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到春天啦!”廚房裏,眉開眼笑的拉爾夫正在戴工作手套,莫莉為自己衝上了一碗麥片粥。今天的確挺像春季,是真正的春季,樹木枝繁葉茂,水仙盛開,天氣暖和得不用穿毛衣。“走啦。”他邊說邊出門修剪灌木。拉爾夫最愛在院子裏幹活了,鋤草啊、栽種啊、培育啊。整個冬天,他都心急火燎地想出門。
與此同時,迪娜正坐在客廳沙發上邊看電視邊塗腳指甲。莫莉拿著葡萄幹麥片進屋時,她抬起頭,皺了皺眉。“有什麽事嗎?”迪娜把小刷子伸進珊瑚色的指甲油瓶,在瓶口處刮掉多餘的指甲油,熟練地在腳的大拇指上塗抹起來,一邊還用拇指修正線條。“記住,客廳裏不許吃東西。”
“你還沒跟我道早安呢。”莫莉心想。她一言不發地轉過身,回了廚房,摁下快捷鍵給傑克打電話。
“嘿。”他的聲音冷冰冰的。
“你在幹嗎?”
“薇薇安雇我幫她做春季大掃除,剪剪枯枝之類,你呢?”
“我準備去巴爾港圖書館,有個研究項目再過幾天就要收尾了。還打算叫你一起去呢。”
“不好意思,去不了。”他說。
自從上個星期午餐期間不歡而散以後,傑克就成了這樣。莫莉知道,他費了很大的勁才忍住怨氣——這種事跟他的個性太不符了。她想跟傑克道歉,和他重歸於好,但又擔心說什麽都無濟於事。如果傑克知道她在采訪薇薇安,清掃閣樓變成了聊天的話,他隻怕會更生氣。
她聽見腦海中有個隱隱的聲音:“適可而止吧,做完你的社區服務,就此拉倒。”可是她無法就此拉倒,她不願意。
觀光巴士裏空空蕩蕩,僅有的幾個乘客上車時都互相點頭致意。莫莉知道,戴上耳塞的自己看上去就是個典型的青春期少女,但她其實在聽薇薇安的錄音。從錄音中,莫莉聽出了與薇薇安對坐時不曾聽出的東西:要知道,時間可收可放,權重不均。某些時刻會在你心間縈繞,某些則消失無蹤。我人生的前二十三年塑造了我,而往後將近七十年無關緊要,與你所問的問題毫無瓜葛。
莫莉打開筆記本,手指撫過記下的一個個姓名與日期。她又是倒帶又是快進,停停播播,飛快地記下之前遺漏的信息:金瓦拉、戈爾韋郡、愛爾蘭、艾格尼絲·波琳號、埃利斯島、愛爾蘭玫瑰、德蘭西街、伊麗莎白街、多米尼克、詹姆斯、梅茜·鮑爾、兒童援助協會、斯卡查德夫人、柯倫先生……你選擇帶些什麽和你一起上路?你扔掉了什麽?你從中得到了哪些啟示?
薇薇安的人生平凡而平靜。隨著歲月流逝,她失去的親朋一個接著一個,仿佛頁岩層層累積。就算當年她母親沒有在火災中喪生,現在也一定已經過世了;收養薇薇安的人已經過世;她的丈夫已經過世;她沒有任何子嗣。除了花錢雇來照顧她的人,她是名副其實的孑然一身。
她從未試過尋找家人的下落,無論她的母親也好,還是愛爾蘭的親人也好。但一遍又一遍聽著錄音帶,莫莉逐漸理解,薇薇安抱有一個念頭——我們生命中那些至關重要的人,將始終守在我們身旁,與我們共度最平凡的時刻。我們在雜貨店時,他們相伴左右;我們繞過街角時,他們相伴左右;我們跟朋友聊天時,他們相伴左右。他們從地底飄起,我們一抬腳就與他們交融。
薇薇安讓莫莉的社區服務有了意義,莫莉希望有所回報。再沒有其他人知道薇薇安的故事了。沒有人去讀收養文書,去認可她所珍視的一切,那一切隻對真正關心她的人才有意義。但莫莉很在意。她可以幫著解開薇薇安故事裏的那些空白與存疑。有一次,莫莉曾經在電視上聽一位人際關係專家說過,隻有找到所有真相,你才能找到心靈的平靜。她想幫薇薇安找到某種平靜,盡管這平靜虛無縹緲而又轉瞬即逝。
莫莉在巴爾港綠地下了車,向圖書館走去。圖書館是一棟磚房,坐落在沙漠山大街上。她在主閱覽室裏跟圖書館員聊了聊,對方幫她找到了一堆有關愛爾蘭曆史和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移民的書。莫莉花了好幾個小時仔細地邊讀邊記,接著取出筆記本電腦,打開google(互聯網搜索引擎)。不同的關鍵詞組合搜出的頁麵也不同,於是她試了幾十種組合:“1929紐約火災”“下東區伊麗莎白街火災1929”“艾格尼絲·波琳號”“埃利斯島1927”。在埃利斯島的官方網站上,她點擊了旅客記錄搜索欄——按船名搜索,從以下列表中點擊船名……找到了,艾格尼絲·波琳號。
她在乘客記錄中找到了薇薇安父母的全名:帕特瑞克·鮑爾和瑪麗·鮑爾,來自愛爾蘭戈爾韋郡。仿佛故事裏的人物一下子活了過來,莫莉激動得頭暈眼花。她又將他們的名字分開搜了搜,合起來搜了搜,找到了一條不起眼的火災通知,死亡名單上有帕特瑞克·鮑爾和他的兩個兒子——多米尼克和詹姆斯,但並沒有提到梅茜。
她又輸入“瑪麗·鮑爾”“梅茜·鮑爾”,卻什麽也沒有搜到。她突然想起了夏茨曼,於是輸入“夏茨曼伊麗莎白街”“夏茨曼伊麗莎白街紐約”“夏茨曼伊麗莎白街紐約1930”。一個家庭聚會博客彈了出來。2010年,某位莉莎·夏茨曼女士在紐約州北部舉辦了一次家庭聚會。在“家族曆史”一項下,莫莉找到了一張阿格妮塔·夏茨曼和伯納德·夏茨曼夫婦的泛黃合影。這對夫婦於1915年從德國移民至此,住在伊麗莎白街26號。夏茨曼先生是個小販,夏茨曼太太則以縫補為生。伯納德·夏茨曼於1894年出生,阿格妮塔·夏茨曼於1897年出生。直到1929年,他們兩人還沒有孩子,當時夏茨曼先生35歲,夏茨曼太太32歲。
那一年,他們收養了一個嬰兒,名叫瑪格麗特。
梅茜。莫莉在椅子上往後一仰。這麽說,梅茜並沒有在火災中喪生。
又花了不到十分鍾,莫莉在網上找到一張一年前的舊照。相中白發蒼蒼的老太太一定就是薇薇安的妹妹。瑪格麗特·雷諾茲(娘家姓夏茨曼),時年八十二歲,相中的她身邊滿是兒孫和曾孫,照片攝於她家,位於紐約州萊茵貝克,距紐約城僅兩個半小時車程,離斯普魯斯港也不過八個多小時路程。
她接著輸入“瑪格麗特·雷諾茲,萊茵貝克,紐約”。屏幕上彈出了一份五個月前刊登在《波基普西日報》上的訃告。
瑪格麗特·雷諾茲夫人,享年83歲。於星期六在睡夢中平靜病逝,身邊是她深愛的家人……失去——找回——再失去。她該如何告訴薇薇安這一切?
與此同時,迪娜正坐在客廳沙發上邊看電視邊塗腳指甲。莫莉拿著葡萄幹麥片進屋時,她抬起頭,皺了皺眉。“有什麽事嗎?”迪娜把小刷子伸進珊瑚色的指甲油瓶,在瓶口處刮掉多餘的指甲油,熟練地在腳的大拇指上塗抹起來,一邊還用拇指修正線條。“記住,客廳裏不許吃東西。”
“你還沒跟我道早安呢。”莫莉心想。她一言不發地轉過身,回了廚房,摁下快捷鍵給傑克打電話。
“嘿。”他的聲音冷冰冰的。
“你在幹嗎?”
“薇薇安雇我幫她做春季大掃除,剪剪枯枝之類,你呢?”
“我準備去巴爾港圖書館,有個研究項目再過幾天就要收尾了。還打算叫你一起去呢。”
“不好意思,去不了。”他說。
自從上個星期午餐期間不歡而散以後,傑克就成了這樣。莫莉知道,他費了很大的勁才忍住怨氣——這種事跟他的個性太不符了。她想跟傑克道歉,和他重歸於好,但又擔心說什麽都無濟於事。如果傑克知道她在采訪薇薇安,清掃閣樓變成了聊天的話,他隻怕會更生氣。
她聽見腦海中有個隱隱的聲音:“適可而止吧,做完你的社區服務,就此拉倒。”可是她無法就此拉倒,她不願意。
觀光巴士裏空空蕩蕩,僅有的幾個乘客上車時都互相點頭致意。莫莉知道,戴上耳塞的自己看上去就是個典型的青春期少女,但她其實在聽薇薇安的錄音。從錄音中,莫莉聽出了與薇薇安對坐時不曾聽出的東西:要知道,時間可收可放,權重不均。某些時刻會在你心間縈繞,某些則消失無蹤。我人生的前二十三年塑造了我,而往後將近七十年無關緊要,與你所問的問題毫無瓜葛。
莫莉打開筆記本,手指撫過記下的一個個姓名與日期。她又是倒帶又是快進,停停播播,飛快地記下之前遺漏的信息:金瓦拉、戈爾韋郡、愛爾蘭、艾格尼絲·波琳號、埃利斯島、愛爾蘭玫瑰、德蘭西街、伊麗莎白街、多米尼克、詹姆斯、梅茜·鮑爾、兒童援助協會、斯卡查德夫人、柯倫先生……你選擇帶些什麽和你一起上路?你扔掉了什麽?你從中得到了哪些啟示?
薇薇安的人生平凡而平靜。隨著歲月流逝,她失去的親朋一個接著一個,仿佛頁岩層層累積。就算當年她母親沒有在火災中喪生,現在也一定已經過世了;收養薇薇安的人已經過世;她的丈夫已經過世;她沒有任何子嗣。除了花錢雇來照顧她的人,她是名副其實的孑然一身。
她從未試過尋找家人的下落,無論她的母親也好,還是愛爾蘭的親人也好。但一遍又一遍聽著錄音帶,莫莉逐漸理解,薇薇安抱有一個念頭——我們生命中那些至關重要的人,將始終守在我們身旁,與我們共度最平凡的時刻。我們在雜貨店時,他們相伴左右;我們繞過街角時,他們相伴左右;我們跟朋友聊天時,他們相伴左右。他們從地底飄起,我們一抬腳就與他們交融。
薇薇安讓莫莉的社區服務有了意義,莫莉希望有所回報。再沒有其他人知道薇薇安的故事了。沒有人去讀收養文書,去認可她所珍視的一切,那一切隻對真正關心她的人才有意義。但莫莉很在意。她可以幫著解開薇薇安故事裏的那些空白與存疑。有一次,莫莉曾經在電視上聽一位人際關係專家說過,隻有找到所有真相,你才能找到心靈的平靜。她想幫薇薇安找到某種平靜,盡管這平靜虛無縹緲而又轉瞬即逝。
莫莉在巴爾港綠地下了車,向圖書館走去。圖書館是一棟磚房,坐落在沙漠山大街上。她在主閱覽室裏跟圖書館員聊了聊,對方幫她找到了一堆有關愛爾蘭曆史和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移民的書。莫莉花了好幾個小時仔細地邊讀邊記,接著取出筆記本電腦,打開google(互聯網搜索引擎)。不同的關鍵詞組合搜出的頁麵也不同,於是她試了幾十種組合:“1929紐約火災”“下東區伊麗莎白街火災1929”“艾格尼絲·波琳號”“埃利斯島1927”。在埃利斯島的官方網站上,她點擊了旅客記錄搜索欄——按船名搜索,從以下列表中點擊船名……找到了,艾格尼絲·波琳號。
她在乘客記錄中找到了薇薇安父母的全名:帕特瑞克·鮑爾和瑪麗·鮑爾,來自愛爾蘭戈爾韋郡。仿佛故事裏的人物一下子活了過來,莫莉激動得頭暈眼花。她又將他們的名字分開搜了搜,合起來搜了搜,找到了一條不起眼的火災通知,死亡名單上有帕特瑞克·鮑爾和他的兩個兒子——多米尼克和詹姆斯,但並沒有提到梅茜。
她又輸入“瑪麗·鮑爾”“梅茜·鮑爾”,卻什麽也沒有搜到。她突然想起了夏茨曼,於是輸入“夏茨曼伊麗莎白街”“夏茨曼伊麗莎白街紐約”“夏茨曼伊麗莎白街紐約1930”。一個家庭聚會博客彈了出來。2010年,某位莉莎·夏茨曼女士在紐約州北部舉辦了一次家庭聚會。在“家族曆史”一項下,莫莉找到了一張阿格妮塔·夏茨曼和伯納德·夏茨曼夫婦的泛黃合影。這對夫婦於1915年從德國移民至此,住在伊麗莎白街26號。夏茨曼先生是個小販,夏茨曼太太則以縫補為生。伯納德·夏茨曼於1894年出生,阿格妮塔·夏茨曼於1897年出生。直到1929年,他們兩人還沒有孩子,當時夏茨曼先生35歲,夏茨曼太太32歲。
那一年,他們收養了一個嬰兒,名叫瑪格麗特。
梅茜。莫莉在椅子上往後一仰。這麽說,梅茜並沒有在火災中喪生。
又花了不到十分鍾,莫莉在網上找到一張一年前的舊照。相中白發蒼蒼的老太太一定就是薇薇安的妹妹。瑪格麗特·雷諾茲(娘家姓夏茨曼),時年八十二歲,相中的她身邊滿是兒孫和曾孫,照片攝於她家,位於紐約州萊茵貝克,距紐約城僅兩個半小時車程,離斯普魯斯港也不過八個多小時路程。
她接著輸入“瑪格麗特·雷諾茲,萊茵貝克,紐約”。屏幕上彈出了一份五個月前刊登在《波基普西日報》上的訃告。
瑪格麗特·雷諾茲夫人,享年83歲。於星期六在睡夢中平靜病逝,身邊是她深愛的家人……失去——找回——再失去。她該如何告訴薇薇安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