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經曆。我們公司剛起步的時候,我、王功權,還有潘石屹等,我們六個人主動向別人學習、請教。有些人很謙虛,也很真誠,我們一求見,馬上就見了,而且很直截了當地和我們討論一些問題。比如王石,他在辦公室裏和我們討論了一下午。柳傳誌更謙虛,他說你們別來,我帶著我的團隊到你們這兒來。結果他帶著他的團隊到我們保利大廈來跟我們交流,讓我們很感動。


    有些人卻不願意見我們,說這是哪兒的人啊,不見,因為當時我們默默無聞。我這個人比較強,我不停地聯係。過了一兩年,有個人終於肯見我們了,結果弄了間足球場那麽大的會客廳,他坐那頭,我們坐這頭,然後他就開始教育我們,現在這人的公司一塌糊塗。還有個人弄了張大班桌,我們坐在沙發上,和他隔著20多米,聽他教育我們。這首先就是不尊重我們,你至少把椅子拉過來吧,哪有隔著20多米談事的?這人後來坐牢了,現在早就退出江湖了。還有一個人,把我們哥兒幾個晾在一個小房間裏,讓我們等了40多分鍾,最後跟我們說了幾句話,就把我們打發了。後來這人的公司也破產了。


    坦誠、守規矩、尊重別人、謙虛是很多成功的人共同的特點,我剛才講到的這些人,即使成功,也是偶然的,因為他們不夠尊重人,不夠坦誠,不夠謙虛。我們小人物被玩弄一下也就認了,如果他們用這種態度來對付政府、對付合作夥伴、對付大事,那他們十有八九會失敗。千裏之堤潰於蟻穴,不謙虛就是蟻穴,一定要特別注意。


    在朋友圈裏,你一定要謙虛,如果你不謙虛,老想教育別人,再加上你裝,那你很快就會被踢出朋友圈。有人說謙虛誰不會,不就是裝孫子嗎?謙虛和裝孫子是不同的,裝孫子是硬要演一個角色,謙虛是演自己,就差在這兒。比如,我硬要演偉大,大家知道,偉大的人走路不能太快,所以我故意裝作走路慢。有一些領導,他們告訴我,為了表現成熟,很多年輕幹部學老領導那樣動作慢,走路慢,開門慢,說話也慢。這就叫裝孫子。再比如,你想耍大牌、裝大腕兒,走路非要仨保鏢,這就有點兒裝孫子。所以,你要是做自己,就是謙虛;你要是演別人,演一個自己不能勝任的角色,就是裝。


    再舉個例子,有些明星戴墨鏡,就純粹是裝孫子,你是讓人注意你,還是不讓人注意你?顯然是為了讓人注意,你才戴墨鏡。你不戴墨鏡,走到哪兒旁人打眼一看也不會太注意。但如果你戴副墨鏡,旁人一看,馬上會想這人是不是明星,再一看還真有點兒像,就開始議論。你聽見了還挺高興,大家都知道我。有的明星到了黑屋子裏還戴著墨鏡,就怕別人不認識自己。當然,娛樂業需要貼標簽,有的人就是貼標簽而不是裝孫子了,比如王家衛,他就不是裝孫子了。他已經足夠有名了,他戴墨鏡就變成了貼標簽,可能是公關公司、經紀公司或形象顧問要求他必須貼這個標簽。我總在研究,一個人究竟要火到什麽程度,才有資格戴墨鏡?你拍了幾部片子,票房到了多少,就開始戴墨鏡了?不知道。大家一般都自認為夠腕兒,必須戴墨鏡。


    關於裝孫子這個問題,很多人有這樣一種觀點:所謂高雅的人,其實都俗不可耐,因為這樣的人都是在裝。吃大蒜的人說喝咖啡的人俗,聽相聲的人說看話劇的人俗。我覺得這就像說放屁和打嗝哪個更高雅哪個更俗一樣。有些留學生到了國外就開始裝,吃麵條不出聲。如果是在日本,你吃麵條不出聲,人家會覺得你不尊重他們。所以,這事談不上哪個更高雅,哪個更俗。如果旁邊全是老外,那咱們就裝點兒孫子,不出聲,免得人家不習慣。如果都是中國人,那你該出聲就出聲吧,還裝啥呀。所以,我覺得很難說放屁高雅還是打嗝高雅,你不能說看歌劇就高雅,看話劇就粗俗;聽交響樂就高雅,聽通俗歌曲就低俗。我覺得鳳姐說得挺對,國家法律沒有規定一個長得不太引人注目的女士追求一個長得帥的男士就是低俗,你怎麽能說我低俗呢?


    社會不能簡單地用某種主觀的意識來判斷誰低俗。就像市場經濟一樣,它是一種選擇機製、淘汰機製,是多樣性的。社會是多樣性的,人的角色和觀點也是多樣化的,都可以存在,存在了才有文化市場。如果文化市場沒有話劇、沒有相聲,隻有歌劇,老百姓天天看歌劇,我相信90%的人都會坐那兒打瞌睡。有一次,我和王石去紐約看歌劇,結果都睡著了。


    睡著了我也沒覺得人家的東西不好,確實挺好,但你睡著了就是睡著了,這是事實。你不能說我睡著了就低俗,沒睡著就高雅。我覺得我不低俗,你隨地大小便,有礙觀瞻,這才是低俗,我隻是打個瞌睡而已。所以,社會需要有更多的寬容、更多的尊重,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尊重每個人表達的權利,也尊重每個人表現的勇氣。社會的開放就體現在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表達,鳳姐可以,芙蓉姐姐也可以,表達了我們才開心。我特別喜歡90後說的一句話,叫作“不要代表,隻要表達”。


    回到交朋友這個話題上,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你也需要采取一種多元化的態度。不同層次、不同層麵的朋友,你都要去結交。


    另外,還有一個原則:在背後盡量說人好話,千萬別背後說人壞話。背後多說好話,當麵多說壞話,這樣才是好朋友。


    實戰問答


    提問:男人和女人之間有真正的友誼嗎?


    馮侖:我認為,當人進入到無性狀態的時候,是可以有的,一個15歲的小男孩和一個55歲的婦女之間,是可能建立友誼關係的。比如盧梭和華倫夫人,整體而言,他們的感情是純潔而美好的。但是,在有性狀態下,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絕大部分人都把握不準這個分寸。


    讓友誼變質需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身體足夠好;第二,長得足夠正常;第三,環境足夠合適。情感是化學反應,有時候自己是控製不住的。但婚姻有法律限製著,是能控製的。另外,你身體好和不好,發生的故事可能是不一樣的。舉個例子,我讀大學的時候,有個同學追一個女孩,總也追不上。有一天,那個女孩生氣不理他,往石板凳上一坐,結果他突然把衣服脫下來給她墊上,這一下就搞定了。為什麽?那個女孩那天身體正好不舒服,她誤認為我這個同學這麽做是體貼她。其實她哪兒知道,我這個同學也是撞上了,結果倆人就好了,後來結婚了。如果她當時身體很棒,可能就沒感覺,甚至會覺得你那是多事。


    再有就是環境足夠合適。比如你跟朋友聊天,如果你們在一些容易發生事的地方聊,聊著聊著,再喝點兒小酒,就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了。如果大冬天站在電線杆子底下,一邊抽煙一邊聊,凍得稀裏嘩啦的,就啥事也不會發生。


    提問:同一層次的朋友,大家的眼界肯定是差不多的,對於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來說,怎樣逾越屏障,去接觸更高層次的人?


    馮侖:有很多種方式可以讓你接觸更高層次的人。一是參加一些生意以外的活動,比如旅行、登山。王石在登山的過程中結交了很多朋友,現在他身邊有各種各樣的朋友,打破了世俗的界限。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興趣擴展你的朋友圈。我是個軍迷,所以我結交了很多喜歡軍事的朋友。有些人喜歡打高爾夫,有些人喜歡打撲克。總之,你的愛好越多,跨界、跨年齡、跨身份接觸人的機會就越多。另外就是讀書、學習。比如你去讀mba,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同學。現在還有一些高端的社交網站,比如世紀佳緣,你可以不以征婚為目的,以交友為目的,也許你能找到“黑顏知己”,而不是“紅顏知己”。不管采取什麽方式,你都要真誠,不能忽悠別人,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別人的真誠,這樣才能獲得完美的友誼。


    提問:我有一些結識了很長時間的發小兒或同學,我們已經有十年以上的感情了。這種朋友在特定的情況下會做一些傷害我的事情,而且,時間越長,傷害可能會越多。我該如何麵對這種朋友呢?應該徹底放棄嗎?


    馮侖:我覺得你應該像在電腦上刪除文件一樣把他清除掉。因為他已經改變了,你為什麽不改變呢?他已經做出了傷害友誼、傷害朋友的事情,你把他清除掉就完了,就相當於刪除一條無用的信息。刪除了,你就不會糾結了。


    提問:人們常說,人生得一知己足以,可見知己是很重要的,也是很難得的。有人認為,人生的知己就是自己,沒有人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您是否同意這樣的觀點?


    馮侖:這要看你指的是什麽。對於你的身體來說,當然隻有你自己最清楚。但是,對於你的精神世界而言,能了解你的人還是很多的。


    人的需求是多樣的,所以,朋友也有不同的類型。我和王石十多年來一直是道義相砥的朋友,這種朋友是比較少的。還有一些朋友是階段性的,關係也挺好。再有就是同學、發小兒這類朋友,與這種朋友交往更多的是出於情感的需要,而不是抱著功利的目的。


    提問:有人說,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因為每個和你做朋友的人都認為你身上有可利用的價值。很多人都把朋友當作自己事業上、工作上的墊腳石。您如何看待這種心態?


    馮侖:這些人的心態其實就是出於功利的需要而結交朋友。我們所討論的朋友,有些是很狹隘的,完全是出於情感需要而結交的朋友,比如傾聽型、默契型的朋友,這種朋友不牽扯物質利益上的事情。而出於功利需要而結交的朋友是更寬泛的一類朋友。在工作中,大家彼此會有一些利益上的交集,可以說是彼此需要,不僅別人需要你,你也需要別人。這樣的朋友,隻要在一定的軌道上運行,不撞車、不翻車,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提問:在我的朋友圈裏,既有默契型的朋友,也有指路型的朋友,在和不同類型的朋友交往時,我會產生一個困惑。比如,有兩個朋友同時約我,我可能選擇去見指路型的朋友,因為我覺得他對我有一定的幫助,而和默契型的朋友則來日方長。但是,如此一來,默契型的朋友會覺得感情上受到了傷害。有沒有什麽好辦法來平衡這個問題?


    馮侖:這就要靠你自己去平衡,要麽帶默契型的朋友一起去,要麽跟指路型的朋友聊完,回來再把事情跟默契型的朋友說一遍。總之,你一定要讓他知道,他對你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否則,他看到你隻約別人,不約他,就會有誤解。


    提問:當年您和王功權、易小迪、潘石屹等人一起創業,雖然後來分開了,但還是朋友,您怎麽評價和他們的關係?


    馮侖:首先,留存在我們心裏的美好的東西、快樂的東西比不好的東西多,這是我們今天還保持來往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現在跟王功權聯係得比較多,因為功權和我一樣,比較喜歡人文的東西,比如他有時候整點兒古詩詞這種虛的東西,所以我們聊得更多一些。和潘石屹是生意上的聯係多一些;易小迪是介於兩者之間。我們六個人的關係,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第一,生命中的重要記憶;第二,持久的正向激勵。


    當年我們一起創業的時候,他們幾個20多歲,我30歲左右,大家在一起折騰,到現在已經20多年了,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記憶。現在大家都發展得不錯,彼此也經常照應,有時候一起聚聚。我覺得,我們這幾個人的經曆是一個很好的年輕人創業的故事,也是一個很好的童話,雖然不是像愛情那樣的美麗的童話,但至少是一個值得看的童話。每當我回過頭來看這段曆程的時候,我都很感激,我感激大家能在一個很好的價值觀的引導下,創造這麽好的人生和商業故事,而且彼此能給予很多激勵。潘石屹做得好,給了我很大的激勵;易小迪做得好,也給了我很大的激勵。這都是正向激勵。王功權做投資,我經常打電話問他一些投資方麵的事情,我們也是互相激勵。我覺得我們這樣的友誼是比較理想的,也是令人愉快的。


    提問:女人與女人之間的友誼,和男人與男人之間的友誼有什麽不同?


    馮侖:很不同。男人跟男人的交往,大多是“利”和“益”的交往,理想和利益是男人跟男人在一起的最重要的黏合劑。女人跟女人在一起,一是情感需要,二是趣味相投。另外,交往的方式也不太一樣。男人跟男人交往往往動靜比較大,又喝酒,又在外麵折騰;女人跟女人交往動靜比較小,比如找個安靜的地方聊天。所謂閨密,都是在屋裏嘀嘀咕咕的。有人說,女人和女人之間的友誼是小友誼,男人和男人之間的友誼才是大友誼。我不這樣認為,因為男人和男人的友誼是建立在理想和利益基礎上的,男人之間談的都是大事,所以大家有時候就把這種友誼放大了。而女人和女人之間是情感交往,這也是很好的,你不能說這就是小友誼。不同性別的哺乳動物有不同的行為方式,都值得尊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行在寬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馮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馮侖並收藏行在寬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