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李羨之請賀泰安至縣裏,歇了一夜,次日一早,便入衙辦事,正式做起了師爺。
這賀泰安是從巡撫衙門裏軍政大事上麵曆練出來的,縣裏的事處置起來,自然是得心應手的。不僅刑名、錢穀諸事有賀泰安幫著辦理,就連時常的官場應酬書信也是他寫,如此一來,倒是李羨之跟著他學做官了。
好在這做官學起來倒也快,未過多久,李羨之便把官場的事大略學通了。不過他的心卻不全在做官上,一應的事務盡數委了賀泰安辦理。
一些不打緊的,金順和韓釧兩個幫著料理,自己則隻是在極要緊的事上拿個主意,餘下的時間,便自縣裏的藏書館裏找來《大明律》、《大誥》和本朝名將戚繼光所著的《紀效新書》、《練兵紀實》和《武備新書》等書籍仔細研讀——這些都是他日後極有用的東西。
時間過得飛快,李羨之一邊做官,一邊讀書,不覺已是秋後,到了收漕糧的時候,這是一年裏最忙的時候。
立國之初的規矩,是各鄉各裏的糧長挨戶收齊了解到縣裏的。自從萬曆年以後,朝廷改了規矩,要縣裏的老爺們親自下去收糧。
往常周知縣在時,這事是錢縣丞和苗主簿一手經辦的,下來總有幾千上萬銀子的結餘,辦事的差役們略微賞一點,剩下的便都帶回縣衙,幾個老爺按著品級分了。唯獨典史趙文徽不收,其他人樂得還能多分幾兩,後來再分銀子的時候,也就不再叫他了。
這趙文徽本是富貴出身,此時雖然家道落魄了,但富貴人的骨氣尚在,再加他平素為人仗義輕財,自然不願做這等魚肉百姓的事,因此同其他幾個老爺便走的疏遠了。此皆題外之言,暫且不表。
再說李羨之知道漕糧幹係重大,自然不敢掉以輕心,便知會錢、苗等人,本年漕糧由他親自辦理。
卻說李羨之用了賀泰安時,便惹得錢、苗二位滿腹的怨氣,如今這樣一來,更是斷了他們的財路,豈能不怒?兩個人每天暗暗聚在一起,不停地咒罵。
幾日後,李羨之令錢縣丞暫留縣裏,主持縣務,苗主簿隨同出行。苗主簿接到命令,便找到錢縣丞,把此事說了,又怒氣衝衝道:“他李某人要怎樣?把我們的差使,攬在他手底,又用個浙江蠻子,我們的好處是一分一厘也沒得了,這豈不如同刨了我們的祖墳一般?”
錢若舉道:“李某人是個少年進士,自然不願任人擺布,想要自主大權,也是意料之中的。”
苗主簿蔑笑道:“錢大人倒是好脾氣,想得開。可是自他來這幾月,又用了那個浙蠻子,我們的收成可少了許多,朝廷的錢碰不得,隻靠著市井裏上供,能吃幾日?”
錢若舉道:“他是朝廷欽命的掌印知縣,我們得罪不得,不過他到底是外來的,做滿一任三年,也就走了。”
苗主簿驚道:“依錢大人的意思,是要束手等上三年了?這可不行,三年要丟多少銀子?三年莫說他要走,我們在不在位,還兩說哩!”
錢縣丞搖著折扇,嗬嗬笑道:“苗兄莫要焦躁,我等雖不能與他當麵撕破臉皮,卻可暗地裏用事。我們在此經營多年,縣裏的差役,鄉下的裏長,都是聽我們的。周知縣來時,不也是這般想要一手遮天麽,最後還不是由我們擺布?”
苗主簿這才稍安下心,問道:“那姓李的要我隨他一同去……”
錢縣丞搶著道:“去是自然要去,也好摸摸他的路數與胃口,要是過得去,我們也就睜隻眼閉隻眼的容了他。要是他果真要獅子大開口,吞了我們的好處,那可就怪不得我們了,求求府台大人,知會京裏的禦史老爺們上道奏本,參免了他,也是易如反掌。花費打點不過千把兩銀子,不出一兩個月,也就掙回來了。”兩個商議定了,苗主簿便告辭回去準備。
次日一早,差役們早備好了兩頂小轎和兩匹馬等在門前。前麵說過,李羨之是慣於騎馬的,錢縣丞知道,因此特意安排的。李羨之上了馬,一個差役牽著韁繩,慢慢地走。後麵苗主簿和賀泰安兩個各自上了轎,趙典史騎了馬,再後麵是三十名排軍,三十名差役,押著雇來的十幾輛騾車、牛車。
錢縣丞送走了李羨之一行,回到衙裏,把案卷公文取來看,想著找一找漏洞,能不能揪住幾個當事之人的尾巴好敲上一筆,補一補近日的虧空。未曾想,翻了兩天,也沒能找出一個來,非但如此,縣裏的百姓連一個告狀的人也不曾有,很是苦惱了幾天。
一天,錢縣丞照例坐堂,半天沒一個人來喊冤告狀,也沒甚麽事,就伏在案上打盹。這時,苗主簿忽然氣鼓鼓地闖了進來,把他驚醒。
錢縣丞坐起身問道:“苗大人怎麽不在知縣大人身邊,卻回來了?”
苗主簿叫道:“我苗某人混跡官場半生,還未見過這般做官的人。有著轎子不坐,卻要騎馬;放著銀子不撈,卻都給了那幫泥腿。”說著竟拍起了桌子。
錢縣丞見他這樣激動,怕被下麵人看見傳了出去難看,忙把他拖進二堂去了。
原來,明朝末期,稅政敗壞,萬曆間施行的“一條鞭”法也已破壞殆盡。朝廷征收賦稅又同之前,既收銀、也收銅錢和糧食物品。如此一來,弊病叢生,各級官吏有了撈錢的機會,紛紛上下其手起來,百姓苦不堪言。而錢縣丞和苗主簿,自然也不例外,夥同前任周知縣,撈了不少的好處。
不過李羨之與周知縣不同,他不願像周知縣那樣做個貪官。於是,他一到地方,便取免去了平日裏官員們借以撈錢的“火耗”和“淋尖踢斛”等名目,隻收少量的損耗,用作雇傭的車主和辦事差役的酬勞,自己則分文不取。因此苗主簿見自己分贓無望,一怒之下便告了病,同運送漕糧的差役一起回來了。
苗主簿把這些一一與錢縣丞說了。錢縣丞撚著山羊胡,沉思片刻道:“看來我們倒是想錯了,李某人是要來此做清官的。可是他不曉得,如今這世道,清官卻是做不得的。他斷我們財路,我們斷他官路!”說著陰森森地笑了一聲。
苗主簿問道:“看來錢大人是有了主意了?”
錢縣丞道:“現成的主意有的是,不過卻要我們破費破費了。”
苗主簿立時會意,道:“錢大人說是走府台大人的門路?”
錢縣丞道:“府台大人是最愛銀子不過的了,每年我們也用千把銀子喂著他。如今被李某人一鬧,我們的沒了,府台大人的自然也沒了。他管得了我們,卻管不了府台大人。府台大人少了銀子,自然是要動怒的,我們再送點好處推他一推,他有魏九千歲在後麵,隨便找個‘黨附東林’的由頭,這絆腳石也就挪開了。”
苗主簿道:“府台的胃口大的驚人,我們要送多少才能成?”
錢縣丞不以為然道:“你好小家子氣,他李某人斷的不隻是你我的財路,縣裏的夫子、下麵辦事的差役、腳夫,他們也都該出一份。再說羊毛長在羊身上,又不是壞了你我的皮肉。”
苗主簿聽了,立時同意。於是兩人就把教諭及三班衙役管事的頭頭集在一起,把二人商定好的事說了一遍,要大夥兒認捐銀子走門路。
眾人嚷了半天,按著原來分銀子多少,填了捐單,有三兩五兩的,有十兩八兩的,也有二三十兩的。一些跟著李羨之公差不在的,便由著著錢縣丞斟酌著填了,唯獨典史趙文徽素未受過好處,因此不填。不久,捐單填完了,錢縣丞算了一下,共有七百三十兩之多。
錢縣丞把數字公布了,又道:“府台大人那裏,送個整數,總還體麵些,我和苗主簿兩個把剩下的補齊了,湊足了一千兩,隻盼著諸位早將捐銀送來,我們好辦事。”
眾人齊聲應了,各自告辭。未過三日,便將銀子送了來,未回來的差役,錢縣丞自己先幫著墊了。錢縣丞有的是手段,也不怕他們賴了賬。湊足了一千兩銀,錢縣丞便與苗主簿兩個撇了縣裏的事不管,一溜煙奔到府城,來見府台大人。二人是郝知府門上的常客,下人們都認識他們,便沒遞片子。下人們也不攔阻,隻把銀箱子抬到裏麵,告訴他們郝知府在書房中,叫他們自去見。
錢、苗人進了二堂,到郝知府書房裏見麵行禮。郝知府命落座看茶,一盞茶畢,問其來意。二人先不回答,錢縣丞卻從袖中取出一張禮單,雙手送上,道:“敝縣同僚一點意思,還請府台大人賞臉收下。”
郝知府見是送禮,心中自然歡喜,接過禮單一看,見上麵赫然寫著“敬上紋銀一千兩。”立時笑得合不攏嘴,道:“怎好讓二位如此破費?”說著卻把禮單收了起來。
錢、苗二人見郝知府並無推脫,便順勢言道:“府台大人守牧一方,對我等多有恩護,不過一點薄禮,聊表心意而已,已送入內了。”
郝知府雖不曾想起自己何時恩護過他們,不過這千兩紋銀和這一番話卻令他十分受用,連笑道:“哪裏,哪裏。”
錢縣丞忽的換了一張臉麵,愁眉不展道:“府台大人有所不知,這一千兩銀子是我等闔縣官吏最後的家當了。”說著唉聲歎氣起來。苗主簿也適時地跟著搖頭晃腦。
郝知府忙問怎麽回事。錢縣丞遂把李羨之大權獨攬搗亂的事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遍。隻因這郝知府生性視財如命,因此二人方能如此的不加避諱。郝知府見是銀子的事,不由得支起耳朵仔細地聽。聽完了,撚著胡須沉思著。原來這郝知府除了愛財如命之外,別的地方倒不十分壞,雖然附了閹黨,卻隻是撈銀子,壞人性命、前程的事倒也未曾幹過。加之李羨之上任之初,曾送了他一份厚禮,讓他頗有好感,一次一時沉吟,拿不定主意。
錢、苗二人見郝知府不說話,立時急了。錢縣丞道:“要是遂了李某人的願,以後平湖縣的官是做不得了,我們受窮事小,隻是府台大人的那份也就無從著落了。要是府台大人出力,參掉李某人,以後我們孝敬您的數目再加一倍!”
此話一出,正戳在郝知府的心坎裏。李羨之雖送了銀子,卻隻是上任之初的見麵禮,要照他這麽下去,久後定然是沒錢孝敬的。倒是錢、苗兩個這裏每年都有實惠,如今又加了碼,叫他怎能不動心?於是慢吞吞道:“照二位說來,這李某人倒真是不會做官的。隻是他雖在本府轄下,但去留卻在藩司,而藩台大人與我並非同路,此路定是不通的。”
錢、苗二人忙道:“務請府台大人想個辦法。”
郝知府又想了想道:“如此,隻好請京裏的禦史老爺動本了。隻是這幫京老爺們常年在四九城裏,也沒個多餘的進項,一個個守著那點俸祿過日子,眼睛都餓綠了,若沒有幾文錢孝敬,恐他們不會幫忙。”
聽到又要化錢,苗主簿搶著問道:“禦史老爺要多少打點?”
郝知府道:“他們是窮瘋了的,也沒見過幾回整錠兒的銀子,有二三百的也就打發了。”
錢縣丞與苗主簿聽了,為著長遠打算,咬著牙認了,道:“我二人這就回去,再湊足了三百兩送來,請府台大人遞到京裏,將此事辦了。”
郝知府滿口應道:“我有個同年便是禦史,寫的一手好彈章,經他參過的,沒有一個不罷官的,二位就放心吧。”然後,又說了些閑話才散。
這賀泰安是從巡撫衙門裏軍政大事上麵曆練出來的,縣裏的事處置起來,自然是得心應手的。不僅刑名、錢穀諸事有賀泰安幫著辦理,就連時常的官場應酬書信也是他寫,如此一來,倒是李羨之跟著他學做官了。
好在這做官學起來倒也快,未過多久,李羨之便把官場的事大略學通了。不過他的心卻不全在做官上,一應的事務盡數委了賀泰安辦理。
一些不打緊的,金順和韓釧兩個幫著料理,自己則隻是在極要緊的事上拿個主意,餘下的時間,便自縣裏的藏書館裏找來《大明律》、《大誥》和本朝名將戚繼光所著的《紀效新書》、《練兵紀實》和《武備新書》等書籍仔細研讀——這些都是他日後極有用的東西。
時間過得飛快,李羨之一邊做官,一邊讀書,不覺已是秋後,到了收漕糧的時候,這是一年裏最忙的時候。
立國之初的規矩,是各鄉各裏的糧長挨戶收齊了解到縣裏的。自從萬曆年以後,朝廷改了規矩,要縣裏的老爺們親自下去收糧。
往常周知縣在時,這事是錢縣丞和苗主簿一手經辦的,下來總有幾千上萬銀子的結餘,辦事的差役們略微賞一點,剩下的便都帶回縣衙,幾個老爺按著品級分了。唯獨典史趙文徽不收,其他人樂得還能多分幾兩,後來再分銀子的時候,也就不再叫他了。
這趙文徽本是富貴出身,此時雖然家道落魄了,但富貴人的骨氣尚在,再加他平素為人仗義輕財,自然不願做這等魚肉百姓的事,因此同其他幾個老爺便走的疏遠了。此皆題外之言,暫且不表。
再說李羨之知道漕糧幹係重大,自然不敢掉以輕心,便知會錢、苗等人,本年漕糧由他親自辦理。
卻說李羨之用了賀泰安時,便惹得錢、苗二位滿腹的怨氣,如今這樣一來,更是斷了他們的財路,豈能不怒?兩個人每天暗暗聚在一起,不停地咒罵。
幾日後,李羨之令錢縣丞暫留縣裏,主持縣務,苗主簿隨同出行。苗主簿接到命令,便找到錢縣丞,把此事說了,又怒氣衝衝道:“他李某人要怎樣?把我們的差使,攬在他手底,又用個浙江蠻子,我們的好處是一分一厘也沒得了,這豈不如同刨了我們的祖墳一般?”
錢若舉道:“李某人是個少年進士,自然不願任人擺布,想要自主大權,也是意料之中的。”
苗主簿蔑笑道:“錢大人倒是好脾氣,想得開。可是自他來這幾月,又用了那個浙蠻子,我們的收成可少了許多,朝廷的錢碰不得,隻靠著市井裏上供,能吃幾日?”
錢若舉道:“他是朝廷欽命的掌印知縣,我們得罪不得,不過他到底是外來的,做滿一任三年,也就走了。”
苗主簿驚道:“依錢大人的意思,是要束手等上三年了?這可不行,三年要丟多少銀子?三年莫說他要走,我們在不在位,還兩說哩!”
錢縣丞搖著折扇,嗬嗬笑道:“苗兄莫要焦躁,我等雖不能與他當麵撕破臉皮,卻可暗地裏用事。我們在此經營多年,縣裏的差役,鄉下的裏長,都是聽我們的。周知縣來時,不也是這般想要一手遮天麽,最後還不是由我們擺布?”
苗主簿這才稍安下心,問道:“那姓李的要我隨他一同去……”
錢縣丞搶著道:“去是自然要去,也好摸摸他的路數與胃口,要是過得去,我們也就睜隻眼閉隻眼的容了他。要是他果真要獅子大開口,吞了我們的好處,那可就怪不得我們了,求求府台大人,知會京裏的禦史老爺們上道奏本,參免了他,也是易如反掌。花費打點不過千把兩銀子,不出一兩個月,也就掙回來了。”兩個商議定了,苗主簿便告辭回去準備。
次日一早,差役們早備好了兩頂小轎和兩匹馬等在門前。前麵說過,李羨之是慣於騎馬的,錢縣丞知道,因此特意安排的。李羨之上了馬,一個差役牽著韁繩,慢慢地走。後麵苗主簿和賀泰安兩個各自上了轎,趙典史騎了馬,再後麵是三十名排軍,三十名差役,押著雇來的十幾輛騾車、牛車。
錢縣丞送走了李羨之一行,回到衙裏,把案卷公文取來看,想著找一找漏洞,能不能揪住幾個當事之人的尾巴好敲上一筆,補一補近日的虧空。未曾想,翻了兩天,也沒能找出一個來,非但如此,縣裏的百姓連一個告狀的人也不曾有,很是苦惱了幾天。
一天,錢縣丞照例坐堂,半天沒一個人來喊冤告狀,也沒甚麽事,就伏在案上打盹。這時,苗主簿忽然氣鼓鼓地闖了進來,把他驚醒。
錢縣丞坐起身問道:“苗大人怎麽不在知縣大人身邊,卻回來了?”
苗主簿叫道:“我苗某人混跡官場半生,還未見過這般做官的人。有著轎子不坐,卻要騎馬;放著銀子不撈,卻都給了那幫泥腿。”說著竟拍起了桌子。
錢縣丞見他這樣激動,怕被下麵人看見傳了出去難看,忙把他拖進二堂去了。
原來,明朝末期,稅政敗壞,萬曆間施行的“一條鞭”法也已破壞殆盡。朝廷征收賦稅又同之前,既收銀、也收銅錢和糧食物品。如此一來,弊病叢生,各級官吏有了撈錢的機會,紛紛上下其手起來,百姓苦不堪言。而錢縣丞和苗主簿,自然也不例外,夥同前任周知縣,撈了不少的好處。
不過李羨之與周知縣不同,他不願像周知縣那樣做個貪官。於是,他一到地方,便取免去了平日裏官員們借以撈錢的“火耗”和“淋尖踢斛”等名目,隻收少量的損耗,用作雇傭的車主和辦事差役的酬勞,自己則分文不取。因此苗主簿見自己分贓無望,一怒之下便告了病,同運送漕糧的差役一起回來了。
苗主簿把這些一一與錢縣丞說了。錢縣丞撚著山羊胡,沉思片刻道:“看來我們倒是想錯了,李某人是要來此做清官的。可是他不曉得,如今這世道,清官卻是做不得的。他斷我們財路,我們斷他官路!”說著陰森森地笑了一聲。
苗主簿問道:“看來錢大人是有了主意了?”
錢縣丞道:“現成的主意有的是,不過卻要我們破費破費了。”
苗主簿立時會意,道:“錢大人說是走府台大人的門路?”
錢縣丞道:“府台大人是最愛銀子不過的了,每年我們也用千把銀子喂著他。如今被李某人一鬧,我們的沒了,府台大人的自然也沒了。他管得了我們,卻管不了府台大人。府台大人少了銀子,自然是要動怒的,我們再送點好處推他一推,他有魏九千歲在後麵,隨便找個‘黨附東林’的由頭,這絆腳石也就挪開了。”
苗主簿道:“府台的胃口大的驚人,我們要送多少才能成?”
錢縣丞不以為然道:“你好小家子氣,他李某人斷的不隻是你我的財路,縣裏的夫子、下麵辦事的差役、腳夫,他們也都該出一份。再說羊毛長在羊身上,又不是壞了你我的皮肉。”
苗主簿聽了,立時同意。於是兩人就把教諭及三班衙役管事的頭頭集在一起,把二人商定好的事說了一遍,要大夥兒認捐銀子走門路。
眾人嚷了半天,按著原來分銀子多少,填了捐單,有三兩五兩的,有十兩八兩的,也有二三十兩的。一些跟著李羨之公差不在的,便由著著錢縣丞斟酌著填了,唯獨典史趙文徽素未受過好處,因此不填。不久,捐單填完了,錢縣丞算了一下,共有七百三十兩之多。
錢縣丞把數字公布了,又道:“府台大人那裏,送個整數,總還體麵些,我和苗主簿兩個把剩下的補齊了,湊足了一千兩,隻盼著諸位早將捐銀送來,我們好辦事。”
眾人齊聲應了,各自告辭。未過三日,便將銀子送了來,未回來的差役,錢縣丞自己先幫著墊了。錢縣丞有的是手段,也不怕他們賴了賬。湊足了一千兩銀,錢縣丞便與苗主簿兩個撇了縣裏的事不管,一溜煙奔到府城,來見府台大人。二人是郝知府門上的常客,下人們都認識他們,便沒遞片子。下人們也不攔阻,隻把銀箱子抬到裏麵,告訴他們郝知府在書房中,叫他們自去見。
錢、苗人進了二堂,到郝知府書房裏見麵行禮。郝知府命落座看茶,一盞茶畢,問其來意。二人先不回答,錢縣丞卻從袖中取出一張禮單,雙手送上,道:“敝縣同僚一點意思,還請府台大人賞臉收下。”
郝知府見是送禮,心中自然歡喜,接過禮單一看,見上麵赫然寫著“敬上紋銀一千兩。”立時笑得合不攏嘴,道:“怎好讓二位如此破費?”說著卻把禮單收了起來。
錢、苗二人見郝知府並無推脫,便順勢言道:“府台大人守牧一方,對我等多有恩護,不過一點薄禮,聊表心意而已,已送入內了。”
郝知府雖不曾想起自己何時恩護過他們,不過這千兩紋銀和這一番話卻令他十分受用,連笑道:“哪裏,哪裏。”
錢縣丞忽的換了一張臉麵,愁眉不展道:“府台大人有所不知,這一千兩銀子是我等闔縣官吏最後的家當了。”說著唉聲歎氣起來。苗主簿也適時地跟著搖頭晃腦。
郝知府忙問怎麽回事。錢縣丞遂把李羨之大權獨攬搗亂的事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遍。隻因這郝知府生性視財如命,因此二人方能如此的不加避諱。郝知府見是銀子的事,不由得支起耳朵仔細地聽。聽完了,撚著胡須沉思著。原來這郝知府除了愛財如命之外,別的地方倒不十分壞,雖然附了閹黨,卻隻是撈銀子,壞人性命、前程的事倒也未曾幹過。加之李羨之上任之初,曾送了他一份厚禮,讓他頗有好感,一次一時沉吟,拿不定主意。
錢、苗二人見郝知府不說話,立時急了。錢縣丞道:“要是遂了李某人的願,以後平湖縣的官是做不得了,我們受窮事小,隻是府台大人的那份也就無從著落了。要是府台大人出力,參掉李某人,以後我們孝敬您的數目再加一倍!”
此話一出,正戳在郝知府的心坎裏。李羨之雖送了銀子,卻隻是上任之初的見麵禮,要照他這麽下去,久後定然是沒錢孝敬的。倒是錢、苗兩個這裏每年都有實惠,如今又加了碼,叫他怎能不動心?於是慢吞吞道:“照二位說來,這李某人倒真是不會做官的。隻是他雖在本府轄下,但去留卻在藩司,而藩台大人與我並非同路,此路定是不通的。”
錢、苗二人忙道:“務請府台大人想個辦法。”
郝知府又想了想道:“如此,隻好請京裏的禦史老爺動本了。隻是這幫京老爺們常年在四九城裏,也沒個多餘的進項,一個個守著那點俸祿過日子,眼睛都餓綠了,若沒有幾文錢孝敬,恐他們不會幫忙。”
聽到又要化錢,苗主簿搶著問道:“禦史老爺要多少打點?”
郝知府道:“他們是窮瘋了的,也沒見過幾回整錠兒的銀子,有二三百的也就打發了。”
錢縣丞與苗主簿聽了,為著長遠打算,咬著牙認了,道:“我二人這就回去,再湊足了三百兩送來,請府台大人遞到京裏,將此事辦了。”
郝知府滿口應道:“我有個同年便是禦史,寫的一手好彈章,經他參過的,沒有一個不罷官的,二位就放心吧。”然後,又說了些閑話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