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嘉誠案例


    李嘉誠總是為他人著想。看到有人需要幫助時,他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1991年的秋天,李嘉誠收到了一位丁姓英國華僑寫給他的信。這位華僑在信中說自己的生意非常不順利,自己非常迷茫,感到很痛苦,覺得生活沒有希望,萬念俱灰。李嘉誠看到信後,沒有耽擱,很快就給這位丁先生回了一封信。


    丁先生:


    人生起伏無常,尤其從事商業。窮人易做,窮生意難做。所以你們麵臨的困難,隻是數千年來億萬生意人曾經麵對的苦痛的一部分。但如果明白大富在天,小富在人;如果肯勤儉有效地麵對現實,盡心經營,則如陸遊詩中所說:“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說不定不久你們又有一個好的、新的局麵。即使一切都不如意,退一步想,則海闊天空。以今日英國的工資水平,大不了,最多找一份職業,生活絕對無問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送上英鎊500,請你倆一頓晚餐。想想明天會更好!想想世界上有多少更苦的人!


    這封信給了那位失意的華僑很多鼓勵。李嘉誠就這樣不遺餘力地幫助著很多人,隻要是在他的能力範圍內,他都會伸出援助之手。李嘉誠很明白朋友的重要性,“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在社會上生活和工作,朋友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商場上,人緣好和擁有能夠相互幫忙的好朋友尤其重要。


    李嘉誠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始終以和為貴,與人為善。不論是麵對競爭對手,還是麵對陌生人,他都本著善待他人的原則。有一次,一個李嘉誠很討厭的報社記者等在公司樓下想要見他,一開始李嘉誠不想見這個記者,便直接上車離去。當他的下屬告訴他這個記者已經在公司樓下等了兩個多小時的時候,李嘉誠又叫司機倒車回去,他對那個記者說可以稍談一下。


    李嘉誠不忍心那名記者在樓下等了那麽長時間,卻沒有東西可以交回去。李嘉誠就是這樣時刻為他人著想,哪怕是自己不喜歡的人,他也不會刻薄對待。李嘉誠閱曆豐富,在經曆了人生的一番酸甜苦辣之後,李嘉誠總結出了自己的一番人生哲學。在李嘉誠做生意的過程中,他並不會單刀直入地去談生意,而是先交朋友,建立長存真誠的友誼,那麽生意做成自然就不在話下了。


    ● 李嘉誠智慧


    在生意往來中,既要做成生意,又要和對方交成朋友,可以看到那些非常成功的生意人總是生意旺、朋友多,這二者之間是可以相互促進的。所以就會有人提出這樣的觀點:以商會友,以友促商,相互發展。


    注重人情味和感情的投入,是李嘉誠的人際交往原則之一。李嘉誠常常幫助他人、善待他人,做事情會首先考慮他人的利益。李開複說:“創業家身上應當具有‘四性’:悟性,學習新事物的能力和心態;耐性,為長期願景努力,恪守原則;韌性,失敗不是懲罰而是學習的機會;人性,對他人的真心關懷,追求雙贏。”


    很多優秀的企業家,他們都很有人情味,懂得管理人心,令自己在公司內外都是人心所向。日本的企業家島川三部曾對外界稱:“我經營管理的最大本領就是把工作家庭化和娛樂化。”


    李嘉誠給員工家庭般的情感撫慰。這是企業管理中常用的“溫暖”法則,溫暖勝於嚴寒。法則要求管理者要尊重和關心下屬,時刻以下屬為本,多注意解決下屬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使下屬能夠感受到管理者給予的溫暖。這樣,下屬出於感恩,就會更加積極努力地為企業工作,維護企業利益。


    李嘉誠給周圍生意夥伴或者其他人一些關懷,會讓他們對自己非常信任,會很願意與自己來往,所以,李嘉誠不需要像有些經商者那樣費盡心力地去找生意來做,自然就有生意找到他。


    幫助漢高祖打天下的韓信在未得誌之前,生活很是清苦。為了填飽肚子,韓信經常去鄉下釣魚,希望能夠釣到大魚,賣個好價錢,換取米糧。但韓信的運氣並不總是很好,很多時候他都是無果而歸。


    看到經常餓肚子的韓信,一位常在河邊洗衣服的老婆婆很同情他,就常帶一些吃的給韓信。在韓信最困難的時期,這位婆婆送給他的幹糧猶如雪中之炭,幫助他挨過了那段難過的日子。後來韓信當了大將軍,發達之後,專程去看望老婆婆,送黃金千兩給那位老婆婆,感謝她當年的救濟之恩。但老婆婆並未接受,因為老婆婆說當年對韓信的幫助出自真心,並未想日後得到回報。雖然當年老婆婆對韓信的接濟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但在人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會讓人記在心裏一輩子,尤其是不求回報的幫助。


    李嘉誠常常不求回報地幫助他人。在與人合作時,也首先考慮的是對方的利益。正是因為李嘉誠本著交朋友的心態去做事,才令他的企業發展得越來越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嘉誠:我一生的理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嘉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嘉誠並收藏李嘉誠:我一生的理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