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莫含簫從幼年開始就遠離家人,生活在大明,他沒有被家仆們害死,完全是因為他是個聽話懂事的孩子。


    他從小就深深知道什麽是聽話懂事,就知道看人臉色,見機行事。


    在他的記憶力,讓他真正有家人感覺,真正有被疼愛感覺的人,隻有淩君回。


    長大以後的莫含簫甚至懷疑,那個真正的東瀛征夷大將軍足利家的孩子已經夭折,而他隻是個被他們從大明找來替代那個叫足利源的孩子,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明子孫。


    不過這隻是他的懷疑罷了。


    雖然莫含簫這些年裏,完全無心所謂的東瀛國事。可是那個他早已沒有印象的父親,足利將軍,這位在東瀛炙手可熱的征夷大將軍權勢能夠超越天皇,這樣一位東瀛的統治者絕不容許他派往大明的兒子沉湎於自己的小日子。


    這些年,大將軍經常派新人來監督他。


    甚至給他二十歲的時候,安排了兩位東瀛的夫人。讓他順利有了自己的子嗣。


    在那將近五年的時間裏,他稍稍安定了些。


    可是在他的所謂夫人們產下嬰兒不久,這兩位夫人也先後被帶回了東瀛。


    自然,孩子們也被帶走了。


    當時的莫含簫佇立在大明的國土上,看著他們離去,真是欲哭無淚。


    可是這樣的無能為力,這樣的欲哭無淚他習慣了。


    這兩位夫人本就是奉命來照顧他,奉命來完成足利家族使命的人,而且還是兩個不容輕視的女武士。


    想來如果她們和孩子們能順利回到東瀛的話,孩子們也該有十來歲了吧。


    那又能怎麽樣呢?孩子們是不是根本不知道他這位父親的存在?


    足利家族的人根本不會在意這點蠅營狗苟的兒女私情。


    自然也不會告訴他,關於他的女人和孩子的消息。


    重要的是他已經完成了自己家族使命之一,繁衍。另一件事情才是他的終生使命。


    但他自己還是偷偷地請人打聽了孩子們的消息。


    他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在東瀛生活的不錯。


    他們都在接受足利家的訓練。


    可是莫含簫卻希望他們能生活在大明,像個普普通通人家的孩子那樣,和父母兄弟姊妹們生活在一起。


    征夷大將軍當年將自己的第五位兒子足利源,也就是他莫含簫送到大明,就是為了讓他能夠了解強大的大明,學習大明的文韜武略,能在海外建立一方足利家的番屬國。


    甚至希望能分到大明的一方土地作為屬國的領土。


    莫含簫身邊的四位家仆,就是他父親征夷大將軍的四位屬下,個個武功高強,足智多謀。


    他們就是為了成就足利將軍的宏圖大業,為了東瀛的國事,遠赴大明輔佐他這位少主。


    本來這些年莫含簫根本不在意家仆和隨從們在他身邊到底做了什麽。


    他們對他也沒有多少敬畏。他們對他的話根本也不放在心上。


    這些年莫含簫也習慣了。


    他們之間各做各的事情,多少有點互不相幹,相安無事意思。


    甚至在他年少的時候家仆們還鬧過內訌。


    那次四大家仆之間的內訌差點讓他在大明成為孤魂野鬼。


    幸虧他遇到了淩君回。是淩君回在生死邊緣給他溫暖。


    想到淩君回,莫含簫鼻子一酸。大雪紛飛的天氣裏是他給他溫暖,給他食物,才讓他活了下來。


    若不是他,他恐怕早已凍死餓死了吧?


    在漳州見到淩君回的那一刻,他才感覺到自己對整個世界有了新的感知。


    這麽多年以後,他對這個人世間第一次有了不一樣的觸角。


    那個當年疼愛他的人,還像以前一樣疼愛他。甚至在見到他的時候,淚流不止。


    一遍又一遍地叫他的名字,甚至跟他道歉,後悔當年沒有將他帶在身邊。


    自從見到淩君回,這幾個月裏,他再也沒有出海。


    他最喜歡的那艘出海的大船,就靜靜地泊在了漳州碼頭。


    在冬天來臨的時候,若是往常,他一定帶著自己的商隊,前往南洋去了。可是現在,他哪裏也不想去。


    他就想守在淩君回身邊,和他一起吃早飯,午飯和晚飯。和他一起逛東街和西市,和他一起喝茶閑聊……


    今天淩君回為何要出城?還帶著那麽多人?


    莫含簫的心沉了下來。他慢慢地倒在了椅子裏,微微閉上了眼睛。


    可是他此時卻不能去找他,不能和他在一起。


    那麽此時他最該做的就是要改變這些。


    最近這幾年,家仆們似乎是鬧得他凶了些。


    是時候弄清楚他們到底都幹了什麽。


    -


    很快,正準備進山的傅雁行收到了宋九洛來漳州的消息。


    可想而知他此刻的心情,簡直比淩君回還震驚。


    北溪,他的兒子宋九洛在北溪的方向消失了蹤跡。


    這個孩子從小就在他的身邊長大,哪怕是他幼時,淩君回也總是帶著他,跟隨在他大軍的不遠處集鎮上,或者是城裏。


    如果在他的有生之年還能有父子之情的話,那麽就一定是和這個叫宋九洛的孩子之間的感情。


    那麽他們現在唯一的方向就是是向北進發。


    他不像淩君回那樣,掩飾了宋九洛的身份。


    整裝待發的時候傅雁行道:“我兒宋九洛,昨日到了北溪渡口,與他的兄弟們失散了,至今毫無音訊。此番出征,先要找到他。”


    他身邊有幾位副將,自然是知道宋九洛的,因為在宋九洛幼時傅雁行曾將他帶到軍中。


    他們知道宋九洛是傅雁行的義子。因為傅雁行身份特殊,恐難再婚配,所以對這位義子視如己出。


    而且他們也知道,叫宋九洛的這個孩子生性淳厚,對人彬彬有禮。


    也深得他們喜愛。


    其中一位著急道:“小少爺為何突然來到漳州?”


    “淩先生可與小少爺在一起?”


    “他身邊可還有旁人?”


    傅雁行冷靜道:“我和淩先生都不知道他為何要來漳州。先生沒有在他身邊。隻知道這小兔崽子身邊有幾位江湖高手,其中有一位武功不錯的年輕人。我營中可有雪山派弟子?”


    隻聽得隊伍的末尾有人大聲叫道:“弟子在!弟子師承雪山派。因師門有規矩,不暴露師承來曆,所以屬下一直隱藏師承。”


    “好,尊重各位的門派規矩。但是現在我兒宋九洛師承雪山派,身邊很有可能有雪山派高手,所以各位尤其是雪山派的將士,注意甄別他們行蹤。洛兒是我的義子,雖是私人之事,但是他的身份容易被倭寇利用,也怕被俍兵利用,所以,大家全力追蹤宋九洛,確保他的安全。”


    傅雁行的話在情在理,也計謀深遠。


    神機營的將士們異口同聲道:“是!”


    對於剛才有人說自己是雪山派弟子,這樣的一幹將士們,沒有人回頭,也沒有人驚詫,就算有人說自己是雪山派掌門都不會有人回頭看。


    因為神機營的人本就是大明的精英,誰的來頭都不小,誰的能力都不小。


    就算是再大的來頭又能怎麽樣?在神機營必須是一名合格的戰士。必須要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偵諜,格鬥,使用火器,戰場上廝殺。一樣都不能少。


    “通知暗中偵諜的將士,打探宋九洛等人的消息,迅速回報。”


    隻聽一人在隊伍中大聲道:“是!”


    大明的軍隊中,最振奮人心的出征場麵,一定是神機營的將士們的出征。


    一瞬間萬馬奔騰,一彪穿著鎧甲的神機營戰士們很快絕塵而去。


    幾乎同時,正在碼頭巡視的方辰休也得到了消息。


    一個叫宋九洛的少年,身邊幾位高手,消失在北溪渡口的南岸。


    方辰休笑了笑。轉身出了碼頭。


    上了岸,方辰休又笑了笑,他笑的有些苦澀,又有些意味深長。


    最終道:“集合我的衛隊,準備去北溪方向救人。”


    他懂,淩君回絕對不會貿然傳消息給他,讓他去救一個無緣無故的少年。


    隻怕這個少年身份特殊。


    那麽這個少年是誰,又是誰讓這個身份特殊的少年來到如此嚴峻的漳州?


    方辰休很快帶隊向北出發。


    淩君回從城裏出發,直往北溪方向,他走的是中路。


    傅雁行從他的行營出發,走的是西路,而方辰休從東邊出發,走的是東路。


    去北溪方向的路差不多就這幾條。


    他們開始了搜尋打探。隻要有宋九洛的消息,他們會互相通知。


    從城裏到北溪南岸的渡口不遠,快馬走驛道的話,不過兩三個時辰。


    淩君回不會一路搜尋宋九洛的消息。


    他第一時間就要趕到北溪的渡口,他要仔細查探一下宋九洛和花南他們失散的情形。


    從北溪的渡口入手,尋找宋九洛。


    他讓容與帶隊留了下來,一路搜尋宋九洛的消息,自己帶著秘雲疏和蘭泣露一路疾馳直奔北溪渡口去了。


    容與雖然擔心他們,但是也無可奈何。


    他隻能帶著衣錦繡、葉泫霜、花南等人留下來,一路打聽和搜尋關於一個少年和幾個高手的消息。


    他們的人也不少,因為有十三樓的人,和他們的左右使們也已經加入其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月明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期並收藏明月明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