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當兩個對父母有嚴重依賴心理的人結合在一起時,就會過多地關注於之前的家庭關係,他們心目中的家,依然是父母家。如果說他們依然把父母作為家庭的焦點,那麽,他們就無法獨立,無法真正擁有自己的生活。這與一個人的合作能力息息相關。有很多父母對兒女的生活幹涉過多,結果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比如,妻子會認為公婆不尊重自己,而且會因為這樣的情況而感到生氣。這樣的消極影響在一些情況下甚至會進一步激化:比如,不顧父母反對而結合的兩個人。父母的對錯我們是無法說清楚的,如果說他們不同意兒女的婚事,完全可以在婚前阻止,然而,一旦結婚了,就隻能往好的方麵努力:盡量讓兒女過得幸福。如果說兩個人的結合並不是門當戶對,女方的條件較差,那麽丈夫應該心懷寬大,而不是悶悶不樂。他可以認為父母的看法不正確,並且盡力讓父母接受妻子。夫妻之間的事自然不必經過父母的批準,但是,如果大家能夠和諧相處,並且雙方老人都能夠給予祝福,豈不是更好?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大多數人都認為父親應該解決職業上的難題。對於一個男人而言,一定要經過一些曆練,也必須要承擔起養活家人的重任。或許妻子可以提供一些支持,孩子也會分擔一點,但是,在傳統觀念下,男人還是經濟責任的主體。如果想要做得很好,男人就必須勇敢地去為了事業而奮鬥,他必須知己知彼,懂得與人合作,能夠得到他人的認同,同時,父親的做法還會影響到孩子對於工作的看法。因此,一個男人,作為孩子的榜樣,一定要找到能夠貢獻自己力量的職業。無論他是否覺得自己的工作重要,工作本身都必須是有利於社會的。我們不必太過在意他個人的看法,如果他是利己主義者,那事情固然可悲,但隻要他做的工作對於人類是有利的,那麽也就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了。


    下麵,我們來探討一下如何獲得美滿的婚姻和締造幸福的家庭。為人夫者有一個首要原則,那就是對另一半的喜愛。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出丈夫是否愛自己的妻子。如果他愛妻子,就會愛屋及烏,同時也會竭盡全力地為她的幸福生活而努力。我們可以從情感上來判斷他們是否愛著彼此,也可以判斷出他們的關係是否和睦:他一定是一個好的伴侶,他一定會努力改善生活,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他一定有逗她開心的能力。當夫妻雙方都認為家庭的幸福大於各自的利益時,才會一起奮鬥,和睦相處。他們會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對方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


    丈夫不應該在孩子麵前將他對妻子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對孩子的關愛和對彼此的情感不是同一種類型,並不是可以互相替代的。如果夫妻表現得太過甜蜜,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被忽視了,他們會產生嫉妒的心理,會帶有攻擊性,想要和他們中的一方進行對抗。因此,一對夫妻不應該將關係搞得太不嚴肅。


    另外,在性教育方麵,除了那些孩子想要知道,並且也應該知道的知識以外,父母不應該灌輸太多。我感覺這個社會上有一種現象:父母原本是想讓孩子了解得多一些,卻忽略了孩子對於一些知識根本無法理解,於是他們會產生不恰當的好奇心,態度也會不那麽嚴肅。這樣的話還不如對孩子有所隱瞞或者是幹脆不提起。因此,在教育之前,先要了解孩子自己對什麽有興趣,並且回答他們正在思考的問題,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讓孩子接受我們自以為正確的觀點。我們要博取他們的信任,並引起他們合作的欲望,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恰當方法。如果我們遵循這樣的原則,就不會偏離軌道。此外,父母大多不希望孩子從外界了解到有害的性故事,其實這是在庸人自擾。隻要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和合作訓練的孩子,是不會被那些有害的信息影響的。而且,在這件事情上,其實孩子是很敏銳的。一個有明確是非觀念的孩子,是不會輕易被影響的。


    在這個社會中,男人會有很多接觸社會的機會,並且,他們了解各項製度的優缺點,以及社會的道德標準。女性的活動範圍則沒有男人那麽大。所以,在這方麵,父親在家庭中應該擔當顧問的角色。當然,他也不是教師,不可以浮誇,而是應該如朋友一樣提出一些善意的建議。如果他獲得了家庭的肯定,也不用得意揚揚。如果妻子合作能力差,常常提出反對意見,他也不必剛愎自用,或是表現得太過專製,而是應該想方設法擺脫這樣的困境,畢竟,爭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在家庭中,我們不能太重視經濟問題,或者因為錢而產生矛盾。女人一般對經濟問題比較敏感,或許是因為她們通常並沒有經濟能力。如果被指責為奢侈浪費,她們會感覺很難過。對於金錢,我們應該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以合作的姿態來解決。家庭成員切記不可對父親提出他能力範圍外的經濟方麵的要求。在最初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對財政開支做好規劃,避免利益分配不均勻。父親應該避免這種錯誤想法:他可以隻憑自己的經濟能力為兒子的前途提供保障。之前,我看過一本小說,是美國人寫的,書的內容很有趣。書中描寫的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富人,他不希望自己的後代遭受貧窮的困擾,於是他請求律師幫他來進行規劃。當律師問他希望富裕幾代子孫時,他說他可以讓10代子孫生活富足。律師說:“你確實可以做到,不過,你知道嗎?你的第10代子孫每個人身上都有500名祖先的血統,並且有500個以上的家庭也都能說他是他們的後代?這樣的話他們還是不是你的子孫?”可見,無論我們想為後代做什麽,其實都是在為社會做貢獻,這是無法避免的。


    假如家中不存在任何權威者,那麽一定會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合作。針對於子女的教育問題,父母必須一起進行協商,他們不應該出現特別偏愛某個子女的行為。這一點非常重要,絕不是危言聳聽。一些孩子之所以會覺得沒有自信,那是因為他們認為父母更加偏向於其他孩子。雖然,這些感覺可能是一種錯覺,但是,如果父母可以一碗水端平,孩子就不會有這樣的感覺。假如父母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女孩就可能會產生自卑心理。小孩子比較敏感,如果他們認為別人被偏愛,就算是好孩子也會做出錯誤的行為。有時,父母會喜歡那些長得可愛而又比較聰明的小孩,但是,父母不應該表現得太過明顯。這樣的行為會讓受寵的孩子成為眾矢之的,並產生負麵情緒。其他孩子可能會忌妒他,並且會感到沮喪,這會削弱他們的合作能力。父母不僅僅要口頭否認這樣的偏愛,還應該用行為消除孩子內心的猜疑,讓他們感覺父母是公正的。


    接下來,我們來探討一下另一種重要的合作方式,也就是孩子之間的合作。隻有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平等對待的,他們才會積極投身於社會活動。也隻有讓他們認識到男女平等,他們才不會在性別方麵產生錯誤的認識。有些人覺得好奇:“從同一個家庭中出來的孩子,為什麽會有很大的差異呢?”一些科學家認為這是因為遺傳導致的不同結果,可我卻不同意這樣的解釋。我們可以用樹苗的成長來比喻孩子的童年,就算很多樹木被種在一起,他們的環境也是有所不同的。獲得充足陽光和肥沃土壤的幼苗自然會長得快一些,而他的成長也會對其他幼苗產生一些影響:比如,吸走了它們的養分或遮住了陽光。最後,其他的幼苗可能會由於吸收不到養分而發育緩慢。同理,如果家庭中有一個飛揚跋扈的成員,也會產生類似的影響。我們知道,父母雙方都不可以在家庭中太凸顯自我。如果說父親是一個才華出眾的成功者,孩子們會認為自己比不上他,他們會感覺到生活是無趣而沮喪的,所以,通常名門子女都不會有太大的成就。如果父親是行業中的佼佼者,他就不能太高調,否則會影響孩子的發展。


    在孩子方麵,也應該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如果一個孩子鶴立雞群,父母可能會放過多的精力在他身上。他會覺得意氣風發,非常自信,但這會引起其他孩子的不滿。要求一個人處於劣勢卻表現出一副坦然的樣子,顯然是不現實的。這優秀的孩子會讓所有的人受傷,這會導致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心靈缺乏滋潤,為此他們會不停地去追求優越感。然而,這樣的目標或許是錯誤而無用的。


    個體心理學在針對孩子出生順序所引起的正麵、負麵影響方麵,是非常有建樹的。簡而言之,我們假設父母是恩愛和睦的,也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然而,由於孩子在家中的排行不同,結果也會產生很大的差異,每個孩子的生長環境也會不同。我們要特別指出的是,就算是生長在同一個家庭裏,孩子們的生長環境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不同的生活方式對於孩子來說,都會造成相應的結果,而這些結果不盡相同。


    每一個年長的孩子都曾經有過一段關於獨生子的記憶,然而,當兄弟姐妹誕生時,他就不再享受唯我獨尊的待遇,轉而適應另一種生活模式。長子一般都已經習慣成為焦點,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如果突然有人來分割他們的待遇,他們會感覺手足無措。兄弟姐妹降臨後,就要和他一起分享父母的愛了。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這樣的情況很容易催生出一些失敗者,比如問題少年、罪犯、酒鬼、精神病人等,這些人通常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漸漸感到沮喪,兄弟姐妹的來到讓他們深感困擾,並且不斷地修改著他們的生活方式。


    或許,家中的其他孩子也會有類似的感覺,認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但是,卻不會這麽強烈。他們之前已經有過相同的經曆,並且,一直都沒有感受過唯我獨尊的待遇。然而,對於年長的孩子來說,情況卻比較特殊。假如,嬰兒的降臨真的讓他感覺自己受到了冷落,那麽,我們就可以理解他為什麽對此耿耿於懷了,我們不能責怪他。如果父母能繼續給他足夠的疼愛,不讓他感覺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並讓他對父母的愛滿懷信心,更重要的是,如果他對新生兒的降生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並且試圖去照顧他,那麽,他就不會越來越消極,最後滑向墮落的深淵。但一般來說,他是不準備接受新生兒的,因為新生兒真的讓他變得沒有安全感。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孩子都想要得到母親更多的愛,因此,母親在他們之間左右搖擺。年長一些的會比較強勢,總是能想出新對策。可以想象,這樣下去會有什麽樣的結果。如果我們也處於這樣的環境中,一定會和他有同樣的感覺,或許也會像他那樣給母親惹麻煩,進行挑釁,並做出讓她無法視而不見的惡行。他就是這樣做的,結果,母親非常頭痛。他是在竭盡全力用各種方式來進行反抗,母親卻為此而疲憊不堪。結果,他再也得不到任何的寵愛。他原本是想得到更多,如今卻失去了母愛。他認為他現在的情況糟糕透了,他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他認為那都是別人的錯誤。他就像掉進了一個旋渦裏,拚命掙紮,結果卻事與願違。他所認為的自己所處地位的觀點,時時都能得到事實支持,這樣的情況下,他怎麽可能放棄自己的觀點呢?


    在麵對這個案例的時候,我們應該進行具體的研究,如果母親對他進行反擊,孩子或許會更加憤怒、粗暴、挑剔甚至是叛逆。如果他和母親的關係疏離了,父親總是會給予他更多的寵愛,他便將興趣轉向父親,想要獲得更多的父愛。長子通常和父親的關係都比較親密,並且對他更感興趣。假如一個孩子很喜歡父親,我們可以推斷他已經進入了成長的新階段。起初,他是依賴母親的,如今失去了母親的關注,所以將注意力放在了父親身上,他想要用這樣的方式來報複母親,反擊母親。假如孩子很愛父親,那麽,我們就可以去想象在他身上發生過什麽樣糟糕的事情。他會認為自己受到冷落,會耿耿於懷,並且,這樣的感覺會一直貫穿於他的整個人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自卑與超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並收藏自卑與超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