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誇:一見麵馬上誇
先誇,就是一見麵看到對方的優點,馬上進行誇獎。先誇,一般是誇外表,
所以目要明。比如下麵的例子:
戰同學:這個星期,家裏從老家來了兩位親戚——四姥姥和小姥姥。很久沒見,當第一眼看到她們的時候,覺得她們仿佛還跟年輕的時候一樣,那麽開朗,那麽活潑,沒有一點老年人的感覺,而且依然是特別喜歡打扮自己。於是我就說:小姥姥、四姥姥,好久沒見了,你們一點都沒變啊,還是那麽年輕!
四姥姥說:哪裏啊,我們都老了。你看看你都長成大姑娘了,越來越像你媽媽年輕的時候了,還那麽會打扮。
戰同學很高興,說:嗬嗬,謝謝四姥姥。
戰同學的感悟:和姥姥們很久沒有見麵了,本來以為會生疏得沒有話說,很怕場麵會尷尬。但是當我一見到姥姥們,我就想起了殷老師教我們的“好臉好話”,我馬上就露出笑容,讚美了她們,姥姥們也稱讚了我,氣氛一下子就暖了起來,多年沒見的距離感好像一下子就消失了一樣。
先誇的主要目的是:先聲奪人,掌握雙方交往的主動權,營造良好的溝通氣氛。
有一年,我在中山市“香山論壇”做講座,講座結束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這時中山電台的記者又提出采訪,我本來有點累了,這位記者也看出了我的疲倦,邊走出電梯邊誇我:“殷老師,我發現你的腿很長,身材比例真好!”
這一誇,我的倦意全消,不由自主地笑了:“我是第一次聽人這麽誇我。你還真誇到了點子上,我年輕時跳過舞蹈,身材還不錯。”
接下來,采訪進行得十分順利,不知不覺談了一個小時,我還意猶未盡。
2. 中誇:談話中間及時誇
中誇,就是在談話進行中不斷地誇獎對方。目的是“推波助瀾”,讓談話氣氛更熱烈。
比恩·崔西是美國一位圖書推銷高手,有一次路過一家店鋪時,看到一個年輕人正坐在裏麵的一張老板椅上看一本叫《富爸爸窮爸爸》的書,於是走進去笑著對他說:“你也在看這本當今市麵上最暢銷的熱門書啊?我也很愛看這本書。”
年輕人抬起頭,說:“這本書寫得太棒了,簡直就是一本大學教材,社會大學的大學教材。我沒有上過大學,但我個人認為,在社會大學通常要比在課本上學到的東西多得多。”
“對,你說得很對,這本書裏麵的富爸爸提倡的就是這種觀念。一個人具備什麽樣的心態和智慧,決定了他有什麽水平的認識。從剛才你說出來的話,我可以判斷出來,你對這本書不光是讀一讀那麽簡單,應該研究得很徹底了吧?”
“哈哈,我這人天生不愛上學,就愛看看課外書。”
“但你具備讀書的天賦啊,隻是你身邊有一些長輩,比如你的老師或者父母,觀念可能一時跟不上,沒有讚同你。我感覺你很會運用知識。你看,你這麽年輕就開了一家如此精致的店,以後你的店麵一定還會不斷擴大的。而且,如果你能將這本書的觀念與你所在的領域結合起來去做事,你一定會很了不起的。”
聽了崔西對他的觀點和認識的逐一讚美後,年輕人談興大增,眉飛色舞,大談特談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計劃。最後他也接受了崔西推薦的幾套與成功、理財相關的書籍。
剛一見麵,崔西並沒有急於馬上誇獎,而是先找到一個跟對方可以深入交
談的共同話題——《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隨著話題的深入,他在談話中不失時機地進行一次次誇獎,先說對方讀書認真深入:“我可以判斷出來,你對這本書不光是讀一讀那麽簡單,應該研究得很徹底了吧?”接著又誇獎:“你具備讀書的天賦啊!”“你這麽年輕就開了一家如此精致的店。”
通過談話中不停地誇獎,兩人的談話越來越熱烈,感情越來越親近,這位開店的年輕人也不由自主地喜歡上了崔西,並購買了他推薦的書。
中誇的要領:.傾聽。雄辯是銀,傾聽是金。隻有在談話時認真地傾聽,才能抓住對方說話的真實意圖和核心內容,及時準確地進行誇獎。
一位母親問她五歲的兒子:“如果媽媽和你出去玩,我們渴了,又沒帶水,而你的小書包裏恰巧有兩個蘋果,你會怎麽做呢?”兒子想了一會兒,說:“我會把兩個蘋果都咬一口。”母親聽了這話很失望。她本想跟別的父母一樣,對孩子訓斥一番,然後再教孩子怎樣做,可就在話即將說出口的那一刻,她忽然改變了主意,摸了摸兒子的小臉,溫柔地問他:“能告訴媽媽,你為什麽要這樣做嗎?”兒子眨了眨眼睛,說:“因為……因為我想把最甜的一個給媽媽!”聽了兒子這話,母親的眼裏噙滿了淚花。
如果母親不讓孩子把話說完,會帶來什麽樣的結果?一定是罵一通孩子,還可能給他一巴掌,說你怎麽這麽自私?但正因為母親聽完了孩子的話,才理解了孩子對媽媽的愛心。我們要想在談話中誇獎得準確,也要學會認真地傾聽。
.見縫插針。在兩個人的談話中,恰到好處地誇獎。什麽是談話的“縫”?就是對方表達完一個完整的意思,中間停頓之時。.語言簡潔。中誇不能囉唆,一囉唆就會喧賓奪主,破壞談話的氣氛。
有一次,我去采訪一位局長,得知他的孩子教育得不錯,就先聊起了孩子的教育。他特意給我舉了個例子。
“我兒子是上重點小學還是上普通學校?當時我讓孩子自己選擇。我說:‘重點學校離家遠;普通小學離你媽單位近,但不是重點學校,你要自己努力,才能考上重點中學’。結果,我兒子選了離媽媽近的夏灣小學。最後努力考上了一中。這就是讓孩子學會自己做決定,尊重孩子。”
我馬上誇道:“你這種教育方法很獨特,充分尊重孩子,與孩子平等相處。我很受啟發。”說完,我就停了下來,不說了。
被這麽一誇,這位局長就很興奮,又介紹了孩子在美國讀書時很自立:一路聽著郭德綱的相聲,自己駕車開了5000 公裏。
聊完了孩子,再進行采訪,就非常順利。
在這段談話中,我的誇獎是這樣的:“你這種教育方法很獨特,充分尊重孩子,與孩子平等相處。我很受啟發。”這就符合見縫插針和語言簡潔原則。一是在局長完整地介紹了孩子上小學選學校這件事後,進行誇獎,屬於見縫插針,時機掌握得當;二是用詞簡潔,不冗長,沒有破壞對方的談興。如果我這時話太多,反客為主,滔滔不絕,對方就會覺得自己被冷落了,中誇的效果就無法達到。
3. 後誇:聽言觀行之後誇
後誇,一般是誇品質等抽象的優點, 因為品質是要通過做事體現出來的,不是一接觸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我的一名學生大一就參軍入伍了,當了兩年兵後重返校園讀書。我觀察他有幾個特點:一是準時守紀。在上我的職場禮儀課時,每次他都是第一個到教室,無論刮風還是下雨,隻有他準時進教室。二是專注。上課他總是坐在
第一排,聚精會神地聽講,從不做與上課無關的事情。三是勤奮。每次布置的課後練習,他都上百遍地練習。
到這門課結束時,我特意把他留下來,對他誇獎了一番:“老師看好你!你很守時,學習非常專注,又很刻苦,這是人生成功的重要品質!繼續努力!”
這位同學很激動,說:“您是我最尊敬的老師,您的鼓勵我會記一輩子,我一定不辜負您的希望!”
這就屬於後誇。我通過一個學期的觀察,並和其他同學進行比較得出結論。這些誇獎的話,就是對這位同學優秀品質的讚揚。
後誇,分為當時後誇和延時後誇。
當時後誇,就是馬上對對方的語言或行動進行誇獎。後誇的時機轉瞬即逝,一定要及時誇。
對於對方有值得誇獎的行動,要及時誇。
1862 年,德國哥廷根大學醫學院的亨爾教授在對新生進行麵試和筆試後,把自己多年積下的論文手稿全都搬到教室裏,分給學生們,讓他們重新仔細工整地謄寫一遍。
當學生們翻開亨爾教授的論文手稿時,發現這些稿子已經整整齊齊。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根本沒有必要重抄一遍,傻子才會坐在那裏當抄寫員,與其浪費時間去做這件事情,不如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搞研究。於是,這些人都去搞研究了。他們想不到的是,竟然真有一個“傻子”坐在教室裏抄寫教授的論文手稿,他叫科赫。
一學期後,科赫把抄好的手稿送到亨爾教授的辦公室。亨爾大為驚奇,他完全沒有想到竟然有學生居然真的去抄寫論文手稿,於是嚴肅地說:“我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孩子!因為隻有你完成了這項工作。而那些我認為很聰明的學生,竟然都不願意做這種繁重、乏味的抄寫工作。”
教授最後還說:“我們從事醫學研究的人,不光需要聰明的頭腦和勤奮的精神,更需要具備一絲不苟的精神。特別是年輕人,往往急於求成,容易忽略細節。要知道,醫理上走錯一步就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啊!而抄寫那些手稿的工作,既是學習醫學知識的機會,也是一種修煉心性的過程。”這番話讓科赫大受震動。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科赫一直牢記教授的話,老老實實做最“傻”的人,一直保持著嚴謹的學習態度和研究作風。這種做事態度讓他在曆史上首次發現了結核杆菌、霍亂弧菌。1905 年,由於其在細菌研究方麵的卓越成就,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讓學生抄手稿,本身就是一次考查,考查這些聰明的學生有沒有腳踏實地的學風。當科赫成為唯一完成這次考查的學生,將工工整整抄寫好的手稿交到亨爾教授手中時,亨爾教授及時進行了誇獎。正是老師及時的誇獎,肯定了這種“傻子精神”,培養了科赫的“傻”勁,使他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
再來看看我的學生練習當時誇的一個例子。
陳同學:上周我在宿舍做專業課演講的ppt,花了大概兩小時才把ppt的雛形做好,但是還差一些畫圖,我做了好一會兒都沒做好。我室友看我做了那麽久都沒做好,就提出幫我。於是我把ppt 給了她,她用了不到半小時就把ppt 做好了,而且還用了很多我平常沒用過的功能。我說,你這個ppt 技術實在是厲害啊!那麽多高端的功能你都知道,太牛了。沒有你的幫忙,估計我還要弄很久呢。
室友聽了很高興,說:這些都是我去年暑假去坦桑尼亞實習時學的,當時學了不少做ppt 的技術。這個暑假,我在家沒事還把ppt 的各種功能都研究了一遍。
陳同學的感悟:室友幫我做了課件,我馬上表達了感謝之情。這裏進行及時誇獎很重要,否則等黃花菜都涼了再去感謝,就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後誇的第二種情況是延時後誇。延時後誇,就是雖然因為種種條件限製,不能當時誇獎,但事後也一定要
表達出來。
講個我自己關於後誇的故事吧。
1995 年,我和家人到北京旅遊,偶然聽同行講,第二屆金話筒獎又要開始評選了。於是我找到主辦方的負責人白謙誠老師,打聽評獎的具體情況。他告訴我,後天就要在長春開評了。我問,如果在開評前將作品送到長春,還來得及嗎?他說可以。於是我當晚就飛回珠海,向台長匯報評獎的事。沒想到我們台長非常支持,馬上同意我明天就飛長春送參評節目。第二天一早,我就趕到廣州,坐飛機飛到長春,終於按時將節目送到了評委會。
由於第一次參評準備倉促,我隻得了金話筒銀獎。但正是這次參評讓我積累了經驗,明確了方向,終於在兩年後的第三屆金話筒獎評選中拿到了金獎,跟白岩鬆、敬一丹一起站到了領獎台上。
對於金話筒獎,很多年來我都覺得是靠我自己的努力得來的,可是隨著年歲漸長,我才慢慢悟出,沒有貴人相助,我是得不了金話筒獎的。1999 年,我的老台長彭大鵬退休了。回想起與他相處十年的往事,我才突然醒悟,自己在事業上的每一點進步,都跟老台長的關心、支持和提攜是分不開的。老台長就是我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貴人。在歡送會上,我終於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感恩:彭台長,您就是我的貴人,沒有您就沒有我的今天。
感恩的話我雖然說得有點晚,但我說出來了,讓老台長聽到了,我也就不後悔了,內心就踏實了。而且從那年至今,每逢過年過節我都會登門看望老台長,感謝他對我的培養。
當然,如果拿當時誇和事後誇相比,還是要選擇盡量當時誇,如果條件確實不允許,那也不要忘了事後誇,因為誇了總比不誇好。
這“三誇”的作用概括起來就是:先誇——先聲奪人,掌握主動;中誇 ——“推波助瀾”,鞏固氣氛;
後誇 —— 繞梁三日,餘音不絕。
先誇,就是一見麵看到對方的優點,馬上進行誇獎。先誇,一般是誇外表,
所以目要明。比如下麵的例子:
戰同學:這個星期,家裏從老家來了兩位親戚——四姥姥和小姥姥。很久沒見,當第一眼看到她們的時候,覺得她們仿佛還跟年輕的時候一樣,那麽開朗,那麽活潑,沒有一點老年人的感覺,而且依然是特別喜歡打扮自己。於是我就說:小姥姥、四姥姥,好久沒見了,你們一點都沒變啊,還是那麽年輕!
四姥姥說:哪裏啊,我們都老了。你看看你都長成大姑娘了,越來越像你媽媽年輕的時候了,還那麽會打扮。
戰同學很高興,說:嗬嗬,謝謝四姥姥。
戰同學的感悟:和姥姥們很久沒有見麵了,本來以為會生疏得沒有話說,很怕場麵會尷尬。但是當我一見到姥姥們,我就想起了殷老師教我們的“好臉好話”,我馬上就露出笑容,讚美了她們,姥姥們也稱讚了我,氣氛一下子就暖了起來,多年沒見的距離感好像一下子就消失了一樣。
先誇的主要目的是:先聲奪人,掌握雙方交往的主動權,營造良好的溝通氣氛。
有一年,我在中山市“香山論壇”做講座,講座結束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這時中山電台的記者又提出采訪,我本來有點累了,這位記者也看出了我的疲倦,邊走出電梯邊誇我:“殷老師,我發現你的腿很長,身材比例真好!”
這一誇,我的倦意全消,不由自主地笑了:“我是第一次聽人這麽誇我。你還真誇到了點子上,我年輕時跳過舞蹈,身材還不錯。”
接下來,采訪進行得十分順利,不知不覺談了一個小時,我還意猶未盡。
2. 中誇:談話中間及時誇
中誇,就是在談話進行中不斷地誇獎對方。目的是“推波助瀾”,讓談話氣氛更熱烈。
比恩·崔西是美國一位圖書推銷高手,有一次路過一家店鋪時,看到一個年輕人正坐在裏麵的一張老板椅上看一本叫《富爸爸窮爸爸》的書,於是走進去笑著對他說:“你也在看這本當今市麵上最暢銷的熱門書啊?我也很愛看這本書。”
年輕人抬起頭,說:“這本書寫得太棒了,簡直就是一本大學教材,社會大學的大學教材。我沒有上過大學,但我個人認為,在社會大學通常要比在課本上學到的東西多得多。”
“對,你說得很對,這本書裏麵的富爸爸提倡的就是這種觀念。一個人具備什麽樣的心態和智慧,決定了他有什麽水平的認識。從剛才你說出來的話,我可以判斷出來,你對這本書不光是讀一讀那麽簡單,應該研究得很徹底了吧?”
“哈哈,我這人天生不愛上學,就愛看看課外書。”
“但你具備讀書的天賦啊,隻是你身邊有一些長輩,比如你的老師或者父母,觀念可能一時跟不上,沒有讚同你。我感覺你很會運用知識。你看,你這麽年輕就開了一家如此精致的店,以後你的店麵一定還會不斷擴大的。而且,如果你能將這本書的觀念與你所在的領域結合起來去做事,你一定會很了不起的。”
聽了崔西對他的觀點和認識的逐一讚美後,年輕人談興大增,眉飛色舞,大談特談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計劃。最後他也接受了崔西推薦的幾套與成功、理財相關的書籍。
剛一見麵,崔西並沒有急於馬上誇獎,而是先找到一個跟對方可以深入交
談的共同話題——《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隨著話題的深入,他在談話中不失時機地進行一次次誇獎,先說對方讀書認真深入:“我可以判斷出來,你對這本書不光是讀一讀那麽簡單,應該研究得很徹底了吧?”接著又誇獎:“你具備讀書的天賦啊!”“你這麽年輕就開了一家如此精致的店。”
通過談話中不停地誇獎,兩人的談話越來越熱烈,感情越來越親近,這位開店的年輕人也不由自主地喜歡上了崔西,並購買了他推薦的書。
中誇的要領:.傾聽。雄辯是銀,傾聽是金。隻有在談話時認真地傾聽,才能抓住對方說話的真實意圖和核心內容,及時準確地進行誇獎。
一位母親問她五歲的兒子:“如果媽媽和你出去玩,我們渴了,又沒帶水,而你的小書包裏恰巧有兩個蘋果,你會怎麽做呢?”兒子想了一會兒,說:“我會把兩個蘋果都咬一口。”母親聽了這話很失望。她本想跟別的父母一樣,對孩子訓斥一番,然後再教孩子怎樣做,可就在話即將說出口的那一刻,她忽然改變了主意,摸了摸兒子的小臉,溫柔地問他:“能告訴媽媽,你為什麽要這樣做嗎?”兒子眨了眨眼睛,說:“因為……因為我想把最甜的一個給媽媽!”聽了兒子這話,母親的眼裏噙滿了淚花。
如果母親不讓孩子把話說完,會帶來什麽樣的結果?一定是罵一通孩子,還可能給他一巴掌,說你怎麽這麽自私?但正因為母親聽完了孩子的話,才理解了孩子對媽媽的愛心。我們要想在談話中誇獎得準確,也要學會認真地傾聽。
.見縫插針。在兩個人的談話中,恰到好處地誇獎。什麽是談話的“縫”?就是對方表達完一個完整的意思,中間停頓之時。.語言簡潔。中誇不能囉唆,一囉唆就會喧賓奪主,破壞談話的氣氛。
有一次,我去采訪一位局長,得知他的孩子教育得不錯,就先聊起了孩子的教育。他特意給我舉了個例子。
“我兒子是上重點小學還是上普通學校?當時我讓孩子自己選擇。我說:‘重點學校離家遠;普通小學離你媽單位近,但不是重點學校,你要自己努力,才能考上重點中學’。結果,我兒子選了離媽媽近的夏灣小學。最後努力考上了一中。這就是讓孩子學會自己做決定,尊重孩子。”
我馬上誇道:“你這種教育方法很獨特,充分尊重孩子,與孩子平等相處。我很受啟發。”說完,我就停了下來,不說了。
被這麽一誇,這位局長就很興奮,又介紹了孩子在美國讀書時很自立:一路聽著郭德綱的相聲,自己駕車開了5000 公裏。
聊完了孩子,再進行采訪,就非常順利。
在這段談話中,我的誇獎是這樣的:“你這種教育方法很獨特,充分尊重孩子,與孩子平等相處。我很受啟發。”這就符合見縫插針和語言簡潔原則。一是在局長完整地介紹了孩子上小學選學校這件事後,進行誇獎,屬於見縫插針,時機掌握得當;二是用詞簡潔,不冗長,沒有破壞對方的談興。如果我這時話太多,反客為主,滔滔不絕,對方就會覺得自己被冷落了,中誇的效果就無法達到。
3. 後誇:聽言觀行之後誇
後誇,一般是誇品質等抽象的優點, 因為品質是要通過做事體現出來的,不是一接觸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我的一名學生大一就參軍入伍了,當了兩年兵後重返校園讀書。我觀察他有幾個特點:一是準時守紀。在上我的職場禮儀課時,每次他都是第一個到教室,無論刮風還是下雨,隻有他準時進教室。二是專注。上課他總是坐在
第一排,聚精會神地聽講,從不做與上課無關的事情。三是勤奮。每次布置的課後練習,他都上百遍地練習。
到這門課結束時,我特意把他留下來,對他誇獎了一番:“老師看好你!你很守時,學習非常專注,又很刻苦,這是人生成功的重要品質!繼續努力!”
這位同學很激動,說:“您是我最尊敬的老師,您的鼓勵我會記一輩子,我一定不辜負您的希望!”
這就屬於後誇。我通過一個學期的觀察,並和其他同學進行比較得出結論。這些誇獎的話,就是對這位同學優秀品質的讚揚。
後誇,分為當時後誇和延時後誇。
當時後誇,就是馬上對對方的語言或行動進行誇獎。後誇的時機轉瞬即逝,一定要及時誇。
對於對方有值得誇獎的行動,要及時誇。
1862 年,德國哥廷根大學醫學院的亨爾教授在對新生進行麵試和筆試後,把自己多年積下的論文手稿全都搬到教室裏,分給學生們,讓他們重新仔細工整地謄寫一遍。
當學生們翻開亨爾教授的論文手稿時,發現這些稿子已經整整齊齊。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根本沒有必要重抄一遍,傻子才會坐在那裏當抄寫員,與其浪費時間去做這件事情,不如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搞研究。於是,這些人都去搞研究了。他們想不到的是,竟然真有一個“傻子”坐在教室裏抄寫教授的論文手稿,他叫科赫。
一學期後,科赫把抄好的手稿送到亨爾教授的辦公室。亨爾大為驚奇,他完全沒有想到竟然有學生居然真的去抄寫論文手稿,於是嚴肅地說:“我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孩子!因為隻有你完成了這項工作。而那些我認為很聰明的學生,竟然都不願意做這種繁重、乏味的抄寫工作。”
教授最後還說:“我們從事醫學研究的人,不光需要聰明的頭腦和勤奮的精神,更需要具備一絲不苟的精神。特別是年輕人,往往急於求成,容易忽略細節。要知道,醫理上走錯一步就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啊!而抄寫那些手稿的工作,既是學習醫學知識的機會,也是一種修煉心性的過程。”這番話讓科赫大受震動。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科赫一直牢記教授的話,老老實實做最“傻”的人,一直保持著嚴謹的學習態度和研究作風。這種做事態度讓他在曆史上首次發現了結核杆菌、霍亂弧菌。1905 年,由於其在細菌研究方麵的卓越成就,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讓學生抄手稿,本身就是一次考查,考查這些聰明的學生有沒有腳踏實地的學風。當科赫成為唯一完成這次考查的學生,將工工整整抄寫好的手稿交到亨爾教授手中時,亨爾教授及時進行了誇獎。正是老師及時的誇獎,肯定了這種“傻子精神”,培養了科赫的“傻”勁,使他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
再來看看我的學生練習當時誇的一個例子。
陳同學:上周我在宿舍做專業課演講的ppt,花了大概兩小時才把ppt的雛形做好,但是還差一些畫圖,我做了好一會兒都沒做好。我室友看我做了那麽久都沒做好,就提出幫我。於是我把ppt 給了她,她用了不到半小時就把ppt 做好了,而且還用了很多我平常沒用過的功能。我說,你這個ppt 技術實在是厲害啊!那麽多高端的功能你都知道,太牛了。沒有你的幫忙,估計我還要弄很久呢。
室友聽了很高興,說:這些都是我去年暑假去坦桑尼亞實習時學的,當時學了不少做ppt 的技術。這個暑假,我在家沒事還把ppt 的各種功能都研究了一遍。
陳同學的感悟:室友幫我做了課件,我馬上表達了感謝之情。這裏進行及時誇獎很重要,否則等黃花菜都涼了再去感謝,就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後誇的第二種情況是延時後誇。延時後誇,就是雖然因為種種條件限製,不能當時誇獎,但事後也一定要
表達出來。
講個我自己關於後誇的故事吧。
1995 年,我和家人到北京旅遊,偶然聽同行講,第二屆金話筒獎又要開始評選了。於是我找到主辦方的負責人白謙誠老師,打聽評獎的具體情況。他告訴我,後天就要在長春開評了。我問,如果在開評前將作品送到長春,還來得及嗎?他說可以。於是我當晚就飛回珠海,向台長匯報評獎的事。沒想到我們台長非常支持,馬上同意我明天就飛長春送參評節目。第二天一早,我就趕到廣州,坐飛機飛到長春,終於按時將節目送到了評委會。
由於第一次參評準備倉促,我隻得了金話筒銀獎。但正是這次參評讓我積累了經驗,明確了方向,終於在兩年後的第三屆金話筒獎評選中拿到了金獎,跟白岩鬆、敬一丹一起站到了領獎台上。
對於金話筒獎,很多年來我都覺得是靠我自己的努力得來的,可是隨著年歲漸長,我才慢慢悟出,沒有貴人相助,我是得不了金話筒獎的。1999 年,我的老台長彭大鵬退休了。回想起與他相處十年的往事,我才突然醒悟,自己在事業上的每一點進步,都跟老台長的關心、支持和提攜是分不開的。老台長就是我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貴人。在歡送會上,我終於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感恩:彭台長,您就是我的貴人,沒有您就沒有我的今天。
感恩的話我雖然說得有點晚,但我說出來了,讓老台長聽到了,我也就不後悔了,內心就踏實了。而且從那年至今,每逢過年過節我都會登門看望老台長,感謝他對我的培養。
當然,如果拿當時誇和事後誇相比,還是要選擇盡量當時誇,如果條件確實不允許,那也不要忘了事後誇,因為誇了總比不誇好。
這“三誇”的作用概括起來就是:先誇——先聲奪人,掌握主動;中誇 ——“推波助瀾”,鞏固氣氛;
後誇 —— 繞梁三日,餘音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