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做你最想做的事情
永遠激情:馬雲的7個高效能思維習慣 作者:牧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雲: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一個問題,就是任何一個企業家麵對的問題很多很多,但無論如何,你一定要做你最想做的事情。
當代著名的精神病專家威廉·孟寧吉博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主持過陸軍精神病治療工作。他說:“在軍隊中,我發現了挑選和布置的重要性,即讓適當的人去做適當的事的重要性以及使人相信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一個對自己的工作毫無興趣的人,會認為自己被安排在一個錯誤的職位上,他會感覺到自己懷才不遇,並由此導致情緒低落。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沒有患上精神病,也會留下精神病的隱患。”
事實正是如此,一個人如果不喜歡某樣事物,被逼著去做某件事,那麽效率一定是極低的,即使他迫於壓力,最終完成了這件事,也不一定做得好。而一個對事物感興趣的人,他不僅能夠高效率地完成任務,還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將事情做到最好。而這,歸根結底是源於激情。當一個人從事他所熱愛的工作時,才最有激情,這種激情能夠使一個人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華。
馬雲不懂電腦,不懂管理學,他不僅不會高薪聘人,對進來的人還減工資。但是,在競爭激烈的互聯網世界,馬雲不僅沒有倒下去,還創造了一個神話。這是為什麽呢?一位it業的老總給出了答案:“馬雲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他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麽,而且堅持去做了,所以,他做了別人做不到的事。”
看看馬雲的成功曆程,我們會發現這句話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創業之初,馬雲的教師生涯已經進入了“輝煌期”,但這不是他的追求。雖然當時他還沒有找到內心真正的發展方向,但是他已經清楚,教學並不是他一輩子所追求的東西。後來通過創建“中國黃頁”、北上在國家經貿委的一段時間的工作學習和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電子商務大會的經曆,馬雲才真正明白了,互聯網是他一生所鍾情的東西,所以他又義無反顧地離開了經貿委。
從“中國黃頁”和經貿委的兩次撤離讓馬雲懂得,自己最感興趣的才是自己最想做的,人隻有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才有激情。此時此刻的馬雲對自身及外部環境進行了深入剖析,他最終意識到,和其他互聯網經營者不同,自己既沒有丁磊那樣的國內名校出身,也沒有楊致遠的海外留學經曆,自己一直生活在草根階層,所以這就注定了自己的構想和當時所有的電子商務模式不同——不去做15%大企業的生意,而應該去做85%中小企業的生意。當真正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和方向後,馬雲開始了行動。
在2005年的亞布力會議上,馬雲這樣說道:“有人說隻有具備了許多條件才能成功。往往來說,一個人的成功是說不出來的,分析出來的人往往是在大學裏寫書的人,真正的實幹家往往邊說邊做。北方企業家說:我要做什麽,我能做什麽?而南方企業家說:我該怎麽做?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一個問題,就是任何一個企業家麵對的問題很多很多,但無論如何,你一定要做你最想做的事情。”
“做你最想做的事情”,這不僅是馬雲給別人的建議,更是自己的肺腑之言。馬雲對自己有著透徹的了解,他常常說自己性格非常外向,活潑好動,是個閑不住的人,比較喜歡和人打交道,喜歡冒險,喜歡做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馬雲還坦言,自己具有很強的溝通和演說能力,這一點從他活潑的教學風格和成功拉攏企業老總加入“中國黃頁”的經曆中都可一一洞悉。
馬雲對自己能力的認識也是非常到位的,他常常強調自己的技術水平是0段,管理水平是9段。馬雲明白自身技術能力的缺陷,同時又極大地發揮自己的管理實力,打造了一支超豪華的管理和技術團隊。
正是源於對自己的全麵剖析和了解,馬雲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然後將所有的激情融入其中。當一個人將自己的愛好與激情結合起來的時候,他還有什麽做不到的呢?
因為激情,馬雲成了應邀在國外的大學作演講最多的中國企業家。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講台上,他口若懸河的演說和“張牙舞爪”的手勢,充分揮灑著激情,使很多企業毅然選擇了與阿裏巴巴合作;在哈佛的講台上,他當著該校邀請的來自全球的250名優秀學生、750名政治界和經濟界的權威人士的麵,與諾基亞總裁激烈辯論,最終贏得了台下上千名聽眾長時間的起立、鼓掌。更為神奇的是,在聽完演講之後,就有35名哈佛的mba畢業生立即決定加入阿裏巴巴。因為激情,他既推廣了阿裏巴巴的市場美譽度,又為自己招聘到了優秀的人才。
馬雲說:“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為你打開成功之門。”無數的事實都在證明,生活中,你最願意做的事情,才是你真正的天賦所在。隻有從事你熱愛的事情,才能用飽滿的激情去創造更多的價值。
霍華原本在一家餐館做洗盤子、擦櫃台、賣冰激淩的工作。這份工作枯燥無味,霍華就想著把這份無聊的工作變得有趣一些。於是,在別的男孩玩球、追女友時,他就開始研究冰淇淋的製作方法、成分以及為什麽有的冰淇淋比別的好吃。他對冰淇淋化學成分的研究讓他的高中化學成績非常優異。他也漸漸對食品化學產生了興趣,後來就在馬薩諸塞州大學專攻食品技術。在紐約可可公司舉辦的可可及巧克力應用的有獎征集中,他還獲得了頭獎。
畢業之後,由於工作難找,他就在自己家的地下室開了一個私人實驗室,接受了附近14家牛奶公司的委托,為他們數牛奶中的細菌數目。25年後,當其他同學窮困潦倒、失業無助時,霍華已經成為這個行業中的佼佼者了。
霍華的事例證明,不遺餘力工作的人,才是真正熱愛工作的人,他們將自己滿滿的熱情投入其中,不僅收獲著快樂,也收獲著成果。當工作成為一種樂趣時,生活也就變成了一種享受。
一個將工作當成生存需求的人,很難在工作中有長遠打算,最終隻能成為一名平庸者;一個將工作當成生活保障的人,雖然勤勤懇懇,但因過於求穩而鮮有創舉和進取之心;一個將工作當成愛好並且投入飽滿激情的人,才能發揮出創造性潛質,最終實現自己的價值。
當代著名的精神病專家威廉·孟寧吉博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主持過陸軍精神病治療工作。他說:“在軍隊中,我發現了挑選和布置的重要性,即讓適當的人去做適當的事的重要性以及使人相信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一個對自己的工作毫無興趣的人,會認為自己被安排在一個錯誤的職位上,他會感覺到自己懷才不遇,並由此導致情緒低落。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沒有患上精神病,也會留下精神病的隱患。”
事實正是如此,一個人如果不喜歡某樣事物,被逼著去做某件事,那麽效率一定是極低的,即使他迫於壓力,最終完成了這件事,也不一定做得好。而一個對事物感興趣的人,他不僅能夠高效率地完成任務,還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將事情做到最好。而這,歸根結底是源於激情。當一個人從事他所熱愛的工作時,才最有激情,這種激情能夠使一個人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華。
馬雲不懂電腦,不懂管理學,他不僅不會高薪聘人,對進來的人還減工資。但是,在競爭激烈的互聯網世界,馬雲不僅沒有倒下去,還創造了一個神話。這是為什麽呢?一位it業的老總給出了答案:“馬雲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他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麽,而且堅持去做了,所以,他做了別人做不到的事。”
看看馬雲的成功曆程,我們會發現這句話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創業之初,馬雲的教師生涯已經進入了“輝煌期”,但這不是他的追求。雖然當時他還沒有找到內心真正的發展方向,但是他已經清楚,教學並不是他一輩子所追求的東西。後來通過創建“中國黃頁”、北上在國家經貿委的一段時間的工作學習和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電子商務大會的經曆,馬雲才真正明白了,互聯網是他一生所鍾情的東西,所以他又義無反顧地離開了經貿委。
從“中國黃頁”和經貿委的兩次撤離讓馬雲懂得,自己最感興趣的才是自己最想做的,人隻有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才有激情。此時此刻的馬雲對自身及外部環境進行了深入剖析,他最終意識到,和其他互聯網經營者不同,自己既沒有丁磊那樣的國內名校出身,也沒有楊致遠的海外留學經曆,自己一直生活在草根階層,所以這就注定了自己的構想和當時所有的電子商務模式不同——不去做15%大企業的生意,而應該去做85%中小企業的生意。當真正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和方向後,馬雲開始了行動。
在2005年的亞布力會議上,馬雲這樣說道:“有人說隻有具備了許多條件才能成功。往往來說,一個人的成功是說不出來的,分析出來的人往往是在大學裏寫書的人,真正的實幹家往往邊說邊做。北方企業家說:我要做什麽,我能做什麽?而南方企業家說:我該怎麽做?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一個問題,就是任何一個企業家麵對的問題很多很多,但無論如何,你一定要做你最想做的事情。”
“做你最想做的事情”,這不僅是馬雲給別人的建議,更是自己的肺腑之言。馬雲對自己有著透徹的了解,他常常說自己性格非常外向,活潑好動,是個閑不住的人,比較喜歡和人打交道,喜歡冒險,喜歡做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馬雲還坦言,自己具有很強的溝通和演說能力,這一點從他活潑的教學風格和成功拉攏企業老總加入“中國黃頁”的經曆中都可一一洞悉。
馬雲對自己能力的認識也是非常到位的,他常常強調自己的技術水平是0段,管理水平是9段。馬雲明白自身技術能力的缺陷,同時又極大地發揮自己的管理實力,打造了一支超豪華的管理和技術團隊。
正是源於對自己的全麵剖析和了解,馬雲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然後將所有的激情融入其中。當一個人將自己的愛好與激情結合起來的時候,他還有什麽做不到的呢?
因為激情,馬雲成了應邀在國外的大學作演講最多的中國企業家。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講台上,他口若懸河的演說和“張牙舞爪”的手勢,充分揮灑著激情,使很多企業毅然選擇了與阿裏巴巴合作;在哈佛的講台上,他當著該校邀請的來自全球的250名優秀學生、750名政治界和經濟界的權威人士的麵,與諾基亞總裁激烈辯論,最終贏得了台下上千名聽眾長時間的起立、鼓掌。更為神奇的是,在聽完演講之後,就有35名哈佛的mba畢業生立即決定加入阿裏巴巴。因為激情,他既推廣了阿裏巴巴的市場美譽度,又為自己招聘到了優秀的人才。
馬雲說:“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為你打開成功之門。”無數的事實都在證明,生活中,你最願意做的事情,才是你真正的天賦所在。隻有從事你熱愛的事情,才能用飽滿的激情去創造更多的價值。
霍華原本在一家餐館做洗盤子、擦櫃台、賣冰激淩的工作。這份工作枯燥無味,霍華就想著把這份無聊的工作變得有趣一些。於是,在別的男孩玩球、追女友時,他就開始研究冰淇淋的製作方法、成分以及為什麽有的冰淇淋比別的好吃。他對冰淇淋化學成分的研究讓他的高中化學成績非常優異。他也漸漸對食品化學產生了興趣,後來就在馬薩諸塞州大學專攻食品技術。在紐約可可公司舉辦的可可及巧克力應用的有獎征集中,他還獲得了頭獎。
畢業之後,由於工作難找,他就在自己家的地下室開了一個私人實驗室,接受了附近14家牛奶公司的委托,為他們數牛奶中的細菌數目。25年後,當其他同學窮困潦倒、失業無助時,霍華已經成為這個行業中的佼佼者了。
霍華的事例證明,不遺餘力工作的人,才是真正熱愛工作的人,他們將自己滿滿的熱情投入其中,不僅收獲著快樂,也收獲著成果。當工作成為一種樂趣時,生活也就變成了一種享受。
一個將工作當成生存需求的人,很難在工作中有長遠打算,最終隻能成為一名平庸者;一個將工作當成生活保障的人,雖然勤勤懇懇,但因過於求穩而鮮有創舉和進取之心;一個將工作當成愛好並且投入飽滿激情的人,才能發揮出創造性潛質,最終實現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