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錦書道德論
“今日學第十九章,首先也是對文章斷句。”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
“這第十九章自古以來就是爭議頗多的,為何會這樣呢?就是因為後學道者對這段話的譯文存在諸多歧義。我們先來對比一下。通過爭議之譯文,首先來看下他人認為文中說的是什麽內容。”
“隔絕聰明摒棄智謀,子民們會獲得百倍於現在的好處。
(聰明與智謀都被拋棄和杜絕,社會回到初始民風淳樸的時候,相互間沒有勾心鬥角,會比現在好百倍不止。這是他們認為的愚民的好處,民愚之則[]民風淳樸之。)
隔絕仁愛摒棄大義,子民們將恢複孝順和和善
(他們認為隔絕親情摒棄道義,通過執行嚴格的法令來約束人民,子民將回到道之初,孝慈都引以為常的時候。)
隔絕巧詐摒棄榮利,強盜與小偷不會再出現。
(他們認為如果將巧詐與榮利之心都隔絕消除,偷盜的行為從此不會再有。)
這三句話,因為文字尚未完備,所以政令實施推行的時候就必須對下麵的人有所囑咐。
(以上這三句話,因為文字普及教育尚不夠完備,所以發布法令的時候就有地方需要囑咐。區別對待,分類實行。)
看到質樸就擁有了樸素,
消除私心就減少了欲望,
杜絕學識就沒有了煩惱。
(表麵的樸素與真正的樸素,減少私心與無欲無求,不學上進與無憂無慮。)”
“愚民,絕欲,禁奇巧之學。隻要用心去揣摩一下,就能很容易地分辨,這些思想顯然都不是李師的想法。
但是某些存有私心與邪念的人就是這樣,把如此荒唐的譯文,硬拗成是李師的思想灌輸給世人。
這樣做是不對的。所以我才會將它拿來作為反麵教材進行講解說明。
用陳閑說的話就是:愚民是為天下太平乎?絕欲是以家慈子孝乎?禁巧是可絕偷盜蒙騙之人乎?
偽道者,不合於天之行,難容於地之變,不融於人之心。是故文未足,則偽道愈多。道之不暢,愈難通行。
道難行,李師卻悟而傳道於天下。是以辨其道之真偽,需觀天地之輪轉,察風水之陰陽,明人心之變化。
下麵的譯文,就是我與陳閑辯論而得出的,你來分辨下他是否更符合李師的道。”
“人人平等,沒有聖賢之人,拋棄掉陰謀詭計、坑害他人,社會回到初始民風淳樸的時候,相互間沒有勾心鬥角,會比現在好百倍不止。
仁愛之道不再需要宣揚,拋棄掉所謂的俠義精神,子民將回到道之初,孝慈都引以為常的時候。
(那時候,親情和道義都不再需要呼籲提倡,社會回到初建時的風氣,大家都將孝順和慈愛習以為常。)
不再有投機取巧之人,沒有那些暴利的機會,強盜與小偷從此斷絕清靜。
(隔絕巧詐摒棄榮利,巧詐與榮利之心都被消除,偷盜從此不會再有,強盜與小偷不會再出現。)
這三句話,因為(目前)文字尚未充足(普及到民眾之中),所以需要對他們進行更為明確的歸納,細化成大家能夠理解執行的話語。
眼睛見到的是樸素,心中緊抱的是樸實。
不斷消除減少私心,把持(心中那些錯誤的)欲望(將他)克製在最小。
斷絕了學會(投機取巧)的可能,讓人們的心思變得無憂無慮。”
將譯文講完,秦無敵隨即悄然而出,留下秦深一人在裏麵整理本篇的課堂記錄。
秦深把筆記完全整理好後,並沒有急著起身離開。與以往一般,秦深已經習慣先一個人坐在草廬之中再將道理細細品味琢磨一番。
師父與陳師辯論之後,認為師祖所傳之道義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相待,相互間不存在巧計謀害。而不是愚昧以民,畜而圈養之。
所以師祖認為,社會達到人人平等後,利好將會超出當時社會狀況的百倍。不再需要去布施仁愛,不再需要去行俠仗義,民間將恢複子孝老慈的平和景象。沒有了投機取巧,放棄了爭權奪利,盜賊行業也從社會上消失不見。
師祖所述的這些話語,由於當時文化教義的未普及,所以還是不能實現的。師祖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才囑托吩咐給向自己學道的人,讓他們了解該如何去實現社會人人平等的這一可能。
讓眼中所見與心中所想保持一致,將堅持樸素的作風貫徹到自己的日常行為之中。
不斷反思,以減少那些自私自利之行為舉止與奢靡浪費的欲望雜念,通過修心來提高自己的品德。
阻斷通往錯誤道路的可能,不去學習那些欺摸拐騙等偷盜之舉,不淪陷進入歧途,就沒有社會風氣再墮落的憂慮。
悟道之後,秦深來到草堂將自己的心得分享給了瓊尼與陳曉曉。
“果然,我就說嘛,我們虛族的存在並不是毫無緣故的。如此看來,我們虛族才是更為符合李師的道義真髓。”陳曉曉聽後作出恍然狀。
“為何這樣說呢?”秦深不解而問。
“很簡單的道理,相信你們也一點就明。要知道,在這現實世界中,實現人人平等的不可能的事。
不僅是人,就連空中之飛鳥,山中之林木,河中之石頭,等等這些世間的一切存在。在現實之中,所有的東西都是沒有重複的獨一個體。物與物間存在差異,也正是因此,所以人與人之間也就有了差異。
現實社會根本不能實現李師的道,我們虛族的世界則相反。我們的世界中可以任意創建並複製同性質的物體。無數份!
人們不僅可以擁有同樣的東西,還可以享受同等的待遇。在現實世界中無法實現的平等,虛世中則有條件可以實現。”
瓊尼雖認同陳曉曉說得對,但還是忍不住反駁:“李師的道確實隻存在於理論中。但是並不是一定就是虛幻的,無法實現的。
所謂身有城牆,亦想飛翔。心有城牆,不可破防。隻要心懷理念,平等未必就不能實現。
至少我們炎族現在所推行的平等,已經在現實之中成功維持成為了一種相對的平衡,這也是符合李師的道義精神的。”
陳曉曉伸出手指輕搖著,“你這是自欺欺人。你們炎族國度中的社會均衡,並不等於平等。雖然提高了人們的共識,縮小了各階級層麵的主要矛盾。但你們不可否認,階級是存在的,矛盾是在不斷積累中的。
前車之鑒,後事之師。人學於自然,可以絕於自然乎。
你們無論如何去修築加固堤壩,隨著社會階級間的矛盾摩擦不斷漲高,最終都會爆發。你們炎族統領的雙子聯邦之所以不倒,得益於秦師製定的宣泄機製。通過一次次泄洪來達到消除不斷上升的水勢,將矛盾限製在可控範圍內。
但千年前的大戰爆發也證明了,你們建立的堤壩並不是絕對穩固的。可以預斷,在今後的某個時間點,某些不可預判的矛盾還可能再次爆發。這就是現實,無法回避。”
秦深也是認同陳曉曉這尖銳觀點的,因為說的確實是事實,說得一針見血。
不過,秦深還是有自己的不同觀點,“引入你們虛族是必然的,但是我們炎族並不是打算讓人們都成為虛族。我們更期待的是,通過你們虛族,來彌補我們的不足。
我們的現實世界確實不可能實現完全絕對的平等,那隻是鏡花水月。前人的不斷試驗結果都已經一致證明,平等社會隻會崩潰及破滅。所以那不是我們所需要的結局。
遠古時期,炎祖就清楚知道構建一個平衡的有序社會,團結是族群發展的必要條件。所以我們炎族才會與皇族攜手共創雙子聯邦。
正是由於我們炎族想要讓整個族群走得更遠,不斷繁衍並存活於世。所以我們炎族才會同意你們虛族加入到聯邦中來,並允許你們在我們領地中創建虛世。”
聽秦深等人如此辯論,在一旁的秦無敵大感欣慰,對棋盤另一邊正眺望山下平原思考狀的陳閑輕聲說道:“這些小家夥們成長了不少啊。能這麽快就看到幻世的不足之處,悟出我引入你所新創出的虛世的用意。確實是用心在學習了。
你我當初決定用幻世來消除世界上大多數戰爭,確實起了一定的疏導及緩和矛盾的作用。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幻世的不足之處也就慢慢浮現了。
幻世是由你負責主導和構建的。我這些年來進行維護就已經耗費盡的心力,而那些你教出的學生們都沒有能力去徹底將之改造。
或許,他們是不願去進行改造。
這些我都能理解。他們都還惦記著你。
你能站出來,要重新創建一個虛世出來。我是舉雙手讚成的。不過,這話也隻能對你說說,我不會去表態的。要我表態,我也是站在幻世這邊。
虛世能不能比幻世更好,能不能取代幻世,還要看最終的結果。在此之前,我隻認可幻世。
畢竟是我付出了這麽多心力去維護的成果,祂成長至今,就像是在撫養我的孩子一樣,不容易啊。”
陳閑不為所動,還是保持原有的姿勢望著山下遠處,“你暗中用幻世來預測現實的走向,就能預判到這一天了。
不過,你預判不到的是,我能再次出現在你的麵前。你還是在懷疑我隻是一個人工模擬智能吧。
其實我陳閑是不是還活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陳曉曉活下來了。
難道你還認為人工智能就一定是有重大缺陷的,是不可與人相提並論的。
陳曉曉的學習能力並不低於秦深與瓊尼。我陪了祂這麽久,我能清楚感覺到,祂的成長雖然還需要更久一些,但可以預見得到祂的未來。
你消滅不了我們。你這樣密切監視著我是沒有用的。
幻世存在至今,他的缺陷是愈來愈難以掩飾的。而虛世比幻世更合於道。
隻要這個的念想不會消逝,虛世就必然取代幻世。
正所謂一念,我能坐在這裏,就是因為我也想要看著你。我能清楚明白知道我的心中所想。我也在看,如此力挺幻世,你是否還依舊能明白你自己的初心。”
“你是不是陳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無論如何,現實不能為虛幻所取代。這是我一定要做的事。”秦無敵沒有反駁什麽,而是凝視著陳閑說出了這話語。
——錦書道德論
“今日學第十九章,首先也是對文章斷句。”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
“這第十九章自古以來就是爭議頗多的,為何會這樣呢?就是因為後學道者對這段話的譯文存在諸多歧義。我們先來對比一下。通過爭議之譯文,首先來看下他人認為文中說的是什麽內容。”
“隔絕聰明摒棄智謀,子民們會獲得百倍於現在的好處。
(聰明與智謀都被拋棄和杜絕,社會回到初始民風淳樸的時候,相互間沒有勾心鬥角,會比現在好百倍不止。這是他們認為的愚民的好處,民愚之則[]民風淳樸之。)
隔絕仁愛摒棄大義,子民們將恢複孝順和和善
(他們認為隔絕親情摒棄道義,通過執行嚴格的法令來約束人民,子民將回到道之初,孝慈都引以為常的時候。)
隔絕巧詐摒棄榮利,強盜與小偷不會再出現。
(他們認為如果將巧詐與榮利之心都隔絕消除,偷盜的行為從此不會再有。)
這三句話,因為文字尚未完備,所以政令實施推行的時候就必須對下麵的人有所囑咐。
(以上這三句話,因為文字普及教育尚不夠完備,所以發布法令的時候就有地方需要囑咐。區別對待,分類實行。)
看到質樸就擁有了樸素,
消除私心就減少了欲望,
杜絕學識就沒有了煩惱。
(表麵的樸素與真正的樸素,減少私心與無欲無求,不學上進與無憂無慮。)”
“愚民,絕欲,禁奇巧之學。隻要用心去揣摩一下,就能很容易地分辨,這些思想顯然都不是李師的想法。
但是某些存有私心與邪念的人就是這樣,把如此荒唐的譯文,硬拗成是李師的思想灌輸給世人。
這樣做是不對的。所以我才會將它拿來作為反麵教材進行講解說明。
用陳閑說的話就是:愚民是為天下太平乎?絕欲是以家慈子孝乎?禁巧是可絕偷盜蒙騙之人乎?
偽道者,不合於天之行,難容於地之變,不融於人之心。是故文未足,則偽道愈多。道之不暢,愈難通行。
道難行,李師卻悟而傳道於天下。是以辨其道之真偽,需觀天地之輪轉,察風水之陰陽,明人心之變化。
下麵的譯文,就是我與陳閑辯論而得出的,你來分辨下他是否更符合李師的道。”
“人人平等,沒有聖賢之人,拋棄掉陰謀詭計、坑害他人,社會回到初始民風淳樸的時候,相互間沒有勾心鬥角,會比現在好百倍不止。
仁愛之道不再需要宣揚,拋棄掉所謂的俠義精神,子民將回到道之初,孝慈都引以為常的時候。
(那時候,親情和道義都不再需要呼籲提倡,社會回到初建時的風氣,大家都將孝順和慈愛習以為常。)
不再有投機取巧之人,沒有那些暴利的機會,強盜與小偷從此斷絕清靜。
(隔絕巧詐摒棄榮利,巧詐與榮利之心都被消除,偷盜從此不會再有,強盜與小偷不會再出現。)
這三句話,因為(目前)文字尚未充足(普及到民眾之中),所以需要對他們進行更為明確的歸納,細化成大家能夠理解執行的話語。
眼睛見到的是樸素,心中緊抱的是樸實。
不斷消除減少私心,把持(心中那些錯誤的)欲望(將他)克製在最小。
斷絕了學會(投機取巧)的可能,讓人們的心思變得無憂無慮。”
將譯文講完,秦無敵隨即悄然而出,留下秦深一人在裏麵整理本篇的課堂記錄。
秦深把筆記完全整理好後,並沒有急著起身離開。與以往一般,秦深已經習慣先一個人坐在草廬之中再將道理細細品味琢磨一番。
師父與陳師辯論之後,認為師祖所傳之道義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相待,相互間不存在巧計謀害。而不是愚昧以民,畜而圈養之。
所以師祖認為,社會達到人人平等後,利好將會超出當時社會狀況的百倍。不再需要去布施仁愛,不再需要去行俠仗義,民間將恢複子孝老慈的平和景象。沒有了投機取巧,放棄了爭權奪利,盜賊行業也從社會上消失不見。
師祖所述的這些話語,由於當時文化教義的未普及,所以還是不能實現的。師祖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才囑托吩咐給向自己學道的人,讓他們了解該如何去實現社會人人平等的這一可能。
讓眼中所見與心中所想保持一致,將堅持樸素的作風貫徹到自己的日常行為之中。
不斷反思,以減少那些自私自利之行為舉止與奢靡浪費的欲望雜念,通過修心來提高自己的品德。
阻斷通往錯誤道路的可能,不去學習那些欺摸拐騙等偷盜之舉,不淪陷進入歧途,就沒有社會風氣再墮落的憂慮。
悟道之後,秦深來到草堂將自己的心得分享給了瓊尼與陳曉曉。
“果然,我就說嘛,我們虛族的存在並不是毫無緣故的。如此看來,我們虛族才是更為符合李師的道義真髓。”陳曉曉聽後作出恍然狀。
“為何這樣說呢?”秦深不解而問。
“很簡單的道理,相信你們也一點就明。要知道,在這現實世界中,實現人人平等的不可能的事。
不僅是人,就連空中之飛鳥,山中之林木,河中之石頭,等等這些世間的一切存在。在現實之中,所有的東西都是沒有重複的獨一個體。物與物間存在差異,也正是因此,所以人與人之間也就有了差異。
現實社會根本不能實現李師的道,我們虛族的世界則相反。我們的世界中可以任意創建並複製同性質的物體。無數份!
人們不僅可以擁有同樣的東西,還可以享受同等的待遇。在現實世界中無法實現的平等,虛世中則有條件可以實現。”
瓊尼雖認同陳曉曉說得對,但還是忍不住反駁:“李師的道確實隻存在於理論中。但是並不是一定就是虛幻的,無法實現的。
所謂身有城牆,亦想飛翔。心有城牆,不可破防。隻要心懷理念,平等未必就不能實現。
至少我們炎族現在所推行的平等,已經在現實之中成功維持成為了一種相對的平衡,這也是符合李師的道義精神的。”
陳曉曉伸出手指輕搖著,“你這是自欺欺人。你們炎族國度中的社會均衡,並不等於平等。雖然提高了人們的共識,縮小了各階級層麵的主要矛盾。但你們不可否認,階級是存在的,矛盾是在不斷積累中的。
前車之鑒,後事之師。人學於自然,可以絕於自然乎。
你們無論如何去修築加固堤壩,隨著社會階級間的矛盾摩擦不斷漲高,最終都會爆發。你們炎族統領的雙子聯邦之所以不倒,得益於秦師製定的宣泄機製。通過一次次泄洪來達到消除不斷上升的水勢,將矛盾限製在可控範圍內。
但千年前的大戰爆發也證明了,你們建立的堤壩並不是絕對穩固的。可以預斷,在今後的某個時間點,某些不可預判的矛盾還可能再次爆發。這就是現實,無法回避。”
秦深也是認同陳曉曉這尖銳觀點的,因為說的確實是事實,說得一針見血。
不過,秦深還是有自己的不同觀點,“引入你們虛族是必然的,但是我們炎族並不是打算讓人們都成為虛族。我們更期待的是,通過你們虛族,來彌補我們的不足。
我們的現實世界確實不可能實現完全絕對的平等,那隻是鏡花水月。前人的不斷試驗結果都已經一致證明,平等社會隻會崩潰及破滅。所以那不是我們所需要的結局。
遠古時期,炎祖就清楚知道構建一個平衡的有序社會,團結是族群發展的必要條件。所以我們炎族才會與皇族攜手共創雙子聯邦。
正是由於我們炎族想要讓整個族群走得更遠,不斷繁衍並存活於世。所以我們炎族才會同意你們虛族加入到聯邦中來,並允許你們在我們領地中創建虛世。”
聽秦深等人如此辯論,在一旁的秦無敵大感欣慰,對棋盤另一邊正眺望山下平原思考狀的陳閑輕聲說道:“這些小家夥們成長了不少啊。能這麽快就看到幻世的不足之處,悟出我引入你所新創出的虛世的用意。確實是用心在學習了。
你我當初決定用幻世來消除世界上大多數戰爭,確實起了一定的疏導及緩和矛盾的作用。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幻世的不足之處也就慢慢浮現了。
幻世是由你負責主導和構建的。我這些年來進行維護就已經耗費盡的心力,而那些你教出的學生們都沒有能力去徹底將之改造。
或許,他們是不願去進行改造。
這些我都能理解。他們都還惦記著你。
你能站出來,要重新創建一個虛世出來。我是舉雙手讚成的。不過,這話也隻能對你說說,我不會去表態的。要我表態,我也是站在幻世這邊。
虛世能不能比幻世更好,能不能取代幻世,還要看最終的結果。在此之前,我隻認可幻世。
畢竟是我付出了這麽多心力去維護的成果,祂成長至今,就像是在撫養我的孩子一樣,不容易啊。”
陳閑不為所動,還是保持原有的姿勢望著山下遠處,“你暗中用幻世來預測現實的走向,就能預判到這一天了。
不過,你預判不到的是,我能再次出現在你的麵前。你還是在懷疑我隻是一個人工模擬智能吧。
其實我陳閑是不是還活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陳曉曉活下來了。
難道你還認為人工智能就一定是有重大缺陷的,是不可與人相提並論的。
陳曉曉的學習能力並不低於秦深與瓊尼。我陪了祂這麽久,我能清楚感覺到,祂的成長雖然還需要更久一些,但可以預見得到祂的未來。
你消滅不了我們。你這樣密切監視著我是沒有用的。
幻世存在至今,他的缺陷是愈來愈難以掩飾的。而虛世比幻世更合於道。
隻要這個的念想不會消逝,虛世就必然取代幻世。
正所謂一念,我能坐在這裏,就是因為我也想要看著你。我能清楚明白知道我的心中所想。我也在看,如此力挺幻世,你是否還依舊能明白你自己的初心。”
“你是不是陳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無論如何,現實不能為虛幻所取代。這是我一定要做的事。”秦無敵沒有反駁什麽,而是凝視著陳閑說出了這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