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沈霽月遲遲醒不過來,待到睜眼之時,天已大亮,一看身旁,已沒了司馬煦年的蹤影,空餘一陣草木青香……


    扭過頭去,隻見羅帳外紅燭高掛,一派喜慶,她連忙直起了身子,朝外間輕喊了一聲,“明心?”


    明心聞聲走了進來,見沈霽月已醒,連忙過來挽起紅羅帳,笑道,“夫人,你可醒了,大人半個時辰前就起來了,叫我不要打擾你,讓你好好睡一覺。”說著,就在木架上取下準備好的衣裳,靜立一側等候為沈霽月更衣。


    夫人……聽到明心改口,沈霽月微微紅了臉,邊下床穿鞋邊說,“他……不用上朝議事麽?”


    “大人說凡大婚官員,朝廷準假三天。”


    “哦……”沈霽月邊穿衣邊回應,忽然她似是想起了什麽,驚道,“哎!今天要回門,我恐怕誤了時辰了,明心,你早該叫我的……”


    明心笑了,“您放心,大人早就準備好了,一切什物都已準備妥當,待會就可以出發去沈侍郎府上。現在廚房剛上早膳,大人正在廳中品茶,等您一起用膳呢,您先洗漱。”


    沈霽月聽聞,心中嗔怪自己貪睡,趕緊洗漱起來。


    不多時,她就走出了正房。


    雖然在司馬煦年府上小住過一段時日,但都是住在月華居別苑,從來未曾涉足正庭,所以,她也不熟路,隻聽明心帶著,穿過一個小花園,繞過幾道回廊,才來到廳中。一路她眼觀風物、耳聽萬籟,不得不讚歎司馬煦年將府邸設計得甚是巧妙,院中藏景,景中藏舍,即隱私,又別致。


    司馬煦年見沈霽月從側邊回廊走來,忙起身,走出廳門口迎接。


    沈霽月本就風姿綽約,現又有院中的綠柳新楊相映襯,甚是儀態萬方,司馬煦年理了理衣裳,拱手作揖,“夫人,為夫這廂有禮了。”


    沈霽月見他作揖,不禁笑了。


    笑靨如花……司馬煦年頓時覺得庭中春景煞是好看……


    沈霽月入席坐下,發現早膳具是淮揚菜係,看著久違了的兒時風味,心中既驚喜,又感慨,不禁泛起一陣酸澀。


    司馬煦年見她沒有動筷,便舉筷為她夾了一塊三色軟米糕,放到她碗中,“試試逸銘從揚州請來的廚子手藝。”說完,又放下筷子,正準備給她盛碗紅豆八寶粥。


    沈霽月知道司馬煦年在益州長大,後來又隨父去了遼東,再後來就在並州、涼州征戰,他的口味,應該更傾向於鹹香,和淮揚的酸甜,差距很大,如今為了自己,連家中的廚子都換了……想著,她的眼眶頓時就紅了,伸出手去握住司馬煦年給她盛粥的手,輕輕說了句,“煦年……我來吧。”


    司馬煦年忽然咧嘴笑了,笑意溢滿了整張臉,藏都藏不住……


    伺候早膳的下人看著兩人旁若無人的親昵舉動,都不住掩嘴笑了起來。逸銘看不下去了,上前兩步咳嗽了一聲,輕聲說道,“少爺,這個……早膳可能要抓點緊了,親家老爺那邊可一早就等著新姑爺上門呢。”


    司馬煦年收起了笑意,正色說了句“知道了”,便正襟危坐吃起了早膳。


    早膳完畢,司馬煦年陪沈霽月一起坐馬車,到刑部侍郎府邸。


    沈光風立於門外迎接,司馬煦年扶沈霽月下車,一同進入府中。沈府早已備下盛宴,等候司馬煦年與沈霽月,眾人寒暄了幾句,分賓主入座。


    這是司馬煦年第一次正式與沈鏞座談,還不甚習慣,神情略為拘謹,而沈鏞見故人之子,其輪廓神態與其父司馬澤邦甚是相像,心中略含感傷,不知不覺幾杯酒便下了肚,話匣子也就打開了。


    “賢婿,遙想當年,我與你父親還是弱冠之年,機緣巧合,在揚州相遇,結為至交,恍然一別已近四十年。我已是老病之軀,而你父親……卻客死他鄉……是我對不起他。”


    “嶽丈,都是前塵往事,不必再提。”司馬煦年略一皺眉,“其實父親也懷疑他蒙冤之事另有隱情,隻是遼東偏遠,無法查明。我一葉障目,無法辨清是非,險些釀成大錯,自罰一杯。”


    沈光風見狀,也端起酒杯陪飲。


    沈鏞聽聞司馬澤邦曆盡磨難對他仍存信任,十分觸動,亦舉杯一飲而盡……


    “月兒,我與煦年之父早年便相識,他家是我朝宗室,先祖憑借這層關係在立國之初得過一些蔭封,但到他曾祖父一輩便日漸式微了,後來輾轉遷至益州,便在益州娶妻生子,置產落戶。”沈鏞又盡一杯酒,繼續說道,“澤邦兄年少時無心仕途,一心隻想在行商上某條出路,便在益州沿江而下,到揚州遊曆見識,順便探查商機。我本是書香門第,但少遇饑荒,家破人亡、流離失所,我一人跟隨著逃荒人群一路乞討來到到揚州,做了船工,算是長於淮揚吧……弱冠之年,機緣巧合與澤邦兄相識,相談甚歡。澤邦兄想出海到新羅百濟一帶,我便帶他跑了一趟船。”


    “哦?跑船一事,我父親未曾提起過。”司馬煦年道。


    “正是因為這趟船,改變了我們的人生方向,我離開海運,他放棄行商。在出海的日子裏,我們談了很多事情,對社稷民生,也有了一番抱負。回來之時,我們便相約入仕,以匡扶社稷為己任。”


    “後來……你們便一同參加科舉,還在同年及第?”沈霽月已明白了大概。


    “我們以十年為期,相約十年後在殿試再會……當然,個中還有一些其他事情,不過都過去了,也沒什麽好說的。澤邦兄嫂二人去世後,我打聽到賢婿你扶柩還鄉,曾到益州探訪你的下落,但毫無音訊,便以為你也已經遭遇不測,甚為愧疚,從此絕口不再提起澤邦兄之事。當年霽月還年幼,因此對你之事,一概不知。”


    “難怪……我在初見霽月之時,曾質問她是否認識我,她說毫無印象。”想起初見場景,司馬煦年心頭一揪,握住了沈霽月的手。


    沈霽月反握住他……看席中的氛圍略顯傷懷,她便岔開話題,轉頭問沈鏞,“不知父親可以在長安待到幾時,女兒想留下好好陪陪父親。”


    “哪有新婚燕爾就跑回娘家的道理?”沈鏞笑出聲了。


    “正是,夫人你這是欲置為夫於何地啊!”司馬煦年有些微惱。


    “嗬嗬,小兒女,難別離,人之常情。我身為揚州地方官,不能離開駐地太久,過兩天就要回去了。再者……獻芷之父周定邦在平反前已在流放地去世,獻芷扶柩回鄉,光風,你也要抽時間過去。”


    “孩兒知道。”


    “賢婿,我再多囉嗦幾句。你現在位極人臣,行事談吐需格外小心,朝廷風雲詭譎,不知哪一天就禍從天降。目前司馬仰和秦天麟分庭抗禮,各懷鬼胎,你最好別站隊,唯聖上之命是從即可。”


    “嶽丈,說到此,我有一事不甚明了。以目前形勢來看,聖上必是屬意寧親王繼承大統,但司馬仰卻似不太配合,明顯不想順應時勢,這於他何益?”


    “司馬仰與司馬攸兄弟為藏奴案平反,雖目的在於扳倒太子,但總歸於我有恩,我本不該說他,但既然賢婿你已進入朝堂決策核心,我不得不提醒你,司馬仰此人看似不慕權勢,以天下社稷為己任,實則未必。我潛伏在揚州時,曾私下與他打過交道,他與司馬攸個性迥異,完全是兩類人,這次他在太子與二皇子相爭中漁翁得利,怕是食髄滋味,陸續有來。而且,若說寧親王是穩坐泰山,我看未必。”


    “此言何意?”司馬煦年對沈鏞的見解,倒是略感意外。


    “聖上還是皇子時,府中是一妻兩妾,正妻王氏,即現在的王皇後,兩妾分別是秦氏、劉氏,也即現在的秦貴妃、劉靜妃,二皇子的生母,便是劉靜妃。這兩位主子,從嫁給聖上那天起,地位就不一樣。秦貴妃其實是聖上的第一位妻室,是聖上主動請先帝下聘迎娶的,感情深厚。如果不是要為王氏讓路,現在的皇後就是她。而且秦氏一族在右扶風府,也頗有地位。但劉靜妃就不一樣了,她是聖上機緣巧合,在宮外認識的,出身寒微,娘家幾乎毫無勢力。一直以來,聖上對她,是不冷不熱,她性格甚溫順,也不爭不搶,按理說二皇子是沒有奪嫡資本的。但偏生二皇子與聖上最為相像,自小便得聖寵,長大後聖上還為他擇了天下第一門閥——弘農楊氏,作為姻親,這門親事,成了他最大的政治資本。現在楊暉倒台,弘農楊氏除了楊安之,已經沒有人在聖上的決策核心了,二皇子縱再有能耐,也隻能暫時屈居青州。”


    “二皇子沒有了資本……所以嶽丈您的意思是,太子還有資本?!但太子屢屢涉案,聖上怎會再對他青眼有加?難道說,聖上還忌憚並州太原王氏一族?”司馬煦年在並、涼二州征戰近十年,對太原王氏頗有了解。


    “不錯。賢婿你晚生幾年,若在三十年前,並州一地,恐怕沒有你的立足之地。太原王氏隨高祖皇帝起事,以軍功起家,大成國立國之初便鎮守並州邊境。三十年前,當今聖上正是依靠王家,征戰西北夷狄屢建奇功,才坐上太子之位。王氏一族,滿門忠烈,王皇後當年,可謂權傾後宮,其父兄死後,家族中人難當大任,軍中勢力逐漸式微,才讓西北夷狄有機會對我朝大肆欺淩,若不是賢婿你,我朝恐怕不得不屈辱求和。時至今日,並州刺史以及並州府兵的關鍵將領,還緊緊栓在王家手中。聖上對王皇後,總歸是一日夫妻百日恩,榮親王是她的獨子,也是聖上的嫡長子,不是其他皇子可以比擬的。”


    “而且,王家在軍中的勢力未完全消退,聖上投鼠忌器,不會對榮親王太絕情。”沈光風補充道。


    司馬煦年回想起自己在兵部時,確實有不少僚屬出身太原王氏,自己當年征戰,若不是功績顯著,恐怕也無法爬到王家頭上,因此,沈鏞的分析,他完全能理解。


    眾人正在沉思間,沈光風忽然想起了什麽,“聖上隻有七個兒子,有兩個未及序齒即已夭折,目前五位皇子,成年者唯有榮親王、英親王、寧親王三位,莫非……司馬仰想扶持小皇子,他幕後大權獨攬?!”


    “光風,不可胡言亂語!”沈鏞微惱,“方才說道要謹慎小心,怎麽馬上就口無遮攔起來?!”


    沈光風自知失言,連忙低了頭。


    “小婿倒認為,內兄所言不差。司馬攸與我相識時起,便開始利用我為他兄弟二人開路,雖然他一再強調自己不站隊,但現在細想起來,他恐怕是在為自己站隊……”司馬煦年微微覷了眼,司馬攸,看來並不簡單。


    沈鏞略微沉吟,慢慢說道,“隻怕,從此朝堂更不太平……我年近花甲,無甚可懼的,但賢婿、光風,你二人須得為自己想好後路,即使不為自己著想,也需為妻兒著想。”


    司馬煦年本在沉思,聽得沈鏞如此一說,便馬上回道,“嶽丈放心,霽月此生,我必全力相守,即使舍棄生命,也在所不惜。”


    沈霽月聞他此言,心中一陣激動,轉頭看向司馬煦年,眼眶止不住又紅了……她想到自己顛沛流離,還差點墮入風塵,幸而有他,此生,夫複何求……因此,握住他的手,又緊了緊。


    眾人的隔閡漸漸就消除了,逐漸相談甚歡,不知不覺已是傍晚申時,司馬煦年才謝過沈鏞父子,與沈霽月回到府中。


    聽了沈鏞的一席話,司馬煦年對朝堂很多事如茅塞頓開,現在二皇子離開長安,恐怕隻是個開端。這盤棋局,遠比自己想象的要龐大、複雜,可是現在自己已牽扯其中,不僅僅是自己,還有沈家,都已無退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孤女罪妻:將軍偏寵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城太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城太守並收藏孤女罪妻:將軍偏寵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