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龍圖閣直學士司馬光


    《仙經》雲:還經(精)補腦之道,交接精大動欲出,急以左手中央兩指卻抑陰囊後、大孔前,壯事抑之,長吐氣,並啄齒數十過,勿閉氣也。便施其精,精亦不得出,但從玉莖複還,上入腦中也。此法仙人以相授,皆飲血為盟,不得妄傳,身受其殃。


    若禦女取益,而精大動者,疾仰頭張目,左右上下視,縮下部,閉氣,精自止。勿妄傳人。能一月再施,一歲二十四施精,皆得一二百歲,有顏色,無病疹。


    治男子欲令健作房室,一夜十餘不息方:


    蛇床遠誌續斷縱容


    右四物分等,為散,日三服方寸匕。曹公服之,一夜行七十女。


    治男子令陰長大方:


    柏子〈五分〉白斂〈四分〉白術〈七分〉桂心〈三分〉附子〈二分〉


    右五物為散,食後服方寸,日再。十日、二十日長大。


    令女玉門小方:


    硫黃(磺)〈四分〉遠誌〈二分〉為散,絹囊盛著玉門中即急。又方:硫黃(磺)〈二分〉蒲華〈二分〉為散,三指撮著一升湯中,洗玉門二十日,如未嫁之僮。


    “此書就是這些內容。可以看出,它是摘錄了房中書的一些要點,且以‘仙人相授,皆飲血為盟,不得妄傳’等語來強調其‘要’。所謂‘要’,無非是交接前的嬉戲,和悅心意,使陰陽充分感動,控製泄精以還精補腦等。”


    “哇塞!無害!我們終於將這些書看了一通!今日我真是大開眼界,勝讀十年書。”


    “曉峰!你從中可學到不少無價的房中養生和。。知識。今日我讓你開了眼界,不過到了晚上,我則會夜夜讓你心花怒放、欲仙欲死!”


    “你就會嚇唬我!怕是到時候你的功夫已不行了。”


    “怎的不行!?”耶無害不甘示弱地盯著阮曉峰說道:“到時候,我會對你夜夜變換招勢,什麽正臥式、側臥式、坐式、跪式、站立式、秋狗式、金鉤倒掛式等等,我都會殺得你如癡如醉,我就是不泄精,你能把我怎麽樣?”


    “你快別說了!你難道不怕人聽見?”


    “你怕什麽?別人還不都是一個樣?全世界人的人都聽到了,又有何妨?”耶無害話說之間,卻早已將阮曉峰攔腰抱起,緩緩走向臥室。


    自此之後,耶無害和阮曉峰駐守華清園,渡過了一段終生難忘的美好時光。但是,這令人向往的二人傳生活,又豈會長久?不知道以後等待著他倆的,又將會是什麽呢?


    話說自從“卷地風”黃世英被阿裏耶庫爾劍斬於華山山畔,一直到耶無害和阮曉峰在驪山華清宮院,大行探討和實踐人生的真諦之際,不覺已是一、兩個月眨眼而過,在這一段時間裏,中原的世態變遷又是如何呢?


    好在各朝各代的史官,及時記下真貴的曆史,更有後代的寫史官吏,總結出“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的通史《史記》和斷代史《資治通鑒》,才使這中原的戰火風雲永遠烙印在曆史的風碑書冊和人民的腦海之中。


    在五代十國之後不遠的北宋王朝,龍圖閣直學士司馬光為皇家帝王所編攥的《資治通鑒》,是上起東周戰國,即東周威烈王姬午末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後周之末、北宋之始的960年,共1362年的曆史。


    就在耶無害和阮曉峰從今歲(908年)三月四日(這是指農曆、陰曆、陰陽曆、舊曆、夏曆的日子,但這日曆不是陽曆!)開始駐守在驪山華清宮院的一、兩個月裏,龍圖閣直學士司馬光大致是這樣記錄這一段曆史的——


    說者在此在插言一下,是關於這“陽曆”與“陰曆”,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和領悟這部《亂世英魂》演義《三貓流浪記》、《千古奇英》、《人生流浪》等名稱以及《資治通鑒》等古書,切莫等閑視之!人人都應該了解、學習,因為“溫故可知新”,不能讓古老而又新鮮的知識成為曆史的塵(陳)封,更不能漸漸讓它們成為我們腦內的盲點!如下大多說自《民俗通書·萬年曆》,還請各位細心聆聽:


    “陽曆”又名“太陽曆”,係以地球環繞太陽一周為一年,為泰西各國所通用,故又稱“西曆”、“洋曆”。中國自民國元年(1912年)采用陽曆,故又名曰“國曆”。因它與中國舊有之曆(舊曆)以及“黃曆”、“皇曆”相對稱,故又名曰“新曆”。


    公曆是現在國際通用的曆法,是陽曆的一種。一年365天,分為十二個月。但因地球繞太陽一周實際為365.24219天,所以每400年中要多餘出0.24219x400≈97日,即要有97個閏年,閏年在二月末加一天,該二月為29天,全年是366天。紀元是從傳說的耶穌誕生年算起,通稱陽曆。


    年有三種:地球繞日一周,曆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時九分九秒,謂之“恒星年”;太陽過近地點循黃道東行一周,複過近地點,曆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時十三分四十八秒,謂之“近點年”;太陽過春分點,循黃道東行一周,複過春分點,曆時三百六十五日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謂之“回歸年”,亦稱“歲實”。因二分點,即春分點和秋分點,每年沿黃道向西逆行約五十秋,故回歸年較恒星之時間為短,相差二十分二十三秒,謂之“歲差”。


    有歌訣曰“地球繞日一周年,要知時間有多少?三六五日加五小,四十八分四六秒。”這是一“回歸年”的時間,為現行製曆之年,它使得每年的節氣寒暑不變,有著相對穩定的規律,所以我們對這“回歸年”的時間有記住之必要!


    自一月一日至次年一月一日謂之一年,年長本應與“歲實”相等,然而一年之數必須是整數,不便將奇零之時數計入,故以三百六十五日為一年,每年餘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積至四年約滿一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為閏日,二月末要加一天為29天,該年度為“閨年”;無閏日之年,謂之“平年”,平年三百六十五日,閏年三百六十六日。所以正規來說,每一年都是閏年,隻不過不是閏的一個整頭整數!第四年一閏,定出二月為潤月,這隻不過是“化零為整之舉”罷了,這都是人定(訂)的,是人定的潤月月份故有“腚”意,當然也可以把這多出的一天加在其他月份裏,不是天定的!所以,“人定(訂、腚)勝天!”


    但是,四年之閏餘,僅是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乘以四,等於二十三小時十五分四秒,今閏一日,未免過多,超過之四十四分五十六秒,積至二十五閏,為十七小時五十八分二十四秒,約合一日之四分之三,故每滿百年廢一閏,至第四百年又不廢。如是每四年置一閏,每四百年減三閏,計超過二小時五十三分二十秒,須八個四百年後,即三千二百年後,始補足此一日之差。試想,到那時,我等早已作古千年而去,那時的“年月日時度分秒”的定法,自有後代子孫們去解決好了,我們何必為之替古人擔憂,何必為之為後人擔憂?


    設置閏年之法,為方便起見,按公元計算:凡公元年數能以四除盡者(例如1972年、1976年)皆為閏年;唯世紀年(例如1800年、1900年、3000年)則不閏;世紀年之世紀數,可以被四除盡者,(例如1200年、1600年、2000年、4000年)則仍為閏年;即西曆年數,若以百除之得整數,再以四除之而除不盡者,皆不置閏,其能除盡者則仍為閏年。這也是人訂(定)的,而不是上帝和神訂(定)的,更不是天注定的,請各位要記清。這就是“以人為本,天人合一,人定(訂、腚)勝天!”


    地球運行的軌道,也就是“黃道”為橢圓形,故距日有遠近,一月一日,其距離最近,謂之“近日點”,七月二日距離最遠,謂之“遠日點”。一年的開始,謂之“歲首”,亦稱“年始”,陽曆以近日點為歲首,為元月一日,也就是元旦!這年為“近點年”,而不是歌訣中的“回歸年。”它們時差二十五分二秒。這陽曆到底以“三種年”的哪一個為準呢?還是讓人來定。


    陽曆有大月和小月,陽曆每年分十二個月,每月的日數不規則,大月三十一天,小月三十天,平年(365天)二月為28天,閏年(366天)二月為29天。陽曆的一個月,與月球之運行無關,不過是一年分為十二段,失去月的真正意義。除二月份有平年和閏年之分外,每年各月的天數均有一定,是比較科學有規律的曆法:七月以前,單月是三十一天,雙月是三十天;八月以後,雙月是三十一天,單月是三十天。為了便於記憶,有歌訣曰:


    “一三五七八十臘,每逢此月全是大;(或曰:三十一天永不差!)31x7=217


    四六九冬三十天,唯有二月二十八。30x4+28=148


    每逢四年閏一日,一定準在二月加。(閏年為366天,仍是個約數!)”合計365


    其中冬,即十一月;臘,即十二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生流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yxy11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yxy110並收藏人生流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