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娘告知那樁喜訊,不過多久,十一娘就在韋太夫人口中得到確定。
“是為劉渡一案,聖人才詔你阿耶返京,具體情形你阿耶在信中也沒詳說,可我琢磨著,劉渡被押返京城就關審大理寺,卻能及時得知聖人懷疑裴鄭逆案應有冤情,咬定是謝毛黨羽報複陷害他,前往漢州察案官員這些年來一撥撥下派,明明罪證確鑿,聖人卻聽信劉渡喊冤而猶豫不決,眼下馮伯璋等又力保劉渡企圖將謝饒平坐實栽誣,表麵上看是為裴鄭不平,背後卻不無蹊蹺。”
太夫人這番意見,十一娘當然大感認同,事實上她與賀湛及陸離包括王七郎推敲,也懷疑劉渡背後有高人指點,這個高人多半不是為了裴鄭冤案,而別懷目的。
不過這些朝堂政務,太夫人固然樂意分析告訴十一娘,十一娘卻不便發表過多見解。
她繼續洗耳恭聽。
“你阿耶在漢州一任四年,對劉渡有罪與否應當有所判斷,待他歸來一問便知,倘若劉渡真是罪證確鑿……不能因為劉渡自稱為裴鄭不平就顛倒是非,也不能因為對謝饒平有利就包庇劉渡。”韋太夫人叮囑十一娘:“你如今師從瑩陽真,難免會有女眷借口其餘從你這處打探劉渡一案,與你阿耶態度,你心裏有個準備,仔細口風。”
十一娘更加讚成韋太夫人這番當即立斷,雖然與太後不和,可也不能因為這樣就偏幫奸侫小人,於裴鄭兩族昭雪非但無益,反而遺禍無窮。
太夫人這樣叮囑也不是杞人憂天,事實上自從十一娘成了瑩陽真人學生,這些年來邀帖不斷,貴婦貴女們打著與她交好的旗號,拐彎抹角刺探柳家甚至瑩陽真人立場,以判斷太後與天子究竟誰更可靠,牆頭草該往哪邊倒。
其中當然也不乏已經站定立場之人,出於各種企圖,試探柳家是否果如其然更加親近太後。
十一娘當然施放出去不少煙霧。
這時世人不少相信薛家內部也有不和,薛謙與陸離之父薛詡麵合心離,也都是從柳十一娘身上推敲判斷出的結果。
薛謙為天子忠臣,同謝韋兩黨誓不兩立,然而薛謙眼下雖得信重,薛詡卻仍然像個擺設一般,並沒有因為兄長而得到提攜,薛陸離更是與柳家交好,十一娘毫不隱瞞她向薛六哥請教琴藝的事。
雖然關於薛家內鬥的事沒有一句從十一娘嘴裏說出,但反而顯得可信。
人就是這樣,往往自信於自己的推斷。
說完這一樁喜訊,十一娘才問起柳主薄登門拜訪的事:“可是為婷姐姐婚事?”
太夫人原本愉悅的神情卻立即消散,眉心蹙成一個疙瘩:“誰知道什麽打算,堅持接婷兒回去,說什麽遠在義陽就罷了,既然來了長安,怎麽也不好再麻煩咱們……早幹嘛去了,都快過了一年,這時想起婷兒來,我就擔心與喻家雖說已經談定,畢竟還未互換庚帖。”
“就隻接婷姐姐回家?”十一娘卻敏銳抓住要點。
太夫人不由戳了下孫女的額頭:“就你鬼靈精,一聽就明白不對,雖他口口聲聲說初來乍道,公務又繁忙,不能顧及謙兒學業,就怕耽擱反而不利謙兒前程,隻好恬顏還請咱們暫時教導謙兒,話說得倒誠懇,眼神卻閃爍不定,一看就是不願照顧侄子侄女,可為何堅持要將婷兒接家去,關心重點又是與喻家那門親事到了什麽地步……我這才擔心,他想對婷兒不利。”
十一娘顯然也與太夫人想到一處:“當初柳主薄遠在義陽,便是不安好心,也鞭長莫及,即到長安,許是得了什麽人授意,有了底氣,這才動起心思……應是自恃他有了靠山,將來不愁不會青雲直上,婷姐姐卻無父母庇顧,不敵自家女兒尊貴,喻家這門上好姻緣,大可爭上一爭。”
太夫人冷哼一聲:“應就是這目的。”
柳主薄隻怕以為喻家既然願意與霍邑柳聯姻,如今又未換庚帖,何不讓親生女兒得這姻緣,說出去也不算違禮,他是官身,親生女兒怎麽也比柳婷而這個失怙孤女條件好,喻家根本沒有理由拒絕。
太夫人歎了口氣:“咱們雖看穿婷兒那世父盤算,無奈也不能強留婷兒下來,婷兒那孩子也擔心因她之故麻煩咱們,已經答應了隨她世父家去。”
十一娘笑道:“大母也不需煩心,喻世父與白世母看中是婷姐姐人品才華,可不是看中柳主薄前程家世,不過是妄想罷了,柳主薄必然也不敢真得罪喻家,如意算盤落空,不至於幹脆言而無信。”
話雖如此,十一娘還是尋柳婷而叮囑一番,告之柳主薄的盤算:“雖然他是尊長,婷姐姐也別太委屈自己,尊長不慈,也要受世人遣責,若真太過份,婷姐姐回來便是,沒必要受氣,有大母與母親給你作主……但隻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婷姐姐還是聽大母勸告,將使喚習慣這幾個婢女帶在身邊,萬一有事,也得有人跑腿不是?”
這一番勸,終於讓婷而答應將柳府幾個婢女帶去世父家。
無論韋太夫人也好,十一娘也罷,都沒擔心柳東野會不聲不響促成女兒“代嫁”,隻要他向喻家表明意圖,喻家必然會告知太夫人,喻家雖非京兆十望,也是京都名門,別說區區萬年主薄,便是萬年令曹剛,喻家也未必看在眼裏。
十一娘卻還沒等到看柳主薄吃喻家軟釘子的笑話,就從薛陸離口中得知另一赤縣長官的消息。
便是即將到任的長安令宇文盛。
原長安令繼任不過兩年,卻莫名其妙中暑,就此一病不起,拖到仲秋之前終於遞了辭呈,這回有所準備的韋元平沒讓馮伯璋得手,搶先向天子舉薦一人,時任西州長史的宇文盛。這樁事因關涉兩黨之爭,十一娘也聽賀湛提過一句,然而這回又聽薛陸離提起,才知道宇文盛竟然大不簡單。
“裴相曾說宇文盛,可用當年曹孟德之評,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薛陸離這一句話就引起十一娘好奇,連忙追問宇文盛事跡。
“年剛及冠,進士中榜,當了兩任縣令後,即入拾遺之職,當年宇文盛也才二十六歲。”
十一娘不由嘖舌,六年就能三任,並入三省要職,雖然相比元得誌這類從一吏胥直接提為刺史者也不算什麽新聞,不過陸哥既然著重提起此人,應當是有不凡之處。
“不過宇文盛因為頂撞先帝,拾遺沒當多久,就被貶遷高州,為一縣丞。”
十一娘:……這還真是大起大落。
“可是兩年之內,宇文盛又立平亂之功,被擢為高州刺史。”
到這還沒完。
薛陸離搖頭:“五年前,宇文盛遠在嶺南,卻不知為何得罪了朝中禦史,幾經彈劾,於是又被貶遷,成西州長史。”
十一娘眉梢一動:“若說五年前,他開罪之人應是太後黨。”
陸離頷首:“可他這回卻是被韋元平舉薦調任長安令。”
“如此說來,這人倒是學了乖,想必從前應是得罪了謝饒平一黨,為起複卻攀搭上韋元平。”
陸離微笑:“的確如此……宇文盛並非名門世族出身,寒微子弟,能靠科舉入仕已然不易,當年他探花長安,白馬玉袍,引不少望族閨秀芳心暗許,然而,他卻並未答應顯望擇婿,讓不少人跌足歎息,也不知他什麽時候娶了妻,我也是因偶然機緣,才知他這時是萬緋孫女婿。”
見十一娘不大明白,陸離解釋道:“就是江東伯堂兄,萬緋雖為族長,然而萬家在京都已經消沉二十餘年,即便子侄有人入仕,上五品者一個沒有,萬緋長子更是屢考不中,一直未曾入仕,嫁予宇文盛者正是萬緋長子嫡長女。”
十一娘明白過來:“宇文盛當年婉拒不少名門,卻是娶了一個出身並非顯望甚至白身之女,這當中可有何蹊蹺?”
“我暗中打聽了一下,據說當年宇文盛路遇萬氏,一見鍾情,便上門提親,當時他正任拾遺,前途無量,萬緋都覺不可置信。”
“這人還真有些意思。”十一娘說道。
“我又察了一察,宇文盛在高州任職時打擊過不少地方惡霸,官聲頗好,卻也得罪了不少人,然而凡是與他不對付,自身又有惡行者,後來皆不得善終,即便被貶黜西州,宇文盛看上去圓滑收斂不少,可自他到任,西州不少貪宦惡霸亦意外不斷,有被人刺殺,也有意外墜水,或死於暴病者……當年彈劾宇文盛那禦史,一年前意外墜崖,屍骨至今未找到。”
十一娘:……
這人簡直就是惡霸克星呀?!
“是為劉渡一案,聖人才詔你阿耶返京,具體情形你阿耶在信中也沒詳說,可我琢磨著,劉渡被押返京城就關審大理寺,卻能及時得知聖人懷疑裴鄭逆案應有冤情,咬定是謝毛黨羽報複陷害他,前往漢州察案官員這些年來一撥撥下派,明明罪證確鑿,聖人卻聽信劉渡喊冤而猶豫不決,眼下馮伯璋等又力保劉渡企圖將謝饒平坐實栽誣,表麵上看是為裴鄭不平,背後卻不無蹊蹺。”
太夫人這番意見,十一娘當然大感認同,事實上她與賀湛及陸離包括王七郎推敲,也懷疑劉渡背後有高人指點,這個高人多半不是為了裴鄭冤案,而別懷目的。
不過這些朝堂政務,太夫人固然樂意分析告訴十一娘,十一娘卻不便發表過多見解。
她繼續洗耳恭聽。
“你阿耶在漢州一任四年,對劉渡有罪與否應當有所判斷,待他歸來一問便知,倘若劉渡真是罪證確鑿……不能因為劉渡自稱為裴鄭不平就顛倒是非,也不能因為對謝饒平有利就包庇劉渡。”韋太夫人叮囑十一娘:“你如今師從瑩陽真,難免會有女眷借口其餘從你這處打探劉渡一案,與你阿耶態度,你心裏有個準備,仔細口風。”
十一娘更加讚成韋太夫人這番當即立斷,雖然與太後不和,可也不能因為這樣就偏幫奸侫小人,於裴鄭兩族昭雪非但無益,反而遺禍無窮。
太夫人這樣叮囑也不是杞人憂天,事實上自從十一娘成了瑩陽真人學生,這些年來邀帖不斷,貴婦貴女們打著與她交好的旗號,拐彎抹角刺探柳家甚至瑩陽真人立場,以判斷太後與天子究竟誰更可靠,牆頭草該往哪邊倒。
其中當然也不乏已經站定立場之人,出於各種企圖,試探柳家是否果如其然更加親近太後。
十一娘當然施放出去不少煙霧。
這時世人不少相信薛家內部也有不和,薛謙與陸離之父薛詡麵合心離,也都是從柳十一娘身上推敲判斷出的結果。
薛謙為天子忠臣,同謝韋兩黨誓不兩立,然而薛謙眼下雖得信重,薛詡卻仍然像個擺設一般,並沒有因為兄長而得到提攜,薛陸離更是與柳家交好,十一娘毫不隱瞞她向薛六哥請教琴藝的事。
雖然關於薛家內鬥的事沒有一句從十一娘嘴裏說出,但反而顯得可信。
人就是這樣,往往自信於自己的推斷。
說完這一樁喜訊,十一娘才問起柳主薄登門拜訪的事:“可是為婷姐姐婚事?”
太夫人原本愉悅的神情卻立即消散,眉心蹙成一個疙瘩:“誰知道什麽打算,堅持接婷兒回去,說什麽遠在義陽就罷了,既然來了長安,怎麽也不好再麻煩咱們……早幹嘛去了,都快過了一年,這時想起婷兒來,我就擔心與喻家雖說已經談定,畢竟還未互換庚帖。”
“就隻接婷姐姐回家?”十一娘卻敏銳抓住要點。
太夫人不由戳了下孫女的額頭:“就你鬼靈精,一聽就明白不對,雖他口口聲聲說初來乍道,公務又繁忙,不能顧及謙兒學業,就怕耽擱反而不利謙兒前程,隻好恬顏還請咱們暫時教導謙兒,話說得倒誠懇,眼神卻閃爍不定,一看就是不願照顧侄子侄女,可為何堅持要將婷兒接家去,關心重點又是與喻家那門親事到了什麽地步……我這才擔心,他想對婷兒不利。”
十一娘顯然也與太夫人想到一處:“當初柳主薄遠在義陽,便是不安好心,也鞭長莫及,即到長安,許是得了什麽人授意,有了底氣,這才動起心思……應是自恃他有了靠山,將來不愁不會青雲直上,婷姐姐卻無父母庇顧,不敵自家女兒尊貴,喻家這門上好姻緣,大可爭上一爭。”
太夫人冷哼一聲:“應就是這目的。”
柳主薄隻怕以為喻家既然願意與霍邑柳聯姻,如今又未換庚帖,何不讓親生女兒得這姻緣,說出去也不算違禮,他是官身,親生女兒怎麽也比柳婷而這個失怙孤女條件好,喻家根本沒有理由拒絕。
太夫人歎了口氣:“咱們雖看穿婷兒那世父盤算,無奈也不能強留婷兒下來,婷兒那孩子也擔心因她之故麻煩咱們,已經答應了隨她世父家去。”
十一娘笑道:“大母也不需煩心,喻世父與白世母看中是婷姐姐人品才華,可不是看中柳主薄前程家世,不過是妄想罷了,柳主薄必然也不敢真得罪喻家,如意算盤落空,不至於幹脆言而無信。”
話雖如此,十一娘還是尋柳婷而叮囑一番,告之柳主薄的盤算:“雖然他是尊長,婷姐姐也別太委屈自己,尊長不慈,也要受世人遣責,若真太過份,婷姐姐回來便是,沒必要受氣,有大母與母親給你作主……但隻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婷姐姐還是聽大母勸告,將使喚習慣這幾個婢女帶在身邊,萬一有事,也得有人跑腿不是?”
這一番勸,終於讓婷而答應將柳府幾個婢女帶去世父家。
無論韋太夫人也好,十一娘也罷,都沒擔心柳東野會不聲不響促成女兒“代嫁”,隻要他向喻家表明意圖,喻家必然會告知太夫人,喻家雖非京兆十望,也是京都名門,別說區區萬年主薄,便是萬年令曹剛,喻家也未必看在眼裏。
十一娘卻還沒等到看柳主薄吃喻家軟釘子的笑話,就從薛陸離口中得知另一赤縣長官的消息。
便是即將到任的長安令宇文盛。
原長安令繼任不過兩年,卻莫名其妙中暑,就此一病不起,拖到仲秋之前終於遞了辭呈,這回有所準備的韋元平沒讓馮伯璋得手,搶先向天子舉薦一人,時任西州長史的宇文盛。這樁事因關涉兩黨之爭,十一娘也聽賀湛提過一句,然而這回又聽薛陸離提起,才知道宇文盛竟然大不簡單。
“裴相曾說宇文盛,可用當年曹孟德之評,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薛陸離這一句話就引起十一娘好奇,連忙追問宇文盛事跡。
“年剛及冠,進士中榜,當了兩任縣令後,即入拾遺之職,當年宇文盛也才二十六歲。”
十一娘不由嘖舌,六年就能三任,並入三省要職,雖然相比元得誌這類從一吏胥直接提為刺史者也不算什麽新聞,不過陸哥既然著重提起此人,應當是有不凡之處。
“不過宇文盛因為頂撞先帝,拾遺沒當多久,就被貶遷高州,為一縣丞。”
十一娘:……這還真是大起大落。
“可是兩年之內,宇文盛又立平亂之功,被擢為高州刺史。”
到這還沒完。
薛陸離搖頭:“五年前,宇文盛遠在嶺南,卻不知為何得罪了朝中禦史,幾經彈劾,於是又被貶遷,成西州長史。”
十一娘眉梢一動:“若說五年前,他開罪之人應是太後黨。”
陸離頷首:“可他這回卻是被韋元平舉薦調任長安令。”
“如此說來,這人倒是學了乖,想必從前應是得罪了謝饒平一黨,為起複卻攀搭上韋元平。”
陸離微笑:“的確如此……宇文盛並非名門世族出身,寒微子弟,能靠科舉入仕已然不易,當年他探花長安,白馬玉袍,引不少望族閨秀芳心暗許,然而,他卻並未答應顯望擇婿,讓不少人跌足歎息,也不知他什麽時候娶了妻,我也是因偶然機緣,才知他這時是萬緋孫女婿。”
見十一娘不大明白,陸離解釋道:“就是江東伯堂兄,萬緋雖為族長,然而萬家在京都已經消沉二十餘年,即便子侄有人入仕,上五品者一個沒有,萬緋長子更是屢考不中,一直未曾入仕,嫁予宇文盛者正是萬緋長子嫡長女。”
十一娘明白過來:“宇文盛當年婉拒不少名門,卻是娶了一個出身並非顯望甚至白身之女,這當中可有何蹊蹺?”
“我暗中打聽了一下,據說當年宇文盛路遇萬氏,一見鍾情,便上門提親,當時他正任拾遺,前途無量,萬緋都覺不可置信。”
“這人還真有些意思。”十一娘說道。
“我又察了一察,宇文盛在高州任職時打擊過不少地方惡霸,官聲頗好,卻也得罪了不少人,然而凡是與他不對付,自身又有惡行者,後來皆不得善終,即便被貶黜西州,宇文盛看上去圓滑收斂不少,可自他到任,西州不少貪宦惡霸亦意外不斷,有被人刺殺,也有意外墜水,或死於暴病者……當年彈劾宇文盛那禦史,一年前意外墜崖,屍骨至今未找到。”
十一娘:……
這人簡直就是惡霸克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