。就是朱旺家送的謝禮也被她們一一推辭。


    “小廚師不必送哦,我們今日特意找了相熟的車夫來接送,就不麻煩你們了。”


    吳詠隻能作罷,笑著說道:“今日多謝幾位叔母了,以後有新的吃食做法,小子寫下來,讓任老三送給你們。”


    “嘻嘻,那就多謝小廚師了。”六位廚娘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吳詠又被朱裏典找來,一起去送最後的客人。


    五姓家主之所以最後才走,是因為他們想見一見吳詠。但吳詠一直在廚房忙碌著。


    因此才在臨走前,特意將吳詠叫到跟前,告誡他幾句。


    “你以後為人處世要低調些,你現在還小,不可急於功進。遇事要三思而行,過早出名並不是好事!會受到很多的人攻殲。”


    吳詠隻能點頭,其實他也不想這樣,隻是事情找到他頭上,不出力吧,又說不過去。


    五姓家主離開後,賓客們差不多都走光了,複望裏的鄉親們便開始幫朱旺家收拾殘局。


    由於所有的食材都招待賓客了,這讓朱父十分不好意思。


    大家對此也都表示理解,並沒有多說什麽。


    朱旺家的成功,也代表他們以後也跟著沾光,這不有好幾戶家裏有兒子的,已經跟人訂下親事了,隻要交換彼此的生辰八字,就可以下聘禮了。


    等所有人都離開後,朱旺家頓時變得冷清起來。


    此時朱旺正在和家人一起數禮錢,朱父趕了他幾次去洞房,都沒趕走,隻能任由他留下來。


    等數完錢,一家都驚呆了,竟然有五萬六千三百四十七錢!


    良久朱父才開口道:“明日咱們先將各家欠的債還清,另外給朱裏典五百錢,李田典五百錢,再給吳詠家送去一千錢。”


    隨後又答應給朱旺,會給他一些錢財,供他們新婚夫妻以後過日子用。朱旺這才興奮地去洞房了。


    等他掀開新娘子的紅蓋頭後,柳小娘有些疑惑地問道:“夫君為何如此晚才過來”


    朱旺講了今天發生的事,並說了禮錢的事,然後他有些迫不及待地開口道:“父親說要給我買一頭牛,留給我以後耕田用。”


    接著又有些鬱悶道:“不過父親還要給吳詠家一千錢。”


    柳小娘卻是皺著眉頭道:“既然宴席這麽吃香,妾身覺得夫君不如趁此機會跟吳詠提出要學做宴席,我感覺這宴席以後不比種田賺的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漢末,種田起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觀書二十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觀書二十載並收藏人在漢末,種田起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