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邊心中如何對這書裏的官家心生怨懟且不提,接著匆匆把眼掃了一下接下來的段落,卻忽又是一陣愕然,取了桌上果盤裏的蜜餞拈在手中沉吟了片刻,複又側頭瞥了一眼身旁的都省首相趙鼎,眼神還有幾分驚疑不定。
“怎麽,可是書中你我相爭之處有什麽不妥?無論寫了什麽,德遠盡管讀來便是。”趙鼎之前讀完自己的傳已經了解到自己和張浚同朝為相之時有過一些爭鬥,此時倒並未覺得有什麽值得驚奇之處。
張浚隻是輕歎一聲。
【時趙鼎等議回蹕臨安(眾人紛紛去看了一眼趙鼎,但其人卻是泰然自若),浚奏:“天下之事,不倡則不起,三歲之間,陛下一再臨江,士氣百倍。今六飛一還,人心解體。”高宗幡然從浚計。鼎出知紹興府。(張浚讀到這裏忍不住還是遲疑了一下)浚以親民之官,治道所急,條具郡守、監司、省郎、館閣出入迭補之法;又以災異奏複賢良方正科。】
“諸位看著我幹什麽?書中張樞相說得沒錯,依照那時的局勢,主戰之意豈能有絲毫退讓?”趙鼎不以為意地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張浚,“然而德遠你究竟覺得此處有哪裏不妥?”
“當然不妥……”張浚在猶豫了片刻之後終於還是咬牙相對,“因為勸官家回臨安這種建議聽起來,的確就像是你趙元鎮會說得出來的!元鎮兄莫不是忘了那日你我在我府上的言語……我主戰,你主守;我年輕,你年長;我掌樞密院,你掌天下庶務……我們本該要吳越同舟才對!”
“所以你疑惑,既然在書中我們看起來似乎都還未失之本心,卻又為何會鬧到這個地步,對不對?”趙鼎隻是含笑望著他,“德遠莫要忘了,便是白馬紹興和議之前,你不還是抨擊我和劉大中、胡世將那些人總是忍不住往舊路上走,心裏總是念著那個豐亨豫大……”他說到這裏隻是黯然一歎,“你說得其實不無幾分道理,不過現如今是真正的官家親手把那些個荒唐想法給砸了個稀爛,但在這書裏呢?你若是想做個激進的主戰派,自然須得下重手將我們這些保守派給收拾個幹淨……所以有什麽不妥?彼此都不過是忠君之事罷了!”
張浚聞言頓時一怔,趙鼎這番言論從境界上可以說已經徹底將他比了下去,所謂朝堂爭鬥,看似鬥得昏天黑地各顯神通,可最後拍板拿主意下定論的卻還是官家。他在書中看來是眼見這個官家是個不頂事的,便想先下手為強將趙鼎為首的保守派先一步攆出中樞,就目前來看,他似乎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但這真的有用嗎?
而趙玖在屏風後麵也是暗自歎息,趙鼎和張浚二人細細說來其實都是能員廉吏,心思也都是通達曉事的,然而架不住完顏構是個陰間人,指不定還巴不得他們二人鬥得來勁,自己好在幕後玩什麽狗屁帝王平衡心術,給這個打個巴掌,那個喂個甜棗的虛偽小伎倆,可憐兩人相爭,最後卻被秦檜那個更加絕無僅有的陰間人給一起端了,這算什麽爛事嘛!
【七年,以浚卻敵功,製除特進。未幾,加金紫光祿大夫。問安使何蘚歸報徽宗皇帝、寧德皇後相繼崩殂(聽到這裏眾人皆是一歎),上號慟擗踴,哀不自勝。浚奏:“天子之孝,不與士庶同,必思所以奉宗廟社稷,今梓宮未返,天下塗炭,願陛下揮涕而起,斂發而趨,一怒以安天下之民。”上乃命浚草詔告諭中外,辭甚哀切。浚又請命諸大將率三軍發哀成服,中外感動。浚退上疏曰:“陛下思慕兩宮,憂勞百姓。臣之至愚,獲遭任用,臣每感慨自期,誓殲敵仇。十年之間,親養闕然,爰及妻孥,莫之私顧,其意亦欲遂陛下孝養之心,拯生民於塗炭。昊天不吊,禍變忽生,使陛下抱無窮之痛,罪將誰執。念昔陝、蜀之行,陛下命臣曰:‘我有大隙於北,刷此至恥,惟爾是屬。’而臣終隳成功,使敵無憚,今日之禍,端自臣致,乞賜罷黜。”上詔浚起視事。浚再疏待罪,不許,乃請乘輿發平江,至建康。】
這裏自然就是在翻富平之戰的舊賬了,張浚讀得語氣沉重,心中就算一萬個不服富平之戰是自己一人之過,但社稷宗廟這種東西壓出來,卻總得有個人出來替官家分鍋的。這裏自己不先做好姿勢誠懇認錯,難道還指望這個官家能有一絲一毫的擔當?
這樣一看,這官家似乎比起他們真正的官家更有那麽一些道君皇帝親子的風範嘛!遇事都是滑不溜秋,就算自己其實什麽都清楚得很,也隻管裝聾作啞,然後隨便推個替死鬼出去做交代。
【浚總中外之政,幾事叢委,以一身任之。每奏對,必言仇恥之大,反複再三,上未嚐不改容流涕。(不光在場眾人都驚呆了,就連趙玖都聽愣住了,張德遠這麽厲害的嗎,連完顏構這種陰間人都能感動得了?不過轉念一想,大概是裝哭吧,畢竟他可擅長這個了。)時天子方厲精克己,戒飭宮庭內侍,無敢越度,事無巨細,必以谘浚,賜諸將詔,往往命浚草之。(呂公相扶額:“這怎麽又一個逐漸變成李伯紀行狀要教官家做事的……”)】
【劉光世在淮西,軍無紀律,浚奏罷光世,以其兵屬督府,命參謀兵部尚書呂祉往廬州節製。(有前文的趙鼎傳做鋪墊,大家似乎預料到接下來要發生什麽事情了,都蹙眉不語。而酈瓊神色逐漸慌張,開始猶豫自己是不是應該先開口請罪還是如何)而樞密院以督府握兵為嫌,乞置武帥,乃以王德為都統製,即軍中取酈瓊副之。浚奏其不當(“那你早幹嘛去了!”曲端之前才緩過勁來,便有忍不住出言嘲諷道),瓊亦與德有宿怨,列狀訴禦史台,乃命張俊為宣撫使,楊沂中、劉錡為製置判官以撫之。未至,瓊等舉軍叛,執呂祉以歸劉豫。祉不行,詈瓊等,碎齒折首而死。(眾人皆是一驚,畢竟在之前聽來呂祉算不得什麽好人,沒想到也是個有氣節的)浚引咎求去位,高宗問可代者,且曰:“秦檜何如?”(趙鼎放下手中的茶盞緊緊地盯住了張浚,而張浚不免有些神色慌張,卻還是勉強讀了下去)浚曰:“近與共事,方知其暗。”高宗曰:“然則用趙鼎。”(屏風後麵似乎傳來了什麽奇怪的聲音,然而這時大家卻沒有心思去查看。趙玖捂著嘴差點沒把可樂噴出來)檜由是憾浚。(“原來秦檜除了看不順眼趙相公,這裏也看不順眼張相公了啊。”小林學士默默地又啃了一口梨子)浚以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先是,浚遣人持手榜入偽地間劉豫,及酈瓊叛去,複遣間持蠟書遺瓊,金人果疑豫,尋廢之。(眾人小聲議論了一番)台諫交詆,浚落職,以秘書少監分司西京,居永州。九年,以赦複官。提舉臨安府洞霄宮。未幾,除資政殿大學士、知福州兼福建安撫大使。】
“……一個個來吧,知道大家肯定有很多話要說。”一口氣讀完這麽一大串,張浚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麵色都有些泛紅了。呂公相卻是率先無奈地看了一眼恨不得要跪下請罪的酈瓊:“酈都統倒也不必如此……如今偽齊都已然不存,而且如今皇宋前途一片大好,就算你與王都統之間有些不睦,倒也不至於想不開全家性命,對不對?”
酈瓊連忙點頭如搗蒜。但曲端卻又不樂意了:“我之前隻不過是沒有援救友軍……”他還沒說完,便被身邊李彥仙的冷哼給驚了一下,複又改口道,“我沒有援救友軍的罪責似乎聽起來還不如酈瓊降了偽齊還逼死呂祉這麽駭人吧?為何你們都那般針對我?”
眾人皆是冷笑不語,最後還是吳大看不下去,“好心”出言提點道:“曲大,酈瓊降偽齊是出於私怨,便是一時衝動,做不得數的。而你卻是真的會坐視友軍於不顧,大家如何能不怨你?更何況那事不還是被你那能文能武的言語給糊弄過去了?便少說幾句吧。”
而不提酈瓊這事如何讓人難堪,張浚之後的補救措施其實也還算精彩,經典的反間計嘛!幾位武將也都讚歎張相公算得上是個有勇有謀的。隻是趙鼎依舊那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含笑望著他,笑容中卻充滿了苦澀和無奈。
“德遠啊,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張浚聞言,卻是就算有辯解的心思也不知該說什麽好。趙鼎的這番話實在是一語雙關,仔細一想,他在書中其實不缺智謀和勇氣,卻事事都在關鍵之處短了一截。呂祉、酈瓊和王德之間的矛盾他可能先前一點風聲都沒有聽說過嗎?還不是等到見勢不妙才慌忙去想主意。而至於那個秦檜……他更是忍不住想要以手扶額,聽起來似乎之前自己真的還能對他推崇備至的?難道自己是為了對付趙鼎他們,把秦檜給弄進了中樞,事後卻又意識到自己識人不明,這才來和官家說些什麽“近與共事,方知其暗”之類沒用的廢話……最後兜了個大圈子,官家不還是把趙鼎給弄回來了?
所以自己在書裏到底是圖什麽啊?也不是沒有努力去做事,也不是沒有花心思,但最後呢?有些事卻還不如不做?
他現在又想起當日劉子羽和他算的那筆賬了,當時自己不信,現在卻不得不承認,如果但凡隻要努力做了事就會有收獲的話,那治天下也未免太兒戲了吧?但話又說回來……隻說努力了不一定就能成事,但躺著不動什麽都不幹,就更沒指望了吧!
不管怎麽說,有些事不管有用沒用,總還是要有人盡力而為的。他張德遠就算被人嘲笑在做無用功,但隻要對得起自己的信念,對得起國家,那做了便算不上後悔。
他的眼神重又變得堅定起來。
其餘眾人自然不知道張浚自己心裏的諸多念頭,但觀其人神色稍微和緩了一些,也皆是感到欣慰了不少。畢竟在座的諸位都算得上是這個大宋的精英人物,心思也俱是通透玲瓏之輩,倒還不至於真就和這本沒頭沒腦的偽書那般置氣,書中之人的行狀舉止更多時候在他們看來是存了對他們自己的一二分警醒提點之意的。就算他們現在做得還不錯,也要時刻引以為戒,不然這下場可都白紙黑字地寫著呢。
張浚之前一口氣讀了那麽多,情緒又是大起大落那般激動,此時不說有些疲憊,也有些不耐了。他靠回椅子上,除了先前一直在隨口吃著的果盤蜜餞之類,又弄了一碗魚羹喝著,示意眾人自己要稍微歇息一會兒,大家也都請自便。
隻是張浚其人畢竟是蜀中名門大戶出身——甚至還自稱留侯張良之後呢!一碗魚羹吃完似乎仍覺得有些不盡興,而後又弄出一個砂鍋,裏麵儼然是大塊的羊肉,除了加蔥、花椒之類的香料以外,他還又敲碎了幾枚杏仁放進去。瞥見一旁趙鼎有些疑惑的眼神,他帶著幾分笑意解釋道:“將杏仁加進去一起用活水燜煮會讓羊肉更容易煮得又酥又爛,元鎮兄可也要嚐一嚐?”
對麵幾位武將自是平素對吃食就沒有多麽講究,而就算是在座的幾位相公還有地方文官要員,真要說出身世家名門的也就呂公相和小林學士了。趙鼎這個做了近二十年開封府士曹的老基層公務員,在靖康之前也是個兩袖清風的正人君子,靠那點俸祿是連正經館子都舍不得吃的,以至於平時家裏隻能在蔡河南買些便宜的羊頭、羊皮打打牙祭,連羊肉都舍不得吃幾塊,又如何見過這般精細做法?當即便點頭稱好,二人現在就這一個砂鍋吃得盡興,仿佛回到了昔日在太學中共患難的歲月,卻是全然忘了之前雙方還在那本書中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奇怪爭鬥。
呂公相看在眼裏,隻是輕歎一聲。席間眾人行狀正好印證了官家除夕那日來他家中的那些言語,漢武用人後來者居上,而他們的官家則幹脆承認貧賤者更易得誌。而像自己這種家中四代平章軍國重事的,官家直接明說了,能夠做到如今這個公相的位子那也是明道宮中趕得巧,瞎貓碰上了死耗子。
可話又說回來,也就是這樣的亂世官家才有機會將原本固化的朝堂階級這般肆意重組了。畢竟靖康之變不光將豐亨豫大的舊夢給砸了個粉碎,連帶著那些高門貴胄也變得一無是處了,而在座諸人不也正是把握住了這樣的風雲際遇,才會以如今的模樣齊聚一堂嘛!
不然呢?趙鼎一個河東出身,做了大半輩子基層小吏的,又如何能與張浚這種蜀中名門豪族出身年少得誌的同朝為相把酒言歡?若是再算上家學淵源的建州人胡明仲……他們三人可還是有太學中一起避難稱兄道弟的交情呢!
外麵眾人自是吃得高興,觥籌交錯相談甚歡的,而趙玖一人坐在屏風後麵卻是有些寂寞了。倒不是新奧爾良烤翅不香了還是吮指原味雞不脆了,別人在那裏就算是互相吵架那也是熱鬧的,而自己心中就算有一萬頭羊駝呼嘯而過也隻能自言自語吐槽,這體驗感實在太差。
但他又不能真的就出去加入他們的討論,且不提完顏構搞了那麽多陰間事連帶著自己都覺得形象有些受損,自己要是出去了萬一他們都覺得再念下去實在是大不敬,都不肯接著讀書了,那這個空間到底要怎麽出去?雖然他還是很想念可樂雪碧星巴克之類的現代食物的,但金還是要滅的,宋也還是要紹的,總不能就一輩子呆在這兒了吧?
他在這裏怎麽胡思亂想倒不重要,張浚那邊算是吃飽喝足氣也喘勻了,便示意大家稍微端正一點姿態,自己要接著往下讀了。這回大家看起來都比先前聽話多了,紛紛做出了要給張樞相麵子的模樣,韓世忠不啃羊腿了,胡寅也不偷偷吃東坡肉了,大家都聚精會神洗耳恭聽起來。
【金遣使來,以詔諭為名,浚五上疏爭之。十年,金敗盟(“原來不止咱們官家會毀約啊。”曲端道,而眾人不用去看他也知道這種陰陽怪氣話裏有話的言語隻有他說得出來),複取河南。浚奏願因權製變,則大勳可集,因大治海舟千艘,為直指山東之計。十一年,除檢校少傅、崇信軍節度使,充萬壽觀使,免奉朝請。十二年,封和國公。】
【十六年,彗星出西方(他忍不住去瞥了一眼趙鼎,畢竟按照這個書裏的時間第二年他就要被秦檜逼死了),浚將極論時事,恐貽母憂。(讀到自己的寡母,張浚聲音變得也是柔軟和緩了一些)母訝其瘠,問故,浚以實對。母誦其父對策之語曰:“臣寧言而死於斧鉞,不能忍不言以負陛下。”浚意乃決。(聽到這裏眾人皆是神色肅然)上疏謂:“當今事勢,譬如養成大疽於頭目心腹之間,不決不止。惟陛下謀之於心,謹察情偽,使在我有不可犯之勢,庶幾社稷安全;不然,後將噬臍。”事下三省,秦檜大怒,令台諫論浚,以特進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居連州。二十年,徙永州。浚去國幾二十載,天下士無賢不肖,莫不傾心慕之。武夫健將,言浚者必谘嗟太息,至兒童婦女,亦知有張都督也。金人憚浚,每使至,必問浚安在,惟恐其複用。】
不等眾人做何種感慨,倒是沉默了許久的李光憤而出言道:“台諫淪為秦檜這等陰損小人肆意攻訐、迫害政敵的玩物,實乃吾輩憲台之恥。”
呂公相卻是撚須一歎:“張相公就算在這書裏也依然是這般言辭犀利,振聾發聵。”然而張浚聞言卻是臉色微微泛紅,想起了呂好問怕是在暗指明道宮時他出言彈劾汪、黃二相的那一遭。隻是彼時自己固然憤慨,卻是與趙鼎、胡寅二人從中窺見了可以一擊製敵從而上位的大好機遇,算是一種政治投機行為……但到了這本書裏,那可是真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了。難道書裏的張浚能不知道得罪秦檜是什麽下場嗎?隻能說,很多事情不管怎麽樣,總是要有人去做的,就算他張德遠不提,難道天下就沒有別人會上書彈劾此等無恥之徒嗎?
“兩位相公都真真是有膽識的人物……”韓世忠作為武將之首也不免嗟歎道,“官家的那番話怎麽說的來著?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小胡賢弟當日還提點過俺,說要是武臣能不愛錢,文臣能不惜死便是更好的了。可趙相公和張相公都已經是這般有骨氣的人物,這國家……這官家卻還是……”其人最後竟是有些情不自禁,意欲掩麵而泣。就連曲端此時也是再也生不起任何嘲諷之心了,張相公他們固然是不知兵的,但他們這些將領在前線用性命在與金國殊死搏鬥的時候,幾位相公們又何嚐不是信念堅定,將生死置之度外在與秦檜這種人不屈不撓地鬥爭?
但話又說回來了……為什麽秦檜這種人能身居高位,肆意迫害忠良啊!這樣看來好像這個官家的問題更大一點吧?!
【當是時,秦檜怙寵固位,懼浚為正論以害己,令台臣有所彈劾,論必及浚,反謂浚為國賊,必欲殺之。(眾人皆是齊齊一歎)以張柄知潭州,汪召錫使湖南,使圖浚。(“還能這麽明目張膽的嗎?”就算是在座諸人中資曆最老的呂公相也不免瞠目結舌,“就算是昔日六賊當道,也未嚐這樣對待昔日宰執啊!”)張常先使江西,治張宗元獄,株連及浚,捕趙鼎子汾下大理(趙鼎原本已經淡然自若的神色瞬間又變得哀傷起來,繼而轉為了一種憤怒至極的冷靜),令自誣與浚謀大逆,會檜死乃免。】
好在秦檜是先死了,這段令人難以直視的構陷攀扯乃至要致人死地的冤獄最終被勉強揭過,未能成真,否則眾人甚至在懷疑這所謂的後世史家究竟是要懷著怎樣的心情記錄下來這樣的故事,小林學士忽然有些好奇,這本書寫成之時,這位編者是否為趙相公、張相公這些人落過幾滴眼淚呢?
而比起張浚險些被構陷論罪處死的遭遇,眾人似乎更為趙鼎意難平一些。就連趙鼎自己在聽見秦檜在自己死後還不放過汾兒,還在繼續迫害自己的家人時終於難以自持,潸然淚下。昔日他在下蔡城中與張俊守城,也是早就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卻還是放心不下河對岸的妻兒家人。說到底,他們這些人在書中做了那麽多事,說是為了江山社稷萬民福祉,到頭來不說國家爛成了那個樣子,連自己的家人都不能護住周全,豈不可笑?豈不悲涼?
這回便是換到張浚悄悄給他遞了張絲絹帕子。
【二十五年,複觀文殿大學士、判洪州。浚時以母喪將歸葬。(張浚讀到這裏也是略微停頓了一下,而就在旁人想要勸慰他時,他卻忽然展顏一笑:“紹興二十五年的話……那家慈也算得上高壽了。”)念天下事二十年為檜所壞,邊備蕩馳;又聞金亮篡立,必將舉兵,自以大臣,義同休戚,不敢以居喪為嫌,具奏論之。會星變求直言,浚謂金人數年間,勢決求釁用兵,而國家溺於宴安,蕩然無備,乃上疏極言。而大臣沈該、萬俟禼(“什麽?”一直坐在末位未出一言的萬俟卨聞言卻是有些驚慌了,隻不過眾人似乎現在還懶得搭理他)、湯思退等見之,謂敵初無釁,笑浚為狂。台諫湯鵬舉、淩哲論浚歸蜀,恐搖動遠方,詔複居永州。服除落職,以本官奉祠。】
眾人皆是沉默不語。就算秦檜死了,但是他的黨羽還是那般猖獗?母喪都不得歸葬……這實在是太令人聞者傷心見者落淚了。胡寅卻是忍不住悄悄瞪了好幾眼萬俟卨,其人看來在這本偽書中……和秦檜是一黨?
小林學士也是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三十一年春,有旨自便。浚至潭,聞欽宗崩,號慟不食,上疏請早定守戰之策。未幾,亮兵大入,中外震動,複浚觀文殿大學士、判潭州。】
【時金騎充斥,王權兵潰,劉錡退歸鎮江,遂改命浚判建康府兼行宮留守。浚至嶽陽,買舟冒風雪而行,遇東來者雲:“敵兵方焚采石,煙炎漲天,慎無輕進。”浚曰:“吾赴君父之急,知直前求乘輿所在而已。“時長江無一舟敢行北岸者。浚乘小舟徑進,過池陽,聞亮死,餘眾猶二萬屯和州。李顯忠兵在沙上,浚往犒之,一軍見浚,以為從天而下。浚至建康,即牒通判劉子昂辦行宮儀物,請乘輿亟臨幸。】
“張樞相……”卻是曲端忽然端起一盞酒,正色道,“我先前其實是不服你這個樞相的,便是延安郡王誇讚你與趙相公是不懼死的文臣,在我看來也不過是布衣之怒,免冠徒跣,被秦檜逼死也算是求仁得仁,成全你們在後世得了個好名聲……”他不顧眾人越來越憤慨的神色,繼續坦然自若地說了下去,“可就算你們覺得我尖酸刻薄,我曲某人也是分得清忠奸好壞的!張樞相有這般雪夜孤舟渡江趕赴軍中的膽識……我曲某人不得不敬你一杯。”言罷便一飲而盡。
眾人聞言雖然十分不樂意曲大這廝帶頭說了這番古怪言辭,也是再不能指摘這書中張浚絲毫,皆是舉杯欲敬他。誠然他先前富平之戰失利,又與趙鼎意氣之爭導致秦檜上位,但事到如今這個地步,他卻依然是那個敢作敢為的張德遠,這般心氣,有誰能不為之歎服呢?
而趙鼎抬眼去看,張浚的神色間已經沒有了絲毫惶然與悲戚之意,聲音更是若切冰斷雪般決絕:“諸位的好意我心領了,隻是卻不必悲傷,就算在這本偽書中,吾輩身陷囹圄乃至慘死異鄉,但既然這本偽書乃是後世不知哪朝所修之史書,就證明千百年後也依然有人會記得我們的所作所為,記得秦檜是個殘害忠良的小人,記得那個官家是個昏庸無能拿不出主意的……這其中忠奸是非,豈是當權者一言而定?”
言罷,他忽又露出了一絲輕快的笑意,如春風融化冰雪一般:“而至少現在,我們的信念都還未曾被這般辜負,不是嗎?要我說,大家真真應該敬的,應該是我們的官家才對啊。”說著,他舉起手中白瓷酒杯,一飲而盡。
而屏風後某隻狸貓精聞言也是一歎,自己又是何德何能?被推倒這個位子上來,他最大的心願,也不過是不願重演那悲慘的曆史,讓所有值得的人都有個應有的好結局罷了。他就算再中人之姿,再力有所不逮,也絕不能再次讓所有人的理想與信念都被輕飄飄的一紙和約給砸得粉碎,更不忍所有人的信念與理想都被那般辜負。
“怎麽,可是書中你我相爭之處有什麽不妥?無論寫了什麽,德遠盡管讀來便是。”趙鼎之前讀完自己的傳已經了解到自己和張浚同朝為相之時有過一些爭鬥,此時倒並未覺得有什麽值得驚奇之處。
張浚隻是輕歎一聲。
【時趙鼎等議回蹕臨安(眾人紛紛去看了一眼趙鼎,但其人卻是泰然自若),浚奏:“天下之事,不倡則不起,三歲之間,陛下一再臨江,士氣百倍。今六飛一還,人心解體。”高宗幡然從浚計。鼎出知紹興府。(張浚讀到這裏忍不住還是遲疑了一下)浚以親民之官,治道所急,條具郡守、監司、省郎、館閣出入迭補之法;又以災異奏複賢良方正科。】
“諸位看著我幹什麽?書中張樞相說得沒錯,依照那時的局勢,主戰之意豈能有絲毫退讓?”趙鼎不以為意地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張浚,“然而德遠你究竟覺得此處有哪裏不妥?”
“當然不妥……”張浚在猶豫了片刻之後終於還是咬牙相對,“因為勸官家回臨安這種建議聽起來,的確就像是你趙元鎮會說得出來的!元鎮兄莫不是忘了那日你我在我府上的言語……我主戰,你主守;我年輕,你年長;我掌樞密院,你掌天下庶務……我們本該要吳越同舟才對!”
“所以你疑惑,既然在書中我們看起來似乎都還未失之本心,卻又為何會鬧到這個地步,對不對?”趙鼎隻是含笑望著他,“德遠莫要忘了,便是白馬紹興和議之前,你不還是抨擊我和劉大中、胡世將那些人總是忍不住往舊路上走,心裏總是念著那個豐亨豫大……”他說到這裏隻是黯然一歎,“你說得其實不無幾分道理,不過現如今是真正的官家親手把那些個荒唐想法給砸了個稀爛,但在這書裏呢?你若是想做個激進的主戰派,自然須得下重手將我們這些保守派給收拾個幹淨……所以有什麽不妥?彼此都不過是忠君之事罷了!”
張浚聞言頓時一怔,趙鼎這番言論從境界上可以說已經徹底將他比了下去,所謂朝堂爭鬥,看似鬥得昏天黑地各顯神通,可最後拍板拿主意下定論的卻還是官家。他在書中看來是眼見這個官家是個不頂事的,便想先下手為強將趙鼎為首的保守派先一步攆出中樞,就目前來看,他似乎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但這真的有用嗎?
而趙玖在屏風後麵也是暗自歎息,趙鼎和張浚二人細細說來其實都是能員廉吏,心思也都是通達曉事的,然而架不住完顏構是個陰間人,指不定還巴不得他們二人鬥得來勁,自己好在幕後玩什麽狗屁帝王平衡心術,給這個打個巴掌,那個喂個甜棗的虛偽小伎倆,可憐兩人相爭,最後卻被秦檜那個更加絕無僅有的陰間人給一起端了,這算什麽爛事嘛!
【七年,以浚卻敵功,製除特進。未幾,加金紫光祿大夫。問安使何蘚歸報徽宗皇帝、寧德皇後相繼崩殂(聽到這裏眾人皆是一歎),上號慟擗踴,哀不自勝。浚奏:“天子之孝,不與士庶同,必思所以奉宗廟社稷,今梓宮未返,天下塗炭,願陛下揮涕而起,斂發而趨,一怒以安天下之民。”上乃命浚草詔告諭中外,辭甚哀切。浚又請命諸大將率三軍發哀成服,中外感動。浚退上疏曰:“陛下思慕兩宮,憂勞百姓。臣之至愚,獲遭任用,臣每感慨自期,誓殲敵仇。十年之間,親養闕然,爰及妻孥,莫之私顧,其意亦欲遂陛下孝養之心,拯生民於塗炭。昊天不吊,禍變忽生,使陛下抱無窮之痛,罪將誰執。念昔陝、蜀之行,陛下命臣曰:‘我有大隙於北,刷此至恥,惟爾是屬。’而臣終隳成功,使敵無憚,今日之禍,端自臣致,乞賜罷黜。”上詔浚起視事。浚再疏待罪,不許,乃請乘輿發平江,至建康。】
這裏自然就是在翻富平之戰的舊賬了,張浚讀得語氣沉重,心中就算一萬個不服富平之戰是自己一人之過,但社稷宗廟這種東西壓出來,卻總得有個人出來替官家分鍋的。這裏自己不先做好姿勢誠懇認錯,難道還指望這個官家能有一絲一毫的擔當?
這樣一看,這官家似乎比起他們真正的官家更有那麽一些道君皇帝親子的風範嘛!遇事都是滑不溜秋,就算自己其實什麽都清楚得很,也隻管裝聾作啞,然後隨便推個替死鬼出去做交代。
【浚總中外之政,幾事叢委,以一身任之。每奏對,必言仇恥之大,反複再三,上未嚐不改容流涕。(不光在場眾人都驚呆了,就連趙玖都聽愣住了,張德遠這麽厲害的嗎,連完顏構這種陰間人都能感動得了?不過轉念一想,大概是裝哭吧,畢竟他可擅長這個了。)時天子方厲精克己,戒飭宮庭內侍,無敢越度,事無巨細,必以谘浚,賜諸將詔,往往命浚草之。(呂公相扶額:“這怎麽又一個逐漸變成李伯紀行狀要教官家做事的……”)】
【劉光世在淮西,軍無紀律,浚奏罷光世,以其兵屬督府,命參謀兵部尚書呂祉往廬州節製。(有前文的趙鼎傳做鋪墊,大家似乎預料到接下來要發生什麽事情了,都蹙眉不語。而酈瓊神色逐漸慌張,開始猶豫自己是不是應該先開口請罪還是如何)而樞密院以督府握兵為嫌,乞置武帥,乃以王德為都統製,即軍中取酈瓊副之。浚奏其不當(“那你早幹嘛去了!”曲端之前才緩過勁來,便有忍不住出言嘲諷道),瓊亦與德有宿怨,列狀訴禦史台,乃命張俊為宣撫使,楊沂中、劉錡為製置判官以撫之。未至,瓊等舉軍叛,執呂祉以歸劉豫。祉不行,詈瓊等,碎齒折首而死。(眾人皆是一驚,畢竟在之前聽來呂祉算不得什麽好人,沒想到也是個有氣節的)浚引咎求去位,高宗問可代者,且曰:“秦檜何如?”(趙鼎放下手中的茶盞緊緊地盯住了張浚,而張浚不免有些神色慌張,卻還是勉強讀了下去)浚曰:“近與共事,方知其暗。”高宗曰:“然則用趙鼎。”(屏風後麵似乎傳來了什麽奇怪的聲音,然而這時大家卻沒有心思去查看。趙玖捂著嘴差點沒把可樂噴出來)檜由是憾浚。(“原來秦檜除了看不順眼趙相公,這裏也看不順眼張相公了啊。”小林學士默默地又啃了一口梨子)浚以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先是,浚遣人持手榜入偽地間劉豫,及酈瓊叛去,複遣間持蠟書遺瓊,金人果疑豫,尋廢之。(眾人小聲議論了一番)台諫交詆,浚落職,以秘書少監分司西京,居永州。九年,以赦複官。提舉臨安府洞霄宮。未幾,除資政殿大學士、知福州兼福建安撫大使。】
“……一個個來吧,知道大家肯定有很多話要說。”一口氣讀完這麽一大串,張浚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麵色都有些泛紅了。呂公相卻是率先無奈地看了一眼恨不得要跪下請罪的酈瓊:“酈都統倒也不必如此……如今偽齊都已然不存,而且如今皇宋前途一片大好,就算你與王都統之間有些不睦,倒也不至於想不開全家性命,對不對?”
酈瓊連忙點頭如搗蒜。但曲端卻又不樂意了:“我之前隻不過是沒有援救友軍……”他還沒說完,便被身邊李彥仙的冷哼給驚了一下,複又改口道,“我沒有援救友軍的罪責似乎聽起來還不如酈瓊降了偽齊還逼死呂祉這麽駭人吧?為何你們都那般針對我?”
眾人皆是冷笑不語,最後還是吳大看不下去,“好心”出言提點道:“曲大,酈瓊降偽齊是出於私怨,便是一時衝動,做不得數的。而你卻是真的會坐視友軍於不顧,大家如何能不怨你?更何況那事不還是被你那能文能武的言語給糊弄過去了?便少說幾句吧。”
而不提酈瓊這事如何讓人難堪,張浚之後的補救措施其實也還算精彩,經典的反間計嘛!幾位武將也都讚歎張相公算得上是個有勇有謀的。隻是趙鼎依舊那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含笑望著他,笑容中卻充滿了苦澀和無奈。
“德遠啊,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張浚聞言,卻是就算有辯解的心思也不知該說什麽好。趙鼎的這番話實在是一語雙關,仔細一想,他在書中其實不缺智謀和勇氣,卻事事都在關鍵之處短了一截。呂祉、酈瓊和王德之間的矛盾他可能先前一點風聲都沒有聽說過嗎?還不是等到見勢不妙才慌忙去想主意。而至於那個秦檜……他更是忍不住想要以手扶額,聽起來似乎之前自己真的還能對他推崇備至的?難道自己是為了對付趙鼎他們,把秦檜給弄進了中樞,事後卻又意識到自己識人不明,這才來和官家說些什麽“近與共事,方知其暗”之類沒用的廢話……最後兜了個大圈子,官家不還是把趙鼎給弄回來了?
所以自己在書裏到底是圖什麽啊?也不是沒有努力去做事,也不是沒有花心思,但最後呢?有些事卻還不如不做?
他現在又想起當日劉子羽和他算的那筆賬了,當時自己不信,現在卻不得不承認,如果但凡隻要努力做了事就會有收獲的話,那治天下也未免太兒戲了吧?但話又說回來……隻說努力了不一定就能成事,但躺著不動什麽都不幹,就更沒指望了吧!
不管怎麽說,有些事不管有用沒用,總還是要有人盡力而為的。他張德遠就算被人嘲笑在做無用功,但隻要對得起自己的信念,對得起國家,那做了便算不上後悔。
他的眼神重又變得堅定起來。
其餘眾人自然不知道張浚自己心裏的諸多念頭,但觀其人神色稍微和緩了一些,也皆是感到欣慰了不少。畢竟在座的諸位都算得上是這個大宋的精英人物,心思也俱是通透玲瓏之輩,倒還不至於真就和這本沒頭沒腦的偽書那般置氣,書中之人的行狀舉止更多時候在他們看來是存了對他們自己的一二分警醒提點之意的。就算他們現在做得還不錯,也要時刻引以為戒,不然這下場可都白紙黑字地寫著呢。
張浚之前一口氣讀了那麽多,情緒又是大起大落那般激動,此時不說有些疲憊,也有些不耐了。他靠回椅子上,除了先前一直在隨口吃著的果盤蜜餞之類,又弄了一碗魚羹喝著,示意眾人自己要稍微歇息一會兒,大家也都請自便。
隻是張浚其人畢竟是蜀中名門大戶出身——甚至還自稱留侯張良之後呢!一碗魚羹吃完似乎仍覺得有些不盡興,而後又弄出一個砂鍋,裏麵儼然是大塊的羊肉,除了加蔥、花椒之類的香料以外,他還又敲碎了幾枚杏仁放進去。瞥見一旁趙鼎有些疑惑的眼神,他帶著幾分笑意解釋道:“將杏仁加進去一起用活水燜煮會讓羊肉更容易煮得又酥又爛,元鎮兄可也要嚐一嚐?”
對麵幾位武將自是平素對吃食就沒有多麽講究,而就算是在座的幾位相公還有地方文官要員,真要說出身世家名門的也就呂公相和小林學士了。趙鼎這個做了近二十年開封府士曹的老基層公務員,在靖康之前也是個兩袖清風的正人君子,靠那點俸祿是連正經館子都舍不得吃的,以至於平時家裏隻能在蔡河南買些便宜的羊頭、羊皮打打牙祭,連羊肉都舍不得吃幾塊,又如何見過這般精細做法?當即便點頭稱好,二人現在就這一個砂鍋吃得盡興,仿佛回到了昔日在太學中共患難的歲月,卻是全然忘了之前雙方還在那本書中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奇怪爭鬥。
呂公相看在眼裏,隻是輕歎一聲。席間眾人行狀正好印證了官家除夕那日來他家中的那些言語,漢武用人後來者居上,而他們的官家則幹脆承認貧賤者更易得誌。而像自己這種家中四代平章軍國重事的,官家直接明說了,能夠做到如今這個公相的位子那也是明道宮中趕得巧,瞎貓碰上了死耗子。
可話又說回來,也就是這樣的亂世官家才有機會將原本固化的朝堂階級這般肆意重組了。畢竟靖康之變不光將豐亨豫大的舊夢給砸了個粉碎,連帶著那些高門貴胄也變得一無是處了,而在座諸人不也正是把握住了這樣的風雲際遇,才會以如今的模樣齊聚一堂嘛!
不然呢?趙鼎一個河東出身,做了大半輩子基層小吏的,又如何能與張浚這種蜀中名門豪族出身年少得誌的同朝為相把酒言歡?若是再算上家學淵源的建州人胡明仲……他們三人可還是有太學中一起避難稱兄道弟的交情呢!
外麵眾人自是吃得高興,觥籌交錯相談甚歡的,而趙玖一人坐在屏風後麵卻是有些寂寞了。倒不是新奧爾良烤翅不香了還是吮指原味雞不脆了,別人在那裏就算是互相吵架那也是熱鬧的,而自己心中就算有一萬頭羊駝呼嘯而過也隻能自言自語吐槽,這體驗感實在太差。
但他又不能真的就出去加入他們的討論,且不提完顏構搞了那麽多陰間事連帶著自己都覺得形象有些受損,自己要是出去了萬一他們都覺得再念下去實在是大不敬,都不肯接著讀書了,那這個空間到底要怎麽出去?雖然他還是很想念可樂雪碧星巴克之類的現代食物的,但金還是要滅的,宋也還是要紹的,總不能就一輩子呆在這兒了吧?
他在這裏怎麽胡思亂想倒不重要,張浚那邊算是吃飽喝足氣也喘勻了,便示意大家稍微端正一點姿態,自己要接著往下讀了。這回大家看起來都比先前聽話多了,紛紛做出了要給張樞相麵子的模樣,韓世忠不啃羊腿了,胡寅也不偷偷吃東坡肉了,大家都聚精會神洗耳恭聽起來。
【金遣使來,以詔諭為名,浚五上疏爭之。十年,金敗盟(“原來不止咱們官家會毀約啊。”曲端道,而眾人不用去看他也知道這種陰陽怪氣話裏有話的言語隻有他說得出來),複取河南。浚奏願因權製變,則大勳可集,因大治海舟千艘,為直指山東之計。十一年,除檢校少傅、崇信軍節度使,充萬壽觀使,免奉朝請。十二年,封和國公。】
【十六年,彗星出西方(他忍不住去瞥了一眼趙鼎,畢竟按照這個書裏的時間第二年他就要被秦檜逼死了),浚將極論時事,恐貽母憂。(讀到自己的寡母,張浚聲音變得也是柔軟和緩了一些)母訝其瘠,問故,浚以實對。母誦其父對策之語曰:“臣寧言而死於斧鉞,不能忍不言以負陛下。”浚意乃決。(聽到這裏眾人皆是神色肅然)上疏謂:“當今事勢,譬如養成大疽於頭目心腹之間,不決不止。惟陛下謀之於心,謹察情偽,使在我有不可犯之勢,庶幾社稷安全;不然,後將噬臍。”事下三省,秦檜大怒,令台諫論浚,以特進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居連州。二十年,徙永州。浚去國幾二十載,天下士無賢不肖,莫不傾心慕之。武夫健將,言浚者必谘嗟太息,至兒童婦女,亦知有張都督也。金人憚浚,每使至,必問浚安在,惟恐其複用。】
不等眾人做何種感慨,倒是沉默了許久的李光憤而出言道:“台諫淪為秦檜這等陰損小人肆意攻訐、迫害政敵的玩物,實乃吾輩憲台之恥。”
呂公相卻是撚須一歎:“張相公就算在這書裏也依然是這般言辭犀利,振聾發聵。”然而張浚聞言卻是臉色微微泛紅,想起了呂好問怕是在暗指明道宮時他出言彈劾汪、黃二相的那一遭。隻是彼時自己固然憤慨,卻是與趙鼎、胡寅二人從中窺見了可以一擊製敵從而上位的大好機遇,算是一種政治投機行為……但到了這本書裏,那可是真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了。難道書裏的張浚能不知道得罪秦檜是什麽下場嗎?隻能說,很多事情不管怎麽樣,總是要有人去做的,就算他張德遠不提,難道天下就沒有別人會上書彈劾此等無恥之徒嗎?
“兩位相公都真真是有膽識的人物……”韓世忠作為武將之首也不免嗟歎道,“官家的那番話怎麽說的來著?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小胡賢弟當日還提點過俺,說要是武臣能不愛錢,文臣能不惜死便是更好的了。可趙相公和張相公都已經是這般有骨氣的人物,這國家……這官家卻還是……”其人最後竟是有些情不自禁,意欲掩麵而泣。就連曲端此時也是再也生不起任何嘲諷之心了,張相公他們固然是不知兵的,但他們這些將領在前線用性命在與金國殊死搏鬥的時候,幾位相公們又何嚐不是信念堅定,將生死置之度外在與秦檜這種人不屈不撓地鬥爭?
但話又說回來了……為什麽秦檜這種人能身居高位,肆意迫害忠良啊!這樣看來好像這個官家的問題更大一點吧?!
【當是時,秦檜怙寵固位,懼浚為正論以害己,令台臣有所彈劾,論必及浚,反謂浚為國賊,必欲殺之。(眾人皆是齊齊一歎)以張柄知潭州,汪召錫使湖南,使圖浚。(“還能這麽明目張膽的嗎?”就算是在座諸人中資曆最老的呂公相也不免瞠目結舌,“就算是昔日六賊當道,也未嚐這樣對待昔日宰執啊!”)張常先使江西,治張宗元獄,株連及浚,捕趙鼎子汾下大理(趙鼎原本已經淡然自若的神色瞬間又變得哀傷起來,繼而轉為了一種憤怒至極的冷靜),令自誣與浚謀大逆,會檜死乃免。】
好在秦檜是先死了,這段令人難以直視的構陷攀扯乃至要致人死地的冤獄最終被勉強揭過,未能成真,否則眾人甚至在懷疑這所謂的後世史家究竟是要懷著怎樣的心情記錄下來這樣的故事,小林學士忽然有些好奇,這本書寫成之時,這位編者是否為趙相公、張相公這些人落過幾滴眼淚呢?
而比起張浚險些被構陷論罪處死的遭遇,眾人似乎更為趙鼎意難平一些。就連趙鼎自己在聽見秦檜在自己死後還不放過汾兒,還在繼續迫害自己的家人時終於難以自持,潸然淚下。昔日他在下蔡城中與張俊守城,也是早就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卻還是放心不下河對岸的妻兒家人。說到底,他們這些人在書中做了那麽多事,說是為了江山社稷萬民福祉,到頭來不說國家爛成了那個樣子,連自己的家人都不能護住周全,豈不可笑?豈不悲涼?
這回便是換到張浚悄悄給他遞了張絲絹帕子。
【二十五年,複觀文殿大學士、判洪州。浚時以母喪將歸葬。(張浚讀到這裏也是略微停頓了一下,而就在旁人想要勸慰他時,他卻忽然展顏一笑:“紹興二十五年的話……那家慈也算得上高壽了。”)念天下事二十年為檜所壞,邊備蕩馳;又聞金亮篡立,必將舉兵,自以大臣,義同休戚,不敢以居喪為嫌,具奏論之。會星變求直言,浚謂金人數年間,勢決求釁用兵,而國家溺於宴安,蕩然無備,乃上疏極言。而大臣沈該、萬俟禼(“什麽?”一直坐在末位未出一言的萬俟卨聞言卻是有些驚慌了,隻不過眾人似乎現在還懶得搭理他)、湯思退等見之,謂敵初無釁,笑浚為狂。台諫湯鵬舉、淩哲論浚歸蜀,恐搖動遠方,詔複居永州。服除落職,以本官奉祠。】
眾人皆是沉默不語。就算秦檜死了,但是他的黨羽還是那般猖獗?母喪都不得歸葬……這實在是太令人聞者傷心見者落淚了。胡寅卻是忍不住悄悄瞪了好幾眼萬俟卨,其人看來在這本偽書中……和秦檜是一黨?
小林學士也是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三十一年春,有旨自便。浚至潭,聞欽宗崩,號慟不食,上疏請早定守戰之策。未幾,亮兵大入,中外震動,複浚觀文殿大學士、判潭州。】
【時金騎充斥,王權兵潰,劉錡退歸鎮江,遂改命浚判建康府兼行宮留守。浚至嶽陽,買舟冒風雪而行,遇東來者雲:“敵兵方焚采石,煙炎漲天,慎無輕進。”浚曰:“吾赴君父之急,知直前求乘輿所在而已。“時長江無一舟敢行北岸者。浚乘小舟徑進,過池陽,聞亮死,餘眾猶二萬屯和州。李顯忠兵在沙上,浚往犒之,一軍見浚,以為從天而下。浚至建康,即牒通判劉子昂辦行宮儀物,請乘輿亟臨幸。】
“張樞相……”卻是曲端忽然端起一盞酒,正色道,“我先前其實是不服你這個樞相的,便是延安郡王誇讚你與趙相公是不懼死的文臣,在我看來也不過是布衣之怒,免冠徒跣,被秦檜逼死也算是求仁得仁,成全你們在後世得了個好名聲……”他不顧眾人越來越憤慨的神色,繼續坦然自若地說了下去,“可就算你們覺得我尖酸刻薄,我曲某人也是分得清忠奸好壞的!張樞相有這般雪夜孤舟渡江趕赴軍中的膽識……我曲某人不得不敬你一杯。”言罷便一飲而盡。
眾人聞言雖然十分不樂意曲大這廝帶頭說了這番古怪言辭,也是再不能指摘這書中張浚絲毫,皆是舉杯欲敬他。誠然他先前富平之戰失利,又與趙鼎意氣之爭導致秦檜上位,但事到如今這個地步,他卻依然是那個敢作敢為的張德遠,這般心氣,有誰能不為之歎服呢?
而趙鼎抬眼去看,張浚的神色間已經沒有了絲毫惶然與悲戚之意,聲音更是若切冰斷雪般決絕:“諸位的好意我心領了,隻是卻不必悲傷,就算在這本偽書中,吾輩身陷囹圄乃至慘死異鄉,但既然這本偽書乃是後世不知哪朝所修之史書,就證明千百年後也依然有人會記得我們的所作所為,記得秦檜是個殘害忠良的小人,記得那個官家是個昏庸無能拿不出主意的……這其中忠奸是非,豈是當權者一言而定?”
言罷,他忽又露出了一絲輕快的笑意,如春風融化冰雪一般:“而至少現在,我們的信念都還未曾被這般辜負,不是嗎?要我說,大家真真應該敬的,應該是我們的官家才對啊。”說著,他舉起手中白瓷酒杯,一飲而盡。
而屏風後某隻狸貓精聞言也是一歎,自己又是何德何能?被推倒這個位子上來,他最大的心願,也不過是不願重演那悲慘的曆史,讓所有值得的人都有個應有的好結局罷了。他就算再中人之姿,再力有所不逮,也絕不能再次讓所有人的理想與信念都被輕飄飄的一紙和約給砸得粉碎,更不忍所有人的信念與理想都被那般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