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個耿直的青年。


    說是青年,但年齡與我不相上下。雖然比我年少,但頂多隻差個一兩歲。


    不過若說到肉體年齡,我就相形失色太多了。對方一副經過鍛煉的健壯軀體宛如無言地在誇耀著什麽,總覺得沒有一絲破綻。


    雖然我個子不高,姿勢也很差,總是傾斜不正,但平常並不怎麽會對自己的肉體感到自卑,然而一看到如此健全的肉體,就忍不住對自己的存在感到羞恥。


    他的模樣與明慧寺僧侶有些不同。


    抬頭挺胸。


    眼睛朝著正前方。


    我對這名僧侶——鬆宮仁如感到欣賞。


    “仁如(jinnyo)這個名字,原本是念作hitoshi嗎?”


    京極堂與仁如麵對麵。


    這裏是箱根湯本派出所的一室。不過與東京等地的派出所不同,裏頭是單純的民家,當然榻榻米上鋪著坐墊,我們就坐在上麵。


    “不,原本隻有一個仁字,念做hitoshi。如這個字是剃度時。勸我出家的師父授予的。”


    “那是底倉村寺院的師父?”


    “您知道得真清楚。”


    “其實……仁如師父,這邊這位小姐十三年來一直在尋找你的行蹤。如果你就是她所找的人,那麽她的心願就等於實現了。怎樣,有印象嗎?”


    仁如把臉轉向我,準確地說,是轉向坐在我斜後方的飯窪小姐。但我總覺得被注視是很丟臉的。為了掩飾這種難為情,我轉動脖子,一樣看向飯窪。


    完全吻合“屏住呼吸”這樣的形容。飯窪縮著肩膀,蜷起身體,完全不肯看仁如。京極堂側眼看到飯窪那副樣子,開口道:“來,飯窪小姐,這位就是鬆宮仁如先生。他是你在尋找的人嗎?”


    “飯窪……?”仁如說道,微微皺起黝黑的眉毛,凝視飯窪。“小季……嗎?你是小季嗎?”


    “你是……仁哥吧?”


    “你記得她嗎?”


    “記得,那個時候她才十歲……不,她是我亡故妹妹的同窗,所以是十二歲吧……”


    “是十三歲。”


    “對。啊,你過得好嗎?完全變了個模樣,我根本認不出來了。”


    “這樣嗎?飯窪小姐,你尋覓多時的人就在這裏,應該有許多話要說,但請容我先把事情辦完,可以嗎?”


    “啊……好。”


    京極堂利落地結束了這場暌違十三年的相逢。不過,在見不到麵的時候,幻想、希望、臆測等多餘的東西會被加油添醋、渲染擴大,然而實際上見到,卻不會湧出多麽特別的感情來——雖然我是這樣,但不保證飯窪也是這樣,不過我還是不負責任地斷言八成如此。


    “那麽,仁如師父,我想請教的隻有一件事,那片大平台——或者說淺間山的土地,地主是不是你?”


    意料之外的發展。


    “喂,京極堂,你這是……”


    “不要多話,關口,這裏沒你出場的餘地。怎麽樣,仁如師父?”


    “中禪寺先生,您這個問題是在問貧僧是否為那座明慧寺所在土地之所有人嗎?”


    “沒錯。”


    “正確地說,貧僧並未正式繼承,也沒有權狀,而且建築物的所有權……原本應該就沒有。”


    “原來如此,那麽稅務署應該也很傷腦筋吧。”


    “似乎是。”


    “喂,說明白一點啦。”


    “真囉嗦,你隻是個跟班,能不能乖乖閉嘴?固定資產稅已經在大前年製定了吧。所以稅務署去仁如師父那裏……啊,這麽說的話,是找到佚失的登記簿什麽的嗎?”


    “似乎是這樣。戶籍資料在戰禍中散失了一部分,似乎費了相當大的工夫,但警察那裏好像還保有資料。貧僧在家父過世後,曾被警方拘留了一段時間,所以……但貧僧完全沒有想到有可以繼承的財產。”


    “但府上是資本家吧?”


    “那隻是虛有其表,實際上是拮據萬分,事業本身一點都不順利。會搬到箱根,也是因為橫濱的房子賣掉了。困窘之餘,家父插手當地的產業,卻沒有一樣是順利的。原本那裏的產業就很貧乏,與當地居民也起了摩擦,就算外來者迫不得已插手做些什麽,也不可能成功。不過貧僧的父親完全沒有對我說出實情……”


    這與飯窪的話有微妙的出入。


    事實完全一樣,但觀點不同,陳述的語氣也會跟著不同吧。


    “因此似乎隻有許多債務。房子燒毀、父母雙亡之後,討債的找上貧僧。貧僧將公司之類的全數變賣,抵消了債務,但那個時候我並不知道有不動產。”


    “那個時候。是委托律師辦理各項手續的嗎?”


    “是貧僧自己辦理的。因為不熟悉這方麵的事,吃了許多苦頭。如果老實地委托律師處理的話。或許當時就知道有土地的事了。”


    “喂,京極堂,那買了明慧寺的就是這位師父的父親嗎?”


    “關口,這位師父不是才剛親口說了嗎?他擁有的隻有土地,應該沒有建築物的所有權。”


    “雖然是這樣沒錯……”


    “真是的,早知道就不要帶你來了。我說啊,這位仁如師父的父親——鬆宮仁一郎先生,在過去是我的雇主屜原宗五郎先生的生意夥伴。聽說大正大地震的混亂時期,屜原先生預測箱根將開發起來,邀請鬆宮先生一起先買下土地。不過適合發展觀光的地點早已被收購一空,價格也高。元箱根和強羅、湯本一帶全都不行,結果隻能買下那裏。總而言之,屜原先生與鬆宮先生兩個人將淺間山山頂的一塊地垂直分成兩半,各自買下了。根據屜原先生的說法。這是一種賭注。”


    “賭注?”


    “對。鬆宮先生買下的一側——大平台側,有登山鐵道經過;相反屜原先生買的另一側——奧湯本側,則有舊東海道。不管哪一邊,從街道和鐵道的距離來看,都無法立刻使用。但兩人認為隻要開發進行,遲早能夠用得上。接著就看哪一邊會成為搖錢樹,算是個花錢而且費時的賭注。”


    “家父在這場賭注中——輸了。”


    “這話不對,兩方都輸了。憑這種性格,做生意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且令尊過世了吧?在昭和十五年。”


    “是的。以這一層麵來說,家父也是輸了。而且這對屜原先生來說或許隻是消遣,但對家父而言,卻是希望能夠起死回生,真正是孤注一擲的賭注。”


    “嗯,如果處於經濟拮據的狀態下,或許是如此沒錯…山不管怎麽樣,屜原先生也沒有贏,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分出高下的話,算是平手吧。”


    “或許是如此。家父雖不貪婪,卻是個愛慕虛榮的人。蛇骨川的那個家也是,雖然是棟很宏偉的宅子,卻是租來的。”


    “租的?那棟大宅於是租來的嗎?”飯窪似乎真的非常吃驚。


    仁如微笑著說道:“是的,你不知道嗎?無論如何,我認為買了山上的那塊土地,就是家父失敗的開始。這次調查後,貧僧更加如此認定。”


    “但是府上有傭人,也有車子……我一直以為府上相當富裕。”


    “是富裕沒有錯,卻也沒有多餘的閑錢。若是過著簡素的生活,也不會有什麽困難吧……”


    “原來……是這樣啊。”


    飯窪沉默了。


    京極堂雙手抱胸。“仁如師父,過去的事姑且不提,你在暌違十三年後回到這裏,是為了處理繼承與稅金等問題,也就是來處理土地的。”


    “是的。貧僧在去年八月底,收到詢問此事的書簡。貧僧大吃一驚,於是與寄身的禪林貫首商量。令人驚訝的是,貫首竟然知道那片土地。因此我辭


    別了貫首……”


    “辭別?隻是這樣的事,用不著離開吧?不是隻要幾天就可以處理好的事嗎?”


    “是的。不過我從以前就有這種打算了。貧僧一直想回到箱根,到箱根的寺院……”


    飯窪說疑似仁如所在寺院的知客,說姓鬆宮的僧侶因為“貫首親自吩咐”而外出長期旅行。看樣子是那位知客誤會了。


    京極堂開口道:“原來如此。不過仁如師父,你究竟是經由什麽樣的路線來到這裏的?”


    如果是去年九月離開鐮倉的話,已經過了五個月了。根據益田刑警的說法,“直接過來的話需半天”,的確是頗為奇怪。


    “貧僧前往請教知道當時狀況的先賢們。由於每一位都年事已高,又都是本山大本山的貫首高僧或教團幹部,也不能以電話或書簡聯絡,有失禮數,因此能夠晤麵者,貧僧皆親自拜訪。由於目的地橫跨全國,因此花了一些時間。”


    “所謂當時的狀況是……”


    “買下那片土地時的狀況。因為貧僧並不知道鍍原先生這個人,而且繼承土地一事,完全是平地風波,一開始貧僧真的很困惑。但是聽了貫首的話之後,才知道那片土地似乎與禪宗有著深厚的因緣。出售的時候,禪宗各派似乎也有一些收購的動向。但是禪宗各派為何要收購土地,那片土地又為何會交到家父手中?光從貫首的話中,貧僧無法完全理解。於是貧僧請貫首寫了介紹函,在全國各地總共拜訪了六座寺院。”


    “那……明白了什麽嗎?”


    “明白了一些事。不過關於明慧寺的特殊性,在座各位似乎比貧僧更要清楚,所以容我省略。總之,在那個時候,明慧寺似乎已經成了包袱。”


    “包袱的意思是……”


    “每一位都這麽說。據說明慧寺是在五十七八年前左右被發現的。但在座的各位應該都知道,那時的狀況與現在截然不同。家父買下那片土地,是距今二十八年前的大正十四年,當時的狀況當然也不同。”


    “應該是不同。那麽你的意思是,現在的明慧寺成了更沉重的包袱嗎?”


    “似乎如此。它擁有文化財產的價值,但是對於為了適應日漸改變的現代社會而摸索新道路的宗教教團而言,是沒有價值的。”


    “沒有閑工夫,也沒有閑錢去管那種莫名其妙的寺院嗎?……”


    “嗯。但是聽說打從一開始,這種意見就是主流。隻是那裏被發現的時候——明治時代,本末關係與教團的組織尚未完全建立,所以……”


    “當時明慧寺有可能成為整頓本末關係或彰顯自派正當性的有效證據,是吧?”


    “您說的沒錯……”


    我和飯窪都從敦子及泰全那裏得知了這部分大致的狀況。至於京極堂,當然是了如指掌。


    “所以明治時期,各派為了各自的打算,曾經向那片土地最早的地主——某企業商量過許多次,以阻止明慧寺遭到拆除。結果寺院雖然保存下來了,卻沒有積極開發,對企業來說,那裏反倒成了一片難以處置的土地,這似乎才是實情。”


    “原來如此。不僅無法成為觀光開發的據點,還碰上大地震。那個企業也想要放棄那片土地了是吧?”


    “似乎如此。然而當時——昭和初期,本末關係與教團組織的重建似乎已經相當程度地完成了,廢佛毀釋那般不幸的時代也已結束。新興宗教姑且不論,傳統宗教不再遭受到強烈的打壓。也已經不再是曆史稍微古老一些,就能夠代表正統性的時代,而且信徒也不會因此增加。當時應該也沒有想到要將其轉變為觀光寺院,而且那種地點,就算位於箱根,也不可能實現。然而另一方麵,站在佛教史的角度來看,明慧寺的定位確實是個相當重要的問題,也有加以調查的必要。因此有一位僧人——似乎是明慧寺的發現者……”


    他說的應該是大西泰全的師父吧。


    “據說以那位僧人為首,發起了由禪宗各派買下寺院的活動。那是一位發言頗具份量的長老級人物,但是就如同貧僧一開始說的,這番意見似乎無法成為主流。若要買下寺院,那筆資金非同小可,而若買了,就會產生所有權問題。但是根據調查結果,明慧寺不可能成為教團的公共財產。因為明慧寺有可能不是自派的寺院,所以各教派對於出資會感到躊躇不定,也是理所當然的吧。因此才沒有委托給研究機關,發現之後近三十年都這麽擱置著,等到地價下跌,地主拋售,卻也沒有任何一派願意將其買下。就算買了,也派不上任何用場。”


    “就像你說的,不會有人買吧。”


    確實沒有任何好處。


    “各派各宗的見解似乎遲遲無法統合,此時貧僧的父親提出要買下土地。於是,教團代表與父親達成了交易。家父會選擇大平台側究竟是出於偶然,或者是因為那裏有寺院所以才選了那一側,事到如今已經無從得知,但……”


    “你說因為有寺院才選擇那裏,是什麽意思?”


    “因為可能有現金收入。”


    “現金收入嗎?”


    “是的。若要有效利用土地,就必須加以開發,也需要先行投資。不管怎麽樣,要獲得收益,都需要一些時日。然而,寺院什麽都不必做,就已經在那裏了,沒有不加以利用的道理。”


    “原來如此,出租土地,或者說收取保管費是嗎?”


    “是的。家父宣稱他會保存寺院,要教團每個月支付保管費。教團同意這個條件,兩方也簽訂了這樣的契約。這和收購不同,所有權不屬於哪個特定的教團,而且出資的金額也十分微薄。若是這樣的話,狀況就不同了,據說除了日本黃檗宗以外的各教團。都以捐款的名義各自出了一些錢。”


    “為什麽黃檗宗不出錢?”


    我的愚問間不容發地被駁回了。


    當然是被京極堂。


    “你真的有健忘症呢。剛才說明了那麽多,你都忘得一幹二淨了嗎?黃檗宗是江戶時期傳來的,末寺也非常清楚。明慧寺肯定是江戶以前的建築,那麽它不可能是黃檗宗的寺院,這豈不是再明白不過了?仁如師父,真抱歉打斷了你的話,我這位朋友記性不好。”


    我又受到嘲弄,仁如一瞬間似乎猶豫著不知該如何回話是好,結果他當做沒這回事,繼續說下去:“可是,買了土地兩三年後,家父在經濟上已經無法維持,我們一家人逃也似的搬到箱根,但是隻有土地沒有賣掉。事實上,來自各教團的送款可能是家父惟一穩定的收入吧。”


    “請等一下,仁如師父。”我無法信服,不是關於黃檗宗,而是那些以捐款為名義的保管費,“那個,各教團是付錢給令尊嗎?”


    “是的。”


    “那麽對寺院本身呢?”


    “寺院……您說給明慧寺嗎?沒有,各教團沒有理由送款給明慧寺。”


    “可是……”


    大西泰全作證說,明慧寺是依靠來自各教團的援助而維持生計的。


    而我們認為敦子提出的疑問——寺院經營的不可能性——因為那一席話而獲得了解決。


    “那麽,那個……”


    “我明白,但這是事實。教團的事務所裏沒有留下那樣的記錄,現在似乎也沒有以那樣的名義送出援助金。但如果是並非由各教團送出這樣的前提下,有一段時期似乎曾經送出過類似援助金的款項。”


    “並非由教團送出?這是指……”


    “亦即由宗派——不是以教團的名義,而是由個別的寺院——這樣的意思。”


    “由個別的寺院?”


    “是的。派遣僧人到明慧寺的幾座大寺院,以及隸屬其下的寺院,似乎曾經以某些名義送款或進行援助。那不是從教團的會計,而是


    由寺院個別的支出供應的。”


    “換言之,是來自派遣覺丹貫首、大西泰全、小阪了稔、中島佑賢、桑田常信等五人的五座寺院的援助嗎?”


    我這麽說,仁如便答道:“是啊。”


    “各教團隻為了保存建築物而出資,至於調查則交由各寺院判斷——是這樣的形式吧?而……”


    想調查的寺院自己去查的意思嗎?


    “經過貧僧的調查,貧僧寄身的禪林亦派遣了一名僧侶過來。”


    “什麽?是誰?”


    “小阪了稔師父。”


    “小阪了稔?”


    這麽說來,泰全老師曾經說過。


    ——聽說了稔師父過去待的寺院裏,來了一名雲水。


    那名雲水就是仁如。


    “是的。所以雖然隻有一些,現在的貫首也才會知道明慧寺的事。派遣了稔師父的前任貫首,是現在京都的要人之一,貧僧也求見並請教了他。”


    “那麽明慧寺的僧侶們並非教團派遣的官方使者,而是那五座寺院任意送進來的,若要說的話,就像私人調查隊一樣嗎?援助明慧寺的隻有那五座寺院……?”


    禪宗各教團的強力後盾減少到隻剩下五座寺院了。


    這令人感覺無助極了。


    “不過包括貧僧所在的禪林,那五座寺院全都是擁有眾多末寺的重要寺院,所以……”


    “資金雄厚?”


    “不,隸屬的末寺……”


    “哦,隸屬的寺院或許也會援助是嗎?”


    “是的。若說隻有五座寺院在援助,似乎也並非如此。另外。除了末寺以外,一些同門寺院也有可能送來臨時的援助。事實上,似乎也有幾座寺院將戰前剛入山的幾名暫到僧人送到明慧寺幫忙,或是在巡回演說途中順道拜訪,這類交流似乎相當頻繁。”


    那些暫到的其中一名就是慈行。


    久遠寺老人在仙石樓目擊到的高貴僧侶,也是在巡回演說途中順道拜訪的僧人吧。從遠方來到明慧寺的人,應該也隻能住宿在那家旅館了。


    “但是……”仁如繼續說道,“那似乎也是暫時性的。貧僧從當時派遣僧侶到明慧寺的相關人士那裏聽說,這些援助全都在開戰之後中止了。”


    “開戰之後?那戰時跟戰後呢?”


    “據說是沒有。不僅如此,他們還說他們召還派遣出去的僧人,卻沒有人回來。”


    “召還?你是說告訴他們已經不用調查、可以回去了是嗎?”


    “似乎是。貧僧並未會見那五座寺院的所有相關人士,亦未走訪全部五座寺院,但至少貧僧所晤見的相關人士,皆如此宣稱。”


    “那麽……”


    ——就是他們是自願留在那裏的。


    我沒有說出口,但京極堂看著我說道:“沒錯,是他們自己要留在明慧寺的。”


    “為什麽?”


    “不知道。今天常信和尚不也說了嗎?自己和本山已經十幾年沒有聯絡了,離不開了。”


    “他……是這麽說了,但……”


    “就算是再怎麽廣大的寺院,常信和尚已經在那裏待了十八年,而泰全老師更是待了二十八年之久。沒有認真調查,卻還調查不完的道理,時間已經充分過了頭了。”


    “那……”


    “所以他們才出不來吧。”


    ——出不來?


    “但是……那樣的話,那座寺院是怎麽……”


    ——離不開這裏。


    “是怎麽維持生計的?”


    “這裏頭一定有什麽機關,對吧,仁如師父?”


    “是的。”仁如斬釘截鐵地回答,“家父就如同各位知道的,於昭和十五年亡故了。家父所經營的公司,也由貧僧全數處理掉了。但是家父擁有那片土地的事,貧僧並不知情。當然也不可能知道各教團送錢給家父的事。然而支付給家父的捐款——亦即明慧寺的保管費,除了在戰時有一段時期中止之外,直到現在長達十三年之間,依然繼續支付著。”


    “這……太奇怪了……”


    “是啊……”仁如以清澈的眼神望著我,“契約本身確實是無限期的,而土地也沒有交到別人手中。契約裏頭並沒有逐項詳細規定,也不是家父亡故後,就會自動失效。話說回來,身為繼承人的貧僧卻什麽都不知道。換言之,契約在沒有領取人的狀態下持續被履行著。”


    京極堂開口道:“這正是機關所在呢。這份契約還有效的話,表示鬆宮仁一郎先生亡故之後,捐款領取人的名義立刻被更改了。”


    “是的。”


    “那、那麽仁如師父,這意思不就是捐款被詐領了嗎?可是佛教界的要人會這麽簡單地中了這種詐欺手法嗎?”


    “關口,要人才不會——去確認這種捐款對像名義變更的小事呢。而且這在法律上絕非詐欺,因為教團支付的並非明慧寺的保管費,名目上完全是捐款,名義變更也是同意過的吧。”


    “就算這麽說,詐欺就是詐欺啊。而且鬆宮先生是在相當重大的火災事故中過世的,當然也會聽到他的死訊吧?”


    “不,正是因為聽到了他的死訊,才會趁機申請變更名義吧。”


    “那不更是詐欺了嗎?”


    “你也真喜歡詐欺呢。問題不在這裏吧,仁如師父?”


    “至少沒有任何一個教團認為這是詐欺。每一個教團所捐出的捐款金額都很微薄。而且就像中禪寺先生說的,了解狀況的人全都不在執行實務的位置上,或是已經過世了。教團不過是將家父亡故之前的十五年間,不知確切理由、隻是唯唯諾諾地支付的捐款,之後又繼續支付了十三年罷了。沒有任何人去探查背後的真相。”


    “連一個人也沒有?”


    ——就連教團的高層也似乎把這兒給忘得一幹二淨了。


    ——可能也不曉得是為了什麽在援助吧。


    雖然那並非援助,但確實如此。


    “領取人是誰呢?”


    “收據的名義是‘箱根自然保護會’——是自然保護團體。”


    “自然保護?那……”


    “原來如此,小阪了稔和尚為了讓明慧寺維持下去,演了一出戲呢。”京極堂這麽說。


    “喂,那麽了稔和尚發現來自各寺院的援助金即將中止,趁著聽到鬆宮先生的死訊,策劃要從各教團那裏籌措出維持費,是嗎?”


    了稔與環境保護團體有關係——泰全老師確實也這麽說過。


    “是啊,他是個策士。若不是通曉鬆宮家的內部情況,這種把戲是做不來的,與各寺院的聯絡窗口可能也是由他擔任的。調查開始後已經過了十五年,再加上世局動蕩不安,寺院表示即將停止調查,應該也發出了召還命令。或許是表示若是不回去,就要斷絕援助。此時,了稔和尚想了個方法。”


    那副口氣簡直像他熟知了稔這個人。


    明明連屍體都沒看見。


    “小阪了稔到底是個怎麽樣的人?”


    他在我們麵前突如其來地以屍體姿態登場。


    一開始,我們聽說他是個犯女色又飲酒,甚至侵占公款的破戒僧。但是後來又聽說那也是一種修行的形式,那些奇行並非單純率性妄為的自甘墮落,而我也逐漸開始這麽相信。就連那個桑田常信,最後都說出認同小阪的發言,說小阪了稔是想要打破什麽。


    我將他的一切行動解釋為他想要跳脫藩籬的一種意誌表現。


    但是現在又說這個了稔為了使明慧寺存續下去,做出形同詐欺的行為來。


    我混亂了。


    ——是不想離開嗎?


    仁如開口道:“是的。援助的各寺院的聯


    絡窗口,似乎集中在小阪師父一個人身上。因為這裏交通不便,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然後,貧僧調查自然保護團體之後,在發起人當中發現了小阪師父的名字。”


    “那果然還是有詐欺的要素啊,京極堂。你說問題不在這裏,可是,那個團體難道不是個空殼的幽靈團體嗎?”


    “不,這個團體實際上存在。它創立於昭和十五年,會員人數超過三十名,現在依然細水長流地活動著。”


    “但是仁如師父,我們當然無從得知那個團體作為一個組織是否確實在運作,但是將捐贈給團體名義的金錢轉用在維持寺院經營上,這……不算是侵占嗎?”


    “並不是這樣的,關口先生。調查之後,貧僧發現應該是默默無聞的明慧寺,竟然被列為那個團體的保護對象,因此這完全不算是欺騙。”


    “高招。”京極堂佩服地說,“宗教團體小額捐款給環境保護團體,這並不是什麽稀奇事。即便被發現,也不會有任何人起疑。但是要從頭建立起這樣的架構,相當困難。與各教團的交涉不但費時,而且費力。然而了稔和尚卻輕而易舉地辦到了。可是這種妙招在社會混亂時期雖然有效,但一待時局安定下來,也會失去效力,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破綻。那麽,仁如師父,你為了確認事實而前往明慧寺,是吧?”


    “是的,首先我寄出了書簡,約是在去年十一月左右吧。貧僧留宿於京都,等待回信,然而終究沒有等到回複,於是決心拜訪,在十二月寄出將前往拜會的書信,之後行經越後[注],在那裏過了年,於前幾日……約四天前拜訪。”


    “四天前……”


    那天早上,從湯本車站方向走過來的僧侶。


    那麽,那名僧侶就是仁如嘍?


    實在難以想像還會有另一個雲水。


    我問道:“仁如師父,你在四日前的早上,是不是從那邊的湯本車站,沿著舊街道那個……走過去?”


    “是的,貧僧是從奧湯本方向登上明慧寺的。信上的住址是大平台,原本應該要從大平台過去才對……”


    從奧湯本方向也能夠去到明慧寺——飯窪女士也這麽說過,看樣子是事實。


    “但是從地圖上來看,奧湯本方向的直線距離比較近。不過那邊的坡度較為陡峭。即使是修行僧,也無法輕易爬上去。貧僧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抵達了。可是……”


    “小阪卻不在。”


    他失蹤……不,死了。


    “是的。根據慈行師父的說明,小阪師父外出了。歸來的時日也不明,於是貧僧說明來意,請寺方允許貧僧等到翌日上午,然而小阪師父卻遲遲未歸,貧僧便稟明日後再度來訪之意,告辭下山了。這次是穿過大平台下山,隻是……”


    他就是在那個時候與敦子和鳥口擦身而過吧。


    “直到今早遭到拘留,從警官口中聽聞,貧僧完全沒想到了稔師父竟會遭到殺害。實在是太駭人聽聞了。”


    仁如陳述著非常製式的感想。


    總覺得這個青年模範過頭了。


    京極堂冷淡地開口:“還有一個人被殺了。”


    “似乎……如此呢。”


    “你也被懷疑了,仁如師父。”


    “是的,貧僧被捕了。”


    “你在這裏被拘留,或許反倒是幸運的。如果你不見蹤影的話,可能會招來更多懷疑,搞不好會被通緝的。”


    “是這樣嗎?”


    注:日本古國名,為現今新瀉縣的大部分。


    “當然了。目前的膠著狀態繼續下去的話,你會成為警方上好的目標。盡快表明自身清白才是明智之舉。話說回來,你為何會在屜原隱居老爺那裏?”


    “是的。貧僧不知該如何是好,在湯本逗留了三日左右,卻在住宿處偶然聽見了屜原先生的名字,所以……”


    “哦?你怎麽會知道屜原老爺的事?”


    “貧僧在京都查到了原本土地地主企業的聯絡方法……”


    “是從哪家企業聽到的?”


    “嗯,那是一家大阪的公司,貧僧聯絡了那裏。雖然得以晤麵,但買賣土地已是將近三十年前的事。中隔戰爭,連公司名稱也變了,沒辦法獲知詳細的情形。不過有地圖留下,貧僧得知屜原先生買下了一半的土地這件事。盡管知道了此事,卻不知道屜原先生的住址或任何數據,進退維穀。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


    “原來如此,屜原老爺在這一帶似乎相當有名。就算在這裏聽到他的名號,也不是什麽稀奇事。”


    “是的。貧僧詢問旅館人員,發現那似乎正是貧僧尋找之人,於是便想前往拜訪看看。僧侶總是習慣早起,所以雖然覺得可能早了些,卻還是前往一探究竟。那個時候,貧僧是想先確定一下所在,下午再正式拜訪,卻不知怎麽個陰錯陽差,就……”


    仁如環顧房間,京極堂苦笑。


    “聽刑警說,他們已經聯絡這一帶的人家,要提防可疑的和尚。這裏的派出所警官是個很認真的人,特別囑咐隻有老人家,而且住處遠離聚落的屜原老爺家要格外小心注意。對於女傭來說,她可能是以為有殺人魔找上門了吧。”


    “貧僧第一次把人嚇得尖叫出聲。”


    “平常很難得有這種經驗吧,不過這位關口倒是經常尖叫。話說回來,警方說你的證詞很曖昧,但依我聽來,你的發言十分清楚明了呀。”


    “警方詢問貧僧與屜原先生的關係,於是我說明了這複雜的情況,如此而已。”


    我也認為仁如的回答非常有條理。隻是對於不知原委的人來說,或許會聽得一頭霧水吧。不管再怎麽有條不紊,無論從哪裏開始說起,都一定相當難以理解。想必兩三下就超過派出所警官的理解能力了。


    京極堂露出更加傷腦筋的模樣說:“可是這下子麻煩了呢。雖然幸運地見到了你……不過這種情況究竟會怎麽樣呢?最近法律有諸多變更或新製定的條文,我也不太清楚。還是該去請教增岡先生?”


    “請教律師?我真不懂你何必這麽傷腦筋呢,也差不多該告訴我們理由了吧?”


    “那不是該在這裏說的事吧?這裏是派出所啊,關口。這裏的警官先生人這麽好,而且多虧了石井警部的疏通安排,我們才有可能在這麽溫暖的客廳裏悠閑地談話,平常可是沒辦法這樣的。對了,仁如師父,你接下來有什麽打算……不,你被吩咐怎麽做?”


    “不知道呢,若不是現在這種狀況,貧僧預定返回鐮倉,拜會貫首之後,再前往底倉等處,但這也……”


    “辦不到了吧。最短兩三天,最糟糕的情況,在事件解決之前都會被拘留在這裏呢……飯窪小姐?”


    “啊,是。”


    飯窪變得茫然若失。


    “我想你應該想和師父單獨談談……還是我多慮了?”


    “這……可以嗎?”


    “很簡單,隻要我和關口離開就行了。我的事已經辦妥了,如果你希望的話,我會幫你拖延時間。隻是那樣的話,無論這位仁如師父是不是殺人犯,你要是做出幫助他逃亡的事來,我們都會被蒙上不白之冤,請千萬別這麽做……啊,要是仁如師父真的是凶手,那麽你就危險了。不過這一點應該不要緊吧,仁如師父?”


    仁如露出健康的笑容,說:“不必擔心。”


    這笑容健全得太過分了。


    京極堂表麵殷勤道謝後,無聲無息地起身打開紙門。


    我一如往例。雙腳麻痹,爬也似的東倒西歪地跟在後麵。


    “談完之後,請叫我一聲。”


    京極堂突然回頭說,我差點跌倒,抓住紙門。


    生得一張鬧鍾臉的派出所警官在


    泥土地房間喝茶。


    地上擺著圓火爐,另一頭的椅子上坐著將圍巾圍了一圈又一圈的倫敦堂主人。他可能是在我們與仁如談話時來訪的吧。這個英國風的舊書店店東與他那奇異的風貌相反,似乎熟知除去對方警戒心的手法。若問怎麽知道,因為他正與應該是初次見麵的派出所警官談笑風生。警官注意到我們,把茶放到桌上問道:“噢,講完了嗎?”


    京極堂豎起食指:“請再稍待片刻。啊,山內先生,你好。”


    “你好。哦,關口先生也好。那麽京極,怎麽樣了?”


    水壺擺在圓火爐上,裏頭冒出來的熱氣把倫敦堂主人的墨鏡熏得一片白茫。


    “沒有怎麽樣,不行吧。”


    “啊,不行嗎?哎,看談話拖了這麽久,我就在想可能不行了。那還是就那樣辦嗎?”


    “不,那樣不行吧。那些東西出處不明確的話,不但無從鑒定起,也無法定價格。屜原先生是以買賣為前提,這樣下去還是不行的,又不能由我買下。”


    “是啊。幹脆就標榜‘禪籍收藏狂垂涎!’偷偷賣給好事者怎麽樣……?也不能說這種不負責任的話呢。無法鑒定的話,也沒人會買吧。也是可以扯個謊,讓京極你便宜地買下,可是這樣簡直就像詐欺哪,而且這裏還有警察先生。可是幸好東西也還沒出來,還有一些時間吧。”


    “是啊。可是照這樣下去,就算搬出來了,評價也是偽書啊。而且就算真有那種好事者,與其說是喜好禪籍……”


    “哦,應該說是密教狂熱分子才對?不曉得哪。有那種人嗎?”


    “有啊。隻是不管怎麽樣,都會淪為個人的死收藏,這才是問題。那送進博物館就好了嗎?也不是這樣。但是落入收藏家、狂熱分子之類的手中又……”


    “那還是該明確地查出所有權,依循正式手續,將其公之於世吧。屜原先生很貪婪,不能對他唯命是從哪。”


    完全不懂他們在說什麽。


    警官插嘴道:“那個,不好意思打擾你們談話,現在那個……隻有和尚與小姐單獨兩個人嗎?”


    “是單獨兩個人。”


    “可以嗎?那個,怎麽說……”


    “哦,他應該不是殺人魔吧,就算是,也不會在無處可逃的派出所行凶的。”


    “哦……”警官縮起嘴唇。


    倫敦堂主人摘下霧白的眼鏡,一邊擦拭一邊問:“話說回來,警察先生,怎麽樣呢,剛才的答案?”


    警官說“哎呀,我完全投降了”,喝了一口茶。


    倫敦堂主人笑容滿麵,重新戴好眼鏡,轉向我們說:“別看這位警察先生長得這副模樣……哦,失禮了,聽說他是個偵探小說愛好者喲。所以我便告訴他那座倉庫的事,有趣的是,他的推理與關口先生相同。”


    “跟我一樣?”


    “對,連同和尚一起活埋的說法。但那並不是正確答案,所以我請警察先生再重新思考。”


    “不是正確答案?那麽已經知道答案是什麽了嗎?”


    “咦?京極,你沒告訴關口先生嗎?”


    “關口現在不適合理會這種事。老鼠啊、和尚啊、迷路孩童的,他的包袱太多了,實在沒辦法顧及倉庫。”


    “怎麽,那關口先生也不知道京極為什麽要去寺院了嗎?”


    “他完全不肯告訴我啊,山內先生,這家夥的心眼真是壞透了。”


    盡管我這麽說,京極堂卻恣意坐下,裝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哦,那我說個提示吧。關口先生或許不知道,但警察先生應該知道吧?蘆之湖的‘逆杉’……”


    “知道是知道,但那怎麽了嗎?”


    我不知道,所以老實說不知道。


    “逆杉生長在蘆之湖裏頭——是裏頭喲,像這樣立著。坐船靠過去看的話就知道,杉樹像這樣很平常地長在水裏麵。”派出所警官比手畫腳地為我說明。


    “生長?樹木不可能生長在水裏吧?又不是海草。”


    “可是就是長著啊。不過沒有葉子,可能是枯掉了。而杉木從湖麵探出頭來,又倒映在水麵,喏,不是有叫逆富士的嗎?歌縻[注一]的浮世繪裏也有。”


    “是北齋[注二],富嶽三十六景。”京極堂連對派出所警官也毫不留情。


    “這樣啊,是北齋啊。我記得因為看起來就像那樣是倒過來的,所以才叫做逆杉。可是那又怎麽了嗎?”派出所警官一本正經地問,他可能個性真的很認真吧。


    另一方麵,倫敦堂主人愉快地問道:“是啊,還不明白嗎?”


    “不明白啊。那是因為……喏,那一帶以前一定是陸地吧?然後逐漸下沉,低窪處積起水來,成了湖泊,所以……”


    “哦,原來如此。”


    “什麽原來如此,關口,你這樣也算是理科最高學府畢業的人嗎?箱根是活火山,是二重火山臼。就算它是火山臼,也不可能那樣悠閑地慢慢積水。隻要一噴火就會爆發,樹也會燒掉吧。”


    “何必那樣說呢?這可是警察先生的意見啊。”


    “不是我自謙,我這個人不學無術啊。”


    注一:全名為喜多川歌唐(一七五三~一八?六),是江戶時期的浮世繪畫家。在美人畫的領域中首創“大首繪”(隻畫上半身的人物畫),開創了浮世繪的黃金時期。


    注二:全名葛飾北齋(一七六?~一八四九),江戶時期的浮世繪畫家,在風景畫、花鳥畫的領域有傑出的創新,畢生致力於繪畫的開發與變革。


    “哈哈哈哈,哎呀,總覺得警察先生很可憐,我就說出答案吧。我說啊,關口先生,還有警察先生,京極堂雖然那樣說,但那座蘆之湖以前也被認為是陷沒之後積水而成,杉樹因此才沉入水中的。肯普費[注]的那本書叫什麽來著?日文書名我不知道。”


    “日文書名叫《江戶參府紀行》。”


    “是啊,這就蠻古老的。可是閱讀明治時期的地質學雜誌與震災預防的箱根、熱海兩處火山地質調查報告等,就知道那種想法已經遭到駁斥,認為是由於火口湖內火山的噴發與破裂,地形曆經數次巨大的變化,受到山穀之類的遮蔽,原本是陸地的地方沒入水中——這兩種都頗接近警察先生的意見呢。”


    倫敦堂主人說完後,得意地笑了一下,又說“好像也不算近”。


    “這無所謂。不管怎麽樣,當時也沒有火口湖與火山臼的區別。湖泊產生的過程姑且不論,但現在已經大致明白蘆之湖是在約三千年前形成的。可是我覺得那些杉樹怎麽看都沒那麽古老。所以我認為那些逆杉原本應該是生長在那座蘆之湖上方的丘陵,在蘆之湖形成之後,才直立著滑行移動下去的。”


    “直立著?樹又沒有腳,是用樹根走下去的嗎?”


    “不是走,是滑落,滑下去的。”


    “什麽滑,樹站著不可能滑倒?要是倒下去再滑還可以理解……”


    “不,我想是因為山崩,連同地層一起滑動了,不是隻有地表滑落。”


    “有那種事嗎?”


    “有樹木不倒下而移動的例子。”京極堂補充說,“詳細聽完山內先生的說明後,我知道他是根據地質學——特別是地層學的觀點來考察,才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不過我隻聽聞過幾個實例而已。我感到好奇,翻閱了一些文獻,發現並非沒有這樣的例子。雖然不常見,卻是可能的。特別是這一帶,似乎很容易發生。二十三年前豆相地震時,樅樹直立著衝向箱根町的本還寺,造成了相當大的災害。”


    “對、對,我想地質學家或地震學家,一定已經有人在想了,我想不久後就會有人來調查逆杉的現象。這先姑且不論,所以說


    我認為那座倉庫也是……”


    “哦……”我忍不住發出怪聲。


    “是啊,那座倉庫是伴隨著樹木滑落下來的——我們是這麽想的。所以盡管生長著樹齡一百五十年的大樹,但那座倉庫滑落下來的時間,應該是大正十二年。”


    “關東……大地震的時候嗎?”


    “是啊,關口先生,所以我們認為那座倉庫落下,頂多是三十年前左右的事,而且應該不會錯。”


    如果連同樹木一起滑落下來這樣的事實際上會發生,那不管是什麽時候發生的都無所謂了。


    京極堂再度補充:“我們也想過或許是在豆相地震時滑落的可能性。可能是經過兩階段的滑落,才掉到那裏的。但是最早的滑落一定是發生在關東大地震的時候。”


    “為什麽?”


    “重點在於那座倉庫原本的位置啊。如果是掉下來的,那當然是從上麵掉下來的。而那座倉庫的正上方……”


    “明、明慧寺!”


    “沒錯。我從你們那裏聽到了許多情報,不過現在那裏的和尚全都是關東大地震以後才進入那座寺院的吧?所以……”


    注:肯普費(engelbert kaempfer,一六五一~一七一六),江戶時期的醫師、博物學者,為德國人。於一六九?年以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船醫身份來到日本。居住在日本兩年,著有介紹日本曆史、政治、宗教、地理的《日本誌》、《回國奇觀》、《江戶參府紀行日記》等書。


    “這樣啊。那場豆相地震是……昭和五年嗎?如果是那個時候滑落的,至少泰全、了稔,還有覺丹貫首都應該知道那座倉庫的事。”


    其中兩人死了。


    “可是我想他們並不知道吧,如果知道的話,就不會演變成現在這種狀況,也用不著我出馬,寺院的調查應該也會有大幅的進展,再怎麽說他們有的是時間哪。我已經費了五天,不過才整理到入口一帶而已。遺憾的是,他們入山時,倉庫已經不在寺院裏了。他們一定想不到懸崖下的沙土當中會有藏書,而另一方麵,寺院裏卻……”


    “不管怎麽找,卻什麽都沒有?”


    “對,什麽都沒有,寺院裏頭什麽都沒有。但是,相反那座倉庫裏卻可能有著許多不得了的東西。那些僧侶們望著腳下的至寶,卻看不到。”


    ——或許有不能夠存在的東西。


    這麽說來,京極堂曾經這麽說過。


    “有那麽了不起的東西嗎?”


    “不,到目前為止,《溈山警策》是最棒的吧。那究竟是在哪個時代,由誰抄寫的抄本,老實說我也無法判別……其他也找到了一些珍品,但是問題在於裏麵發現了疑似目錄的東西,然而內容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如果這份目錄的記載屬實,裏頭就有著成千上萬可以稱之為大發現的東西。”


    總覺得哪裏不對勁。


    對了。


    “等、等一下,京極堂。那個時候,你不是從那個洞裏拿出兩本《溈山警策》嗎?”


    “一本是《溈山警策講義》。”


    “隨便啦,你不是說那是明治時期的書嗎?”


    “明治三十九年。”


    “那樣的話,那個時期明慧寺裏還沒有人……”


    “有啊,泰全老師的師父。”


    “啊……”


    自明治二十八年發現明慧寺以來,宛如被這座寺給攫住,為了保存與調查明慧寺而奔走,最後客死異鄉,擅長造庭的老僧……


    “那你的意思是,隻有他一個人知道那座倉庫的存在?”


    “不僅知道,我想他還使用過。”


    “使用?”


    “我認為那本《溈山警策講義》就是他的藏書。比較接近入口附近的地方,找出了為數不少明治時期的活字本,我想那也是他帶進去的吧。他應該去了好幾次,一點一點地調查吧。《溈山警策講義》一定也是為了調查裏麵的《溈山警策》的定位而帶進去的,因為相關書籍和資料也收在一起放著。”


    “這樣啊,那過世的泰全老師就算知道倉庫的事也不奇怪吧?他說他曾經陪同來過兩次。不過當時泰全老師才二十多歲呢,或許他隻負責拿行李,沒看到倉庫?”


    “這和年齡無關吧,聽說那位叫慈行的監院不也才二十多歲嗎?不管是不是泰全老師不知道倉庫的事,或是明知道卻佯裝不知,反正就這樣過了二十八年……?但老師已經亡故,再也無法確認了。”


    泰全不可能佯裝不知。


    老師是繼承其師的遺誌,第一個進入明慧寺調查的僧侶。


    而且他直到最後都沒有忘記調查這件事。事到如今還執著於調查明慧寺由來的,恐怕隻剩下泰全一個人了。而且他也說過,他會讚成腦波測定,動機是希望促使調查重新展開。


    但是,即使如此,我還是無法舍棄他明知道卻佯裝不知的可能性。科學調查團是外人,明慧寺的秘密會被揭發,泰全的使命將會消滅。亦即他可能是想借由外入之手,強製將他帶到外麵。要他自力離開,到外麵去……


    他果然還是不願意吧。


    “話說回來,關口,泰全老師的師父叫什麽名字?”


    我不知道。


    “怎麽,你不知道嗎?真是的,既然是主動涉入事件的,這點事至少也該打聽清楚吧?”


    “這很重要嗎?”


    “常信和尚不是說了嗎?相當於慈行和尚師父的慧行和尚,是泰全老師的師兄。換言之,慈行和尚也算是那個人的孫弟子吧?”


    “哦,對啊。”


    “什麽對啊,仁如和尚似乎也不知道這麽深入的部分……去向仙石樓的老板打聽好了。不……或許沒用。但是那個發現者究竟做何打算呢?如果隻靠一人獨力一冊一冊地調查那座倉庫的書籍,幾十年都查不完的。事實上,他的人生就先結束了。如果在那個階段公之於世就好了。”


    京極露出不甘心的表情。


    “屜原先生他啊,想賣那些書想賣得不得了呢,關口先生。”京極堂默默不語,所以山內接著說下去。


    “想賣?賣那座倉庫裏的書嗎?”


    “是啊。京極這個人就是這樣,想要給那些書一個正當的評價額。但是那樣一來,我們這些鎮上的一介小舊書店就不可能買得起了,太貴了。而且有好幾冊無法勘定的書,這已經是文化財產級的了。可是要是我們不買下來,屜原先生一定會拿去賣給哪裏的不法之徒吧。那樣一來,那些文化財產……”


    “就算是真貨,也會變成偽書了。”京極堂以嚴峻的聲音說道。


    “可是真貨就是真貨呀,不管是誰擁有,玉就是玉,石就是石不是嗎?”


    “不是那樣的。”和服打扮的舊書店東露出更加厭惡的表情,“那不是金子也不是石子,是書啊,書。惟有書是特別的,它不是美術品,具有的不僅僅是古董及考古學上的價值。書本上記載著情報,無論是抄本還是贗本,隻要記載著相同的內容,作為情報的價值就是相同的。但是,如果器皿是贗品,內容一般來說也會被判斷為是假的。說起來,那種東西不可能被拿來買賣,所以縱然是真貨,隻要在黑市裏流通,就很難在公開的場合——學會等地方使用;即使被提出來加以評論,若無法確認出處,還是無甚說服力。”


    京極堂眉間擠出皺紋,把手收進懷裏,倫敦堂則將雙手擺到火爐前。


    “而且啊,關口先生,書的所有人究竟是不是屜原宗五郎也是個問題啊,所以京極才會一反常態積極地行動。”


    京極堂說“就是啊,就是啊”,真的擺出一副一反常態的態度。


    “如果這原本是明慧寺的東西,那麽所有權該歸屬於


    誰就不曉得了。明慧寺的那塊土地就如同剛才聽到的,是屬於鬆宮仁如和尚的。但是明慧寺本身是誰的則尚未明朗。保存那座寺院的是教團嗎?或者是與教團斷絕關係,留在那座寺院的僧侶們?這也不清楚。如果有居住權這樣的權利的話,那麽叫做仁秀的老人應該是住得最久的。雖然這些或許都無關。不過不管怎麽樣,絕不能夠照著屜原先生的意思任意處理。”京極堂一臉凶惡地說。


    “裏麵的貨色就是這麽厲害喲,如真的有的話。”山內先生瀟灑地這麽作結。


    派出所警官似乎完全聽不懂,一臉奇怪地看了一下空掉的茶杯,喝幹了混著殘渣的杯底剩茶。


    我望著茶壺那廉價的金黃色澤思考著。


    結果……


    隻能順其自然了。


    神秘的埋沒倉庫也與了稔和尚的屍體相同,打開蓋子一看,根本沒什麽好驚奇的,隻不過是單純的山崩;而它的物主也一樣平凡無奇,就是那座明慧寺。


    籠罩著神秘寺院明慧寺的幻想,逐漸被一層層剝離。


    覺得已經可以信服的時候,又被更進一步解體,每當那種時候,幹燥無味的現實就暴露出來。


    現在那裏非但不是一座神秘的寺院,更淪為佛教界的大包袱。


    僧侶們也是,背後不僅沒有各派各宗的支持,甚至是遭到自己原本隸屬的寺院拋棄——不,是他們拒絕回去——隻不過是一群個人的集團罷了。冷靜想想,堂堂大教團才沒有時間去理會這種來曆不明的東西吧,教團的目標是更加崇高的。


    隻不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回歸到理所當然的地方而已,怪奇與幻想早已不過是現實這個器皿中的裝飾,就連意外性也是或然性的忠實仆役。


    這世上沒有什麽不可思議的事。


    但是……


    事件完全沒有解決。


    怎麽回事呢?這不明所以的閉塞感。


    因為殺人犯還沒有被逮捕,還是因為殺人的動機不明了,所以才會如此令人喘不過氣來?總覺得幾乎動彈不得,宛如身處密室一般……


    壓迫感——疲憊感——虛脫感。


    對,問題在於……


    ——為什麽僧侶們留下來了?


    問題在於和尚們“反正出不來”這樣的說法嗎?


    例如那個阿鈴……


    這麽說來……


    鬆宮仁如沒有在明慧寺碰到阿鈴嗎?如果碰到了與十三年前亡故的妹妹一模一樣的女孩,他不可能還擺得出那種模範笑容。


    要是他遇到了阿鈴,還能夠表現出方才那樣態度的話,那我隻能說我無法理解他這個人了。


    茶壺發出咻咻聲,伴隨著泡沫噴出蒸汽。


    看看時鍾,是五點十五分。


    “喂,京極堂。”我呼喚朋友,“這次已經沒有你出場的機會了嗎?”


    “什麽意思?”


    “呃……就是……”


    “附身妖怪已經驅逐了,和我無關。”


    “你還沒見到全部的和尚吧?”


    “會纏住禪僧的妖怪沒有多少,頂多是天狗什麽的。自古以來,欲降伏禪魔者,率皆為禪所籠絡。對於無言之人耗費數百之言,亦如以貝殼度量大海。即便說法,亦是班門弄斧。”


    “那鐵鼠呢?”


    “那已經驅逐了。可是……”此時,京極堂抬起頭來。“嗯?那邊附上了什麽嗎?”


    不知不覺間,玻璃門打開,一臉蒼白的飯窪站在那裏。


    背後則是仁如那張端正的臉。飯窪個子很小,仁如輕而易舉地就高出她兩個頭。


    青年僧人露出一種難以形容、無法理解的表情,臉部肌肉僵硬。


    ——他們說了什麽?


    那近乎虛偽的健全消失了。


    仁如被什麽東西給附上了——京極堂是這個意思嗎?


    “啊,結束了嗎?”


    派出所警官說道,站起來的瞬間,電話刺耳地響了起來。長得一臉時鍾相的警官急忙抓起它送到耳邊:“是、是、是的。嗯?”


    警官望向京極堂。


    接著他用右手按住話筒的下半部分問道:“請問你是中禪寺先生嗎?”


    “是的。”


    “哦,是仙石樓打來的電話……”


    “找我的嗎?”


    “聽說是……你認識一位今川先生嗎?”


    “嗯,認識,雖然我想我這個朋友可能更熟一點。”


    朋友指的是我。


    “哦,電話裏說,那位今川先生,以關係人的身份被逮捕了。”


    “今川?以關係人的身份被逮捕是什麽意思?”


    “呃,你要聽嗎?是本部的益田刑警打來的。”


    “換我聽吧。”京極堂接下話筒。“喂?我是中禪寺。怎麽了?你說今川他怎麽了?那是自願接受約談嗎?嗯,所以不是執行逮捕令吧。咦?誰?要把尾島佑平先生怎麽樣?哦,跟仁如和尚一起嗎?益田,這種事能不能請你跟警官先生說?我很忙的……咦?久遠寺先生叫我去?久遠寺先生回來了嗎?榎木津?我聽不太懂呢。益田,你冷靜一點,你自己先亂了陣腳怎麽行?整理一下思緒再說吧……”


    除了倫敦堂店東以外,每個人都緊張極了。


    發生事情了。


    “哦,我明白了,我會轉達。請問你是栗林先生嗎?”


    時鍾警官說“是的”,挺起了胸膛。


    京極堂公事公辦迅速說道:“首先,由神奈川本部派遣的警官和這個轄區的次田刑警很快就會抵達這裏,請將這位鬆宮師父交給那位刑警。詳細情形我不清楚,但聽說要移送到仙石樓去。還有,本部說如果可以的話,請按摩師尾島這位先生以自願出麵的形式協助。管轄權似乎屬於這邊,所以麻煩這裏聯絡。說是想請他去明慧寺,不是指認凶手的臉孔,而是指認聲音。不過也得考慮到對方的方便,請他明天再去就行了。還有……關口!”


    “幹嗎?”


    “菅野在明慧寺。”


    “菅野……?”


    “還有,今川升格為嫌疑犯了,久遠寺醫生與榎木津被強製送到仙石樓。你……要怎麽辦?”


    京極堂的眉頭鎖得更深了。


    聽說正好就是這當兒的事。


    山下察覺石井就要等得不耐煩,即將親自出馬了。


    還沒解決。


    山下已經開始搞不清楚自己是為了解決事件才搜查的,還是為了逮捕凶嫌才搜查的,或是為了出人頭地及立下功名而搜查的。甚或是為了搜查而搜查的。


    至今為止,隻要依照搜查的常道行動,就能夠像賺分數一樣地破案,這應該也不是什麽壞事。解決事件、逮捕罪犯、出人頭地、立下功名以及搜查,在過去是完全相等的。


    現在卻有一種它們即將分崩離析的不安。


    菅原正在逼問今川。


    直到昨晚,這名鄉下刑警都還高唱著桑田常信凶手說。然而昨天剛一發現菅原博行的存在,他立刻變節,投靠菅野凶手說。而剛才收到驗屍報告後,這下子又開始堅持今川凶手說來了。


    山下已經完全冷掉了。


    山下也認為這種情況懷疑菅野是理所當然的。


    而且今川很可疑也是不爭的事實。


    今川的證詞肯定不是捏造就是搞錯了吧。若非如此,就變成是調查記錄寫錯了。


    但是那又如何呢——山下這麽想。


    他覺得就算出現了另一個極為可疑的人物,也不代表原本可疑的人就不可疑了。可疑這種東西,並不是相對的。


    處於自己的武器無一派得上用場的狀況,無依無靠的山下變得有些依賴看


    起來較為強健而踏實的菅原。山下會支持菅原的桑田凶手說,其實也隻是出於這樣的理由。


    但是菅原會采用桑田凶手說的理由,說穿了似乎隻不過是因為上司山下支持這個論點罷了。隻要有超越它的根據——例如被幽禁的異常人物或明顯的偽證——隻要有這類東西出現,就能夠輕易舍棄。隻是這種程度的東西罷了。


    山下竟然一直依賴著這種人。


    在桑田凶手說當中,山下等於是依賴著自己的影子。


    也難怪他會覺得受夠了。但話說回來,山下也無法改變路線,去懷疑今川。


    今川確實很可疑。東京警視廳已經證實今川的古董店與小阪了稔自戰前就有交易往來了。而且今川還持有寄自小阪的信件,他被小阪找來似乎也是事實。而在預定會麵那一天,小阪遇害了。


    但是,這些證據隻說明了今川與小阪之間的關聯,並無法成為犯罪的證明。沒有哪個傻瓜會在殺人後不立刻逃走,還把屍體藏在自己住宿的旅館庭院樹上,也沒有哪個傻瓜會將這些事逐一老實地告訴警方。若問凶手是否會采取這種行動,山下認為是絕對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這與大西泰全命案有關,那狀況就不同了。


    例如說,如果今川是為了殺害大西而逗留在現場,如何?然後他盡可能順理成章地潛入明慧寺,如願以償地殺害了大西——這種情節也不無可能吧?事實上,在這宗命案裏,最後見到大西的是今川,而他當然也沒有不在場證明。隻要那偽證般的誤謬被揭穿,今川會遭到懷疑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所以菅原會漲紅了那張顴骨突出的粗俗臉孔責問今川,也不是不能理解。


    然而,隻有這件事山下總覺得不對。不,不依靠“覺得”或“認為”、直覺或印象來判斷事物,是山下以往的基本態度。證據與邏輯才是警部補山下的支柱。所以就算撕裂他的嘴巴,他也絕不會在人前說出這種話來,可是……


    ——不是這家夥。


    他還是這麽想。


    “喂喂喂,今川,你給我適可而止一點啊。從剛才就聽你在扯什麽狗啊悟的,我想聽的可不是這些經。我是在問你跟大西講了些什麽。”


    “我隻是陳述事實,我是去請教老師關於狗子佛性的領解的意見。”


    “你說鉤子什麽?”


    “狗子佛性。”


    “那是怎樣的生意?”


    “這不是生意。”


    “古董商不談生意,幹什麽在這種地方逗留這麽久?喂喂喂,今川啊,你竟然誆騙了我們這麽久哪。我跟你不一樣,是個淳樸的鄉下人,完全信了你那一套哪!”


    “我沒有說過任何謊言。”


    “哦?那你是隔著紙窗跟後腦勺破裂、腦漿四溢的老頭子說話嗎?他可是當場死亡啊,當場死亡。氣隻維持了短短幾秒鍾而已。”


    “請不要那樣說老師……老師他……”


    “是你殺的嗎?”


    “我沒有殺他。”


    “那到底是怎麽回事?”


    “我不知道,隻是……”


    “隻是什麽?”


    “所以……”


    “所以怎樣?”


    “菅原,你也稍微讓人家說說話吧,他不是想說什麽嗎?”


    “哪能聽他那樣——辯解啊?”


    “你在說什麽啊?就算是凶手,也有辯解的餘地啊。偵訊的時候,有時候也是會請律師在場的。這又不是在特攻,小心你的措詞。”


    “這樣沒辦法問出自白的。”


    “自白不是強逼來的!”


    菅原忿忿不平。


    今川轉動著有如鯉魚旗[注]般的大眼睛看著山下。他的嘴巴鬆弛無力,長相醜陋,卻很討喜歡。而且比起外表這個人似乎更富有知性。


    “今川,我們已經再三說明,根據司法解剖的結果,大西泰全是在淩晨兩點四十分到三點十分之間遭到殺害的。也就是在你們采訪小組回去後短短一個多小時,距離起床時間僅二十分鍾之前被殺害的。關於這一點,你有異議嗎?”


    注:日本五月五日男孩節的習俗,有男孩的家庭掛鯉魚旗以祈禱家中男孩早日成材。


    “我無從提出異議。”今川說。


    “就是吧?但是你卻說你在六點三十分到近七點左右,曾與大西對話。哎,關於這一點,是有幾種解釋吧。首先是你說謊,現在我們是如此解釋;其次是你搞錯了時間,但是這除了非常特殊的情況外,是不可能的。三點與六點三十分,就算這座寺院裏沒有時鍾,時間誤差也不可能超過三小時……”


    “我有懷表。”


    “哦,那就更不可能了。就算你的表快了,也不可能差那麽多吧?”


    “就算表停了,我也不會錯得那麽離譜。”


    “是啊,所以這不可能。那麽不就沒有別的解釋了嗎?所以菅原才會對你咆哮。喏,你有沒有什麽要反駁的?”


    “我隻是陳述事實,我和老師交談過。雖然不能說每一字每一句都正確,但是叫我重述的話,我幾乎能夠完全重現。”


    “問題是我們沒有可以判斷那是重現還是虛構的基準啊。而且驗屍結果與目擊證詞有落差的情況,采信目擊者的話而不采用司法解剖的結果,這實在……”


    ——可是,如果驗屍官是共犯的話?


    這種荒唐的事不可能發生。又不是哲學家,不是事事都加以懷疑就是好的……


    ——這是久遠寺說過的話。


    “不太可能,所以這種情況……”


    “不。懷疑驗屍結果是違背常識的。而且若是懷疑驗屍結果,就沒辦法搜查了。作為最低限度的共識,我想必須留下惟一能夠信任的根幹的部分才行。”


    “喂,今川,你這是在推翻自己的證詞嗎?”


    “不,我也不認為自己的體驗是做夢或幻想。這對我來說,也是惟一能夠信任的根幹的部分。”


    “那……”


    “隻是,我從剛才就一直在想,關於我所體驗的事……”


    “你不是說死人跟你說話了嗎?”


    “菅原,叫你安靜點。然後呢?”


    “是的。所以說,我在理致殿的庭院,從六點半起將近半個小時左右,隔著紙窗與對禪學有深厚造詣的老人家,或聲音聽起來像老人家的人進行了問答……這是事實。所以準確地來說,我和泰全老師交談過——這並非事實。”


    “什麽?”


    整理需要一些時間,但在山下整理完成前,菅原開口道:“喏,結果又這樣狡辯。說得那麽拐彎抹角,結果你隻是想說和你說話的是大西以外的其他人吧?”


    “這……菅原,這不能忽視啊。”


    “為什麽?”


    “因為那樣的話,那個人就是凶手啦。”


    “是這樣沒錯……山下兄,你是肚子痛嗎?感覺很沒氣勢喲。還是……”


    原因出在你——山下想這麽回嘴。


    “還是你掌握到什麽了?”


    “沒那回事……”


    爬上屋頂的和尚,掉下屋頂的和尚。


    就因為將這兩者混為一談,起初事件才會呈現出奇怪的狀況。爬上屋頂的和尚是凶手,掉下來的是被害人,這一點現在幾乎可以確定沒錯了。


    隔著紙窗交談的和尚,死在茅廁的和尚。


    如果將其視為同一人,就會產生出死者說話的怪異。所以這次也將說話的和尚當成凶手來思考如何?這樣比較合理。


    所以山下覺得與其懷疑今川,相信他的話可能更有所展望。


    “這是很有可能的事啊。”


    山下無法好好地說明,或


    者說,他沒有力氣說明。


    菅原露出輕蔑的表情。“怎麽可能?那聲音呢?你不是直到幾個小時前都還在跟大西說話嗎?那怎麽可能認錯呢?喏,山下兄,你也可以從紙門另一頭分辨出我和這個人說話的聲音吧?”


    “當然分得出來啊……”


    山下沒有自信,聲音相像的人有很多。


    就算原本的聲音不像,但音色是可以改變的,一課裏甚至有人可以模仿他人的聲音。而且若是隔著紙門,那就更難分辨了吧。如果是在未曾預料到裏麵有別人的狀況下,也有可能會一廂情願地認為聲音聽起來一樣。再加上……


    和尚那種有如說教般的腔調很獨特,如果混雜著那種艱澀難懂的詞匯交談,任誰都會以為對方是和尚吧。不僅如此……


    如果對話又說得通的話……


    “要看情況吧。”


    又沒辦法好好地說明了。


    “如果說要看情況的話,什麽事都有可能了。”


    “理致殿嗎?那邊的指紋跟遺留物品查得怎麽樣了?”


    “查不出指紋。不,有是有,但是多個新舊指紋混雜在一起,查不出什麽。而且你還沒有指示要采集這裏所有和尚的指紋啊。”


    “這倒也是。”


    “不過理致殿肯定不是第一現場吧,所以我完全不懂這家夥為什麽要做這種偽證,又不能為誰製造不在場證明。”


    “還不一定是偽證吧?”“山下兄,你到了這個地步,好像又變得畏首畏尾了哪。不過這家夥要是凶手的話,就是你的直屬部下——益田捅出的大紕漏了。監視中的嫌疑犯趁著刑警不留神時,堂而皇之地犯案,這會被追究責任的,搞不好會關係到你的前途哪。”


    “不是那種問題。”


    聽到菅原這麽說,山下才注意到這件事。菅原說的的確沒錯。


    但是菅原不也有留下益田一個人下山的責任嗎?——不,這件事不管任誰來看,都是山下的責任,搜查主任是山下。


    頭銜成不了武器,反倒成了枷鎖。


    這才是頭銜原本的功能。


    “哎,菅原,別把視野放得這麽狹窄,以統籌性的判斷力來搜查吧。而且其他還有許多可疑的人啊。”


    “你怎麽突然圓滑起來了?可是那個什麽統籌是你的工作啊,我的任務是其他,這裏就交給我吧。”


    山下也不應聲,站了起來。


    然後他盡可能高高在上地俯視菅原,說:“千萬克製暴力行為啊,那也會是我的責任。”


    山下離開了房間。


    輪班的警備人員在鄰室假寐。


    山下坐到陰暗的角落裏。


    然後思考。


    根據報告,神秘僧侶已經被拘留了。雖然把他叫到仙石樓去,但那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物?山下覺得那個僧侶似乎也沒有關係,毋寧說他強烈地希望沒有關係。


    尾島佑平的證詞有多少可信度呢?一開始會想到要指認聲音,是因為山下幾乎有一半確信桑田常信就是真凶,也覺得這是個有效的方法。如果桑田是凶手,這可以成為突破他心防的有效王牌。


    而且山下心想就算桑田不是凶手,那凶手八成就是菅野了。


    所以他才安排尾島過來,但是聽到今川剛才的話,山下也開始質疑起這個想法了。隻憑聲音什麽都不會明白的,就算明白,也成不了關鍵證據,這沒有證據效力。如果凶手是別人的話,這個方法就幾乎無效了。


    而山下現在最在意的,就是這整座寺院。


    雖然不是調查了禪宗所有的宗派與教團——山下也不明白宗派與教團是怎麽個不同法——但是今天的中間報告中說,警方所照會的每一個教團都說不知道這座明慧寺。他們聲稱至少沒有送出援助金給這樣的寺院,這與益田的說法大相逕庭。山下幾乎完全聽信了益田從大西那裏聽說的內容,根本沒想到竟然會得到這樣的結果。然而大部分刑警對這細枝末節之事幾乎不表示興趣。在搜查會議裏,也沒有受到多大的重視。


    山下以為至少菅原會在意,因為菅原一開始對於沒有財源的明慧寺抱有極大的疑心。明慧寺共謀說應該是菅原更早於桑田常信凶手說的第一個想法。然而現在菅原的懷疑似乎完全轉移到今川身上。


    如果今川是凶手或共犯的話,比起尋找寺院財源這種拐彎抹角的做法,可以更加輕易地解決事件,而且也比懷疑所有和尚省事多了。


    但是,還是一樣不對勁。


    即使如此,這座寺院仍實際存在,和尚們也居住在這裏。山下雖然也去看了所謂的旱田,但那實在不是能夠獲得自給自足的收獲田地。所以需要錢。


    小阪在下界的生活情形也查清了。


    根本沒什麽。他隻是由當地的好事者及教師、自稱文化人所組成的環境保護團體的發起人罷了,其他什麽都沒有。說是租來的房子,也是作為環境保護團體的辦公室,房租則由那個團體支付。團體的活動內容目前正在調查,不過完全與殺人事件無涉。


    關於久遠寺嘉親的數據也送到了。就像本人說的,就算是抄本,報告書數量也龐大得驚人,雖然尚未全部讀畢,但山下挑揀出菅野博行的部分閱讀了。


    上麵記載,菅野極可能是一名性倒錯者,而且是以女童為對象的倒錯者。這類犯罪最難以發現,因為被害人肯出麵控告的案例極為稀少。尤其被害人是女童的話,更是如此。不出所料,不僅完全沒有接獲任何報案,由於嫌疑犯本人失蹤,也無法確認實情。


    但是看樣子那名叫久遠寺的醫生,是遭這個菅野魔掌的被害人家屬。看到這裏,山下總算明白久遠寺那異常的激憤態度。對於懷疑久遠寺這件事,山下稍稍反省了起來。


    比起殺人,山下更痛恨性犯罪。


    但是這件事也沒有成為搜查會議的議題。場麵由菅原主導,今川被拘捕了。


    山下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這樣子自己簡直沒有存在的價值。石井即將會加入搜查這件事,或許不是可能,而是自己的希望。比起逮捕凶手或出人頭地或名聲,山下現在更渴望解決。不,也不是解決,山下隻想早點離開這座山,好好睡一覺。


    結果山下離開了知客寮。


    即使到了這種地步,依然堅信自己沒有錯的自己,令山下難以置信。


    在這種情況,主體是哪一方呢?山下覺得自己分裂了。但是自己就是自己,這些全都隻是修辭上的問題,相信的自己與不相信的自己也根本沒有分裂。


    外頭已經入夜了。


    山下突然覺得寂寞不安。雖然是理所當然之事,但是與自己相比,這座山巨大得駭人。這場搜查不是罪犯對刑警的攻防,而是個人對“山”的戰鬥。


    山下逐漸有了這種感覺。


    森林嘈雜作響。


    知客寮裏燈火通明。


    禪堂旁邊的建築物也傳來人的氣息,偵訊還在持續進行,三門有兩名警官冒著寒風站著。寺內確實有著眾多的人。


    禪堂裏八成也坐著許多和尚。


    好詭異。覺得除了自己以外,所有的人都被這座山給吸收了。


    菅原的怒吼,慈行的叫喚,也和樹木沙沙作響沒什麽兩樣。


    如果背後站著那個長袖和服姑娘,這裏就是完完全全的山中異界了。


    ——啊,早知道就別想了。


    山下真的有種女孩就在背後的感覺,不敢回頭了。如果回頭看見女孩就在那裏,那可是比死更教人不敢領教。這個世上還有比這更恐怖的事嗎?


    山下無可奈何,迂回曲折地繞過境內,走向禪堂。他雖然不喜歡和尚,但待在人多的地方附近,比較安心一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鼠之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京極夏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京極夏彥並收藏鐵鼠之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