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省自己,但要對別人慷慨
李嘉誠:我一生的理念 作者:李嘉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李嘉誠案例
李嘉誠的好人緣是有目共睹的。他樂善好施、待人友好,很多人都願意和李嘉誠交朋友,也非常信任李嘉誠。善待他人,是李嘉誠一貫的做人處事風格。他不僅對朋友和氣,對競爭對手也是如此。在爾虞我詐的商場中,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
香港《文匯報》曾刊登過李嘉誠的一篇專訪,其中一個問題是這樣問的:“俗話說,商場如戰場。經曆那麽多艱難風雨之後,您為什麽對朋友甚至商業上的夥伴,抱有十分的坦誠和磊落?”
李嘉誠答道:“最簡單地講,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較難,生意跑來找你,就容易做。”李嘉誠做生意,一向講的都是“寧虧自己,不虧大家”。和李嘉誠做生意的人都不會吃虧,他們總能賺得很多。李嘉誠照顧生意夥伴,也在工作中照顧企業的人員。李嘉誠對待身邊的每個人都是如此良善,不但對他們很尊重,也很顧及他們的利益。
曾擔任和記黃埔董事總經理的馬世民在離職之前,每年可以在和記黃埔拿到的薪水以及分紅共有1000多萬港元。這是非常高的收入,相當於當時港督彭定康年薪的4倍還要多,而且馬世民平時還會有其他的收入,所以,馬世民在和記黃埔的收入非常之高,這就是李嘉誠慷慨的一個體現。李嘉誠對待員工從不苛刻。他不會因為自己是老板,就想盡辦法從員工身上克扣工資。李嘉誠會讓員工領取豐厚的薪金,讓他們在自己的集團工作得非常滿意和舒心。
還有,李嘉誠為了體恤下屬,增強員工對集團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還經常會給他們以低價購入“長實”係股票的機會。這讓員工非常滿意,因為買進“長實”的股票不但能夠升值,而且還很安全,會讓很多員工覺得未來生活有了保障。馬世民就曾經用每股8.19港元的價格購買了160多萬股的“長實”股票,然後以每股23.84港元的價格出售,輕輕鬆鬆就淨賺了2500多萬港元。
還有李嘉誠的得力幹將霍建寧。在1995年的時候,年薪就達到了2100萬港元,還不包含股票和分紅。對待集團的員工,李嘉誠也會給他們最好的待遇,讓公司業績100%和員工掛鉤。這樣,員工會幹勁十足,更加賣力地工作。
李嘉誠不讓合作夥伴吃虧,讓他們賺很多利潤,讓自己的員工每年能賺到比在其他企業高好幾倍的薪水,但他自己的薪水卻非常低。他給自己開的薪水甚至還不如集團的一些管理層高。李嘉誠就是這樣節省自己,卻一定要對別人慷慨。在李嘉誠看來,與人相處想要得人心就要事事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不要去計較得失,斤斤計較是沒什麽意義的事情。
● 李嘉誠智慧
李嘉誠這樣時刻為他人著想,對待公司員工像對待自己親人一樣的老板並不是很多。有很多不負責任的老板在公司發展壯大起來之後,並不兌現他們當初對員工許下的承諾。他們會將賺得利潤的一大半收入自己口袋中,隻分出一小部分來給自己的合夥人或者是股東。這樣的做法很傷人心,久而久之,這些老板便會失去員工的支持,失去股東們的支持,企業也就做不長久了。
還有一些老板在企業遇到問題後,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帶領企業渡過難關,幫助企業的員工一起走出困境,而是想要將自己保全。他們會隻顧自己的利益,而不會想到員工的利益,完全沒有基本的責任感。
要做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一定是要有責任感,要對股東和合作夥伴還有企業員工們負責的。李嘉誠正是這樣一位企業家,所以他的企業才能從小做大,他本人也能得到眾人的尊重和擁護,他的事業也能不斷發展。李嘉誠正是明白在社會這個大的人際交往場所中,如果一味地隻為自己考慮,最終會不得人心,而真心為人,人們自然也會來幫助你。這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李嘉誠特別佩服在“二戰”廢墟裏崛起的日本人。他們能忍別人不能忍的事,最終通過商戰獲勝。日本人認為,“忍”能幫助企業家在危急關頭博采眾長、冷靜決斷、沉著應對,做出客觀的分析和合理的決策。長江實業集團上市已經超過了30年,業務每天都在拓展,而且在不斷收購公司。李嘉誠在做每個決定的時候,都會留有餘地,讓自己有錢賺的同時,也讓對方有錢賺。
小鎮上有一個做豆腐的老人。他開了一個小小的豆腐坊,規模雖然不大,但生意卻非常好,每天到他的小店裏買豆腐的人排成長龍。老人的兒子不明白父親的生意為什麽這麽好,便問其訣竅。
老人告訴兒子:“我做豆腐的手藝並不是這裏最好的,人們之所以願意來我這裏買豆腐,我想是因為我常說的四個字—不要客氣。”兒子不明白,老人讓兒子觀察幾天。經過幾天的觀察,兒子明白了老人的生意為什麽會這麽好了,就是因為老人總是對顧客很慷慨。一位顧客買豆腐沒有零錢,還差幾毛錢,老人就會笑著說:“不要客氣,這麽一點兒錢就算了,下次再來。”當一位顧客忘記帶錢時,老人會笑著說:“不要客氣,下次一起算上就好了。”老人每一次對待顧客都很大方,看起來似乎是老人在吃虧,讓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害,但其實從長遠來看,老人的慷慨為老人贏得了人心,大家都願意來老人這裏買豆腐,使得老人的生意一直紅火。
在人際關係中,對別人慷慨,看似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害,但聰明人都能想明白其中的道理,用眼前利益的損失去換取長遠利益,這才是最重要的。
李嘉誠的好人緣是有目共睹的。他樂善好施、待人友好,很多人都願意和李嘉誠交朋友,也非常信任李嘉誠。善待他人,是李嘉誠一貫的做人處事風格。他不僅對朋友和氣,對競爭對手也是如此。在爾虞我詐的商場中,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
香港《文匯報》曾刊登過李嘉誠的一篇專訪,其中一個問題是這樣問的:“俗話說,商場如戰場。經曆那麽多艱難風雨之後,您為什麽對朋友甚至商業上的夥伴,抱有十分的坦誠和磊落?”
李嘉誠答道:“最簡單地講,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較難,生意跑來找你,就容易做。”李嘉誠做生意,一向講的都是“寧虧自己,不虧大家”。和李嘉誠做生意的人都不會吃虧,他們總能賺得很多。李嘉誠照顧生意夥伴,也在工作中照顧企業的人員。李嘉誠對待身邊的每個人都是如此良善,不但對他們很尊重,也很顧及他們的利益。
曾擔任和記黃埔董事總經理的馬世民在離職之前,每年可以在和記黃埔拿到的薪水以及分紅共有1000多萬港元。這是非常高的收入,相當於當時港督彭定康年薪的4倍還要多,而且馬世民平時還會有其他的收入,所以,馬世民在和記黃埔的收入非常之高,這就是李嘉誠慷慨的一個體現。李嘉誠對待員工從不苛刻。他不會因為自己是老板,就想盡辦法從員工身上克扣工資。李嘉誠會讓員工領取豐厚的薪金,讓他們在自己的集團工作得非常滿意和舒心。
還有,李嘉誠為了體恤下屬,增強員工對集團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還經常會給他們以低價購入“長實”係股票的機會。這讓員工非常滿意,因為買進“長實”的股票不但能夠升值,而且還很安全,會讓很多員工覺得未來生活有了保障。馬世民就曾經用每股8.19港元的價格購買了160多萬股的“長實”股票,然後以每股23.84港元的價格出售,輕輕鬆鬆就淨賺了2500多萬港元。
還有李嘉誠的得力幹將霍建寧。在1995年的時候,年薪就達到了2100萬港元,還不包含股票和分紅。對待集團的員工,李嘉誠也會給他們最好的待遇,讓公司業績100%和員工掛鉤。這樣,員工會幹勁十足,更加賣力地工作。
李嘉誠不讓合作夥伴吃虧,讓他們賺很多利潤,讓自己的員工每年能賺到比在其他企業高好幾倍的薪水,但他自己的薪水卻非常低。他給自己開的薪水甚至還不如集團的一些管理層高。李嘉誠就是這樣節省自己,卻一定要對別人慷慨。在李嘉誠看來,與人相處想要得人心就要事事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不要去計較得失,斤斤計較是沒什麽意義的事情。
● 李嘉誠智慧
李嘉誠這樣時刻為他人著想,對待公司員工像對待自己親人一樣的老板並不是很多。有很多不負責任的老板在公司發展壯大起來之後,並不兌現他們當初對員工許下的承諾。他們會將賺得利潤的一大半收入自己口袋中,隻分出一小部分來給自己的合夥人或者是股東。這樣的做法很傷人心,久而久之,這些老板便會失去員工的支持,失去股東們的支持,企業也就做不長久了。
還有一些老板在企業遇到問題後,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帶領企業渡過難關,幫助企業的員工一起走出困境,而是想要將自己保全。他們會隻顧自己的利益,而不會想到員工的利益,完全沒有基本的責任感。
要做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一定是要有責任感,要對股東和合作夥伴還有企業員工們負責的。李嘉誠正是這樣一位企業家,所以他的企業才能從小做大,他本人也能得到眾人的尊重和擁護,他的事業也能不斷發展。李嘉誠正是明白在社會這個大的人際交往場所中,如果一味地隻為自己考慮,最終會不得人心,而真心為人,人們自然也會來幫助你。這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李嘉誠特別佩服在“二戰”廢墟裏崛起的日本人。他們能忍別人不能忍的事,最終通過商戰獲勝。日本人認為,“忍”能幫助企業家在危急關頭博采眾長、冷靜決斷、沉著應對,做出客觀的分析和合理的決策。長江實業集團上市已經超過了30年,業務每天都在拓展,而且在不斷收購公司。李嘉誠在做每個決定的時候,都會留有餘地,讓自己有錢賺的同時,也讓對方有錢賺。
小鎮上有一個做豆腐的老人。他開了一個小小的豆腐坊,規模雖然不大,但生意卻非常好,每天到他的小店裏買豆腐的人排成長龍。老人的兒子不明白父親的生意為什麽這麽好,便問其訣竅。
老人告訴兒子:“我做豆腐的手藝並不是這裏最好的,人們之所以願意來我這裏買豆腐,我想是因為我常說的四個字—不要客氣。”兒子不明白,老人讓兒子觀察幾天。經過幾天的觀察,兒子明白了老人的生意為什麽會這麽好了,就是因為老人總是對顧客很慷慨。一位顧客買豆腐沒有零錢,還差幾毛錢,老人就會笑著說:“不要客氣,這麽一點兒錢就算了,下次再來。”當一位顧客忘記帶錢時,老人會笑著說:“不要客氣,下次一起算上就好了。”老人每一次對待顧客都很大方,看起來似乎是老人在吃虧,讓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害,但其實從長遠來看,老人的慷慨為老人贏得了人心,大家都願意來老人這裏買豆腐,使得老人的生意一直紅火。
在人際關係中,對別人慷慨,看似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害,但聰明人都能想明白其中的道理,用眼前利益的損失去換取長遠利益,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