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博倫斯基本來就處在理性和良知的天人交戰當中,方才主動跟柯林傑搭話就已經是腦子暈暈乎乎的結果。


    如今被這麽一打岔,恢複清醒之後更是不可能直接承認自己在固體火箭助推器的測試流程中發現了貓膩。


    而且正如赫斯特博士之前所說,超燃衝壓發動機畢竟啟動成功,還正常工作了一段時間,本來也不應該找到他們頭上。


    這樣一番自我開脫之後,賈博倫斯基心中原本還有的那點負罪感也終於消失不見。


    別問,問就是其他人也幹了。


    “丹尼爾?”


    柯林傑當然不知道麵前這個年輕人腦子裏飛速閃過的一係列想法,隻是看著聽到自己回答之後似乎陷入愣神的賈博倫斯基,重新叫了一遍對方的名字。


    這才讓後者重新恢複清醒:


    “哦……”


    賈博倫斯基趕緊做出一副絞盡腦汁的樣子:


    “我在想,下一階段研發過程當中,還有沒有什麽是我們需要做的。”


    這個技術層麵的問題果然吸引到了柯林傑的注意力:


    “嚴格來說,我們目前還隻是實現了事故樹分析,尚未形成完整的結論報告,所以新的研究任務倒是還不急……”


    他一邊示意賈博倫斯基跟上自己的腳步,一邊回答道:


    “但如果你們確實想要快點開始工作,那我建議可以把重點放在進一步提高固體火箭發動機的參數精度上麵。”


    “精度?”


    賈博倫斯基對於這個形容詞有點陌生。


    相比於液體推進劑,固體推進劑的工作特性屬於爆發性質的,也就是盡可能把推進劑的最大性能給發揮出來。


    如果實在有多餘的能量,則通過讓飛行體本身進行機動而消耗掉,或者幹脆就設置一個飛行條件檢測門,一旦觸發就提前拋掉助推器。


    所以,基本不需要考慮過於複雜的控製問題。


    “沒錯。”


    柯林傑點點頭:


    “為了進一步提高吸氣式發動機的工作穩定性,我們有可能對二號和三號試驗彈的壓縮進氣口係統進行部分調整……”


    “你應該知道,超燃衝壓發動機是依靠預燃-激波係統實現空氣壓縮,而這套係統的工作窗口比較狹窄,導致不同進氣係統勢必對應不同的啟動條件,而如果激波串影響到進氣口,就有可能打破進氣口壓力和燃燒室反壓的平衡……”


    “總之,後麵應該需要你們頻繁調整火箭助推段的工作曲線,如果能把設計精度提上來,那就可以省去不少重複測試的麻煩。”


    一個看似平常的要求,卻瞬間讓賈博倫斯基頭腦中警鈴大作。


    這可是剛才開會時候完全沒有提到過的內容。


    照理,熱密封不嚴,你直接改善一下封嚴技術,或者哪怕更根本一點,對接口部分做個重新設計也就完事了。


    完全沒必要涉及到壓縮進氣口係統的改造。


    換句話說,這個看似被完全蒙在鼓裏的小老頭,很可能並沒有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內容放進那份初步結論報告裏。


    對方即便還不清楚問題的具體所在,至少也已經對sjx61-1超燃衝壓發動機和普惠公司有所懷疑。


    既然如此,那會不會自己這邊也已經被盯上了,隻是因為沒有證據才……


    賈博倫斯基突然有點後背發涼,有點不太敢繼續跟柯林傑繼續聊下去。


    轉瞬之間又有些想笑——


    這樣看來,整個項目的各大子係統之間恐怕都是臥龍鳳雛,很有可能其他人也幹了跟自己一樣的事情,隻不過隱藏的比較深而已。


    跟這樣一群蟲豸在一起,怎麽能搞好高超音速武器呢?


    哦,原來我自己也是蟲豸啊?


    那沒事了。


    這個時候,倆人也剛好走到了測試中心的一處分叉路口。


    一邊通向生活區,一邊通向園區大門。


    於是,賈博倫斯基連忙找了個理由,和對方告別之後飛速遁走……


    ……


    實際上,柯林傑倒是確實沒太關注助推器的問題。


    盡管工作時間未及預期,沒能把飛行體推進到計劃中的分離速度,但隻有個位數百分比的差距勉強還在可接受範圍之內,而且後續也還有更進一步的優化區間。


    真正讓他產生懷疑的,還是那兩份事故樹分析結論——


    就算在設計階段沒能精確估計實際的受熱情況,導致飛行體形變量超出預先的估計,問題也首先應該出在進氣道和燃燒室這兩個位置才對。


    而分析結論卻是發動機後部與彈體之間的安裝管口熱密封不嚴。


    這本身就有點離譜。


    並且測試過程中,彈載信號傳感器的數據是在一瞬間全部消失的,根據他的經驗,這更像是飛行體在越過某個工作點之後出現目前未知的結構或是載荷問題而直接解體。


    如果是高溫燃氣泄露這樣慢刀子割肉的原因,那麽傳感器數據應該首先發生異常,然後異常數據逐漸擴大,最後消失。


    而這樣的分析結論,居然還是兩個獨立的分析團隊所共同給出的。


    所以,絕對是研發團隊內部有人在搞鬼。


    至於具體是誰……


    他可能很快就會知道了。


    柯林傑目送著賈博倫斯基逐漸遠去的背影,抬手看了看時間,然後調轉方向,徑直朝著門口停車場的位置走去。


    作為項目主管和高級工程師,他的行動基本不受太多限製。


    哪怕離開測試中心,也無需向什麽人提前進行申報。


    大約一個半小時之後,柯林傑的道奇皮卡車停在了威爾明頓城區一間酒店的地下停車場內。


    很快,便有一名西裝革履的男人快步走來,確認車牌號之後,便拉開副駕駛的車門坐了上去。


    “卡爾,好久不見。”


    柯林傑一邊寒暄,一邊調大了車載音樂的音量。


    卡爾·海因茨·布林克曼,亞琛工業大學教授,流體力學和空氣動力學實驗室主管。


    也是柯林傑專門找來的“外援”。


    二人在三十年前就讀於同一所大學,盡管柯林傑在畢業後選擇進入企業,而布林克曼則繼續留在學界發展,但始終維持著頗為緊密的聯係。


    至少在前者看來,自己這位朋友遠比大部分同事來的靠譜。


    “為什麽選在這種地方見麵……不上去喝杯咖啡麽?”


    布林克曼皺了皺眉,顯然不太喜歡地下停車場的壓抑環境。


    柯林傑並沒有解釋太多,隻是搖了搖頭:


    “抱歉,最近實在是沒時間……等手頭的活忙完,再請你去我家的農場坐坐。”


    “好吧。”


    旁邊的布林克曼顯然也了解他的性格,隻是聳了聳肩,便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裏掏出了一個u盤:


    “你要的測試數據,都在這裏了。”


    看到u盤之後,柯林傑的眼前瞬間一亮,探身到後座取來了早已經準備好的筆記本電腦。


    不過,布林克曼卻沒有馬上把u盤交給他,而是猶豫了一下,接著開口道:


    “我得先提醒你一下,雖然th-d風洞已經屬於高焓風洞的範疇,但仍然無法完全複現高超聲速狀態下的飛行條件,尤其是氣流總溫,而且受限於單次測試周期的限製,對於一些累積參數的測量也會有一定失真,如果你要用作工程需求,最好還是隻當成一個參考……”


    柯林傑不由得撇了撇嘴:


    “我又不是第一天幹這一行,放心吧……”


    作為一名老練的工程師,他當然不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


    實際上,他隻是準備把th-d風洞給出的數據跟普惠方麵給出的設計數據比對一下而已,隻需要做到實際總溫的六到七成就足夠了。


    布林克曼猶豫片刻,但畢竟來都來了,最後還是主動把u盤插在了usb接口上……


    柯林傑並沒有選擇複製數據,而是直接在u盤裏打開了報告文檔,緊接著又點開了桌麵上放著的另一份origin數據文件,並向報告文檔裏麵導出了幾條png格式的無背景矢量曲線。


    這是一種相當野蠻的數據對比方式,但反正這一次他也不需要詳細的分析報告,所以並不在乎這些細枝末節。


    “這是什麽?”


    布林克曼有些疑惑地看向電腦屏幕。


    柯林傑這會兒正在把幾條曲線分別拖到同一個圖表裏麵,因為隻有觸摸板,所以操作相當別扭,頭也沒抬地回答道:


    “普惠那邊提供的sjx61-1發動機設計曲線……”


    就在他話音落下的同時,兩條曲線的起點被他精確地交疊在了一起。


    可以明顯看出,整條曲線在橫坐標軸ln(t9/t3)大於0.3之後,便出現了明顯的區別。


    到達1的臨界點時,對應的馬赫數竟然有了接近25%的差距。


    布林克曼剛剛從看到如此機密數據的震驚中回過神來,就又注意到屏幕上那大到離譜的結果差距。


    “你看我早就說過,對於累積參數的測量會出現失真……”


    顯然,他還沒意識到問題出在哪裏,下意識以為是自己的風洞數據不夠準確。


    “確實有些失真……”


    柯林傑深吸了一口氣:


    “但不是你的數據失真……”


    “……”


    此時此刻,他的腦海中回蕩著和賈博倫斯基同樣的聲音——


    和這樣一群蟲豸在一起,怎麽能搞好高超音速武器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月廿二並收藏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