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態度就是對未知常懷敬畏之心
渡過:抑鬱症治愈筆記 作者:張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發了幾篇探討抑鬱症藥物治療的文章後,引來一番關於“如何治病”“吃藥不吃藥”的爭論。
類似的爭論由來已久。麵對精神疾病,確有很多人反對西醫,反對吃藥看病,主張心理、中醫、針灸、靈修、瑜珈等等,認為這些療法見效快,不痛苦,無副作用,可以治根,永不複發。
比如,有網友評論我的文章說:
從抑鬱症的診斷到治療效果,都極其糟糕!雙相的有一半是誤診!治療效果呢?用醫生自己的話說“用大炮打蚊子”,碰運氣!這是患者的、醫學和社會共同的悲劇!最痛苦的還是患者及其家庭。
我不得不為這個女孩感到悲哀!被醫院扣上一頂“雙相”帽子,等待她的會是什麽?吃藥可以暫時緩解女孩的症狀,但是女孩的現實問題,學業、人際……怎麽解決?停藥後的複發怎麽辦?將來生活中再遇到其他挫折呢……
還有一位網友獻計獻策:
完全不認可醫生的診斷,這麽多藥,越吃越傻,幹脆讓她吃毒藥早死算了。關鍵是解決母女關係!!!母女親密了,孩子高興了,症狀自然會消失。
(筆者注:網友提到的女孩,是我此前文章中提到的一個患者。)
針對以上討論,我一並表達我的看法:
1.現代醫學承認自身的局限性,承認治療精神疾病的複雜性和長期性。比如,對於抑鬱症,統計表明,治療的有效率在70%。雙相情感障礙則更低些。
這確實不令人滿意,但也不是如上述網友所說,是“極其糟糕”。畢竟,全中國有病曆記載的3000萬抑鬱症患者,大多數是通過西醫治愈的。如果放棄西醫和藥物治療,能否找到其他替代方式?如果不能,那麽暫且不要否定西醫。
2.關於治本。其實,在很多時候,治標和治本,差別不是那麽大。醫學上本來就有“對症治療”和“對因治療”之說,並無高下之分。對於很多疾病,緩解症狀足矣。比如感冒,它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不加治療,一個星期左右也可自愈。治療感冒,隻要能緩解頭疼、鼻塞、咽痛症狀就行,何須治本?
3.關於副作用。副作用確實存在,但也沒那麽可怕。因為副作用的概率非常低,並不總是出現。副作用的大小,和患者本身關係很大,也與他服藥時的內環境有關。無論如何,副作用和精神疾病對人的摧殘相比,微不足道。因此,在疾病和副作用之間,應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4.關於複發。精神類疾病治愈後確實容易複發,但並非無規律可循。經驗證明,隻要在規定時間段內,嚴格遵守醫囑,堅持服藥,鍛煉身體,輔之以心理調適,則複發的可能性並不大。
5.概括而言,當下西醫治療精神疾病確實不夠理想,但暫時沒有別的療法可以替代。它是無奈的選擇,也是最不壞的選擇。如果為此否定和放棄西醫治療,隻單一嚐試其他療法,後果難測。而勸告患者不去看病吃藥,對己對人,都風險極高。
6.關於療法之爭。我認為,鑒於精神疾病的治療總體水平不高,還有很多未知數,因此不要輕易否定別的療法。更不能為了宣傳某一種療法,不顧事實,誇大自己,貶低別人。
醫學是一門科學。討論科學問題,要有科學的態度,即看到自身的局限性,以一種開放的、包容的胸懷,以嚴密的邏輯,去探索未知世界,而並非簡單地堅持什麽、肯定什麽、否定什麽。
一句話:所謂科學的態度,就是對未知常懷敬畏之心。
類似的爭論由來已久。麵對精神疾病,確有很多人反對西醫,反對吃藥看病,主張心理、中醫、針灸、靈修、瑜珈等等,認為這些療法見效快,不痛苦,無副作用,可以治根,永不複發。
比如,有網友評論我的文章說:
從抑鬱症的診斷到治療效果,都極其糟糕!雙相的有一半是誤診!治療效果呢?用醫生自己的話說“用大炮打蚊子”,碰運氣!這是患者的、醫學和社會共同的悲劇!最痛苦的還是患者及其家庭。
我不得不為這個女孩感到悲哀!被醫院扣上一頂“雙相”帽子,等待她的會是什麽?吃藥可以暫時緩解女孩的症狀,但是女孩的現實問題,學業、人際……怎麽解決?停藥後的複發怎麽辦?將來生活中再遇到其他挫折呢……
還有一位網友獻計獻策:
完全不認可醫生的診斷,這麽多藥,越吃越傻,幹脆讓她吃毒藥早死算了。關鍵是解決母女關係!!!母女親密了,孩子高興了,症狀自然會消失。
(筆者注:網友提到的女孩,是我此前文章中提到的一個患者。)
針對以上討論,我一並表達我的看法:
1.現代醫學承認自身的局限性,承認治療精神疾病的複雜性和長期性。比如,對於抑鬱症,統計表明,治療的有效率在70%。雙相情感障礙則更低些。
這確實不令人滿意,但也不是如上述網友所說,是“極其糟糕”。畢竟,全中國有病曆記載的3000萬抑鬱症患者,大多數是通過西醫治愈的。如果放棄西醫和藥物治療,能否找到其他替代方式?如果不能,那麽暫且不要否定西醫。
2.關於治本。其實,在很多時候,治標和治本,差別不是那麽大。醫學上本來就有“對症治療”和“對因治療”之說,並無高下之分。對於很多疾病,緩解症狀足矣。比如感冒,它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不加治療,一個星期左右也可自愈。治療感冒,隻要能緩解頭疼、鼻塞、咽痛症狀就行,何須治本?
3.關於副作用。副作用確實存在,但也沒那麽可怕。因為副作用的概率非常低,並不總是出現。副作用的大小,和患者本身關係很大,也與他服藥時的內環境有關。無論如何,副作用和精神疾病對人的摧殘相比,微不足道。因此,在疾病和副作用之間,應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4.關於複發。精神類疾病治愈後確實容易複發,但並非無規律可循。經驗證明,隻要在規定時間段內,嚴格遵守醫囑,堅持服藥,鍛煉身體,輔之以心理調適,則複發的可能性並不大。
5.概括而言,當下西醫治療精神疾病確實不夠理想,但暫時沒有別的療法可以替代。它是無奈的選擇,也是最不壞的選擇。如果為此否定和放棄西醫治療,隻單一嚐試其他療法,後果難測。而勸告患者不去看病吃藥,對己對人,都風險極高。
6.關於療法之爭。我認為,鑒於精神疾病的治療總體水平不高,還有很多未知數,因此不要輕易否定別的療法。更不能為了宣傳某一種療法,不顧事實,誇大自己,貶低別人。
醫學是一門科學。討論科學問題,要有科學的態度,即看到自身的局限性,以一種開放的、包容的胸懷,以嚴密的邏輯,去探索未知世界,而並非簡單地堅持什麽、肯定什麽、否定什麽。
一句話:所謂科學的態度,就是對未知常懷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