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著名科學家巴斯德曾說:“機遇隻垂青那些有準備的頭腦。”看準時代特征,掌握大勢,找準機會,見縫插針,這樣才會獲得成功。機會總是偏愛有準備的人。在機遇與風險挑戰麵前,有準備的頭腦從不放棄搏擊,捕捉財富的機遇,成為人生旅途中的亮點。


    抓住時機搶占市場,就是要把視線從市場的表層擴展延伸到市場的方方麵麵,用新的理念和眼光去觀察、尋覓、捕捉潛在的市場需求。商海弄潮,時機多如過江之鯽,缺少的隻是善於發現它的慧眼和有效利用它的本領。


    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歐洲厄爾士山山腳下,有一個叫麥森的德國小鎮,是聞名世界的“歐洲瓷都”。而與這裏的陶瓷齊名的還有一個人,他叫貝特格。


    在30多年前,貝特格還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人,因為那時候他隻是麥森陶瓷廠的一個垃圾工人,負責將陶瓷廠裏的廢泥、廢瓷器片等廢料從廠裏運到垃圾場。當時,麥森陶瓷廠完全靠著一位叫普塞的意大利技師和他的幾個徒弟支撐。普塞是麥森陶瓷廠重金聘來的,月薪1萬歐元。


    有些人一旦有能耐,就容易恃寵而驕。有一天,普塞技師因跟廠方意見不和而發生爭執,後來竟一怒之下帶著自己的幾個徒弟回了意大利。


    因無人接替普塞的位置,麥森陶瓷廠被迫停產。麥森陶瓷廠的高管層頓時亂成了一鍋粥。有的說:“趕緊去意大利向普塞賠禮道歉吧,並給他加薪,讓他繼續為我們服務。”有的說:“普塞要是實在不肯來,我們就必須迅速將招聘啟事貼滿意大利的大街小巷!隻要能招聘到技師,就能解決問題。”


    沒想到,普塞技師為了要看麥森陶瓷廠的笑話,不但對加薪毫不理會,還對意大利的同行發出通知:不準接受麥森陶瓷廠的聘用。


    就在麥森陶瓷廠舉步維艱之際,貝特格站了出來。他主動找到廠裏的領導們說:“可以讓我試一試嗎?”


    領導們都不同意:“別搗亂!你一個垃圾工幹得了技工的活?”


    貝特格當即拿出從家裏帶來的自己燒製的一個花瓶,說:“請你們看看這個,它的質量跟咱們廠的產品相比哪個更好?”領導們看後,個個目瞪口呆,紛紛問貝特格:“這花瓶真的是你燒製的?”貝特格給予了肯定的回答。


    原來,這個在廠裏毫不起眼地默默幹了近十年的垃圾工,居然每天都在偷學普塞技師的手藝。連廠方正式派去跟普塞技師學藝的工作人員都沒能學會的東西,卻讓貝特格全部學會了。


    廠領導問貝特格:“你有什麽需要,盡管提出來。”貝特格說:“我現在的月工資是20歐元,能不能將我的月工資提高到30歐元?”貝特格怕廠領導不答應,便趕緊解釋說:“我還做我的垃圾工,隻是兼職做技師而已,因為我的母親患有嚴重的哮喘病,每個月都需要服用10歐元的藥物,而我的工資隻夠維持全家人每月的生活開銷。”


    廠領導說:“隻要你能取代普塞,你不但不用再幹運垃圾的工作,從現在開始,你的月薪還能跟普塞一樣,每月1萬歐元。”


    就這樣,麥森陶瓷廠又開工了。貝特格,這位當初的垃圾工,做夢也沒想到自己能拿如此高的工資,而普塞技師更沒想到,自己敗在了一個垃圾工的手裏。


    如今,麥森已成為德國的陶器重鎮,而貝特格的名氣也遠遠超過了意大利的任何一位頂級技師。


    機遇永遠隻青睞有準備的人。很多人都想知道成功的秘訣是什麽,貝特格的經曆能告訴我們——如何才能抓住機遇呢?時刻準備著!


    有一位因家貧而輟學的農村孩子,來到城裏找了一份替快餐店送“外賣”的工作,每月工資不高,但活兒非常辛苦,有時候一天得送六百份快餐。


    這個孩子一直在那家快餐店裏幹,期間有過許多新夥伴,但他們幹的時間都不長,少則一個月,多則三個月,都因受不了那微薄的工資而跳槽了。然而,他幹了六年,從一個小孩長成了青年。遠近市場的商販們幾乎全認識他,都叫他“外賣仔”。不過,他們後來都以為這個“外賣仔”是快餐店的老板,因為六年來大家都看到是他在送餐。


    直到有一天,有個新來的女孩問他:“你每個月賺多少錢?”他紅著臉說:“三百。”她不相信,說:“你也是一個小老板,怎麽可能隻賺三百。”他就回答說:“我隻是個送外賣的。”這時才有人驚覺:他的確是個送外賣的,六年前就是,要不然,我們怎麽都叫他“外賣仔”呢。


    不過,大家都不明白,為什麽這個孩子的眼中隻有外賣,每個月隻掙那麽點錢,要是我早就辭掉不幹啦。他沒有回答,隻是笑了笑。


    沒想到幾個月後,他卻辭掉了快餐店的工作,開了一家家政服務公司。了解家政行業的人都知道,城市裏的家政服務公司非常多,競爭很激烈,因此往往不會有太多的生意。但是,這位前“外賣仔”開的家政公司卻生意異常紅火。


    那麽,他到底有什麽做生意的高招呢?原來,在當“外賣仔”的六年時間裏,他認識了幾千位生意人,生意人是城裏最需要家政服務的群體,而“外賣仔”給他們留下了最好的印象。當他在城裏開起第四家連鎖公司、資產像滾雪球一樣膨脹的時候,認識他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一個送外賣的孩子,怎麽可能單槍匹馬地在無縫可鑽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對此,這位“外賣仔”是這樣解釋的:“能夠送六年外賣的人是極少極少的,至少在這個城裏,除了我之外,還沒聽到過有誰。我通過連續六年的送外賣生涯,認識了很多很多人,這些人是我成功的最大助力。”


    聽了這番話之後,不少人都覺得成功的道理很簡單,簡單得讓人有些不敢相信。然而,“外賣仔”做到了,他為自己的成功做了充分的準備。


    由此可見,機遇隻偏愛有準備的頭腦,能否抓住機遇、把握機遇、利用機遇,關鍵在於人們的準備。隻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充分積累和準備,才能在機遇到來時,發現機遇,抓住機遇。


    信譽為你帶來財富


    對一個企業來說,信譽是最寶貴的財富。信譽比效益更為重要,有時為了維護企業的信譽,一些企業寧願做“賠錢買賣”。


    美國多米諾皮食品公司的總經理弗爾塞克對於“人無信不立,企業無信不興”這個道理有著深刻的理解。他認為,維護公司的信譽是經營企業的唯一準則,他不惜血本維護企業信譽,即使企業受到巨大經濟損失也在所不惜。


    弗爾塞克在企業經營活動中,製定了“專給自己出難題,專與自家過不去”的營銷準則——規定在接到顧客訂貨通知後,在不超過30分鍾的時間內,都應盡善盡美地將客戶的訂貨送到全國任何地點。為了很好地實施這一準則,他經常監督公司供應部門的工作,並宣稱:供應部門的職責,就是無論何時都必須對公司設在全國各地的商店保證供貨。如果因不能及時保證商業網點的商品供應而導致他們停止營業,那就是供應部門的嚴重過失。公司一定要將負責人嚴懲不貸,決不姑息遷就!


    有一次,運貨的汽車在中途發生事故,導致公司的一家商店的麵團供應麵臨中斷的困境。弗爾塞克聞訊後立即決定包租一架飛機,以便將麵團及時運送到這家急需麵團的商店。有些員工認為,幾百公斤生麵團的價值還不到飛機運費的1/10,這樣值得嗎?弗爾塞克十分嚴肅地說:“你們應該看到,飛機運去的不僅僅是幾百公斤的麵團,而是我們公司的信譽和威望!”


    弗爾賽克認為,多米諾皮公司要想在殘酷的商戰中獨樹一幟,戰勝競爭對手,就必須任何時候都十分重視、維護公司的完美信譽。正是弗爾賽克堅持了這一指導思想,多米諾皮公司在市場中總是能左右逢源、遊刃有餘,從而確保其在全美食品行業中穩坐“龍頭老大”的交椅。


    弗爾賽克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商人,他視信譽為企業的生命,並且不惜血本,孜孜以求。有了信譽,企業便有了客戶,有了市場,有了更大的效益,企業將會因此受益無窮。


    有些目光短淺的經營者是無法懂得這個道理的,他們隻認錢,在他們的心中根本沒有企業信譽的位置。於是,投機取巧、坑蒙拐騙、殺生宰熟、製假販假,使出了各種各樣的卑劣手段。這種人實際上愚蠢至極,卻自以為聰明。這種人從來不想一想,如果你不講信譽,搞“一錘子買賣”,下次誰還會與你進行商業往來?即使能得逞於一時,難道還能時時處處都得逞,得逞於一世?


    哈佛學子認為,信譽是一切事業的基礎,作為一個商人,以誠信立本,以信用立市,用最簡單的方法做大買賣。誠信是成功商人身上最寶貴的品質,信用是成就大生意的法寶。那麽,作為一個有理想的商人,應該怎樣做才能收獲信譽的果實呢?


    1、人要誠實,誠懇待人


    商業夥伴洽談過程中,一定要誠實,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如果因為無關緊要的謊言而失去一個大單,那就太可惜了。小生意做事,大生意做人,那些做成大買賣的人,無不是在做人方麵很到位,展示了自己誠實的一麵。俗話說,先交朋友後做生意,成為商業夥伴的關鍵是誠懇待人。


    2、提供質量有保證的產品和服務


    商場上充滿了風險,這也是許多人在合作麵前小心翼翼的原因。在市場上,有些企業開始並不起眼,業務量也不大,但它們依靠特定的顧客維持了發展,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其中的秘訣就是信譽。正是由於和顧客建立了彼此信任的關係,為顧客提供了質量有保證的產品和服務,這些企業才一次次贏得了回頭客,建立了自己的商業模式。


    3、競爭中合作,達到雙贏的目標


    今天的商業世界,已經由競爭走向了競合階段,即在競爭中合作,達到雙贏的目標,才能實現盈利的機會。顯然,如果大家永遠處於一種互相利用、互相猜忌的狀態,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就不會有良好的商業環境,也不會有完美的商業合作,獲得持續經營就成為一句空話。


    4、給人一個信任你的理由


    做生意信任最重要,就像交朋友,有了信任,才好談投資和合作。在法國做生意的潮商陳克威兄弟,始終堅持以信譽為重。他說:“就貨真價實而言,我們購進的肉、菜、水果等,一定要保持新鮮度,如若稍有變質,寧可丟掉,也決不以次允好,蒙騙顧客。如遇到貨源充足或者奇缺,也決不隨意變動價格。買要通,賣也要通,這是保證市場穩定和自己發展的要素。”尊崇商業美德、維護公司信譽已成為陳氏公司的最高信條。


    像滿足情人那樣滿足顧客


    在商場上,很多企業之所以能夠取得顯著的成績,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顧客的態度。一個精明的商人一定懂得怎樣取悅於顧客,滿足顧客的所有需求。


    1873年,美國爆發金融大恐慌。13歲的伯納德?克羅格輟學了,他單薄的肩膀開始幫助父親擔當許多家中的困窘,他沿街兜售咖啡的小本生意。他20歲的時候,用攢下的一筆錢,買了一家雜貨鋪。到了1883年,他開設了全美第一家連鎖店公司——大西方茶葉公司。又過了10年,他擁有了40家商店和一個食品加工廠,並將公司更名為克羅格雜貨與麵包公司。克羅格能夠迅速做大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非常重視與顧客打交道,省略了許多由中間商介入的環節,降低了成本,進而降低了價格。克羅格在商品價格上有一句名言:“在降價的道路上走得越遠越好,這樣,對手就夠不著你的喉嚨了。”


    之後,克羅格建起了麵包烘焙房,成為全美第一家自產自銷麵包的商店。


    1904年,克羅格又成為美國第一家在雜貨商店中經營畜肉的公司。


    到了1928年,克羅格雜貨與麵包公司已成為一個零售王國了。這一年,創始人克羅格以2800萬美元賣掉了自己在公司中的股份,威廉姆?阿爾伯斯繼任總裁的職位。此時,公司旗下擁有5575家連鎖商店。


    1930年,一位經理人提出了一個革命性的設想:興建大型的顧客自取式商場,廢棄傳統的售貨員服務方法。這樣,既可減少售貨員數量,降低銷售成本,又可以增加顧客購物自由度,吸引更多的顧客——這就是最早的“超級商場”的概念。


    於是,在新澤西州有了全美第一家超級商場:零售業革命的浪潮也席卷開來。


    二戰後,約瑟夫?霍爾出任克羅格雜貨與麵包公司總裁。霍爾將公司更名為:克羅格公司,並一下子引進45種公司專賣商標,以加深顧客對公司商品的印象。霍爾上任後主持了一項重大改革措施:顧客調查活動。他對員工們闡述道:“無論什麽時候,都不能怠慢顧客。對公司發展什麽商品、增加哪些服務、使用什麽銷售手段等問題,最有發言權的就是顧客。”


    為此,克羅格公司在所有現金出納機旁安裝了顧客“投票箱”。顧客可以把自己對克羅格公司的意見和建議投入箱中,如需要哪種商品、哪種商品應如何改進、需要什麽專項服務等等。一天,有一個叫尼克鬆的顧客,接到了來自克羅格公司的電話:“您可以到我們公司來挑選您中意的商品了。”


    尼克鬆說:“謝謝,我經常到貴公司去買東西,你們最近又有什麽新的好東西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哈佛心理學大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亞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亞歌並收藏哈佛心理學大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