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使人膨脹。人的屁股多大決定了腦袋多大。能不落入這個俗套的,恐怕隻有聖人。即便是張居正那樣睿智的人,當年獨攬大權後,亦做了不少授人以柄的出格事。
張鯨便是這樣一個落入俗套之中的大俗之人。
司禮監、東廠、錦衣衛、都察院、六科廊盡歸張鯨之手。張鯨感覺自己左胸上寫著四個字“誰敢惹我”,右胸上寫著四個字“誰與爭鋒”,後背還背著四個字“天下無敵”!
永壽宮門口。
內閣首輔趙誌皋、次輔沈一貫拿著幾份奏折,請求入宮覲見萬曆帝。
魏忠賢卻攔住了他們的去路:“二位閣老,張公公說了,內閣的折子全部送到司禮監。由司禮監轉呈皇上。”
趙誌皋為難的說道:“魏公公,能否給我們行個方便?這幾份折子,全都是加急的。河南米田教匪起事,河南巡撫請求朝廷速速調兵鎮壓;江西秋汛,淹沒良田萬頃。江西按察使請求戶部盡速調撥賑災糧款;薊遼總督來報,韃靼赤拉部脫離了三娘子的控製,對我大明虎視眈眈,薊遼那邊請求增加軍餉以備不測。。。”
如今的大明,已不是推行新政時的盛世光景。國勢開始走下坡路。內閣那邊稱得上千難萬難。
魏忠賢壓低聲音道:“趙首輔,我魏忠賢隻是個伺候人的奴婢,哪敢攔您老的駕?隻是張公公有命,我不得不從。您瞧瞧,永壽宮的扈衛禁軍全都換成了東廠的番役。這些人隻唯張公公之命是從。就算我想放你們進去,扈衛禁軍也不會給你們讓路的。我看,你們還是去司禮監找張公公吧。”
沈一貫不同於懦弱的趙誌皋,是個炮筒子脾氣。他高聲道:“好!我們這就去司禮監找張鯨!我倒要看看,張鯨敢不敢扣下這幾份折子!”
二人來到司禮監值房。
張鯨正“刺溜刺溜”品著茶呢。見兩位閣老來了,他連屁股都沒抬,隻是趾高氣昂的問了一句:“二位有何事?”
趙誌皋對張鯨說了手中折子的內容。
張鯨微微一笑:“我還當天塌下來了呢。就這幾件小事,也值得驚動皇上?”
沈一貫聞言,氣不打一處來:“張公公,米田教匪起事謀反,都快打下安陽府了。這是小事?江西十幾萬災民眼見就要餓死,這是小事?韃靼赤拉部擁有兩萬鐵騎,威脅我大明邊塞,這是小事?”
張鯨將三份折子攤在桌上,煞有介事的侃侃而談:“沈次輔,別以為就你們內閣的人會理政。咱們先說這第一件事,米田教匪起事。所謂教匪,不過是一群泥腿子,烏合之眾。據我所知,河南有兩萬多吃餉的衛所軍!兩萬衛所軍連一群泥腿子都對付不了?難道他們是兩萬頭豬?司禮監敕令河南巡撫、都司,立即率本省衛所軍清剿就是了。何需朝廷調兵前去?”
沈一貫急眼了:“張公公說的倒是輕巧!大明衛所軍製,早就爛到了骨子裏。河南衛所軍在兵部名冊上有兩萬人,實際隻有一萬老弱!他們要是對付得了教匪,河南巡撫還用上這道八百裏加急的折子麽?”
張鯨沒有搭理沈一貫,繼續說道:“第二件事,江西水災。即便江西番庫沒銀子賑濟,他們也可以想法子就地自行籌措嘛!辦法總比困難多!”
沈一貫陰陽怪氣的質問張鯨:“倒要請教,江西那邊如何就地自行籌措?”
張鯨搜腸刮肚,一陣苦思冥想,而後道:“我記得偽元末年,為籌措軍餉,偽元朝廷開過監生捐。富戶捐獻一定數額的錢,便能得到一個監生功名。不如讓江西開監生捐。讓那些有錢的闊佬掏腰包,替朝廷賑濟災民。朝廷呢,賞他們監生功名。”
沈一貫冷笑一聲:“功名,朝廷名器也!這不成了私下買賣了?嗬,也對,如今官位都可以私下買賣,更何況是區區監生功名?”
沈一貫話中有話,他在暗諷張鯨賣那七十多個言官缺兒的事。
張鯨起身,一臉怒色的質問沈一貫:“你這是朝誰甩閑篇兒呢?司禮監是你耍橫的地方麽?”
沈一貫冷笑一聲:“嗬,我知道張公公現在大權在握!你看我不順眼,可以讓言官參劾我,廠衛抓我。行了,不勞張公公動手。我告病便是!”
說完,沈一貫氣衝衝的走向大門外。在門口,他轉頭道:“我這官帽一扔,眼不見心不煩,一身輕鬆。不過,我勸張公公好自為之,別把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鬧亡了。”
說完,沈一貫揚長而去。
張鯨指著沈一貫的背影,對趙誌皋說道:“您瞧瞧,這也是堂堂內閣次輔該說的話?沈一貫真是個混賬。”
趙誌皋忙不迭的和起了稀泥:“張公公息怒。都怪事情太急,沈一貫又是個急性子。。。”
張鯨道:“趙首輔才是老成謀國之人。沈一貫充其量就是個刺兒頭,這樣的刺兒頭,除了會甩臉子,還能辦什麽事。剛才說的哪兒了,哦,還有這第三件事。韃靼赤拉部本就歸三娘子統轄。他們對大明國境虎視眈眈,可以讓三娘子去管嘛。”
趙誌皋唯唯諾諾的說:“這法子我倒也考慮了。隻是,大明的塞防安全,要靠一個外族女人去維護,始終不大體麵。”
張鯨笑道:“體麵有什麽用?咱大明啊,有時候就是太愛體麵二字。什麽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君王死社稷。。。屁。我看人家漢文帝就是聰明人,用幾個公主,些許財帛,幾塊可有可無的小地方,便讓北方的匈奴人消停了二十年!”
趙誌皋這個軟蛋,見張鯨心意已決,隻好說:“那這三件事,就全照張公公的意思辦。”
張鯨送走了趙誌皋,心中暗笑:治國有什麽難的?嗬,今後啊,我就學那張居正,替皇上把大明管起來!
永壽宮大殿。
萬曆帝正在用午膳。
魏忠賢道:“皇上,上晌趙首輔、沈次輔來了永壽宮,被張公公手下的東廠番役擋了出去。”
如果說張鯨是挑撥離間的祖師爺,那魏忠賢也算挑撥離間的個中高手。擋趙、沈二人駕的,明明是他。他一句話便將髒水潑到了張鯨身上。
萬曆帝眉頭一皺:“哦?有這事?”
魏忠賢道:“是呢皇上。奴婢還聽說,兩位閣老去了司禮監,沈次輔跟張公公大吵了一架。說要告假回家養病呢。”
萬曆帝思忖片刻,嘴角浮現一絲微笑:“今天的糯米粥很香。朕記得賀六牙口不好。你去賀府,給他送一碗糯米粥。”
張鯨便是這樣一個落入俗套之中的大俗之人。
司禮監、東廠、錦衣衛、都察院、六科廊盡歸張鯨之手。張鯨感覺自己左胸上寫著四個字“誰敢惹我”,右胸上寫著四個字“誰與爭鋒”,後背還背著四個字“天下無敵”!
永壽宮門口。
內閣首輔趙誌皋、次輔沈一貫拿著幾份奏折,請求入宮覲見萬曆帝。
魏忠賢卻攔住了他們的去路:“二位閣老,張公公說了,內閣的折子全部送到司禮監。由司禮監轉呈皇上。”
趙誌皋為難的說道:“魏公公,能否給我們行個方便?這幾份折子,全都是加急的。河南米田教匪起事,河南巡撫請求朝廷速速調兵鎮壓;江西秋汛,淹沒良田萬頃。江西按察使請求戶部盡速調撥賑災糧款;薊遼總督來報,韃靼赤拉部脫離了三娘子的控製,對我大明虎視眈眈,薊遼那邊請求增加軍餉以備不測。。。”
如今的大明,已不是推行新政時的盛世光景。國勢開始走下坡路。內閣那邊稱得上千難萬難。
魏忠賢壓低聲音道:“趙首輔,我魏忠賢隻是個伺候人的奴婢,哪敢攔您老的駕?隻是張公公有命,我不得不從。您瞧瞧,永壽宮的扈衛禁軍全都換成了東廠的番役。這些人隻唯張公公之命是從。就算我想放你們進去,扈衛禁軍也不會給你們讓路的。我看,你們還是去司禮監找張公公吧。”
沈一貫不同於懦弱的趙誌皋,是個炮筒子脾氣。他高聲道:“好!我們這就去司禮監找張鯨!我倒要看看,張鯨敢不敢扣下這幾份折子!”
二人來到司禮監值房。
張鯨正“刺溜刺溜”品著茶呢。見兩位閣老來了,他連屁股都沒抬,隻是趾高氣昂的問了一句:“二位有何事?”
趙誌皋對張鯨說了手中折子的內容。
張鯨微微一笑:“我還當天塌下來了呢。就這幾件小事,也值得驚動皇上?”
沈一貫聞言,氣不打一處來:“張公公,米田教匪起事謀反,都快打下安陽府了。這是小事?江西十幾萬災民眼見就要餓死,這是小事?韃靼赤拉部擁有兩萬鐵騎,威脅我大明邊塞,這是小事?”
張鯨將三份折子攤在桌上,煞有介事的侃侃而談:“沈次輔,別以為就你們內閣的人會理政。咱們先說這第一件事,米田教匪起事。所謂教匪,不過是一群泥腿子,烏合之眾。據我所知,河南有兩萬多吃餉的衛所軍!兩萬衛所軍連一群泥腿子都對付不了?難道他們是兩萬頭豬?司禮監敕令河南巡撫、都司,立即率本省衛所軍清剿就是了。何需朝廷調兵前去?”
沈一貫急眼了:“張公公說的倒是輕巧!大明衛所軍製,早就爛到了骨子裏。河南衛所軍在兵部名冊上有兩萬人,實際隻有一萬老弱!他們要是對付得了教匪,河南巡撫還用上這道八百裏加急的折子麽?”
張鯨沒有搭理沈一貫,繼續說道:“第二件事,江西水災。即便江西番庫沒銀子賑濟,他們也可以想法子就地自行籌措嘛!辦法總比困難多!”
沈一貫陰陽怪氣的質問張鯨:“倒要請教,江西那邊如何就地自行籌措?”
張鯨搜腸刮肚,一陣苦思冥想,而後道:“我記得偽元末年,為籌措軍餉,偽元朝廷開過監生捐。富戶捐獻一定數額的錢,便能得到一個監生功名。不如讓江西開監生捐。讓那些有錢的闊佬掏腰包,替朝廷賑濟災民。朝廷呢,賞他們監生功名。”
沈一貫冷笑一聲:“功名,朝廷名器也!這不成了私下買賣了?嗬,也對,如今官位都可以私下買賣,更何況是區區監生功名?”
沈一貫話中有話,他在暗諷張鯨賣那七十多個言官缺兒的事。
張鯨起身,一臉怒色的質問沈一貫:“你這是朝誰甩閑篇兒呢?司禮監是你耍橫的地方麽?”
沈一貫冷笑一聲:“嗬,我知道張公公現在大權在握!你看我不順眼,可以讓言官參劾我,廠衛抓我。行了,不勞張公公動手。我告病便是!”
說完,沈一貫氣衝衝的走向大門外。在門口,他轉頭道:“我這官帽一扔,眼不見心不煩,一身輕鬆。不過,我勸張公公好自為之,別把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鬧亡了。”
說完,沈一貫揚長而去。
張鯨指著沈一貫的背影,對趙誌皋說道:“您瞧瞧,這也是堂堂內閣次輔該說的話?沈一貫真是個混賬。”
趙誌皋忙不迭的和起了稀泥:“張公公息怒。都怪事情太急,沈一貫又是個急性子。。。”
張鯨道:“趙首輔才是老成謀國之人。沈一貫充其量就是個刺兒頭,這樣的刺兒頭,除了會甩臉子,還能辦什麽事。剛才說的哪兒了,哦,還有這第三件事。韃靼赤拉部本就歸三娘子統轄。他們對大明國境虎視眈眈,可以讓三娘子去管嘛。”
趙誌皋唯唯諾諾的說:“這法子我倒也考慮了。隻是,大明的塞防安全,要靠一個外族女人去維護,始終不大體麵。”
張鯨笑道:“體麵有什麽用?咱大明啊,有時候就是太愛體麵二字。什麽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君王死社稷。。。屁。我看人家漢文帝就是聰明人,用幾個公主,些許財帛,幾塊可有可無的小地方,便讓北方的匈奴人消停了二十年!”
趙誌皋這個軟蛋,見張鯨心意已決,隻好說:“那這三件事,就全照張公公的意思辦。”
張鯨送走了趙誌皋,心中暗笑:治國有什麽難的?嗬,今後啊,我就學那張居正,替皇上把大明管起來!
永壽宮大殿。
萬曆帝正在用午膳。
魏忠賢道:“皇上,上晌趙首輔、沈次輔來了永壽宮,被張公公手下的東廠番役擋了出去。”
如果說張鯨是挑撥離間的祖師爺,那魏忠賢也算挑撥離間的個中高手。擋趙、沈二人駕的,明明是他。他一句話便將髒水潑到了張鯨身上。
萬曆帝眉頭一皺:“哦?有這事?”
魏忠賢道:“是呢皇上。奴婢還聽說,兩位閣老去了司禮監,沈次輔跟張公公大吵了一架。說要告假回家養病呢。”
萬曆帝思忖片刻,嘴角浮現一絲微笑:“今天的糯米粥很香。朕記得賀六牙口不好。你去賀府,給他送一碗糯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