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大起義之後,由於中央集權日漸衰微,地方割據不斷加強,分裂的傾向成為難以逆轉的趨勢。群雄割據的階段過去,隨之而來的就是三國鼎立。鼎立的魏、蜀、吳三國實際上是對峙的三個地區性政權,其中曹丕最先於220年稱帝,次年劉備也於成都登基,而孫權則遲至229年稱帝。三國鼎立的格局由此確立。一般而言,三國時代從赤壁大戰算起,止於280年西晉統一中國。


    鼎立的三國中,以曹魏最強大,其創始人為曹操。曹操由於世家大族的背景,20歲時就被舉為孝廉,出任東漢王朝的地方官。他任政時,舉措得當,“郡界肅然”。但曹操政治地位的上升,關鍵在於鎮壓黃巾起義立功,被升遷為八校尉之一,成了東漢皇室核心武裝的重要將領。同時,曹操在鎮壓號稱百萬的青州黃巾軍時,收降30萬,稱為青州兵,由此他不但軍事實力日益強大,也有了深厚的政治資本,一下子成為中原一帶的政治強人。公元200年,在著名的官渡之戰中,曹操憑足智多謀,以少勝多擊敗了袁紹,贏得了這場統一中國北方的關鍵一戰。北方大局已定,曹操即開始籌劃征討南方。208年,曹操率領號稱百萬的大軍揮師南下,企圖一舉翦除南方割據勢力,統一中國。曹操的大軍與劉備、孫權聯軍在赤壁拉開了決戰的架勢。然而,這次曹操卻未能再現官渡之戰的輝煌,反被劉、孫聯軍火燒連營,大敗虧輸,不得不飲恨北歸。從此,劉備以荊州為據點發展力量,孫權在江東的政權更趨穩定。赤壁之戰促成魏、蜀、吳三足鼎立。


    對於三國鼎立的曆史格局,當時的智者諸葛亮在“隆中對”裏早有預言,諸葛亮告訴劉備,曹操已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可與之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家興盛,百姓依附,可以和他結交,而不可圖謀;所可取者為荊益二州,“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諸葛亮在這著名的“隆中對”中,分析了當時的形勢,點出了三方鼎立的趨勢,和此後曆史的發展軌跡基本相符。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繼立為魏王。不久,徒有虛名的漢獻帝禪位,曹丕稱帝,國號魏,都洛陽,追尊曹操為武皇帝。魏曆史上又稱為曹魏,共曆5帝46年,占有淮河兩岸及以北的中原地區和秦嶺以北的關中、隴右、河西地區。曹魏後期,司馬昭遣兵滅蜀漢。265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廢魏建晉,魏遂亡。


    221年,劉備也在蜀地稱帝,國號漢,都成都,史稱蜀或蜀漢,占有今四川、雲南大部,貴州全部,陝西漢中及甘肅一部分。223年,劉備出兵擊吳,在夷陵之戰中遭受慘敗,抑鬱生病而死。其子劉禪(俗稱劉阿鬥)即位,諸葛亮受劉備囑托輔佐劉禪。諸葛亮任政期間,“科教嚴明,賞罰必信”,使蜀國政治清明,經濟發展,邊疆安定。234年,諸葛亮積勞成疾,病死軍中。劉禪無能,且寵信宦官黃皓,政治腐敗,國力日衰,終於在263年為曹魏所滅。


    三國中最後立國的是吳,占有今長江中下遊地區,南至福建、兩廣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230年,孫權派衛溫統率甲士萬人,航海到達夷州(今台灣),並派使者出使南洋群島諸國。孫權死後,東吳政治漸趨腐敗,末帝孫皓更是荒淫暴虐,終於在280年訂城下之盟,投降晉朝。吳前後共曆4帝52年。孫吳的滅亡,標誌著三國鼎立政治格局的終結。


    在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年代,地區經濟均有發展,三國為自身的強大計,都比較注重開發本地區經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三國都推動了邊緣、落後地區經濟的發展,如魏對遼東、涼州的經營,蜀對西南夷的開發,孫吳強迫山越走向平原以及對閩廣進行拓展等。其中蜀、吳的經營發展,更促使中國南方經濟上升了一個台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的拐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歐陽悟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歐陽悟道並收藏曆史的拐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