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說來,世上的英雄平生有兩大遺憾:其一,病臥床榻,而不能馬革裹屍;其二沒死在戰場,卻死在了自己人手裏。相較而言,死在自己人手中,對曾經叱吒風雲的戰將來說,更是難以抹去的恥辱。即使所謂的“難以抹去”隻是我們作為後人的形容,不過自稱“第六天魔王”的織田信長或許會同意後人對其心情的想象。在他走向黃泉路之時,可能還會咬牙切齒地問道:家臣明智光秀為什麽要害自己?


    1582年3月11日,繼承武田信玄衣缽的武田勝賴兵敗自殺,妻兒也一並身亡。曾經叱吒風雲,令敵人膽戰心驚的甲斐武田氏至此滅亡。對“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來說,消滅了武田一族,意味著普天之下,已無與自己抗衡的對手。此時的織田信長控製著以京都為中心的近半個日本,用不了多久,他便能統一日本,結束亂世紛爭的戰國時代。他決定四麵出擊,將剩餘的不肯聽從號令的大名悉數鏟平。


    這年,織田信長家臣羽柴秀吉(即後來的豐臣秀吉)奉命進攻高鬆城,在對高鬆形成全麵包圍後,羽柴秀吉派人勸降城主清水宗治,但遭到了清水宗治的拒絕。在勸降無效後,羽柴秀吉隨即攻克了高鬆以北的冠山、宮路山兩城,切斷了清水宗治與其領主毛利輝元之間的聯係,高鬆城成了一座孤城。


    高鬆城城牆堅固,加上有多道壕溝環繞城外,羽柴秀吉認識到如果強攻隻能自取滅亡,智取方為上策。他發現高鬆城附近有條河流,於是召集了附近百姓,加上自己的人馬,在高鬆城外建起了一道長堤。長堤建好後,羽柴秀吉命人將河水灌入,高鬆城頓時從孤城變為了孤島。


    此時,毛利輝元與他的兩個叔叔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率領5萬大軍前來增援高鬆城。由於兵力單薄,得知此消息的羽柴秀吉急忙寫信向織田信長求援。在收到求援信後,織田信長立馬下令明智光秀、細川忠興、池田恒興、中川清秀、高山重友等家臣整備兵馬,火速前往增援。


    6月1日,織田信長的3.5萬名援軍奔赴高鬆城援助羽柴秀吉,而自己則隻帶了百來個侍衛從本城安土城出發,當天晚上寄宿於京都的本能寺。就在同一天,原本向高鬆城進發的明智光秀掉轉前進的方向,率領自己的1.3萬人馬直奔京都而來。


    為什麽要突然掉轉方向,不去馳援陷入苦戰的羽柴秀吉,反而要去京都呢?對明智光秀的這一舉動,手下的士兵滿腹疑惑,許多人認為此舉是明智光秀受織田信長之命去討伐德川家康。為了能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京都,明智光秀將1.3萬人馬分為三隊,分散行動。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明智光秀還下令在前往京都的路上,如果遇到可能泄露行蹤的人就全部誅殺。行軍至京都,明智光秀給士兵下達了一道改變戰國末期格局的命令——“前進,敵在本能寺!”


    至2日清晨,明智光秀的三路人馬已經將本能寺團團包圍。一開始聽到外麵的騷動,織田信長以為是侍衛在吵架,但是隨後侍衛進房告知情況,織田信長終於明白了自己的處境。他隨即率領侍衛與明智光秀展開了對戰。


    明智光秀的士兵將織田信長及其侍衛圍困在一道走廊之中。織田眾人雖全力奮戰,但因敵人勢大,相繼戰死。織田信長退入房間,自焚而死,時年49歲。


    在取得本能寺勝利之後,明智光秀又急忙率軍趕往妙覺寺,那裏正住著織田的嫡長子織田信忠。得知明智光秀背叛後,織田信忠迅速撤離了妙覺寺,趕到二條禦所。而此時,已經得悉織田信忠動向的明智光秀也來到了二條禦所,將其圍得水泄不通,並很快發動了進攻。織田信忠及其部下雖殊死抵抗,挫傷了明智光秀的銳氣,但因實力懸殊,明智光秀的軍隊還是攻破了二條禦所的大門。此時,二條禦所火光四起,殺聲震天。在連續砍翻了幾名敵軍後,織田信忠切腹自殺,其隨從也全部戰死或自殺。織田信忠死時年僅26歲。


    消滅織田信長及其嫡長子後,明智光秀被正親町天皇封為“征夷大將軍”,一躍成為戰國末期的中心人物。在得到天皇的冊封後,明智光秀號召各地大名相應歸順自己,但在這時,明智光秀的生命正在以他無法料及的速度走向死亡。


    3日,與毛利輝元處於對峙狀態中的羽柴秀吉接到織田信長已死的消息後,急忙與毛利輝元達成停戰協議,率軍折回京都,討伐叛臣明智光秀。13日,羽柴秀吉發起山崎之戰,將明智光秀擊敗,明智光秀戰死。在隨後召開的關於確立誰來繼承織田家衣缽的“清州會議”上,由於打敗明智光秀的功績,羽柴秀吉占據了主導權。這令織田信長的另一重臣柴田勝家很為不滿。


    1583年,兩人及其各自支持的一派爆發了賤嶽合戰,此戰,羽柴秀吉一舉打敗了柴田勝家,使得原本支持他的織田家臣倒向自己一邊。羽柴秀吉成了織田信長衣缽的真正繼承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本書讀懂日本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光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光波並收藏一本書讀懂日本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