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妖後傳
第278章招撫
“臣不敢欺瞞陛下,此事說起來,倒是有些巧合了。”
畢綏南理了理思緒,娓娓而談。
“東洋的海匪,成氣候的也就幾股,其中最大的一股,占據海上孜赫洲,僭號曰齊,首領宮原京,其祖先是我們大衍人,本名叫姚澄宇,祖籍就在慶陽府古山縣。英宗天下大亂時,姚氏祖先去南洋避禍,遂在南洋安家,姚澄宇是在南洋的第五世。”
畢綏南說完了海匪首領姚澄宇的由來,又說起了他和姚澄宇聯係的細節。
正興十五年,畢綏南在查緝一樁侵占土地的案子時,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
一個不知名的富商,在古山縣圈占了上千畝的地,以至於幾百戶農戶無地可種。
這等事在大衍其實實屬稀鬆平常,富商勾結著官府,仗著背後的靠山,侵占農戶的地,在大衍一朝不知凡幾。
隻要不出什麽大亂子,朝廷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就算一些富商大戶圈占了土地,但大戶們自己不會耕種,到最後還是會租給農戶來耕種。
但在古山縣這裏,似乎有些不同尋常,那富商拿了地之後,並不從事農耕。而是圈了起來,建起了莊園。
這樣一來,那幾百戶農戶斷了生計,就隻好到衙門裏求著官府主持公道。
古山縣早就和富商勾結在了一起,自然是不加理會。
原告在古山縣裏無人作主,一時情急,就帶了一百多人到了慶陽府衙的門口告狀。
畢綏南一向對圈占土地恨之入骨,隻不過平日沒什麽借口。土地過戶時雙方都在官府簽下了契約,查起來也無從下手。
但一個富商,圈占這麽的土地建豪華府地,那可就是逾製的大事。
有了這個借口,畢綏南當即帶了一班府上的兵去了古山縣。
然而結果卻是出乎意料,那富商是找到古山縣買的地,而且按著市麵的價格給足了銀兩。
一開始隻是民間行為,不過因出價高昂,古山縣聽說之後就動了心,自告奮勇將這件事接了過去。
富商樂見官府出麵,給古山縣出足了銀子。
之所以農戶沒拿到多少銀子,皆是被古山縣縣令從中給克扣走了。
畢綏南當即就停了古山縣縣令的職務,並將銀兩發放給相關的農戶,也問清楚了來龍去脈。
接著畢綏南就讓人給那府上的主人捎去了話,見了幾次麵,摸清了對方的底細。
“姚澄宇如今是海匪的頭領,手底下有船七百艘,部眾三萬餘人,常年地劫掠,手上存了不少的家當。姚澄宇此人頗有頭腦,如今不但做著劫掠的營生,手底下還有上百個商號,遍布東洋和南洋。”
“姚澄宇在海上劫掠了貨物之後,姚家就通過手底下的商號將貨物重新裝船,然後再販賣給西洋。”
“那府上的主家就是姚家,因姚澄宇的祖父長期僑居在海外,年老時想著落葉歸根,姚澄宇這才指示下麵的一個商號在祖籍購地建房。”
“臣以為,當年太宗下了海禁的禁令,皆是因海匪之故。如今姚澄宇倦鳥思歸,不妨借此機會將其招安。隻消姚澄宇歸順我大衍,則海匪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平息,其後海麵寧靖,我大衍重開海上貿易指日可待。”
皇帝不知何時已經坐回到了禦案前,他顯然是對畢綏南的建議極是感興趣,一隻手放在了禦案上,幾個手指極有節奏地在桌麵上敲著。
“畢綏南,你既然早就和姚澄宇有了聯係,為何不向上麵請示,朕這裏也從沒見過你的奏報?”
畢綏南頓時愕然,說道:“臣在正興十五年,已經向江南總督周大人提起過多次,也給朝廷上過一次奏章,正是因為見朝廷並無異議,這才鬥膽在正興十六年上了建議開放海禁的折子。”
皇帝心底知道了大概,揮手說道:“隔了這幾年,朕也就不問這些事了。朕問你,若是朝廷招撫姚澄宇,你認為有幾成把握?”
畢綏南沉思片刻,說道:“朝廷若是誠心招撫,臣以為,至少有七成把握。”
“這麽多?”
皇帝滿臉狐疑地看向了畢綏南,隻聽畢綏南道:“我大衍乃天朝上國,陛下聖名遠播海內外,四海通達之屬,莫不翹首以望。姚澄宇本就是我大衍血脈,如今飄零海外,隻要善加撫慰,定會誠心歸附。”
皇帝當即大喜,與畢綏南聊起了開海的細節。
這一次的君臣奏對,說了將近兩個時辰,直到日頭偏西,畢綏南才從集義殿裏出來。
林遠誌自下衙後就一直等在紫禁城門口,一直等到了酉時初,終於等到了嶽父從紫禁城裏出來。
當晚畢綏南在康寧伯府住下,畢氏安排了一大桌的酒宴,接風洗塵,不在話下。
因畢綏南入京匆忙,畢氏也隻能草草地在府裏拾掇出了一所院落,以供父親居住。
家中突然多了一個長輩,礙於禮節,林紫蘇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樣睡懶覺,每日裏早上去給外祖父問安。
畢綏南向皇帝提了幾條建言,還在等著皇帝的回話,一時半會兒也沒法回慶陽。
住在康寧伯府上,除了每日裏準備著給皇帝看的數據,也就是考較幾個晚輩的學問。
這日一大早,林紫蘇正在畢綏南這裏問安,卻一反常態地遇到了父親林遠誌。
這可是極不尋常的,以往林遠誌下了朝會,就要趕去衙門點卯。像這樣急匆匆地回家,肯定是出了什麽大事。
林紫蘇見父親一臉焦灼,想來是有什麽大事要和外祖父商議,當即就和畢綏南提了告辭。
林遠誌卻是叫住了她,說道:“大姐兒,這些日子,你在陛下那裏也聽了不少的政事,既然在這裏,不妨也聽一聽。”
林紫蘇依言留了下來,林遠誌先是將大開的門窗緊緊關上,這才憂心忡忡說道:“嶽父大人,今早都察院的七位禦史向陛下上了奏章,彈劾你在慶陽府任上勾結海匪、縱容刁民鬧事,連證據都拿了出來。”
林遠誌說著,從袖中取出了幾張紙遞給了畢綏南。
“嶽父大人,這是奏章的副本。早朝後,乾清宮的張公公叫住了我,看看您這裏要不要寫個奏章申辯一下。陛下那裏,也會盡量還您公道。”
第278章招撫
“臣不敢欺瞞陛下,此事說起來,倒是有些巧合了。”
畢綏南理了理思緒,娓娓而談。
“東洋的海匪,成氣候的也就幾股,其中最大的一股,占據海上孜赫洲,僭號曰齊,首領宮原京,其祖先是我們大衍人,本名叫姚澄宇,祖籍就在慶陽府古山縣。英宗天下大亂時,姚氏祖先去南洋避禍,遂在南洋安家,姚澄宇是在南洋的第五世。”
畢綏南說完了海匪首領姚澄宇的由來,又說起了他和姚澄宇聯係的細節。
正興十五年,畢綏南在查緝一樁侵占土地的案子時,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
一個不知名的富商,在古山縣圈占了上千畝的地,以至於幾百戶農戶無地可種。
這等事在大衍其實實屬稀鬆平常,富商勾結著官府,仗著背後的靠山,侵占農戶的地,在大衍一朝不知凡幾。
隻要不出什麽大亂子,朝廷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就算一些富商大戶圈占了土地,但大戶們自己不會耕種,到最後還是會租給農戶來耕種。
但在古山縣這裏,似乎有些不同尋常,那富商拿了地之後,並不從事農耕。而是圈了起來,建起了莊園。
這樣一來,那幾百戶農戶斷了生計,就隻好到衙門裏求著官府主持公道。
古山縣早就和富商勾結在了一起,自然是不加理會。
原告在古山縣裏無人作主,一時情急,就帶了一百多人到了慶陽府衙的門口告狀。
畢綏南一向對圈占土地恨之入骨,隻不過平日沒什麽借口。土地過戶時雙方都在官府簽下了契約,查起來也無從下手。
但一個富商,圈占這麽的土地建豪華府地,那可就是逾製的大事。
有了這個借口,畢綏南當即帶了一班府上的兵去了古山縣。
然而結果卻是出乎意料,那富商是找到古山縣買的地,而且按著市麵的價格給足了銀兩。
一開始隻是民間行為,不過因出價高昂,古山縣聽說之後就動了心,自告奮勇將這件事接了過去。
富商樂見官府出麵,給古山縣出足了銀子。
之所以農戶沒拿到多少銀子,皆是被古山縣縣令從中給克扣走了。
畢綏南當即就停了古山縣縣令的職務,並將銀兩發放給相關的農戶,也問清楚了來龍去脈。
接著畢綏南就讓人給那府上的主人捎去了話,見了幾次麵,摸清了對方的底細。
“姚澄宇如今是海匪的頭領,手底下有船七百艘,部眾三萬餘人,常年地劫掠,手上存了不少的家當。姚澄宇此人頗有頭腦,如今不但做著劫掠的營生,手底下還有上百個商號,遍布東洋和南洋。”
“姚澄宇在海上劫掠了貨物之後,姚家就通過手底下的商號將貨物重新裝船,然後再販賣給西洋。”
“那府上的主家就是姚家,因姚澄宇的祖父長期僑居在海外,年老時想著落葉歸根,姚澄宇這才指示下麵的一個商號在祖籍購地建房。”
“臣以為,當年太宗下了海禁的禁令,皆是因海匪之故。如今姚澄宇倦鳥思歸,不妨借此機會將其招安。隻消姚澄宇歸順我大衍,則海匪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平息,其後海麵寧靖,我大衍重開海上貿易指日可待。”
皇帝不知何時已經坐回到了禦案前,他顯然是對畢綏南的建議極是感興趣,一隻手放在了禦案上,幾個手指極有節奏地在桌麵上敲著。
“畢綏南,你既然早就和姚澄宇有了聯係,為何不向上麵請示,朕這裏也從沒見過你的奏報?”
畢綏南頓時愕然,說道:“臣在正興十五年,已經向江南總督周大人提起過多次,也給朝廷上過一次奏章,正是因為見朝廷並無異議,這才鬥膽在正興十六年上了建議開放海禁的折子。”
皇帝心底知道了大概,揮手說道:“隔了這幾年,朕也就不問這些事了。朕問你,若是朝廷招撫姚澄宇,你認為有幾成把握?”
畢綏南沉思片刻,說道:“朝廷若是誠心招撫,臣以為,至少有七成把握。”
“這麽多?”
皇帝滿臉狐疑地看向了畢綏南,隻聽畢綏南道:“我大衍乃天朝上國,陛下聖名遠播海內外,四海通達之屬,莫不翹首以望。姚澄宇本就是我大衍血脈,如今飄零海外,隻要善加撫慰,定會誠心歸附。”
皇帝當即大喜,與畢綏南聊起了開海的細節。
這一次的君臣奏對,說了將近兩個時辰,直到日頭偏西,畢綏南才從集義殿裏出來。
林遠誌自下衙後就一直等在紫禁城門口,一直等到了酉時初,終於等到了嶽父從紫禁城裏出來。
當晚畢綏南在康寧伯府住下,畢氏安排了一大桌的酒宴,接風洗塵,不在話下。
因畢綏南入京匆忙,畢氏也隻能草草地在府裏拾掇出了一所院落,以供父親居住。
家中突然多了一個長輩,礙於禮節,林紫蘇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樣睡懶覺,每日裏早上去給外祖父問安。
畢綏南向皇帝提了幾條建言,還在等著皇帝的回話,一時半會兒也沒法回慶陽。
住在康寧伯府上,除了每日裏準備著給皇帝看的數據,也就是考較幾個晚輩的學問。
這日一大早,林紫蘇正在畢綏南這裏問安,卻一反常態地遇到了父親林遠誌。
這可是極不尋常的,以往林遠誌下了朝會,就要趕去衙門點卯。像這樣急匆匆地回家,肯定是出了什麽大事。
林紫蘇見父親一臉焦灼,想來是有什麽大事要和外祖父商議,當即就和畢綏南提了告辭。
林遠誌卻是叫住了她,說道:“大姐兒,這些日子,你在陛下那裏也聽了不少的政事,既然在這裏,不妨也聽一聽。”
林紫蘇依言留了下來,林遠誌先是將大開的門窗緊緊關上,這才憂心忡忡說道:“嶽父大人,今早都察院的七位禦史向陛下上了奏章,彈劾你在慶陽府任上勾結海匪、縱容刁民鬧事,連證據都拿了出來。”
林遠誌說著,從袖中取出了幾張紙遞給了畢綏南。
“嶽父大人,這是奏章的副本。早朝後,乾清宮的張公公叫住了我,看看您這裏要不要寫個奏章申辯一下。陛下那裏,也會盡量還您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