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人格中,最關鍵的是個人在爭取優越感時所做的努力,這一點存在於我們心靈生活的方方麵麵。認清這一點,對於我們了解個人生活方式至少有兩個方麵的助益。首先,我們能夠挑選一種行為作為研究的素材,可是,無論選的是什麽,結果都是一樣的,它們都是一個人人格的核心體現;其次,它使得我們能夠研究的材料變得非常豐富,我們可以通過語言、思想、感覺或行為來進行研究。在研究某一行為時,我們可以找到各種方式來糾正由於輕率而犯下的錯誤。除非我們認為所研究的行為隻是整體的一個部分,否則,我們就無法判斷其意義。然而,所有的表現都能讓我們找到同一種答案,因為這些表現所陳述的是同樣的事情。我們像一群考古學家,探尋著各種古代工具,尋找陶瓷碎片、斷壁殘垣、破損的石碑及古代書籍,試圖從中了解已經毀滅了的城市生活。隻不過,我們所研究的是人類內部結構,而非已經毀滅的事物。也就是說,能夠將原本的意義不斷地以新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一種活動人格。


    了解一個人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個體心理學或許是所有心理學中最難掌握和運用的。我們必須集中精力找到人格整體,在整個事情一目了然之前,我們必須保持好奇心。我們所需要的靈感,要從細節中尋找,比如,一個人怎樣進入他的房間、一個人微笑的樣子、走路時的神態等。在某一點上,我們或許會感到困惑,然而,我們總會及時得到糾正和肯定。心理治療其實是一種需要合作的練習和實驗。要想獲得成功,必須保持對他人的興趣。我們需要換位思考,要竭盡全力去了解真相。我們要解決病人的態度和所遇到的問題,就算我們自認為很了解他,也不能說明我們是正確的,除非,他自己了解自己。一個真理,倘若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就不是真正的真理,它隻表示我們還缺乏了解。有些學派提出“負轉移和正轉移”(negative and positive transference)這個不屬於個體心理治療範疇內的概念,其原因就是不知道這一點。或許,用縱容的方式和一個放縱的病人相處,可以博得他的歡心,但是,也會使他更想淩駕於別人之上;如果我們忽視他,便會引起他的敵意,他會拒絕治療,渴望我們向他道歉,以表示他的做法是正確的,這樣才會繼續接受治療。其實,我們應該表現出個體對同類的興趣而不是輕視或縱容他,這種興趣是最真實而客觀的。我們需要和他合作,找到他的困難,從而成全他的幸福及別人的利益。在這個目標的指導下,我們不會期望那種“轉移”的現象,不會擺出強勢的姿態或者讓他感覺到不負責任。


    經研究,人類的記憶是最能顯露個人心靈秘密的。記憶能夠讓人回憶起自身的限度和環境,是可以隨身攜帶的一種載體。一個人的記憶不是偶然的,因為,個體的記憶通常記載著他自認為重要的事件,這是從數以萬計的印象中篩選出來的。所以,記憶可以稱作他的“生活故事”;在記憶的驅使下,他可以安慰或警告自己,從而致力於實現個人目標,並按照舊有經驗,以已經試驗過的形式作為參照來對付即將發生的事。


    我們不難觀察到個體是怎樣依靠記憶來調節情緒的。當一個人遇到困難,悲觀失望時,他會回憶起以前類似的經曆。比如說,一個憂鬱的人,他的記憶幾乎都是帶有悲觀色彩的。如果他樂觀向上,同樣也會選擇與之相對等的記憶,他的記憶通常是愉快的,會讓他感覺更加愉悅。同理,當他麵對困難的時候,他也會借助記憶來讓自己的心境變得更加平和。所以說,記憶和夢都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一些人在麵臨重要抉擇時,都會夢見他順利地擺脫了困境。他們會把抉擇當作一種曆練,從而想盡快找到成功的感覺。每個人心境的結構和平衡,都影響到個人心境的變化,因為他們所遵循的原則都是一樣的。如果一個人感到憂鬱,那麽,當他回想起自己的成功往事時就會擺脫憂鬱的感覺;如果他認為自己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種不幸,那麽,他的記憶中一定隻充斥著那些所謂的倒黴事。記憶和生活的樣式是同步的。如果一個人在優越感目標的驅使下認為他人都看不起自己,那麽,他的記憶中一定都是被侮辱的事件。他的記憶是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而變化的。他的記憶中將會出現不同的事,否則,他就會從不同的角度解釋他記憶中的同一事件。


    早期的回憶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的根源以及最簡單的表現形式都會如實反映在記憶中。我們可以通過記憶來斷定一個兒童是被忽略還是被寵溺,他是否能夠與人合作,他喜歡和哪些人相處,他遇到過什麽樣的問題,是怎樣解決的。如果一個兒童視力不佳,並且努力想要看得更清楚,那麽,他的記憶中,會有很多事物都和視覺相關聯。他在回憶過去時可能會講:“我仔細查看周圍……”他或許會描繪各種形狀和色彩;如果一個兒童行動不便,渴望運動,則會把這樣的想法表現在記憶中。如果一些記憶從一個人童年起就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那麽,它們必定是他所感興趣的。因此,如果我們想要了解他的目標和生活方式,則要研究他的個人興趣。這個結論說明早期記憶在心理輔導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另外,早期記憶還能反映兒童與父母或家庭成員之間存在什麽樣的關係。記憶是否正確是無關緊要的,它們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體現了一個人的內心想法:“很早以前,我就變成這樣的了。”或“早在童年時代,我便知道世界是這樣的了。”


    在記憶中,最關鍵的是他能夠回憶起來的最早的事情及他所采取的描述方法。最初的記憶是一個人人生觀的雛形。通過最早的記憶,我們能夠看出他發展的起始點究竟是什麽。


    最初的記憶是我們在研究人格時必須考慮的因素。有的人會說他們無法確定所發生事件的先後順序,或者幹脆回憶不起來,然而,這樣的狀況對於我們而言也算是一種啟發。我們可以由此判斷他們是否對這個話題感興趣或者願意合作。通常人們都是非常樂意提及最初記憶的,對他們而言,那些都是單純的事實,並沒有什麽隱含的特殊意思。大多數人並不了解他們的最初記憶,一般情況下,人們會從記憶中表露出與其他人的關係,生活中的目標以及他們是怎樣看待周邊環境的。由於最初的記憶中包含著很多有效信息,我們要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我們可以以班級為對象,讓學生各自寫下最初的記憶,倘若我們可以理解這些記憶,那麽,我們便掌握了有價值的信息。


    下麵,我們用幾個例子來證明這個論斷的正確性。假設我們並不了解研究對象的各方麵情況,僅僅掌握了他們的最初記憶。我們可以用他們人格中的其他表現形式來檢驗我們從中發現的有效信息,這對於我們來講,相當於一個訓練,用以增強我們的判斷力。我們需要具備辨別真假的能力,也必須學會對比。尤其是通過一個人所受的訓練來判定他是否喜歡合作;他是膽小怯懦還是信心十足;他獨立自主還是對他人充滿依賴;他隻想收獲還是懂得付出。


    例一:


    “由於我的妹妹……”我們必須注意是什麽人出現在他最初的記憶中。當他這樣描述時,我們可以判斷妹妹曾經一度成為他的陰影,並影響著他。他們之間的狀態應該是對立的,這種關係類似於競爭對手。我們也能夠了解,這樣的關係對他來說是種困擾。當一個兒童和某一個人對立時,就不會與他合作。但是,我們的猜測也未必準確,或許他們是好朋友。


    “由於妹妹年幼,所以我必須等著她長大,否則我也不能出去。”由此可見,他們的關係確實是敵對的。我們可以推測研究對象的心理:“因為她還小,所以我必須等到她長大了才可以出去,妹妹妨礙了我的自由!”倘若這樣的解釋是正確的,那麽,我們可以理解當事人的感受:“對於我來說,沒有什麽比受到他人的限製更糟糕的了,那等於失去自由。”可見,當事人多半是女孩。


    “後來,我們的起點是同步的。”其實,我們不認為這樣的教育對於女孩來說是科學的。她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心理:因為妹妹小,她就必須等著妹妹。這是女孩一直以來所堅信的解釋。她感覺一直在遷就著妹妹,自己卻備受冷落。她很可能會遷怒於母親,或許她還會因此和父親顯得更加親密。


    “我記得,媽媽說過就在我們去上學的當天,她感覺格外孤單。她還說她在那天下午時不時地跑到門口張望,希望我們趕緊回來。”通過這樣的表述,我們能夠看出這樣的行為缺乏理性——女孩看到了母親的不安。顯然,這是一位慈愛的母親,女兒也能夠體會到這一點。但是,她是多麽缺乏安全感。倘若我們找女孩談話,或許她會說母親是更偏袒妹妹的。這樣的事情並不稀奇,最小的孩子通常都會受到更多的關注。從整個回憶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姐姐對妹妹是有敵意的,她認為妹妹妨礙了她,她可能會因此而產生忌妒的心理。她若是討厭年輕的女士,也就不足為奇了。很多人都對年長產生恐懼感,一些婦女會忌妒比自己年輕的女性。


    例二:


    一個女孩子回憶道:“我最早的記憶來自三歲時祖父的葬禮。”可見,死亡這件事對她而言,印象深刻。這說明她將死亡看作最危險的事。從各種事實中,她得出了“祖父會死”這一結論。我們還能猜到,祖父一定很寵愛她。祖父祖母和父母不同,他們隻是希望孩子依賴他們,從而獲得心靈的滿足感。老人們很難從現有文化中感受到自身價值,因此,他們會用某些方法來說明自己很重要,比如容易生氣等。我們可以理解,祖父一定非常寵愛這個女孩,因此,祖父的去世讓女孩無法接受。


    “我記得,他臉色蒼白,四肢僵硬地躺在棺材裏。”其實,本不應該讓一個三歲的孩子看到屍體,而且還是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很多孩子都表明無法忘記看到屍體時的感覺,就像這個女孩一樣。他們會想方設法消除這樣的陰影,於是,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夢想成為醫生。在他們看來,醫生是可以和死亡抗衡的。因此,醫生的最初記憶通常都含有死亡。女孩的視覺是敏感的,通過女孩的描述,我們看到了她對屍體的印象。


    “接著,有人把棺材放進墳墓,當時,有一些繩子被拉了出來。”這是女孩所看到的畫麵。我們更能確定她的視覺是敏感的。“當時我嚇壞了,從那以後,再聽到我熟識的人到另一個世界去的消息,我會害怕得渾身顫抖。”


    這依舊是她對死亡的印象。假如我找她聊天,當問到她的夢想時,或許她會回答:“醫生。”如果她滿臉茫然,我會引導她:“你覺得醫生或護士怎麽樣?”她之所以會說“到另一個世界去”,就是用這種說法來補償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從她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發現,她和祖父關係很親密,她的視覺比較敏感,對於死亡她印象深刻。在她的印象裏,“我們都會死去”是客觀事實,然而,我們的注意力本應該被其他事情吸引,而不是僅僅對死亡產生興趣。


    例三:


    “我的父親在我三歲的時候……”她的父親出現在記憶的起點。我們可以猜測,比起母親,她對父親的興趣更濃。對父親感興趣應該是發展的第二階段。兒童最開始總是先對母親感興趣,因為在一開始,母親與兒童的合作比較多。兒童依賴著母親,她的心理活動都是圍繞著母親而展開的。假如她對父親更加感興趣,那說明這個母親很失敗。這意味著孩子不滿意自己的處境,通常這是因為誕生了更小的嬰兒。如果在回憶中發現有新生嬰兒,那我們的論斷就是正確的。


    “爸爸買了一對矮種馬給我們。”我們必須注意到其他的孩子,因為她不是獨生子女。“爸爸將它們牽到我麵前,比我年長三歲的姐姐……”看來,我們的解釋是需要修正的。事實上,這個孩子年紀是最小的,而我們以為她是姐姐。或許,母親更加寵愛她的姐姐,因此,女孩才會回憶起父親買了矮種馬的事件。


    “姐姐牽著馬喜氣洋洋地走在街上。”這個姿勢是多麽得意。“我的馬跑得太慢了,它總是跟在另一匹後麵。”這是因為她的姐姐走在前麵!“我絆倒了,馬拉著我在地上跑。這次經曆以興高采烈開始,卻落得個沮喪的結局。”姐姐處處占據上風,她是勝利者。我們可以猜測,女孩是說:“假如我稍不留神,姐姐就會處於優勢地位。我像個失敗者一樣被她擊敗。占領先機是唯一獲取安全的方法。”因此,我們也可以判斷:她的母親寵愛姐姐,她不得不轉向父親。


    “之後,雖然姐姐的騎術不如我,但我始終抹不去那次留下的陰影。”現在,我的所有猜測都得到了驗證。我們看到有一種競爭存在於兩姐妹之間。妹妹認為:“我不能總在後麵,我要趕上去超過她。”我曾經論證過,年紀偏小的孩子往往會存在競爭對手,而他們又求勝心切。這個女孩就是這樣,她所經曆的事情不斷地提醒她:“我要永遠保持第一,走在別人後麵是件非常危險的事。”


    例四:


    “我最初的記憶是姐姐帶著我出席各種宴會或社交場合。我出生那年,她正好18歲。”由此可見,這女孩能感覺到她處於社會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她比其他人更樂於合作。姐姐比她大18歲,姐姐所處的位置類似於母親。在家裏,姐姐最寵她,姐姐也成功地將她的興趣擴展到周圍人的身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自卑與超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並收藏自卑與超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