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後的第一個早朝,天還未亮,朱雀大道便展現出一副忙碌畫麵,馬夫趕馬,轎夫抬轎。市場上,人來人往,好似趕集。不過此刻有位身著一襲紫色官袍老人在馬車行至朱雀大道時,抬起了馬車門簾沙啞的說道:老魏啊,今天在教樂坊大門停下吧,陪我下車走一段路。
魏姓老馬夫籲的一聲將馬停在街旁,極力的勸道;“老大人,這都快立冬了的大冷天,太陽都還沒出來哩,你在車裏多烤烤火,下來凍壞了可怎麽辦呐?”
老人沒有聽從馬夫的勸阻,從馬車裏鑽了出來,馬夫趕緊說道:“老大人,你慢點。”
那位在安大殿百官前列穩穩站立整整三十年的老人從車出來時雙腿劇烈的抖動著,老馬夫搬出一個車凳,用力的扶著老人下了馬車。一陣涼風吹過老人後背,紫袍老人打了個冷顫,有氣無力的咳了幾聲,哈了一口暖氣熱了熱手便把雙手籠到袖口中。
左仆射王績與提著燈籠的老奴兩人佝僂著背緩緩地走在朱雀大道上,還沒有升起的太陽就將二人的身影拉的老長。
“四十年前,也是你陪我走的這條街吧。那天我第一次上朝,這腿也像今天這般抖得厲害,哈哈哈。送了我這麽些年也幸苦你了。”
左仆射與馬夫相視一笑,“我十八歲考取進士,入京為官,從屯田司主事做起,一心為公,十年才做到了員外郎。太上皇即位後,又花了十來年做到了工部侍郎。說來慚愧,做官二十年依然一貧如洗,囊中羞澀,一瓶濁酒配了一碟豬肉,你我二人在小院裏慶祝我的升遷之禮。升遷後的第一次早朝,還是你平日裏攢下來的錢買了一匹老馬,一架破車送我一路來到這朱雀大道。四周上朝的大臣們乘坐皆是絲綢裝裹,鑲金嵌寶的馬車,是我王績沒有厚待你啊!”
頭發花白的老人停下腳步揮手打住了馬夫要說的話,望了望前方城牆上朱雀門三個大字,咽下口水潤了潤喉嚨,“大多數人眼裏六部最不起眼的工部卻是與百姓打交道最多的一個官部,在工部二十年,朝堂裏的勾心鬥角攀龍附鳳我是一點沒學,就弄明白四個字,濟世安民。在工部的那二十年是我最快樂的二十年啊”
老馬夫扶著身影微微搖晃的老人,二人再次緩慢走向城門。
“我四十歲時官拜工部尚書,四十三歲位至吏部尚書,四十八歲坐上了右仆射高位,五十歲時,老仆射房喬病逝,我又接過左仆射這萬人之上的官位,算算至今已有二十年有餘了。當初為官本心雖未忘,但早已蒙塵,實在有愧天下百姓。”
城門下,平日裏咳嗽一聲百官都會心裏打顫的左仆射大人破天荒的拍了拍老馬夫的肩膀:“聽我念叨了一輩子,幸苦你了。老魏啊,我從未拿你當過仆人,在我心裏,你一直都是我的異性兄弟。我膝下無子於祖宗有愧乃是不孝,我在趙羨奪位後依舊居於高位有愧於太上皇賞識之恩乃是不忠,我未能讓你安享天倫之樂乃是不義。我這種不忠不孝不義之人,活到這麽大把歲數還真是有趣,有趣之極!”
老人口中說著有趣,可麵色卻愈發的難過,全天下都把他往孤臣的路上逼,他不敢娶妻生子,生怕他們在自己離世後被滿朝報複,他心裏也委屈啊,就連從小就跟著他的書童現在的馬夫的安全也保證不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左仆射王績破天荒感覺到自己活得太過窩囊。
此心拖泥帶水,是人生最苦處。
“這次就讓我自己走上台階吧,來時無憂無慮,歸時滿身瘡痍,也罷!”
紫袍老人拍了拍魏馬夫的肩膀,轉頭獨自走進城門,步伐穩健,意氣風發,如初次早朝那般風華正茂。
魏馬夫雙膝跪在城門口,老淚縱橫,大喊道:“績大哥!”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直射在那條走過無數次的老街上,溫柔的陽光直追拾階而上的老人,台階上的百官看到如虎狼氣勢一步一步登上階梯的左仆射,紛紛讓開道路朝兩旁退去。當老人在永安殿門口停下腳步,回首望向晨光中的京城,如滿負朝氣的青年正漸漸抬頭。
肩膀被一雙剛毅大手拍了拍,回頭一看:禦史大夫範章,輔國大將軍張元寶二位同樣的三朝元老正望向他,他整理了一下朝服,率先大步跨入永安殿!
老馬夫緩緩起身,驅車直往宮城另一側丹鳳門。
皇帝趙羨一襲龍袍高坐龍椅,顯然冬日裏難得一見的暖陽天氣讓這位中年帝王有一個不錯的心情。一旁的雞公嗓太監高聲喊道:“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百官之首的那位多少年未發一聲老人捋了捋腰間金魚袋緩緩走出隊列,短短三四步讓朝堂上百官膽戰心驚,令人窒息。
“老臣有事啟奏。”
趙羨望向那位多年來惜字如金的老臣,詫異道:“王愛卿所奏何事?”
左仆射平舉笏板奏對:“臣每夜恒思廟堂百姓間事,或夜半不寐。自七道伐王以來,年年征戰,國力衰減。朝堂上紛紛鬧鬧,無統一之術,民間餓殍滿地,無濟民之策。昆夷鐵騎已在北境之外集結,隨時可馬蹄南下,攻伐中原。北地三道又將掀起腥風血雨。十五道除西秦道外,另十四道百姓又將度過艱難寒冬,待到春歸還剩幾人。百姓為之解體,怨讟既作,天下如今之局麵,君可知何解?”
趙羨歎息一聲:“唉,朕又何嚐不希望天下太平,不知王老仆射有何良策,直言無隱,朕虛心受教。”
“自陛下勾結昆夷害死隱太子,軟禁太上皇篡奪皇位後,天下大亂!”
此言一出,百官震驚,匆忙跪下,皇帝趙羨麵色鐵青,雙手握拳,骨頭哧哧作響。
王績潤了潤喉舌,接著說道:“雖天子即位後,兼聽眾言,選賢任能,每日批閱奏章至深夜,縮減宮中調度,盛世之時當屬一代賢君。然朝堂之上有太上皇隱太子一脈老臣子與陛下登基後一手提拔起來新進官員一係的勾心鬥角;內有七道勤王之戰;外有昆夷虎視眈眈,據北方傳來消息,昆夷騎兵即將南下,國將滅亡,已無時日供陛下安政強國徐徐圖之。陛下仁心願留微臣們一幫老人性命雖說有堵天下悠悠之口的心思,但老臣子們也心知肚明陛下的一番苦心,為今之計有二,其一陛下退位,太上皇重新執掌朝政,收回七道,舉全國之力守衛北境抵擋昆夷。”
禦史大夫範章,鎮國大將軍張元寶出列附議。
高坐龍椅的帝王仿佛沒了一身氣力,握緊的拳頭緩緩放開,眼皮聳拉有氣無力的問道:“那其二是什麽。”
左仆射剛開口說道其二之時,便被殿外的傳來的聲音給打斷了。
老街一旁的教樂坊院子裏,一位頭發斑白的老嫗在蕭涼天氣裏用一隻尺八吹奏《虛鐸》一曲,尺音蒼涼而遼闊,空靈而神遊。一位身著素衣的中年女子端立一旁,神色淡然,雙眼微閉。院子裏的槐樹葉散落一地,結著霜鋪滿石板,魏姓老馬夫在門外停下了車,臉上的淚痕不知去向,把左腳搭在車架上,左手手肘抵在膝蓋處,手掌撐著下顎,不停地咬著指甲,右手無力的垂握馬鞭,來回晃動。
曲子驟停,聲音尚在空氣中盤旋。
“他們都安排走了嗎?”老嫗未回頭,仿佛對著空氣發問。
“昨夜關城門前就就已經出城了”
“他走了嗎?”
“走了”
素衣女子呼出幾口白氣又說道,“那我們什麽時候動身?”
“等他走了吧”
空氣在那一刻似乎冷到了冰點。
“路還挺遠的”,素衣女子用著很平靜語氣但兩行清淚卻已悄然滴落在地。
老嫗扶了扶頭發上的簪子,那一夜全白的頭發風中格外刺眼,悲涼的說道:“走吧。”
一架平日裏在京城無人敢攔的鑲金馬車在日出時分,緩緩離城。
永安殿內百官齊刷刷的拜向殿門。
太上皇駕到!
一身布衣猶如農家老夫打扮的太上皇走進宮門。十年未出鳴鸞殿更未邁入永安殿一步的老者,一掃十年來的陰鬱心境,回光返照,容姿煥發,一襲布衣也掩飾不住那霸道的帝王之氣。
父子四目相對,沒有劍拔弩張。這一次做父親趙洵先開了口:“當了十年皇帝可還習慣?”
趙羨十年來大概是第一次如此輕鬆地笑道:“還沒有習慣啊,不過已經不重要了,我曾經以為我能做個好皇帝,不過亡國還是亡己這種選擇我身上留著的皇家血脈會告訴我如何抉擇。”緩緩解下冕冠,起身站立在龍椅旁說道:“父皇請坐”
並沒有驚異神色的趙洵走到了台階旁擺了擺手:“三位老愛卿還有侍郎陳庭,右仆射楊興,中書舍人冉南朝及秘書監劉季真留下,其他人退朝吧!”
百官噤若寒蟬,不敢私語,快步離開皇宮。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今天之後,朝堂有巨變。
大殿裏一下空曠開來,趙洵深情地拍了拍殿裏的巨大石柱,正聲道:“秘書監劉季真聽旨。”
曆史上出過大朔六位秘書監的劉氏一族這一代的家主劉季真倉惶跪下:“臣接旨!”
“替我擬遺旨。”
大殿裏除開三位老臣,其餘人皆是一驚。立於龍椅旁的趙羨更是兩膝跪地,雙目微紅。
“廢長皇子趙毅太子之位,立四皇子趙羨為太子,大赦天下。”
“宣西蜀道,南詔道,嶺南道,江東道,江西道,淮南道,河東道七道之地刺史,節度使,按察使進京,若有不從者視作謀反。”
大概站累了,趙洵坐在了台階上,右手搭在了扶手上。
“侍郎陳庭,中書舍人冉南朝,右仆射楊興。你三人是羨兒選任的朝廷青年才俊,雖然我已許久不涉朝政,但你們的才能我也有所耳聞,大朔需要你們來改頭換麵,營造新氣象了,我們這一幫守成之人都老了。”
三人含淚跪下,默不作聲。
跟著太上皇走進大殿的小勺子端著一個桃木盤子走上前,一壺菊花酒,四個杯子。
鼓樓傳來一聲鍾響,而後長響不止。
那一天,太上皇趙洵同三位一起營造了永淳之輝的老臣闔然長逝,震驚天下。
遺詔傳遍天下,趙羨一身白衣倒在皇後楊浩真的懷裏放聲大哭。
朱雀老街再也沒有那些年那些老人走過,出城之後的馬車停在了城外,老馬夫與老嫗同時望向了京城,淚流不止。
魏姓老馬夫籲的一聲將馬停在街旁,極力的勸道;“老大人,這都快立冬了的大冷天,太陽都還沒出來哩,你在車裏多烤烤火,下來凍壞了可怎麽辦呐?”
老人沒有聽從馬夫的勸阻,從馬車裏鑽了出來,馬夫趕緊說道:“老大人,你慢點。”
那位在安大殿百官前列穩穩站立整整三十年的老人從車出來時雙腿劇烈的抖動著,老馬夫搬出一個車凳,用力的扶著老人下了馬車。一陣涼風吹過老人後背,紫袍老人打了個冷顫,有氣無力的咳了幾聲,哈了一口暖氣熱了熱手便把雙手籠到袖口中。
左仆射王績與提著燈籠的老奴兩人佝僂著背緩緩地走在朱雀大道上,還沒有升起的太陽就將二人的身影拉的老長。
“四十年前,也是你陪我走的這條街吧。那天我第一次上朝,這腿也像今天這般抖得厲害,哈哈哈。送了我這麽些年也幸苦你了。”
左仆射與馬夫相視一笑,“我十八歲考取進士,入京為官,從屯田司主事做起,一心為公,十年才做到了員外郎。太上皇即位後,又花了十來年做到了工部侍郎。說來慚愧,做官二十年依然一貧如洗,囊中羞澀,一瓶濁酒配了一碟豬肉,你我二人在小院裏慶祝我的升遷之禮。升遷後的第一次早朝,還是你平日裏攢下來的錢買了一匹老馬,一架破車送我一路來到這朱雀大道。四周上朝的大臣們乘坐皆是絲綢裝裹,鑲金嵌寶的馬車,是我王績沒有厚待你啊!”
頭發花白的老人停下腳步揮手打住了馬夫要說的話,望了望前方城牆上朱雀門三個大字,咽下口水潤了潤喉嚨,“大多數人眼裏六部最不起眼的工部卻是與百姓打交道最多的一個官部,在工部二十年,朝堂裏的勾心鬥角攀龍附鳳我是一點沒學,就弄明白四個字,濟世安民。在工部的那二十年是我最快樂的二十年啊”
老馬夫扶著身影微微搖晃的老人,二人再次緩慢走向城門。
“我四十歲時官拜工部尚書,四十三歲位至吏部尚書,四十八歲坐上了右仆射高位,五十歲時,老仆射房喬病逝,我又接過左仆射這萬人之上的官位,算算至今已有二十年有餘了。當初為官本心雖未忘,但早已蒙塵,實在有愧天下百姓。”
城門下,平日裏咳嗽一聲百官都會心裏打顫的左仆射大人破天荒的拍了拍老馬夫的肩膀:“聽我念叨了一輩子,幸苦你了。老魏啊,我從未拿你當過仆人,在我心裏,你一直都是我的異性兄弟。我膝下無子於祖宗有愧乃是不孝,我在趙羨奪位後依舊居於高位有愧於太上皇賞識之恩乃是不忠,我未能讓你安享天倫之樂乃是不義。我這種不忠不孝不義之人,活到這麽大把歲數還真是有趣,有趣之極!”
老人口中說著有趣,可麵色卻愈發的難過,全天下都把他往孤臣的路上逼,他不敢娶妻生子,生怕他們在自己離世後被滿朝報複,他心裏也委屈啊,就連從小就跟著他的書童現在的馬夫的安全也保證不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左仆射王績破天荒感覺到自己活得太過窩囊。
此心拖泥帶水,是人生最苦處。
“這次就讓我自己走上台階吧,來時無憂無慮,歸時滿身瘡痍,也罷!”
紫袍老人拍了拍魏馬夫的肩膀,轉頭獨自走進城門,步伐穩健,意氣風發,如初次早朝那般風華正茂。
魏馬夫雙膝跪在城門口,老淚縱橫,大喊道:“績大哥!”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直射在那條走過無數次的老街上,溫柔的陽光直追拾階而上的老人,台階上的百官看到如虎狼氣勢一步一步登上階梯的左仆射,紛紛讓開道路朝兩旁退去。當老人在永安殿門口停下腳步,回首望向晨光中的京城,如滿負朝氣的青年正漸漸抬頭。
肩膀被一雙剛毅大手拍了拍,回頭一看:禦史大夫範章,輔國大將軍張元寶二位同樣的三朝元老正望向他,他整理了一下朝服,率先大步跨入永安殿!
老馬夫緩緩起身,驅車直往宮城另一側丹鳳門。
皇帝趙羨一襲龍袍高坐龍椅,顯然冬日裏難得一見的暖陽天氣讓這位中年帝王有一個不錯的心情。一旁的雞公嗓太監高聲喊道:“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百官之首的那位多少年未發一聲老人捋了捋腰間金魚袋緩緩走出隊列,短短三四步讓朝堂上百官膽戰心驚,令人窒息。
“老臣有事啟奏。”
趙羨望向那位多年來惜字如金的老臣,詫異道:“王愛卿所奏何事?”
左仆射平舉笏板奏對:“臣每夜恒思廟堂百姓間事,或夜半不寐。自七道伐王以來,年年征戰,國力衰減。朝堂上紛紛鬧鬧,無統一之術,民間餓殍滿地,無濟民之策。昆夷鐵騎已在北境之外集結,隨時可馬蹄南下,攻伐中原。北地三道又將掀起腥風血雨。十五道除西秦道外,另十四道百姓又將度過艱難寒冬,待到春歸還剩幾人。百姓為之解體,怨讟既作,天下如今之局麵,君可知何解?”
趙羨歎息一聲:“唉,朕又何嚐不希望天下太平,不知王老仆射有何良策,直言無隱,朕虛心受教。”
“自陛下勾結昆夷害死隱太子,軟禁太上皇篡奪皇位後,天下大亂!”
此言一出,百官震驚,匆忙跪下,皇帝趙羨麵色鐵青,雙手握拳,骨頭哧哧作響。
王績潤了潤喉舌,接著說道:“雖天子即位後,兼聽眾言,選賢任能,每日批閱奏章至深夜,縮減宮中調度,盛世之時當屬一代賢君。然朝堂之上有太上皇隱太子一脈老臣子與陛下登基後一手提拔起來新進官員一係的勾心鬥角;內有七道勤王之戰;外有昆夷虎視眈眈,據北方傳來消息,昆夷騎兵即將南下,國將滅亡,已無時日供陛下安政強國徐徐圖之。陛下仁心願留微臣們一幫老人性命雖說有堵天下悠悠之口的心思,但老臣子們也心知肚明陛下的一番苦心,為今之計有二,其一陛下退位,太上皇重新執掌朝政,收回七道,舉全國之力守衛北境抵擋昆夷。”
禦史大夫範章,鎮國大將軍張元寶出列附議。
高坐龍椅的帝王仿佛沒了一身氣力,握緊的拳頭緩緩放開,眼皮聳拉有氣無力的問道:“那其二是什麽。”
左仆射剛開口說道其二之時,便被殿外的傳來的聲音給打斷了。
老街一旁的教樂坊院子裏,一位頭發斑白的老嫗在蕭涼天氣裏用一隻尺八吹奏《虛鐸》一曲,尺音蒼涼而遼闊,空靈而神遊。一位身著素衣的中年女子端立一旁,神色淡然,雙眼微閉。院子裏的槐樹葉散落一地,結著霜鋪滿石板,魏姓老馬夫在門外停下了車,臉上的淚痕不知去向,把左腳搭在車架上,左手手肘抵在膝蓋處,手掌撐著下顎,不停地咬著指甲,右手無力的垂握馬鞭,來回晃動。
曲子驟停,聲音尚在空氣中盤旋。
“他們都安排走了嗎?”老嫗未回頭,仿佛對著空氣發問。
“昨夜關城門前就就已經出城了”
“他走了嗎?”
“走了”
素衣女子呼出幾口白氣又說道,“那我們什麽時候動身?”
“等他走了吧”
空氣在那一刻似乎冷到了冰點。
“路還挺遠的”,素衣女子用著很平靜語氣但兩行清淚卻已悄然滴落在地。
老嫗扶了扶頭發上的簪子,那一夜全白的頭發風中格外刺眼,悲涼的說道:“走吧。”
一架平日裏在京城無人敢攔的鑲金馬車在日出時分,緩緩離城。
永安殿內百官齊刷刷的拜向殿門。
太上皇駕到!
一身布衣猶如農家老夫打扮的太上皇走進宮門。十年未出鳴鸞殿更未邁入永安殿一步的老者,一掃十年來的陰鬱心境,回光返照,容姿煥發,一襲布衣也掩飾不住那霸道的帝王之氣。
父子四目相對,沒有劍拔弩張。這一次做父親趙洵先開了口:“當了十年皇帝可還習慣?”
趙羨十年來大概是第一次如此輕鬆地笑道:“還沒有習慣啊,不過已經不重要了,我曾經以為我能做個好皇帝,不過亡國還是亡己這種選擇我身上留著的皇家血脈會告訴我如何抉擇。”緩緩解下冕冠,起身站立在龍椅旁說道:“父皇請坐”
並沒有驚異神色的趙洵走到了台階旁擺了擺手:“三位老愛卿還有侍郎陳庭,右仆射楊興,中書舍人冉南朝及秘書監劉季真留下,其他人退朝吧!”
百官噤若寒蟬,不敢私語,快步離開皇宮。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今天之後,朝堂有巨變。
大殿裏一下空曠開來,趙洵深情地拍了拍殿裏的巨大石柱,正聲道:“秘書監劉季真聽旨。”
曆史上出過大朔六位秘書監的劉氏一族這一代的家主劉季真倉惶跪下:“臣接旨!”
“替我擬遺旨。”
大殿裏除開三位老臣,其餘人皆是一驚。立於龍椅旁的趙羨更是兩膝跪地,雙目微紅。
“廢長皇子趙毅太子之位,立四皇子趙羨為太子,大赦天下。”
“宣西蜀道,南詔道,嶺南道,江東道,江西道,淮南道,河東道七道之地刺史,節度使,按察使進京,若有不從者視作謀反。”
大概站累了,趙洵坐在了台階上,右手搭在了扶手上。
“侍郎陳庭,中書舍人冉南朝,右仆射楊興。你三人是羨兒選任的朝廷青年才俊,雖然我已許久不涉朝政,但你們的才能我也有所耳聞,大朔需要你們來改頭換麵,營造新氣象了,我們這一幫守成之人都老了。”
三人含淚跪下,默不作聲。
跟著太上皇走進大殿的小勺子端著一個桃木盤子走上前,一壺菊花酒,四個杯子。
鼓樓傳來一聲鍾響,而後長響不止。
那一天,太上皇趙洵同三位一起營造了永淳之輝的老臣闔然長逝,震驚天下。
遺詔傳遍天下,趙羨一身白衣倒在皇後楊浩真的懷裏放聲大哭。
朱雀老街再也沒有那些年那些老人走過,出城之後的馬車停在了城外,老馬夫與老嫗同時望向了京城,淚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