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公子為何不吃菜肴呢?”
聽到朱艾的疑問,朱亟也才想起自己剛剛是為何問唐拾這禦宴如何,又疑惑地看向唐拾。
“是啊,朕也有些疑問,拾兒你為何隻吃瓜果,莫非是這禦膳不合口?”
唐拾現在很尷尬。
他說這姑娘怎麽剛剛光看著他發呆呢?
原來是納悶他光吃瓜果不吃菜啊?
可他能說他是覺得這菜不好吃才不吃的嗎?
顯然是不可以的。
“這……禦膳豈會不合臣的口味,隻是臣習慣於飯前先吃些瓜果開開胃。”
唐拾說完就猛地吃了口烤羊肉,又灌了一口酒,表麵上十分享受地吃了下去,味蕾卻很是抗拒。
朱亟看唐拾已經開始享受美食,沒有再多言,人人都有自己的習慣。朱艾的問題雖然沒有表現出什麽對唐拾的態度,但這就是禦宴的一個小插曲,並不值得他再多言。
今夜的禦膳隻是一個幌子,朱亟的目的也並不是為了聽唐拾吹些彩虹屁。
好吧,也許有這方麵原因。
可朱亟能從白日裏唐拾打了樂室負這件事兒裏看出:唐拾絕對不是個簡單的人。
雖然暗衛隻是調查出來唐拾有可能是玄機子的弟子,但朱亟卻要慎重以待。
對於那位擁有算盡天下八百年道法的人,朱亟始終懷著一種敬重和害怕共存的矛盾情緒,而現在這種情緒也多多少少轉移到了唐拾的身上。
於是,朱亟又說道:
“拾兒你小小年紀,今夜卻隻憑禦膳就能看出朕的一些治國之理,這讓朕想起當初起事之時,你父親也是這般見微知著,在戰場上憑借小股的敵軍表現就能判斷戰局如何。待會禦宴結束,你隨朕去禦書房好好聊一聊。”
“臣遵命。”
果然今晚不隻是禦宴這麽簡單。
唐拾心頭的一塊大石算是徹底落了下來,就連之前嫌棄的飯菜都變得能咽下了。
朱艾聽到自己父皇待會要跟唐拾聊一聊則是有些驚訝,她還是第一次見自己父皇對待一個年輕人這麽看重。
黃裘則是在考慮著要不要明天給唐拾送點束脩,跟著學點技術。
……
……
不到半個時辰,禦宴就結束了,唐拾跟著朱亟去了禦書房,朱艾也酒飽飯足,在宮女的陪伴下回了寢宮。
禦書房中,朱亟和唐拾二人相對而坐。
此時天色已經徹底漆黑,黃裘隻得多點幾根蠟燭,又多擺幾個銅鏡,好讓禦書房裏更亮一點。
隻是唐拾一看那銅鏡就能看見朱亟,同樣的,這也代表朱亟也能同時看到他。
“陛下,不知帶臣來此是要聊些什麽?”
唐拾率先打破了安靜。
按理說應該等皇上開口,臣子才能開口。但目前唐拾隻是個孩子,是不應該城府太深的,要淺薄一些,要主動一點。
朱亟很意外唐拾會先開口,因為這多少有點失了禮數,聯想到唐拾打樂室負和剛剛在禦宴上大段的拍馬屁,懷疑是不是自己看走眼了。但朱亟表麵上還是微微一笑,態度溫和地說道:“拾兒,你父親都跟你說了朕密信的內容了吧。”
唐拾心說這不是廢話嗎,要不然我怎麽會來永安,當即答道:“家父已告知臣了。”
“那你應當知道朕要與你聊些什麽了吧?”
朱亟直視著唐拾的臉,而唐拾此刻也直視著朱亟。
黃裘站在朱亟旁邊張大了耳朵,朱亟既然沒有讓他下去,就代表接下來的對話並不害怕他知道。而他終於可以知道朱亟和唐拾之間究竟有了什麽事了。
唐拾語氣也看了黃裘一眼,略有遲疑地答道:“臣……略知一二。”
“那你便說說你知道的吧。”朱亟淡淡說道。又如之前禦宴上一般讓唐拾回答自己的問題,說說唐拾的想法。
唐拾心中有些不舒服,他其實很討厭這種說話不順暢,還得被人允許才能講的感覺,但畢竟此時不是他可以抒發心中不滿的時候。於是唐拾便頷首道:“陛下是要跟臣談談臣上任延樂縣令和臣娶長公主的事情吧。”
轟隆!
雖然多少知道點朱亟跟唐拾之間的事情,但唐拾直白的陳述讓黃裘隻感覺世界觀崩塌,心中咆哮:
憑什麽!陛下憑什麽讓這小子一當官就當個正五品上的延樂縣令!陛下又憑什麽把長公主嫁給這小子!
咱家跟了陛下這麽多年才隻能當個五品的太監總管,身體還缺了一部分,沒辦法享受到男女之樂!
而朱亟雖然做好了心理準備,可對於唐拾這般直率的陳述也有些惱火。
就不客氣一下嗎?
怎麽說的好像朕就應該讓你當官,嫁你公主一樣。
朱亟覺得之前還叭叭彩虹屁的少年此時卻令人生厭,他壓著心中的火氣,強笑道:“拾兒所言不錯,朕就是要與你聊聊這兩件事情,可你還真是不客氣啊!”
唐拾也突然發覺自己剛剛說得似乎太直白了,試問哪個皇帝願意這麽賞賜自己的臣子啊?更別說朱亟這麽做是因為要限製唐戩了。
於是唐拾又如禦宴時一般,趕緊起身離座,向朱亟深施一禮,沉聲道:“臣深知,陛下是擔憂家父手握重兵又牧守一方產生不臣之心,恐對大玄社稷安危不利。為了讓家父安心,所以才賜臣延樂縣令之位,將長公主下嫁於臣。
臣也知陛下如此恩賜,情理上應當客氣一番。可臣秉性耿直,又少年血性,實在是不會那些虛偽與蛇之舉。而臣也相信陛下深明大義,定不會計較臣的無心之言。臣這一番話實為肺腑之言,還請陛下明鑒!”
黃裘此時正背對著二人泡茶呢,卻瞬間被唐拾這一番“肺腑之言”嚇出了一身冷汗,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黃裘剛剛對唐拾的羨妒之情頓時消失。
唐公子你說話不看場合的嗎?這話是可以這樣說的嗎?這話也是咱家可以聽的嗎?
你不要命不代表咱家也不要命了。
可潛規則終究是潛規則,是見不得光的;而潛意思也終究是潛意思,是不能拿出來說的,一旦拿出來說了,勢必有一方會尷尬。
朱亟現在就很尷尬。
朕不就是語氣重了一些嗎?你至於這樣嗎?
得虧今夜這裏除了黃裘沒有外人在,要不然朕的臉都丟光了。
要是別人這麽把朱亟的目的說出來,朱亟非得讓人暗中砍了這個人不可。但是唐拾這個當事人這麽說出來,朱亟就不能砍了。
別說砍了,此時如果朱亟盛怒之下不認賬,一口否決了對唐家的賞賜,那就算唐戩原本忠心耿耿,此後也要多少有點別的想法了。如今的大玄北麵臨敵,朝堂內部世家與皇家又明爭暗鬥,不能再多加籌碼了,朱亟不能去賭唐戩的忠心。
不過既然唐拾如此直言,朱亟也不能回避,於是也直言道:“拾兒,你莫要擔心,當你進了永安的時候,朕就知道了你們唐家的忠良,而朕的新漠都護也仍然對朕忠心耿耿。君無戲言,朕所答應你的賞賜定會一個不少的給你。”
“陛下真乃明君也,臣謝陛下隆恩。”唐拾又躬身施了一禮後便回到坐墊上坐下。
朱亟深深看了唐拾一眼,雖然唐拾剛剛直率的話讓他尷尬,卻也讓他見識到了這少年的不凡之處。
他自然不會相信唐拾說自己“自幼耿直”的鬼話,但是在不必要的時刻以閑話周旋,在必要的時刻又以實實在在的話一力破萬法,一係列言談看似毫無城府又荒唐,卻又讓唐拾達到了與朱亟徹談密信的目的。
不過朱亟還有一招。
“拾兒,既然你知道朕的意思,那為何卻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才來永安呢。”朱亟笑著問唐拾,淺品了一口黃裘剛給他泡好的茶湯。
沒錯,無論你唐拾無論多麽天花亂墜地誇朕,但是你剛剛已經說了明白朕密信中的潛意思,結果卻用了整整兩個月才來永安,這裏麵對朕的態度就很有意思了。
“陛下,臣說臣迷路了您信嗎?”唐拾憨憨一笑,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朱亟當然是不信的,笑著反問道:“就算你不知道來永安的路,朕的新漠都護難道還能不給你配一個知道路的下人嗎?”
“那倒不是。”唐拾搖搖頭,繼續說道:“家父當然給臣配了知道路的下人,隻不過這下人曾經差點將臣打出唐府。臣為了懲罰他,便故意偏離路線,進了些深林高山迷路後,再讓他找路帶臣出去。說來這下人也是奇才,不論多複雜的地形,他都能很快找到出去的路。”
唐拾說的是實話,這下人就是可憐的李翌,而唐拾也確實發現李翌有尋路之能。
不過唐拾也撒了個小謊,畢竟懲罰李翌的原因不是差點將唐拾打出唐府,而是看見並且誤會了唐拾在唐府浴堂中對巧琴和青墨做的事情。
朱亟聽完後,臉上的笑容僵住了,黃裘臉上則表情震驚。
就算唐拾說“臣因為帶著兩個小丫鬟四處遊山玩水,所以才耽擱了路程”,朱亟都能表示理解。年輕人嘛,難免喜歡尋歡作樂。
可實際上唐拾說的理由也未免太扯淡了些,誰聽說過主動迷路啊?
“唐拾,你可要知道,你說的若是假話,可是欺君之罪。朕現在隻當你剛剛說的是笑話,真相到底如何趕快從實招來。”朱亟表情嚴肅地對著唐拾說道,就像大理寺裏的官吏審判犯人一樣。對唐拾的稱呼也從“拾兒”變成了“唐拾”。
“陛下,臣說的是實話啊。”唐拾疑惑地看向朱亟。
我這之前隨便扯淡你都信,現在說實話你咋不信了呢?
“好、好、好!”
“啪!”
朱亟連著三個“好”字,氣地摔了手中的茶杯,猛地站起身來,心中的怒火又似乎被點燃,唐拾也被嚇得站了起來,又不敢轉移視線,因為四周的銅鏡裏似乎都是朱亟的怒火。
朱亟能接受唐拾剛剛直接把自己的密信潛意思說出來,是因為那是事實,他也沒啥好說的。可他不能接受唐拾這麽當麵說謊話糊弄他,還死不承認說謊。
皇帝氣憤地看著唐拾,怒喝道:“好你個唐拾,莫非將朕當成了三歲孩童不成?唐戩就你一個兒子,你們唐府的下人莫非還能不認識你這個大公子不成?還說什麽把你打出唐府,你怎麽不說你爹要把你弄死呢?!”
唐拾頓時大驚,心想陛下怎麽知道我爹跟那個老神棍真的差點把我弄死。
不過現在顯然不是想這個的時候,唐拾趕忙躬身謝罪。
“陛下息怒,臣所說的皆是實話啊。”
“實話你奶奶個腿兒!黃裘,取朕鞭來!”
朱亟氣的口出粗鄙之言,伸手拿起黃裘遞來的鞭子就要抽向唐拾。
“陛下!臣說的句句實話啊!”
唐拾眼看鞭子就要過來了,大喝一句,又“呲啦”一聲撕開了自己的衣衫,整個上半身的傷疤一露無疑。
朱亟看見頓時一呆,手上鞭子趕忙往旁邊一甩,結果卻打在了黃裘的身上。
“啊!”
黃裘哀嚎一聲,委屈地看向皇帝。
陛下您不是要打唐拾嗎?怎麽又打在了咱家的身上。
行吧行吧,雷霆雨露,具是君恩,咱家受著就是了。
朱亟現在可不管這老太監怎麽樣了,他隻是盯著唐拾上半身遍布的傷疤,沉默良久才開口道:“你這身上的傷疤哪裏來的?”
唐拾一看有戲,便假裝哽咽道:
“兩年前,臣的師傅讓臣前往那羅馬國隨他修行武藝,這身傷疤便是那時候留下來的。隻不過修行結束後,他便讓臣自己橫穿西北大漠回鎮漠。
可那大漠哪裏是那麽容易穿過的,不僅酷熱無比,還難尋水源,臣甚至不得不剪短頭發,一路坎坷。當臣回到鎮漠的鎮漠的時候已經狼狽不堪,跟個乞兒一樣。臣府上那下人便是因為沒認出臣來,錯把臣當成是襲擊者,差點將臣打出唐府。所以臣才會在來永安的路上懲罰他。”
朱亟還是有些不信的問道:“這麽說,你是真的因為迷路才遲遲不到永安的?”
“回陛下,臣剛剛所言句句為實,不敢妄言!”
唐拾本來還想發個誓的,考慮到自己話裏麵也有個小謊,就沒敢發。
朱亟聽完後,沉默了一會,扔下了手中的鞭子,又走到唐拾麵前,將自己身上外套的氅衣披在了唐拾身上。
這氅衣之上還有朱亟的餘溫,唐拾卻沒心情仔細感受,他現在竟摸不出來朱亟的目的是什麽。
朱亟又對外一聲召喚:
“朕的千牛備身何在?”
“卑職在。”
兩名甲士身穿華麗鎧甲,腰間胯著環首刀踏進了禦書房,等待著皇帝的下一步命令。
朱亟喚的這兩位千牛備身隸屬於千牛衛,乃是正六品武官。千牛衛直屬於皇帝,從左右千牛大將軍到主仗共八百人,是主要負責皇帝安全的衛軍。
朱亟看向左邊的千牛備身,下令道:“秦風及,朕現在命你護送唐拾回府,唐拾若是有半點閃失,朕唯你是問。”
“卑職領命。唐公子,還請隨我來。”
秦風及看著唐拾,向外一伸手。唐拾便披著黑金氅衣跟著秦風及出了禦書房,心頭卻有深深的疑惑。
這就完了?
陛下這到底是什麽意思?
我是不是沒注意到什麽東西。
不過“秦風及”這個名字倒是有些熟悉,從哪聽過來著?
待到唐拾和秦風及離開後,另一名千牛備身看著似乎沒有自己什麽事了,便很識相地退出去關上了禦書房的門。
“黃裘,玄機子道長最後一次的蹤跡是出現是什麽時候?”朱亟問了黃裘一個與剛剛發生的事情牛馬不相及的問題。
“稟陛下,玄機子道長最後一次蹤跡出現三年前。”
“在哪裏?”
“鎮漠。”
“可知他去了哪裏?”
“隻知是一路向西,似乎是去了羅馬國。”黃裘剛說完,又想起剛剛唐拾的話,頓時震驚地看向朱亟,顫聲道:“莫非真如暗衛調查的那樣,唐公子是玄……”
“噓……不可說。”
朱亟打斷了黃裘的話,彎腰想撿起剛剛扔在地上的鞭子。
“咦?”
朱亟發現在鞭子旁邊還有一張疊的四四方方的紙,而那紙旁邊還有一塊手帕,而且還挺眼熟。
聽到朱艾的疑問,朱亟也才想起自己剛剛是為何問唐拾這禦宴如何,又疑惑地看向唐拾。
“是啊,朕也有些疑問,拾兒你為何隻吃瓜果,莫非是這禦膳不合口?”
唐拾現在很尷尬。
他說這姑娘怎麽剛剛光看著他發呆呢?
原來是納悶他光吃瓜果不吃菜啊?
可他能說他是覺得這菜不好吃才不吃的嗎?
顯然是不可以的。
“這……禦膳豈會不合臣的口味,隻是臣習慣於飯前先吃些瓜果開開胃。”
唐拾說完就猛地吃了口烤羊肉,又灌了一口酒,表麵上十分享受地吃了下去,味蕾卻很是抗拒。
朱亟看唐拾已經開始享受美食,沒有再多言,人人都有自己的習慣。朱艾的問題雖然沒有表現出什麽對唐拾的態度,但這就是禦宴的一個小插曲,並不值得他再多言。
今夜的禦膳隻是一個幌子,朱亟的目的也並不是為了聽唐拾吹些彩虹屁。
好吧,也許有這方麵原因。
可朱亟能從白日裏唐拾打了樂室負這件事兒裏看出:唐拾絕對不是個簡單的人。
雖然暗衛隻是調查出來唐拾有可能是玄機子的弟子,但朱亟卻要慎重以待。
對於那位擁有算盡天下八百年道法的人,朱亟始終懷著一種敬重和害怕共存的矛盾情緒,而現在這種情緒也多多少少轉移到了唐拾的身上。
於是,朱亟又說道:
“拾兒你小小年紀,今夜卻隻憑禦膳就能看出朕的一些治國之理,這讓朕想起當初起事之時,你父親也是這般見微知著,在戰場上憑借小股的敵軍表現就能判斷戰局如何。待會禦宴結束,你隨朕去禦書房好好聊一聊。”
“臣遵命。”
果然今晚不隻是禦宴這麽簡單。
唐拾心頭的一塊大石算是徹底落了下來,就連之前嫌棄的飯菜都變得能咽下了。
朱艾聽到自己父皇待會要跟唐拾聊一聊則是有些驚訝,她還是第一次見自己父皇對待一個年輕人這麽看重。
黃裘則是在考慮著要不要明天給唐拾送點束脩,跟著學點技術。
……
……
不到半個時辰,禦宴就結束了,唐拾跟著朱亟去了禦書房,朱艾也酒飽飯足,在宮女的陪伴下回了寢宮。
禦書房中,朱亟和唐拾二人相對而坐。
此時天色已經徹底漆黑,黃裘隻得多點幾根蠟燭,又多擺幾個銅鏡,好讓禦書房裏更亮一點。
隻是唐拾一看那銅鏡就能看見朱亟,同樣的,這也代表朱亟也能同時看到他。
“陛下,不知帶臣來此是要聊些什麽?”
唐拾率先打破了安靜。
按理說應該等皇上開口,臣子才能開口。但目前唐拾隻是個孩子,是不應該城府太深的,要淺薄一些,要主動一點。
朱亟很意外唐拾會先開口,因為這多少有點失了禮數,聯想到唐拾打樂室負和剛剛在禦宴上大段的拍馬屁,懷疑是不是自己看走眼了。但朱亟表麵上還是微微一笑,態度溫和地說道:“拾兒,你父親都跟你說了朕密信的內容了吧。”
唐拾心說這不是廢話嗎,要不然我怎麽會來永安,當即答道:“家父已告知臣了。”
“那你應當知道朕要與你聊些什麽了吧?”
朱亟直視著唐拾的臉,而唐拾此刻也直視著朱亟。
黃裘站在朱亟旁邊張大了耳朵,朱亟既然沒有讓他下去,就代表接下來的對話並不害怕他知道。而他終於可以知道朱亟和唐拾之間究竟有了什麽事了。
唐拾語氣也看了黃裘一眼,略有遲疑地答道:“臣……略知一二。”
“那你便說說你知道的吧。”朱亟淡淡說道。又如之前禦宴上一般讓唐拾回答自己的問題,說說唐拾的想法。
唐拾心中有些不舒服,他其實很討厭這種說話不順暢,還得被人允許才能講的感覺,但畢竟此時不是他可以抒發心中不滿的時候。於是唐拾便頷首道:“陛下是要跟臣談談臣上任延樂縣令和臣娶長公主的事情吧。”
轟隆!
雖然多少知道點朱亟跟唐拾之間的事情,但唐拾直白的陳述讓黃裘隻感覺世界觀崩塌,心中咆哮:
憑什麽!陛下憑什麽讓這小子一當官就當個正五品上的延樂縣令!陛下又憑什麽把長公主嫁給這小子!
咱家跟了陛下這麽多年才隻能當個五品的太監總管,身體還缺了一部分,沒辦法享受到男女之樂!
而朱亟雖然做好了心理準備,可對於唐拾這般直率的陳述也有些惱火。
就不客氣一下嗎?
怎麽說的好像朕就應該讓你當官,嫁你公主一樣。
朱亟覺得之前還叭叭彩虹屁的少年此時卻令人生厭,他壓著心中的火氣,強笑道:“拾兒所言不錯,朕就是要與你聊聊這兩件事情,可你還真是不客氣啊!”
唐拾也突然發覺自己剛剛說得似乎太直白了,試問哪個皇帝願意這麽賞賜自己的臣子啊?更別說朱亟這麽做是因為要限製唐戩了。
於是唐拾又如禦宴時一般,趕緊起身離座,向朱亟深施一禮,沉聲道:“臣深知,陛下是擔憂家父手握重兵又牧守一方產生不臣之心,恐對大玄社稷安危不利。為了讓家父安心,所以才賜臣延樂縣令之位,將長公主下嫁於臣。
臣也知陛下如此恩賜,情理上應當客氣一番。可臣秉性耿直,又少年血性,實在是不會那些虛偽與蛇之舉。而臣也相信陛下深明大義,定不會計較臣的無心之言。臣這一番話實為肺腑之言,還請陛下明鑒!”
黃裘此時正背對著二人泡茶呢,卻瞬間被唐拾這一番“肺腑之言”嚇出了一身冷汗,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黃裘剛剛對唐拾的羨妒之情頓時消失。
唐公子你說話不看場合的嗎?這話是可以這樣說的嗎?這話也是咱家可以聽的嗎?
你不要命不代表咱家也不要命了。
可潛規則終究是潛規則,是見不得光的;而潛意思也終究是潛意思,是不能拿出來說的,一旦拿出來說了,勢必有一方會尷尬。
朱亟現在就很尷尬。
朕不就是語氣重了一些嗎?你至於這樣嗎?
得虧今夜這裏除了黃裘沒有外人在,要不然朕的臉都丟光了。
要是別人這麽把朱亟的目的說出來,朱亟非得讓人暗中砍了這個人不可。但是唐拾這個當事人這麽說出來,朱亟就不能砍了。
別說砍了,此時如果朱亟盛怒之下不認賬,一口否決了對唐家的賞賜,那就算唐戩原本忠心耿耿,此後也要多少有點別的想法了。如今的大玄北麵臨敵,朝堂內部世家與皇家又明爭暗鬥,不能再多加籌碼了,朱亟不能去賭唐戩的忠心。
不過既然唐拾如此直言,朱亟也不能回避,於是也直言道:“拾兒,你莫要擔心,當你進了永安的時候,朕就知道了你們唐家的忠良,而朕的新漠都護也仍然對朕忠心耿耿。君無戲言,朕所答應你的賞賜定會一個不少的給你。”
“陛下真乃明君也,臣謝陛下隆恩。”唐拾又躬身施了一禮後便回到坐墊上坐下。
朱亟深深看了唐拾一眼,雖然唐拾剛剛直率的話讓他尷尬,卻也讓他見識到了這少年的不凡之處。
他自然不會相信唐拾說自己“自幼耿直”的鬼話,但是在不必要的時刻以閑話周旋,在必要的時刻又以實實在在的話一力破萬法,一係列言談看似毫無城府又荒唐,卻又讓唐拾達到了與朱亟徹談密信的目的。
不過朱亟還有一招。
“拾兒,既然你知道朕的意思,那為何卻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才來永安呢。”朱亟笑著問唐拾,淺品了一口黃裘剛給他泡好的茶湯。
沒錯,無論你唐拾無論多麽天花亂墜地誇朕,但是你剛剛已經說了明白朕密信中的潛意思,結果卻用了整整兩個月才來永安,這裏麵對朕的態度就很有意思了。
“陛下,臣說臣迷路了您信嗎?”唐拾憨憨一笑,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朱亟當然是不信的,笑著反問道:“就算你不知道來永安的路,朕的新漠都護難道還能不給你配一個知道路的下人嗎?”
“那倒不是。”唐拾搖搖頭,繼續說道:“家父當然給臣配了知道路的下人,隻不過這下人曾經差點將臣打出唐府。臣為了懲罰他,便故意偏離路線,進了些深林高山迷路後,再讓他找路帶臣出去。說來這下人也是奇才,不論多複雜的地形,他都能很快找到出去的路。”
唐拾說的是實話,這下人就是可憐的李翌,而唐拾也確實發現李翌有尋路之能。
不過唐拾也撒了個小謊,畢竟懲罰李翌的原因不是差點將唐拾打出唐府,而是看見並且誤會了唐拾在唐府浴堂中對巧琴和青墨做的事情。
朱亟聽完後,臉上的笑容僵住了,黃裘臉上則表情震驚。
就算唐拾說“臣因為帶著兩個小丫鬟四處遊山玩水,所以才耽擱了路程”,朱亟都能表示理解。年輕人嘛,難免喜歡尋歡作樂。
可實際上唐拾說的理由也未免太扯淡了些,誰聽說過主動迷路啊?
“唐拾,你可要知道,你說的若是假話,可是欺君之罪。朕現在隻當你剛剛說的是笑話,真相到底如何趕快從實招來。”朱亟表情嚴肅地對著唐拾說道,就像大理寺裏的官吏審判犯人一樣。對唐拾的稱呼也從“拾兒”變成了“唐拾”。
“陛下,臣說的是實話啊。”唐拾疑惑地看向朱亟。
我這之前隨便扯淡你都信,現在說實話你咋不信了呢?
“好、好、好!”
“啪!”
朱亟連著三個“好”字,氣地摔了手中的茶杯,猛地站起身來,心中的怒火又似乎被點燃,唐拾也被嚇得站了起來,又不敢轉移視線,因為四周的銅鏡裏似乎都是朱亟的怒火。
朱亟能接受唐拾剛剛直接把自己的密信潛意思說出來,是因為那是事實,他也沒啥好說的。可他不能接受唐拾這麽當麵說謊話糊弄他,還死不承認說謊。
皇帝氣憤地看著唐拾,怒喝道:“好你個唐拾,莫非將朕當成了三歲孩童不成?唐戩就你一個兒子,你們唐府的下人莫非還能不認識你這個大公子不成?還說什麽把你打出唐府,你怎麽不說你爹要把你弄死呢?!”
唐拾頓時大驚,心想陛下怎麽知道我爹跟那個老神棍真的差點把我弄死。
不過現在顯然不是想這個的時候,唐拾趕忙躬身謝罪。
“陛下息怒,臣所說的皆是實話啊。”
“實話你奶奶個腿兒!黃裘,取朕鞭來!”
朱亟氣的口出粗鄙之言,伸手拿起黃裘遞來的鞭子就要抽向唐拾。
“陛下!臣說的句句實話啊!”
唐拾眼看鞭子就要過來了,大喝一句,又“呲啦”一聲撕開了自己的衣衫,整個上半身的傷疤一露無疑。
朱亟看見頓時一呆,手上鞭子趕忙往旁邊一甩,結果卻打在了黃裘的身上。
“啊!”
黃裘哀嚎一聲,委屈地看向皇帝。
陛下您不是要打唐拾嗎?怎麽又打在了咱家的身上。
行吧行吧,雷霆雨露,具是君恩,咱家受著就是了。
朱亟現在可不管這老太監怎麽樣了,他隻是盯著唐拾上半身遍布的傷疤,沉默良久才開口道:“你這身上的傷疤哪裏來的?”
唐拾一看有戲,便假裝哽咽道:
“兩年前,臣的師傅讓臣前往那羅馬國隨他修行武藝,這身傷疤便是那時候留下來的。隻不過修行結束後,他便讓臣自己橫穿西北大漠回鎮漠。
可那大漠哪裏是那麽容易穿過的,不僅酷熱無比,還難尋水源,臣甚至不得不剪短頭發,一路坎坷。當臣回到鎮漠的鎮漠的時候已經狼狽不堪,跟個乞兒一樣。臣府上那下人便是因為沒認出臣來,錯把臣當成是襲擊者,差點將臣打出唐府。所以臣才會在來永安的路上懲罰他。”
朱亟還是有些不信的問道:“這麽說,你是真的因為迷路才遲遲不到永安的?”
“回陛下,臣剛剛所言句句為實,不敢妄言!”
唐拾本來還想發個誓的,考慮到自己話裏麵也有個小謊,就沒敢發。
朱亟聽完後,沉默了一會,扔下了手中的鞭子,又走到唐拾麵前,將自己身上外套的氅衣披在了唐拾身上。
這氅衣之上還有朱亟的餘溫,唐拾卻沒心情仔細感受,他現在竟摸不出來朱亟的目的是什麽。
朱亟又對外一聲召喚:
“朕的千牛備身何在?”
“卑職在。”
兩名甲士身穿華麗鎧甲,腰間胯著環首刀踏進了禦書房,等待著皇帝的下一步命令。
朱亟喚的這兩位千牛備身隸屬於千牛衛,乃是正六品武官。千牛衛直屬於皇帝,從左右千牛大將軍到主仗共八百人,是主要負責皇帝安全的衛軍。
朱亟看向左邊的千牛備身,下令道:“秦風及,朕現在命你護送唐拾回府,唐拾若是有半點閃失,朕唯你是問。”
“卑職領命。唐公子,還請隨我來。”
秦風及看著唐拾,向外一伸手。唐拾便披著黑金氅衣跟著秦風及出了禦書房,心頭卻有深深的疑惑。
這就完了?
陛下這到底是什麽意思?
我是不是沒注意到什麽東西。
不過“秦風及”這個名字倒是有些熟悉,從哪聽過來著?
待到唐拾和秦風及離開後,另一名千牛備身看著似乎沒有自己什麽事了,便很識相地退出去關上了禦書房的門。
“黃裘,玄機子道長最後一次的蹤跡是出現是什麽時候?”朱亟問了黃裘一個與剛剛發生的事情牛馬不相及的問題。
“稟陛下,玄機子道長最後一次蹤跡出現三年前。”
“在哪裏?”
“鎮漠。”
“可知他去了哪裏?”
“隻知是一路向西,似乎是去了羅馬國。”黃裘剛說完,又想起剛剛唐拾的話,頓時震驚地看向朱亟,顫聲道:“莫非真如暗衛調查的那樣,唐公子是玄……”
“噓……不可說。”
朱亟打斷了黃裘的話,彎腰想撿起剛剛扔在地上的鞭子。
“咦?”
朱亟發現在鞭子旁邊還有一張疊的四四方方的紙,而那紙旁邊還有一塊手帕,而且還挺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