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知道,治療抑鬱症必須藥物療法和心理療法雙管齊下。相較於藥物療法,心理療法更加複雜,門派眾多。如行為療法、森田療法、暴露療法、精神分析、係統脫敏、放鬆訓練等等。


    認知療法是當前全球範圍內應用最廣泛的心理治療理論學派之一。最早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臨床心理學家albe


    tellis創立合理情緒療法;此後,aa


    o


    beck於1960年又創立了認知療法。


    思維決定情緒,情緒源於想法


    所謂認知,就是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更深層次則是一個人的心態和信念。認知療法的理論基礎,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思維決定情緒,情緒源於想法。即任何一種情緒,都是外界環境刺激、機體的生理變化和人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應三者相互作用的結果,而認知過程又起著決定的作用。


    人所有的情緒都來源於認知和思維。情緒緊跟思維,亦步亦趨。有什麽樣的認知,就會有什麽樣的情緒。當情緒消沉時,思維會被無法擺脫的消極感所籠罩。如果消極思維根深蒂固,形成條件反射,則成為慣性思維。認知、感受和行為將相互作用,形成一個不斷循環的閉合環。


    認知療法的實質,就是學會用健康的思維方式替代不健康的思維方式。讓你分清楚,你的痛苦感受哪些來自事實,哪些是由於思維誤判所致。也就是說,你的感受很可能不是真實的,而是你的扭曲、不合邏輯、不切實際的思維造成的。


    以上是原理層麵。如果從操作層麵下定義,認知治療就是通過修正個體的認知評價和思維模式,來緩解不良情緒和行為。這是一種需要患者積極參與的幹預模式,用以指導患者學會識別、監控和消除與當前刺激相關的錯誤想法、信念和自我解釋,提供新的更具有適應性的“認知——行為”模式。最終目標是讓患者成為自己的治療師。


    改變心態


    一個人對事物的認知,到底會對自己產生多大影響?答案是:大到你無法想象。不論你采取何種認知,它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你和你的生活。


    幾乎所有抑鬱症患者都認為:他是全世界最倒黴、最無力的人;他正陷入某些棘手可怕的問題而無力自拔;他的消極情緒是合理必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其實,大約在兩千年以前,希臘哲學家埃皮克提圖就說過:人的煩惱並非來源於實際問題,而是來源於看待問題的方式。你可能覺得不快樂,也許你還能為自己的不快樂找到具體原因:家庭不幸福、童年缺乏愛、生活環境混亂、貧困……這些想法肯定會有一些真實的成分,畢竟世界是不可能美滿的,人生總是會遇到各種挫折,甚至麵臨毀滅性的災難。人的基因、童年痛苦經曆也確實會影響思維和情緒,外界環境、冷酷的人際關係也確實會攪亂人們的思緒——但這一切並非主要原因。


    認知決定情緒,而情緒決定情感。腦科學的研究成果還表明,情感能激起右腦的興奮,認知能激起左腦的興奮。情感對人的認識和活動具有動力作用。積極的情感是人們認識和活動的內驅力,而消極的情感卻是阻力。


    鑒於以上認識,認知療法旨在幫助我們改變心態,甚至還可以改變自己基本的價值觀和信念。不僅情緒會得到調整,你的視野還會更開闊,甚至工作起來更有動力。它帶給你的變化是巨大而持久的。


    美國內華達大學戴維·安東努喬博士、威廉·丹頓博士和克裏夫蘭醫療中心的古蘭德·德內爾斯凱博士,多年來一直圍繞認知療法進行研究。他們曾合著一篇文章,標題是《抑鬱症治療的心理療法和藥物療法對比:挑戰傳統觀念,用事實說話》。文章運用他們長期跟蹤獲得的數據,得出了一些和傳統觀念截然不同的結論:抑鬱症病因中,遺傳影響隻占16%;新型心理療法——尤其是認知療法——的療效並不比藥物療法差,而且對某些患者來說,它的效果似乎更好;采用心理療法治療的抑鬱症患者在康複之後更容易保持療效,複發率比采用純藥物治療的患者低得多;心理療法不僅可以治療輕微的抑鬱症,還可以治療嚴重抑鬱症。


    這些結論雖尚不能完全被驗證,但仍可鼓舞人心。畢竟靠藥物來改變大腦內化學元素的失衡,是在使用一種破壞性的力量,而認知療法讓人們看到了一種靠內在力量治愈的可能性。


    現代醫學已經能夠大致看出,抑鬱症可能是大腦化學物質失衡所引起的。最近有研究表明,認知療法也許真的可以改變大腦化學物質。美國一些科學家最近用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儀,觀察兩組患者大腦的新陳代謝情況在治療前後是否有任何變化。這兩組患者一組隻接受認知療法(不服藥),另一組則隻接受抗抑鬱藥物治療(不接受心理療法)。


    實驗的結果是:藥物治療組中的患者在好轉後,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大腦的化學物質產生了變化。這是意料之中的。讓人驚喜的是,認知療法組中的患者在成功康複後,他們大腦的化學物質也產生了變化,且和藥物治療組沒有明顯區別。這個實驗讓研究者相信,認知療法可能真的可以改變人腦的化學物質和結構,從而治愈患者。


    如何調整認知


    認知療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貝克(a.t.beck),係統介紹過認知療法的原理和方法。他認為,個體的認知結構由淺入深依次分為:自動思維(某種情境誘發的大腦中迅速湧現出的想法);認知歪曲(包括任意推斷、選擇性概括、過分概括化、全或無等);功能失調性假設(個體對於事情所持有的態度、信念或者行為準則);圖式(早年發展中獲得的相對持久的穩定的認知結構)。


    貝克認為,情感障礙的發生與病人早年經驗形成的圖式有著密切聯係,它存在於病人潛意識中,不易被察覺。一旦有某種不良生活事件發生,大腦中便會湧現大量負性自動思維,上升到意識層麵,從而導致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發生。


    據此,貝克認為,對抑鬱症病人的認知行為治療,主要應聚焦於導致抑鬱的消極思維,從而修正不同水平上的認知評價,發展意識層麵的理性思維,並強化積極行為模式,改善不良適應性行為。這樣,認知、行為、情緒、生理四個層麵形成良性互動,使得情緒和行為模式向積極和理性層麵螺旋上升,達到治療目的。


    落實到具體操作步驟上,第一步是認識自我。可指導來訪者自我監測自己的日常活動,量化評估自己的愉悅感和成就感,然後製定循序漸進的任務計劃,活化其退縮行為。研究發現,這些行為活化策略對緩解抑鬱非常有效,並且給患者者創造了識別與修正負性認知的機會。


    第二步是觀照內心。抑鬱的產生與個體近期的應激生活事件密切相關,治療師應該與患者通過討論、評估和識別,發現來訪者的錯誤應對策略。在此基礎上,指導患者如何用積極方式表達和宣泄負性情緒,重新思考、計劃和審視,建立積極的應對模式。


    第三步是學會解決問題的技能。抑鬱症患者往往缺乏充足的技能,用一種僵化的模式來解決問題,因此需要通過利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提高患者的適應性,探尋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


    抑鬱症患者總會有很多人際關係問題需要處理。通過行為技術的有效幹預,有助於提高其基本的社會技能,增加人際之間的社會支持和親密感體驗,降低社會退縮的傾向。


    總之,認知行為治療的重要部分是識別負性自動思維,挑戰認知歪曲,發展新的積極思維模式,進行認知重建,提高病人對情感反應的自我控製。


    近30年來,國內外對抑鬱症認知行為治療進行了大量臨床實踐及實證研究,發現認知療法對抑鬱症輕中度患者的療效與抗抑鬱藥療效基本等同,且複發率較低。有報道稱,認知治療的療效可以維持8到14年。目前西方國家製定的抑鬱症臨床治療指南,已將其列為一線治療方法。


    當然,認知療法又是一個個性很強的療法,需要治療師和患者形成“一對一”治療方案,很難製定標準化模式,也難以預料治療何時見效、何時可以結束。目前,心理學對認知治療發生作用的機製,認識依然有限。這些都是需要在未來進一步探究的。


    認識決定情緒,而情緒決定情感。情感對人的認識和活動具有動力作用。積極的情感是人們認識和活動的內驅力,而消極情感去是阻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渡過:抑鬱症治愈筆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進並收藏渡過:抑鬱症治愈筆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