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出場人物


    飛龍想一  我,畫家(34歲)


    飛龍高洋  想一的父親,已故。


    飛龍實和子  想一的母親,已故。


    池尾沙和子  實和子的妹妹,想一的養母(54歲)


    辻井雪人  想一的從表兄弟,小說家(28歲)


    倉穀誠  研究生(26歲)


    木津川伸造  按摩師(49歲)


    水尻道吉  管理人(68歲)


    水尻柞  管理人的妻子(61歲)


    架場久茂  想一童年的朋友,大學助教(34歲)


    道澤希早子  學生(21歲)


    島田潔  想一的朋友(38歲)


    序幕  島田潔的來信


    飛龍想一先生:


    (前略。)


    聽說你安然無恙出院了,是吧?前些天收到了令堂的信。太平無事,這比什麽都好。


    本想跑去祝賀病愈的,但俗事繁多,目前還不能如願。姑且用書信問候,敬請原諒。


    想永葆青春,但到今年5月已經38歲了。認識你是我22歲的時候,所以將近16年了,用一種陳腐的說法,真是光陰似箭呀!


    至今尚無計劃結婚,也沒有找到固定工作,也許遲早會繼承寺廟的,但我父親還健旺著呢,真是不好辦。說這話會遭報應吧?


    我呀,依然是到處奔走,好管閑事,常招世人嫌棄。要說是任憑旺盛的好奇心,不大好聽,但總而言之,自幼就有的愛跟著起哄的本性真是難移呀。哎,自以為上了年紀多少能克製一些了,可是……


    今年4月由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又卷入了意想不到的事件。那是發生在丹後半島的叫t的村落邊上的“迷宮館”裏的一起凶殺案【注】,媒體也好像炒作得比較厲害,所以說不定你已經從什麽報道上知道了吧。


    說來不吉利,最近兩三年我所到之處都碰上這種事件。總覺得自己像是被死神纏住了似的……不,不對。我甚至半認真地想:被死神纏住的不是我,而是那個建築家建起來的那些房子。


    去年秋天我去醫院探望你時,跟你說了吧?名叫中村青司的建築家的事;他建起來的那些奇怪的建築物的事;還有在那些館裏發生的幾起案件……


    當時剛參與“水車館”事件後不久,所以我也好像相當興奮,也許不合時宜地說過了頭。一來住院期間連讀書都被禁止的你好像非常無聊;二來你說你知道那個藤沼一成和藤沼紀一的名字【注】,所以不由得關於中村青司這個人物及其“作品”,你好像也很有興趣吧,大概是同為藝術家,或是因為有什麽東西被他吸引了吧。


    不過,你還會畫畫吧?


    請你忘了不愉快的事,畫出好作品來。從學生時代起我就喜歡你畫的畫。關於美術,我幾乎是門外漢,但我認為你的畫確實有某種獨特的魅力,例如好像與“水車館”中看到的藤沼一成畫家的幻想畫有共同之處的一種妖豔的魅力。


    連篇累犢地寫了這些無聊的事。我想遲早會有機會去你那裏的。


    如有事請跟我聯係,用不著客氣,我會高興地參與商量的。


    再見。請代我向令堂問好!


    島田潔


    1987年6月30日——


    【注】請參照《迷宮館的誘惑》


    【注】《水車館幻影》中登場的幻想畫家及其兒子的名字。


    第一章 七月


    1【注】


    我來京都,那是7月3日星期五下午的事。


    6月已經結束,但尚未出梅【注】,那天也從低垂密布的灰色的天空中不停地下著溫溫的雨。線路兩旁鱗次櫛比的新舊樓房、模模糊糊地黑黑地浮在那背後的山影、擠滿狹窄道路的車流、白色的高得讓人覺得不合時宜的聳立著的塔……從列車模糊的窗口看到的這些風景,仿佛是攝影機搖晃時拍攝的一個個靜止鏡頭似的。


    (多暗的城市啊!)


    城市與自然恰恰相反,由於長時間淋雨而漸漸失去了它的生氣。季節和氣候形成的這景象,原封不動地成了我對古都的第一印象。


    京都很久很久以前應該來過一次。那是在遙遠得記憶中已經沒有了的過去——也忘了是什麽季節,大致當時這座城市也下著雨,我想那時一定是抱著和今天一樣的印象。


    “討厭的雨……”穿著淡黃色白點花布衣服的母親用手帕擦了擦浮在白皙額頭上的汗珠,說道,“叫輛出租車吧——想一,身體有沒有事?”


    我暈車暈得厲害——特別是列車。在從靜岡上車的新幹線的列車中,自過了名古屋一帶起,我就覺得惡心起來。


    “沒有事。”我小聲答道,重新拿了一下行李,但在向台階走去的匆匆忙忙的人群裏,我的雙腳有點搖晃起來。


    一出車站,重新仰望了一下天空。


    雨不住地下著。雨聲和周圍的喧鬧聲不停地響著。母親說“討厭的雨”,但我倒覺得這雨聲十分難得。


    古都、京都——我父親出生並去世的城市。縱然如此,也沒有湧上什麽感慨。


    不用說是大學時居住的東京,就是對曾經去過的幾個城市,甚至是我出生的故鄉靜岡也從未感到過留戀。城市就是城市——哪個都是陌生的人們聚集的空間,而且對我來說任何時候都不是心情舒暢的場所。


    “想一。”母親擔心地朝斜望著天空佇立不動的我喊道,“怎麽啦?還是不舒服吧?”


    從去年夏天到上月中旬,我身體不適,不得不長期過著住院生活。抑或這個緣故,出院以來母親格外地擔心我的身體情況。


    “啊,不。”我慢慢地搖了搖頭,對著個兒矮小的媽媽那細長清秀的眼睛回了一個微笑,“沒有什麽。出租車站——啊,在那裏。走吧,媽媽。”


    父親出生的城市。父親去世的城市。


    父親飛龍高洋去世,那是去年年底的事。聽說是62歲。可是,我最後見到他究竟是何時呢?25年——不,或許是更久以前吧!


    對於容貌,甚至是聲音我都記不清楚的“父親”——遙遠的記憶鮮明地留給我的,隻是他那總是朝自己兒子燃燒著冷淡光芒的眼睛。


    2


    從名叫白川大街的大道進入靠近山的地方,拐過幾個拐角。從京都車站乘出租車大約需30分鍾。說是左京區北白川,但完全不熟悉京都地理的我,不清楚那是在市區的什麽位置。


    山就在近處,所以大概是在城市的相當邊緣之處吧,我漠然地這樣想道。


    一派幽靜的住宅街風景。


    稍稍傾斜的道路兩旁是綿延的土牆和樹籬。誰家都有相當大的地基,幾乎聽不到大馬路上車子的聲音,大概是下雨的緣故吧,也沒有在道路上玩耍的孩子的身影。


    “挺好的地方吧。”母親一麵給下了出租車的我打上傘,一麵說道,“很安靜,交通又方便……”


    雨停了一會兒。小小的雨滴隨著緩緩的風白花花地搖動著,猶如霧一樣。


    “來。”母親邁出了腿,“是這兒。”


    用不著母親說我就知道,因為在建於一片濃鬱的山茶花樹籬縫隙間的石頭造的門柱上,貼著寫有“飛龍”二字的褪了色的門牌——這是一幢平房,很是古老的日本建築。


    大概長時期沒有修剪吧,庭院裏樹下叢生的雜草長得高高的,灰色的踏腳石一直延伸到正門口,從枝繁葉茂的櫻花樹的間隙中隱隱可見發黃的用灰泥塗抹的牆壁。灰色的屋頂大瓦被雨淋濕後閃著黑光,整個房屋像是在滾動似的貼在地麵上。


    母親把傘一交給我,就先沿著踏腳石往裏麵走去。我跟著她到


    達屋簷下時,正門口的拉門的鎖已經被她打開了。


    “把行李放在屋裏,”母親邊說邊打開大門,“先去一下公寓……先得向水尻打個招呼呀!”


    跨進門的一瞬間,視野突然變暗。屋裏竟然暗到了這種程度。


    進門處的土地房間很大——花了一些時候眼睛才習慣到能實際感覺到它“很大”。一股酸了似的發黴一樣的老屋子特有的味道,傲然飄蕩在空氣不流暢的黑暗中。


    土地房間延伸到右側的裏頭。正麵的裏頭和左側可見白色的隔扇,所有隔扇都嚴嚴實實地關閉著。


    我橫穿過昏暗的房間,打開了正麵的隔扇,裏麵就是設有放任何家具的空蕩蕩的小房間。


    父親一直住在這裏——這個昏暗的家裏嗎?


    將提在手裏的旅行包往那屋裏一拋,我就急忙轉過身去,仿佛想逃脫已經不在人世的父親那絕不會再有的視線似的。


    就在這一瞬間,我不由得兩腿發軟,甚至差一點兒發出喊聲:那東西立在一進正門的右側的牆壁邊。由於在暗處和那地方剛好是死角,所以剛才沒有察覺到。


    那是一名女子——恐怕是年輕的女子。


    說她年輕,那是從她的體態推測的。身材苗條、勻稱。豐滿的乳房、細細的腰……隻是她沒有“臉”。頭部倒有,但那上麵沒有眼睛、鼻子,也沒有嘴巴。斜向著這邊的麵孔是張白白的、沒有起伏的扁平臉。而且一絲不掛的身體上缺著一條胳膊。身體曲線在肩膀處不自然地斷了。


    “人體模型?”——她不是活人。是人體模型——百貨商店的櫃台和時裝商店的櫥窗裏立著的那種東西。


    “為什麽在這種地方放著這麽一個……”


    “是你爸爸製作的。”站在門口的母親回答了我的疑問。


    “父親製作的?”


    “唉。這家裏還有好多個呢。”——因逆光沒能窺見她的表情。


    “為什麽他製作這種人體模型?”


    “這……詳細情況我不知道……”


    我的父親飛龍高洋曾經有一個時期是頗為有名的雕刻家和畫家。如果是關於不是作為“父親”而是作為一個“藝術家”的他的知識,從某種程度而言我也是有的。


    他1924年生於京都,違背實業家的父親飛龍武永的意向而立誌美術,1949年25歲那年結婚,並離開父母移居靜岡市。在武永死後又回到京都,把京都作為其創作活動的場所。


    在雕刻方麵雖然用正統的素材,但製作非常抽象而難以理解的作品,另一方麵又以細膩的筆致畫一些寫實的靜物畫。極度討厭與人交往,被視為怪人,但聽說例外地與家住神戶市的著名的幻想畫家藤沼一成有親密的交流。


    完全第一次聽說他製作了這樣的偶人,而且偏偏是人體模型……我總覺得那是一種跟他在雕刻中的興趣和作風完全沾不上邊兒的東西。是從什麽時候,他製作起這種東西來的呢?而且那樣做究竟是為了什麽呢?


    或許,這是由於對雕刻家飛龍高洋的基本認識不足而產生的疑問。總而言之,我所知道的關於他的事,真的是很有限,因為特別是這十幾年——自開始理解自己對他來說是何種存在以後,我一直竭力不去想他,作為兒子,也作為一個自己也拿筆的小小藝術家。


    “走吧,想一。你是初次來,還是從外麵繞過去的好。”母親催促佇立不動的我,說道。


    我從沒有右臂的“她”的裸體身上移開視線,聽從了母親的話。


    3


    出了門沿道路往左走去。


    山茶花樹籬筆直地延續到拐角處,拐過拐角再往前方,可看到與剛才一樣的石門。好像那就是“公寓”的入口處。


    陳舊的木門牌上麵寫著——“綠影莊”。


    仰望建在很寬的石板路盡頭的那房屋時,我吃了一驚。與相當於“正房”的剛才的日本房屋截然不同,那裏的“廂房”是典型的兩層洋房。


    塗成深灰色的板牆;生出銅鏽的銅屋頂;正麵二樓可看到寬闊的涼台;爬滿爬山虎的欄杆和偌大的法國窗;確實像是“綠影莊”。


    種在庭院裏的櫻花樹和楓樹綠葉繁茂,猶如包住了建築物似的。估計很長時間沒有園藝師來過了,但與“任其荒廢”這種感覺又不同,它給人這樣一種印象:長得奔放的樹木仿佛已經成了這古館的一部分。剛才的那正房也是同樣一種感覺。


    這房屋本來是我的祖父飛龍武永的,我父親繼承了它,把它作為自己的工作場所兼居室,但實際上他使用的隻是那正房。聽說這兒的廂房加以改建後開放為出租公寓(與其說是公寓,不如說主要是麵向學生的廉價旅館)。“綠影莊”這一名稱當然也是父親命名的。


    “這邊的房子也好大呀!有幾個房間?”我問停下腳步並排站在同一把傘下的母親。


    “嗯……總共有十間左右吧。不過也有兩間連在一起作一間的,所以作為公寓的隻有六間。”


    “房客已經住滿了嗎?”


    “隻住了三個房間。不放心是些什麽人嗎?”


    “不,並沒有什麽。”


    在不停地下著的小雨中,我們沿著石板路向正門口走去。


    穿過朝兩麵開的黑色的門,換上拖鞋,徑直往裏頭走去,隻見那裏是計算成鋪席【注】的話好像起碼有20張那麽大的門廳。


    這兒的屋子裏麵也很暗。


    地板上鋪著苔綠色地毯,牆壁上貼著象牙色十字圖案,正麵有一白框子的大窗,房屋中央至左側裏頭的樓梯部為天井,二樓的走廊圍著它的四周。二樓部分的正麵也有和下麵一樣的窗,窗的這邊兒——正門口的正上方——是涼台,采光應該是很充分的,所以這黑暗大概是天氣的緣故吧。


    母親忽然向前走去,在右側的門的前麵站住了。茶褐色的鑲板上標有“1-a管理人室”幾個字。


    “水尻,在嗎?”


    敲門一打招呼,不一會兒門就開了。


    “哪位……哎呀,太太。”露出臉來的是一位白發老太,聽說已經年過60,但體格比母親大出一圈,姿態和膚色都很好,“您回來了。”滿是皺紋的臉立即轉為笑容,她深深地鞠了一躬,“是剛到的嗎?”


    “是,剛到。”母親又指了指站在斜後方的我,“這是想一,從今天起拜托你了。”


    “想一……”


    老太太感慨萬千地眨巴了一下圓圓的眼睛,立即回頭看著屋子裏麵,用有點嘶啞的聲音高聲喊道:“水夙君,飛龍的少爺來了。”


    與精神煥發的夫人相比,被喊出來的丈夫是一個背相當駝的、看上去已經很老的人。他算是比較魁梧吧,但因駝背的緣故,看上去很矮小。


    “噢,歡迎您。”老人一邊用很難聽清的聲音說著,一邊眯縫著雙眼,像烏龜一樣朝我和我母親探出頭來。


    “這是想一。”母親又一次指了一下我,隨後對著我說道,“是水尻夫婦倆呀,道吉和阿柞。”


    是從祖父那一代起就侍奉飛龍家的一對夫妻,自我父親繼承家業以後,就當著這綠影莊的管理人。在這回搬到這兒來之前,我們決定繼續經營公寓,便讓他們繼續管理這地方。


    “歡迎您,少爺。啊,長大了。”老管理人邊說邊慢慢地朝這邊走來。伸直駝著的背,抬起探出的腦袋,將眼睛湊近我的臉,“真的長大了,給我好好兒看一下臉。”


    “對不起,少爺,他上了年紀,眼睛已經不好使了。”


    “啊,真的長大了!”好像並沒有理會抱歉似的低下頭的夫人,道吉老人不住點著頭重複著同一句話,“上次來的時候,還隻是一個孩子呀。”


    “上次?”我一麵別


    過臉去躲開老人微暖的吐氣,一麵說道,“那是什麽時候……”


    “不記得了嗎?”


    “記得來過一次京都,但那是相當久的事了,所以記不清楚了……,,


    “幾年前了呢?是武永老爺葬禮的時候吧?”


    要說是祖父葬禮的時候,如果沒有記錯,那時我剛上小學——近30年前的事了。


    “我也記得很清楚。”夫人以深切的語調附和道,“被實和子太太拉著手,少爺聽著念經的聲音,嚇得哭了。”


    “啊,不過挺像的。”道吉老人說道。


    “像?——是像父親嗎?”


    “是的,也像高洋老爺,但更像武永老爺,和他年輕的時候一模一樣——是吧,老伴?”


    “真的。”


    祖父的容貌我完全不知道嘛,本來長得相似也不足為奇,甚至沒有見過照片。我是孫子,但心裏總覺得怪怪的。


    4


    “喝點茶再走吧?”


    “一起吃晚飯怎麽樣?”


    “……”老管理人夫婦不停地挽留,想招待我們,母親一一謝絕了。


    我很認生,但他們夫妻倆看上去很是誠實的人品使我稍稍鬆了一口氣。雖然想再跟他們說些話——特別是關於父親和祖父的事,但母親和我都累了。


    “怎麽樣,他們倆?”夫婦倆一退進屋子,母親將嘴揍近我耳邊,問道。


    “覺得挺慈祥的……”


    “想一是‘少爺’嘛。嗯,是好人。道吉暫且不談,阿柞她還非常誠實可靠,所以這邊的事托付給他們沒有錯吧。”


    我一麵暖昧地點了點頭,一麵走到一二樓之間沒有天花板的大廳的中央。高高的天花板上垂掛著大大的樹形吊燈,好像有許多年頭了。我環視了一下弧形盤向二樓的寬大的樓梯,以及圍繞大廳二樓部分的走廊的欄杆。


    “媽媽,”我突然被衝動所驅使,回頭看了一下母親,“我上去看一下好嗎?”


    “好呀,那一起轉一轉吧。”


    “不,媽媽你可以先回那邊去,我一個人看看就回去。”


    “是嗎?”


    母親露出了有點擔心似的神色,但立即溫和地說道:“那……啊,對了對了,沿這裏頭的走廊一直走就通正房,你可以通過那裏回來,鞋子我替你拿回去。”


    “嗯。”


    母親使了個回頭見的眼神,朝正門口走去。看著她至今還顯得很年輕的背影,濃密的頭發被優雅地盤紮起來——白皙的脖頸的顏色,此時不知為什麽,與剛才在正房正門口遇上的人體模型的顏色重疊在一起。


    我獨自爬上樓梯。


    從樓梯盡頭到通往前麵的涼台的法國窗之間的一片較大的地方,以及從這兒繞向左邊圍繞大廳的走廊上,都鋪著和下麵一樣的苔綠色地毯。


    我打開奶油色塗料已經剝落了許多的法國窗,來到涼台上。雨又下大了,但不會湧進房簷下。


    剛才在外麵沒有感覺到,在我接觸到外麵空氣的刹那間,一股強烈的綠色的氣味撲鼻而來。前院樹木的枝條被淋濕的重重的葉子壓彎了,在我鼻子前搖晃著。


    我一麵深深地吸著氣,一麵走到了涼台的中間。


    雖然煙雨朦朧,望不到遠處,但因為整個家建在高崗上,所以可以眺望景致。被梅雨濕透了的一排排房子、駛過馬路的車影……幾乎看不到東京和其他大城市的那種高層建築。


    “多暗的城市啊!”望著壓在低低的一排排房子頂上的鉛灰色天空,我又這樣想道。


    父親出身、去世的這個城市、這個家,現在我來了,現在我在這兒。


    我飛龍想一生於1953年2月5日,父親高洋,母親實和子,故鄉是靜岡市——這是為了誌願與祖父對立的父親和母親私奔並開始兩人生活的城市。實和子當時是在京都的一家日本式飯館裏工作的姑娘,兩人的結婚當然遭到了祖父的強烈反對。


    父親有一個弟弟。祖母在戰爭年代死了,祖父要與父親斷絕關係,好像打算把老二立為自己的繼承人,但剛好我出生的那年,叔父沒有結婚就病死了。也由於這個原因,不久祖父和父親就達成了暫時的和解。


    不久,祖父去世,父親繼承了他全部的龐大的遺產。聽說那是距今——對了,28年前,我6歲那年的事。當時,父親35歲,好不容易作為雕刻家為社會所承認,夫婦倆好像決定從母親的故鄉靜岡再遷回京都,但是……


    就在這個時候,母親實和子因意想不到的事故而離開了這個世界。


    隨後——


    父親獨自回到了京都,作為獨生子的我應父親強烈的要求,被托付給了住在靜岡市的母親的妹妹沙和子和她的丈夫池尾裕夫。從那以後,我一次也沒有見過親生父親高洋的臉,一次也沒有聽過他的聲音。


    我盡管是個孩子,但左右揣摩撂下自己的父親的心思,察知他對自己的冷淡的感情,因此管池尾的姨夫和姨母叫起“爸爸”、“媽媽”來了。沒有孩子的池尾夫婦簡直是像對親生兒子一樣疼愛、撫育我。所以現在我管她叫“母親”的女人不是我真正的母親,是和母親實和子差五歲的妹妹沙和子姨母。養父池尾姨夫十年前就死了。


    祖父死了,父親回到了這個家。仿佛重演這曆史似的,這回父親死了,我來到了這兒。


    下到車站時根本沒有湧上來的一種感慨,這才在心田深處開始流露出來。父親的死是自殺,聽說是在下雪天的晚上在這座宅邸的裏院吊死在櫻花樹上。


    回憶的事太多了,要思考的事太多了。父親的事、實和子和沙和子——兩個“母親”的事、還有我自己的事……


    風突然增加了勢頭,刮向這邊。幾顆大粒的雨滴隨風啪地打在我的臉頰上。


    不知不覺靠在涼台欄杆上的我吃驚地向後退了幾步,擦了一下順著臉頰淌下的雨珠。


    這時——


    突然有一個黑色的人影停留在視野的角落裏。


    (?)


    那是在門前的路上。他打著透明的塑料傘,目不轉睛地看著這座房子。上著黑色襯衣,下穿黑色西褲,從這點來看,像是男子。看上去並不是有什麽可疑的行為,也並沒有看清長相,但不知為什麽,那人的樣子使我忐忑不安。


    (是誰呢?)


    (在做什麽呢?)


    他並沒有做著什麽特別的事,隻是看著這座宅邸而已,也不知是否發覺我在這涼台上。


    (誰……)


    我總覺得什麽時候在哪兒見到過,也覺得如果臉看得更清楚些,好像會想起是誰來。但不久,那人忽地掉轉方向,沿著下著雨的道路靜靜地走了。


    5


    從涼台一回到裏麵,隻見圍繞大廳周圍的二樓走廊的右側裏頭的角落裏站著一個人。


    刹那間吃了一驚,但立即明白那是和正房大門口相同的人體模型。這個一絲不掛的年輕女子——從這裏看去,那臉也是一張沒有眼睛、鼻子的扁平臉,而且朝著麵向裏院的正麵窗戶方向的身體,這回缺了一條左臂。


    這偶人也是父親高洋製作的嗎?把這種東西甚至裝飾在這廂房裏,會不會使公寓的房客們感到可怕呢?


    偶人的靠這邊兒有一扇門,正好是一樓管理人室的正上方的房間,標有‘2—a",的字樣。


    我產生了想去裏麵的走廊上看看的念頭,但一動不動地佇立著的“她”的姿態中有一種難以靠近的異常氣氛。可怕就不用說了,但眼、鼻、嘴都沒有的那張側臉上,不知為什麽有一種對我拒絕的表情。


    結果我垂頭喪氣地朝來時的方向返了回去。


    按母親所說的,我沿大廳裏麵的走廊向


    正房走去。但拐過兩個拐角,我情不自禁地停住了腳步。


    在走廊盡頭的角上又有一個偶人。


    從右側的一排窗戶射進來的微弱光線,刻畫出微妙陰影的白色的扁平臉。在一瞬間看上去,像是這張臉浮現在空中似的,這也是因為這回的偶人沒有軀體的上半部分。


    下半身確實存在,也有兩邊的胳膊,隻是沒有從腹部到肩部的部分,取代這部分的是組合成十字形的黑色的木棒,連接著腰、頭部和雙臂。


    這房子裏究竟有多少個這樣的偶人呢?它們至今依然這樣被放置在房子的各個地方,說不定是死去的父親的遺誌吧。


    我駐足凝視了片刻這個實在太扁癟的偶人。


    突然當地響起一聲金屬的聲音。


    覺得隨著這聲音,從棒那裏長出來的偶人的胳膊微微動了一下,我嚇得幾乎要逃離那地方,但實際動的不是偶人,而是左側的門。


    “啊?”


    從那門裏出來的人,也好像察覺到了繃著臉佇立在走廊一端的我有點慌了神。


    是個不胖不瘦、中等個兒、臉色蒼白的青年。下著齊膝的藍色工裝褲,上穿黃色的皺巴巴的襯衣。


    “啊……有什麽事嗎?”


    “不,我是……”


    “啊,新住進來的人?住哪個房間?”


    “不,這個……”我驚惶失措地將目光投向右側的窗戶。隔著大裏院,可見正房的日本式建築。


    “住那邊的正房,今天……”


    “啊?……啊,怎麽,是房東嗎?’’


    “嗯,是的。”


    “是飛龍——想一?”


    “是的。你怎麽知道我名字的?”


    “以前見過你母親嘛,當時聽說的。”青年邊說邊關上門,縮短了幾步與我之間的距離。


    “我叫辻井,辻井雪人,住這[1-b]”細長臉,下巴稍稍向前突出。還沒有到三白眼的程度,但眼白部分很顯著的單眼皮眼睛裏露著餡笑一般的神色,目不轉睛地看著我的臉。


    “不過呀,好叫人羨慕呀!溯根求源的話是同一血統,可你是這幢大房子的主人,我是租房間的人,痛感社會不公平呀!”


    “同一血統?”


    “哎呀!”辻井皺著稀疏的眉毛,似乎在說這太遺憾了,“我的事情,你沒有聽說嗎?”


    “有關公寓的事都拜托給我母親了……”


    “我父親和你父親可是表兄弟呀。我們就是從表兄弟吧。”


    “啊?”


    我驚呆了。


    即使是親生父親,對我來說也隻是一個很遠很遠的存在,所以告訴我說他是我表兄弟,也不會打動我的心弦。


    “我家過去也很有聲望的,但現在沒落得不像樣子了,父親是個微不足道的中學教師,八年前已經去世了,他總是羨慕京都的飛龍家。聽說你在畫畫,是嗎?”


    “嗯,算是吧。”


    “賣得出去嗎?”


    “不,我沒有怎麽考慮變換成錢的事,所以……”


    “嗯,挺溫文爾雅的嘛。”


    “你做什麽工作?”


    “我嗎?”辻井總覺得有些低聲下氣地抿嘴笑了一下,“我算是一個作家。”


    “作家?寫小說或是什麽的?”


    “是的,辻井雪人是筆名。”


    那是後來從母親那裏聽來的,很早以前就想當小說家的他(本名叫森田行雄),兩年前在某小說雜誌的新人獎中如願入選,從那以後又發表了幾篇短篇小說,但都沒有得到什麽太高的評價,還不夠出單行本。


    聽說今年年初聽到我父親高洋去世,便向我母親提出能否讓他便宜一些住在綠影莊。現在一麵在附近的方便商店打工,一麵專心致誌於創作。


    “寫些什麽樣的小說?”


    辻井的話引起了我小小的興趣,於是這樣問道。辻井還是露著那種低聲下氣的笑容,說道:“本來我是搞純文學的,但現在正在擬定計劃,想改變一下麵貌,寫寫偵探小說什麽的。”


    “是推理小說嗎?”


    “是的,比如說,以這幢洋房為舞台。”他抬頭看了看高高的天花板,隨後將目光移向背後,並緊緊地將視線停留在站在走廊盡頭的人體模型上,“像是偵探小說的小道具也具備了。‘偶人館的血案’什麽的,怎麽樣?挺有意思的吧?”


    正在我難以回答時,辻井說道:“那我就——”說著邁出了腿,但從我身旁走過去後卻立即又停了下來。


    “啊,對了。”他回過頭來,說道,“這個,突然提出來有點不好,可能的話給我另換一個房間好嗎?這房間有點靜不下心來,附近的孩子進院子來玩,隔壁叫倉穀的研究生還彈吉他,吵得幹不了活兒。”


    “我和母親商量一下。”我答道,隨後與他告別了。


    6


    苔綠色地毯的路不遠隔著一扇門,連向高出一個台階的木板走廊。這兒好像是廂房和正房的連接部。牆壁和天花板的建造方式也由西洋式變為日本式。


    沿著微微發出吱嘎聲的走廊踢手攝腳前進。在先左拐後右拐的地方,走廊分成了兩條。


    筆直延伸出去的一條縱貫昏暗的家通向正門,向左拐去的另一條稍往前走去就到了盡頭,而且站在這盡頭的是……


    我又禁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沒有臉的人體模型——這一回說“沒有臉”,不是“扁平臉”的意思,而是地地道道不存在臉,是缺從脖子往上的整個頭部。這偶人的左側,可見左右對開的兩扇大門。


    稍稍猶豫了一下以後,我一麵從朝向這邊的無頭偶人身上移開視線,一麵向那邊的走廊走去。因為不知為什麽,我被樣子與其他門不同的那門扇吸引住了。厚厚地塗著漆的、看上去又重又堅固的門。兩扇門的接縫處雖有為了上鎖的鐵鎖禪,但沒有鎖。


    我打開了門。合葉好像鏽了,發出了很大的吱嘎聲,但沒有多少阻力就開了。


    空曠的屋子。比走廊那兒高出一倍的天花板、裸露的梁、開在牆上方的采光用的小窗……我立即想起了“藏【注】”


    這麽說,從正房的正門繞向公寓的途中,倒是看到了白色牆壁的漂亮倉庫,這一定是那建築物的裏麵。


    裏麵光線很暗,比昏暗的走廊更暗。


    在凝視過程中漸漸看到了潛藏在這黑暗中的東西。


    (這是……)


    伸到裏麵牆壁的右手摸到了像是開關一樣的東西。一按,裝在梁上的日光燈開始閃爍。


    (這是……)


    暴露在燈光下的堆房的內部是一幅異樣的光景。這是偶人們的集會場所——屋子裏到處扔著不穿衣服的白色人體模型。總共有20個——不,大概更多吧。有的沒有一條胳膊,有的沒有一條腿,也有沒有兩條胳膊的和沒有下半身的,而且都是年輕女子體形,所有這些偶人都缺著一張“臉”——都是沒有眼、鼻、嘴的扁平臉。


    我戰戰兢兢地踩進這群人體模型裏麵。看到混雜在偶人裏麵的畫架和畫布等東西。也有雕刻的工具。這麽說來,這裏——這黑暗的堆房就是父親飛龍高洋的畫室咯?


    我在屋子中央附近的凳子上坐了下來,摸了摸襯衣的胸前口袋。掏出煙,叼在嘴裏。


    父親的畫室——從回到這座城市到他自殺的近30年間,獨自進行創作活動的空間。


    本來就性情乖僻的高洋,到了晚年好像尤其越來越不愛和人交際,整天悶在屋裏,不想與人見麵,也不再發表新的作品了。這期間,他在這裏專心致誌從事的是這些人體模型的製作?


    關於雕刻和繪畫的作品,聽說已經全部到了別人手裏,


    沒有一件作為高洋自己的所有物留下來。這就是說,隻是看上去根本與藝術價值無緣的這些人體模型,是留在這個家的他的作品。


    他在這裏想什麽,追求什麽呢?是親眼看到了什麽,又為何種熱情所驅使,製作這些偶人的呢?


    被沒有臉的“她們”圍著,我故意讓煙慢慢地燃燒著。我被在不流暢的空氣中晃動著的紫色煙霧籠罩著,好不容易給自己找到了一個答案——那是母親。


    是他的妻子、我的親生母親——飛龍實和子嗎?


    也許從在這個家的正門口遇到第一個偶人那時起,我就察覺到了這件事。也許察覺了但隻是不想承認而已。


    28年前的秋天年紀輕輕就去世的母親,父親強烈地愛著她。強烈地——對,以至於憎恨我這個兒子也那般強烈——並不是直接從他嘴裏聽來的,但我明白。


    對他來說,我絕非他和妻子實和子愛的結晶,我想我隻不過是一個奪取她的心、吃著她的生命成長的不可捉摸的怪物。


    或許父親從我身上看到了他自己。另一個自己正在奪取他愛的女人。也許他陷入了這種絕望的恐懼,或是追溯血脈,他在那裏發現了祖父武永的影子?


    “也像高洋老爺,但更像武永老爺,和他年輕的時候一模一樣。”


    剛才水尻老人的話……


    在這畫室裏,父親一定不停地追逐著死去的實和子的幻影。無論是靜物畫還是抽象的雕刻作品,恐怕在這裏創作的所有作品都隱藏著對她的死的哀歎、憤怒、與她之間的回憶……所有對她的思念。


    我進一步擴展著想像之網。


    不久,他想方設法按原樣取出隨著年老而逐漸風化的關於她的記憶。他不是希望不用過去的那種象征性的表達,而是用能看、能與之說話、能撫摸、能擁抱的形式,使自己所愛女子的身體和臉原封不動地複活嗎?


    其結果就是這些偶人。她們沒有“臉”——是父親終於看不到實和子的臉了呢,還是……


    聽說由於年老和孤獨而身心疲憊,他終於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在這之前,他對奇形怪狀地留下來的這些偶人說了些什麽話呢?


    我指頭上夾著變短了的煙,站起身來,以一種複雜的心情環視了一下這些以各自的形態、姿勢靜止著的偶人。


    (媽媽……)


    但這些白色的扁平的臉上,怎麽也沒有映出一丁點兒留在記憶裏的親生母親實和子的模樣。


    “想一。”


    從什麽地方傳來了輕輕地喊我名字的聲音。


    “想一。”


    那是沙和子姨母——我的又一個“母親”的聲音。


    仿佛從夢中醒來似的,我轉身朝門的方向走去。大概我從廂房回來晚了,她正在擔心地找我吧。


    “唉。”我暫且應了一聲,出了堆房。


    =====================================


    突然醒來。


    漆黑的屋子。為黑暗所籠罩的寂靜。


    是在深夜。空氣凝重而潮濕,有點悶熱,但並不特別覺得不快。


    (……那是?)


    是睡眠中極其短暫的覺醒。


    (那是……)


    (……對了)


    一麵再一次(這回是慢慢地)滑落進睡眠中,一麵確認著繼續存在於自己內部的意誌——


    【注】本書以“==”為標號的小節,是小說中某一人物以第一人稱敘述的內容,或作者敘述小說中某一人物的行為的內容;而以“*”開始的小節是作者作為局外人進行敘述的內容。


    【注】出了黃梅季,意為黃梅季結束。也叫斷梅。


    【注】日本式房間裏鋪的草席墊,也是計量房間麵積的單位,每鋪席約為2平方米。


    【注】日語中為堆房、倉庫的意思。


    第二章 八月


    1


    聽說京都夏天炎熱。三麵環山,沒有海。聽說盆地特有的悶熱難以忍受,冬天恰恰相反,徹骨寒冷。但是,7月結束,進入8月中旬以後,我也並沒有怎麽為炎熱所煩惱。


    大概是因為最近幾年必定被人們嘀咕的“異常氣象”的緣故吧,也說不定是因為我家布局環境好。敞開窗戶,整天吹進涼爽的風來。家裏倒是有空調,但使用它的次數還屈指可數。


    當然,並不是住在這個家的所有人,都像我一樣感覺這個夏天:管理人水尻夫婦每次照麵就連聲說:“好熱啊!”


    從上月下旬搬到二樓[2-a]房間住的辻井雪人發牢騷說,熱得無法工作了,到我母親那兒訴苦說:“一開窗,孩子的聲音就吵得厲害,想裝空調,借我一點錢好嗎?”但對這要求母親似乎拒絕了。


    綠影莊的房客除了辻井以外還有兩人。


    一人是住在[1-c]的叫倉穀誠的26歲的青年,k大學的研究生。到我這兒來打過一次招呼,但我不怎麽覺得他是個研究學問的人。小個兒,話語很多,說起話來挺爽朗的。正在攻讀理學部的博士課程,好像以動物學為專業。


    另一人是[1-d]的叫木津川伸造的男子,職業為按摩師,從傍晚到夜裏出去工作。盲人,戴一副漆黑的墨鏡,總是拿一根白色的拐杖。年齡已經有50歲上下了吧。聽說幾年前夫人去世了,從那以後一直一個人生活。


    公寓的房間還有三間空著,幾個想居住的人來看過房間,但結果都沒有談妥,好像其原因是近鄰傳的這樣一個謠傳:半年前‘偶人館’的前主人發了瘋,結果在院子裏上吊死了。


    母親好像從中介人那裏聽到了這些話,從此便不再登招募房客的廣告了。


    我很少外出。早晨時常出去散步,傍晚去常去的咖啡館,除此以外大致在家。關於哪間屋子用做自己的畫室,很是拿不定主意。


    正房的日本式房間不合適。也考慮過使用洋房的空房間,但我想與公寓的房客照麵的機會會由此而增加,結果不得不選了那間堆房。


    最初的確不怎麽舒適。一呆在那屋子裏,無意之中,思緒就被拉到死去的父親和母親實和子的事情上。企圖“複活”實和子——對於我這樣想像的父親的“作品”,抵觸感要比共鳴強得多,說來扁平臉的人體模型本身還是讓人毛骨驚然。


    雖說如此,也不能處理“她們”,因為父親留下了遺言,說:包括擺設在正門口和走廊上在內的留在這個家的全部偶人要原封不動地放在原處,不準動它們一下。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抵觸感也漸漸淡薄了。


    倒不是說我習慣了這些沒有臉的偶人。無論是傾注在這些偶人裏麵的父親的情感,還是他對我的(恐怕是憎惡的)感情,都已經是過去的事了,對我的現在沒有任何約束力。


    最近我總算這樣想通了。


    眼下我挺是喜歡這間畫室。這裏安靜,這比什麽都好。一天之中在這裏過的時間好像漸漸多了起來,盡管母親很擔心,說我一呆在那裏就不出來了。


    在那裏,有時隨心所欲地畫畫,有時讀讀書,有時也聽聽唱片。什麽也不做,隻是發呆的時間也比較多。


    2


    8月16日,星期天。


    傍晚5時許,我像往常一樣離開了家。去的地方是一家叫“來夢”的咖啡館。


    這店位於沿南北走向的白川大街稍稍下去的西側。所謂“下去”,在京都這座城市中是“往南去”的意思,我想可能是主要道路像棋盤的格一樣的這座城市獨特的叫法吧,至少我除此之外不知道還有這種例子。


    傍晚的這個時刻在來夢喝咖啡,最近兩周成了每日的課程似的。


    這是一家進十


    幾個人就客滿的小店。窗麵向馬路,而且隻有一扇。過於苦的咖啡味道、不太喧鬧的調和氣氛的音樂、沉默寡言的老板和寥寥無幾的顧客……雖是一個毫無長處——或者更確切地說是被當今的流行撇下似的寒酸的咖啡館,但它那感覺有點幹燥的昏暗很合我的胃口。


    “歡迎光臨。”


    鼻子下蓄著胡子的中年老板從櫃台裏麵小聲地招呼道。顧客隻有一個坐在裏頭角落裏的大學生模樣的年輕人,低著頭默默地看著漫畫雜誌。


    要了一份咖啡後,我就坐到了窗邊的座位上。


    天氣不怎麽好。半陰的天空下,城市開始蕩漾出黃昏的氣息。纖細而看上去十分脆弱的我的上半身與隔著玻璃看到的風景重疊在一起,淡淡地浮在窗外。


    我一麵眺望著行走在人行道上的人們的身影,一麵抽掉了一支煙,剛好在這時,我要的咖啡端了上來。


    “天氣還能勉強維持吧?”老板一麵將杯子放到桌上,一麵難得地搭話說。


    “啊?”


    “這天氣真討厭,今天是送神火嘛。”


    “啊,是‘大’字形簧火【注】嗎?”那麽說來,今天早上母親也說了:去今出川路,就能看到近處的大字形山,一起去看看吧。


    “送神火還是很宏偉的。每年都去看,那可宏偉哩!”


    “啊。”


    “把山點燃成字的形狀,最初想到這樣做的究竟是誰呢?”老板毫不介意我的反應,自言自語似的嘟濃道。


    “啊。”我有些感到驚愕,隻是愛理不理地應了一聲。


    不放糖,隻滴了一些牛奶,呷了一口咖啡。酒幾乎不喝,但這十幾年來,咖啡和煙卻從未間斷過。


    抑或是剛才的顧客沒有放回去,隔著桌子對麵的座位上放著一張報紙。我剛想點燃一支新的香煙的時候,印刷在那紙麵上的黑體字突然引起了我的注意。


    北白川水渠內發現被殺兒童的屍體


    是這樣一行標題。


    平時我不怎麽看報紙。這麽說來,今天的晨刊也連一版都還沒有過目呢!我把手伸向將社會版朝外折疊著的那份報紙。


    比較大的一篇報道。相鄰的版麵上顯眼地報道著在奈良發生的列車脫軌事故。說是昨晚發生的這一事故,我也至今一無所知。


    北白川水渠內發現被殺兒童的屍體


    我又一次用眼睛追溯這粗體字的標題。


    要說北白川水渠,大概是指那條在由此稍往西一帶流淌的小河吧。要是那近的話,倒是我常常散步路過的地方。


    15日晚9時50分左右,發現京都市左京區北白川町的北白川水渠內,浮著一具小孩的屍體。據證實,是住在該町的公司職員上寺仁誌(35歲)的長子滿誌(5歲)。


    據孩子的母親和子說,傍晚6時左右,發覺不見了在外麵玩的滿誌的身影,便立即報告了派出所,但沒有找到滿誌。發現屍體的是寄宿在附近的k大學工學部二年級學生高橋良太(21歲),在沿水渠走著的時候,偶然發現浮在水麵的紅衣服,覺得奇怪,於是就報了警,結果發現了屍體。


    驗屍結果也出來了,死因為窒息。從留在脖子上的痕跡分析,判明是扼殺。警方斷定是起凶殺案,在所轄的下鴨警察署設置了搜查本部,開始了搜查。


    接著登載了被害者父母和屍體發現者的談話,以及警察關於是精神變態者所為,還是策劃以謀利為目的的綁架、結果遭到抵抗而最終實施的犯罪這類問題的見解等等。


    (昨天的傍晚……)


    要說是6時左右,那剛好是離開這家店往家走的時候。沒有想到在同一時間,同一城市的沒有相距幾公裏的地方發生了這樣的事件……


    父母因哀歎、悲傷和對犯人的憤怒而失去了神誌吧,發現屍體的學生近段時間將為噩夢所困擾吧,有相同年齡孩子而又住在附近的父母們,在為自己的孩子安然無恙而高興的同時,正戰戰兢兢惟恐哪天災難會降臨到自己頭上吧!


    與這種理所當然的憂慮不同的地方,心裏的一部分卻瑟瑟地奇怪地動著。那是——一種不妙的東西。一種令人膽戰心驚的東西……猶如巨大的蛇一般的【注】不祥的感覺。正因為本來麵目不清楚,所以這不祥的感覺越來越強烈,使我的神經焦躁不安。想抽煙,發覺煙盒是空的。


    “請問,”我朝櫃台喊道,“嗯,有七星牌煙嗎?”說著,我像是拿著一件可怕的東西似的,把報紙放回到了報刊架上。


    3


    回家的路上,遇上了綠影莊的房客之一、按摩師木津川伸造。大概正出門去工作吧,拄著白色拐杖慢慢地沿坡道下來。我想打個招呼,轉而一想反正他看不見。戴著黑色墨鏡的四方臉直朝著我,但他所看到的隻是決不會有光線的黑暗而已。故意沒有打招呼,與他擦肩而過。就在這時候,全然沒有想到從木津川嘴裏發出了嘶啞的聲音:


    “晚上好。”


    “啊?”我吃驚地站住了,“這個……”


    凝視著朝向這邊的他的臉。他好像十分滿足似的點了點頭:“是飛龍嗎?”


    “是,是的。”


    應該是失明的他為什麽知道是我呢?


    “嗬嗬。吃了一驚。”


    “……”


    “人真堅強啊!幾十年來過著失明的生活,過著過著,憑一點點的氣味啦、聲音啦,就知道周圍的情況了。”


    常說盲人比我們有更敏銳的知覺,但是盡管如此,剛才這種情況太不可思議了。就是說,憑腳步聲和體臭他就知道我是飛龍想一,雖然遷居到這兒來以後,我隻和他交談過一次。


    “可是……”


    我剛要開口,木津又“嗬嗬”地笑了起來:“不不,剛才幾乎是瞎猜的呀。”


    “瞎猜?”


    “每晚去工作時順便試試。對離開家後第一個從身邊錯過的人,我主動打招呼試試,如果對方是熟人,憑發出的聲音就知道是誰了吧?”


    “啊,可不是。”


    “好像是試試當天的運氣呀,死去的媳婦倒是說過,叫我別幹這種缺德的事……”說著,木津川深深地鞠了一躬,旋即轉過身,沿坡道走了下去。


    4


    晚上與母親一起去看送神火。


    晚上8點火將點燃,所以晚飯就推遲了,7點半離開了家。手持白檀扇子,身穿撚絲綢和服的母親的身姿看上去十分豔麗,怎麽也不覺得已經快到五十七八的年齡了。


    沿白川大街往南到今出川。今出川大街是東西橫貫城市的主要街道之一,和白川大街的交叉點位於其東端。從這交叉點沿變窄的道路往東去,就是銀閣寺。


    人行道上擠滿了來看送神火的人群。車子的堵塞也很驚人。


    “真是人山人海啊!”母親緊挨著我,說道,“怕擁擠吧?行嗎?”


    我默默地點了點頭,抬頭望了望東方的天空。


    黑暗的夜空下,山腰上刻著巨大的“大”字的黑色的山,看上去就近在眼前。大概快到點火的時間了吧,從這地方甚至可以看到手持紅紅地燃燒著的火炬跑動著的人們的影子。


    晚8時。


    火炬被投向山的各處,頃刻之間蔓延出去的火焰,不一會兒就在黑暗中描繪出了一個漂亮的“大”字。從站立在人行道上的人們的嘴中,湧出了低低的喧嚷般的歎聲。


    “真漂亮啊!”站在身旁的母親口中也吐出了這樣的話。


    那景色真美。京都“大”字形簧火的畫麵,多次在電視和照片上看到過,但都無法與這相比擬。我忘了對周圍潮水般的人群而感到的厭煩,甚至沒有附和母親的聲音,陶然地眯縫著雙眼,望著浮在夜空下的火焰組成


    的文字。


    “真漂亮。”母親又重複了一遍。開始慢慢地搖動扇子,隨風飄來白檀的絲絲清香。


    池尾沙和子。28年間我一直叫“母親”的姨母。她在我母親實和子死後收養我,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我,我知道這不單是因為血脈相連的侄子和姨母的緣故,其中有更深一層的理由。


    池尾裕司和沙和子夫妻本有一個兒子。聽說比實和子結婚稍晚一些,沙和子才18歲的時候,年紀輕輕的,便結了婚,並於翌年生了一個孩子,但這孩子在即將迎來一歲的生日時卻病死了,而且——偏偏他死的第二天是我誕生的日子。所以——她從我孩提時代起就這樣說道:“那孩子死了,第二天你出生了。所以想一是那孩子的替身呀,我說,你懂吧?”我想這心情十年前去世的“父親”裕司也一定有。


    就在這時,突然有人撞到了我的背上。


    “啊!”


    我聽到了叫聲和什麽東西啪地落下的聲音。


    “對不起。”是女人的聲音。回過頭時,隻見那女子蹲在路上,正要拾攏大概是在撞的刹那間掉落的紙袋和散在地上的幾本書,“對不起,光顧著看送神火了,沒有好好看著前麵……”


    “不,沒有關係。”說著我拾起掉在我腳下的一本書,交給了她。


    一拿到書,她立即很快地鞠了一躬。是個小個兒年輕女子。齊肩的頭發。寬鬆的淡藍色t恤衫。微微散發著香味的——一種甜酸的——大概是香波的——氣味……


    她按原樣重新抱好口袋,隨即又一次輕輕鞠了一躬,從我旁邊走過後,消失在人群裏。她那靦腆地仰望著我的臉的一雙大眼睛,不知為什麽久久地留在我心中。


    ======================================


    正如誰都那樣,也記不得自己生下來那一瞬間的事。


    將這誕生視為奇怪的偶然的結果呢,還是“偶然”本身中那複雜的因果?正如一般人都那樣,也不會深思這種問題。


    對來說,考慮是無意義的。


    (……為什麽?)


    也這樣自問。


    答案當然存在。將其表達為語言也是可能的吧。但表達為語言的話那就太單純了,而且,其實也過於混沌。


    慢慢地搖了搖頭。


    仿佛被浸泡在藥裏似的。遲鈍的思考,遲鈍的感覺,遲鈍的記憶,遲鈍的……


    (……別著急。)


    (無需著急。)


    對,現在暫且要等待時機——


    【注】每年8月16日晚在京都“如意嶽”山上點燃的篝火。


    【注】原著中幻覺部分的描述均在行的中間或是末尾,譯著中以省略號引出幻覺內容,借此幫助保特原著風味。以下同。


    第三章 九月


    1


    夏天過去,9月也過了一半的時候,意想不到地遇上了一個人。


    地點是來夢咖啡館。那是9月20日,星期天的傍晚,像往常一樣散步順便去喝咖啡時發生的事——


    在小店的櫃台席的角落裏,有一男子彎腰弓背地與老板說著話,起初我並沒有怎麽注意他,對方也好像一樣,隻是回過頭來看了默默地坐在窗邊的席位上的我一眼,視線立即回到了原來的地方。


    他下穿黑色運動褲,上著軟木色長袖襯衣。合著喇叭裏播放的調和氣氛的音樂,擺動著在櫃台下交叉著的腿。


    我呷著味苦的咖啡,抽著煙,呆呆地眺望著窗外的街道。


    男子又開始和老板說話。但兩人都嘰嘰咕咕地小聲說著話,所以我沒怎麽在意,也沒有聽清他們在說些什麽。


    可是,大概是這樣過了20分鍾吧。暮色滲透進了外麵的風景,玻璃窗裏開始浮現出自己淺黑色的臉,這時,我突然在玻璃窗裏發現那男子的視線正朝著我。


    起初以為,他也和自己一樣在看窗外,但立即改變了想法:映在那裏麵的他的眼睛是在凝視著映在同一扇玻璃窗裏的我的臉。


    (是有什麽事吧?)


    我心神不安起來。


    這麽說來,那男子的臉、神情……總覺得在哪裏見到過。


    “飛龍君?”想回過頭來好好看看他的臉時,他從背後這樣招呼道,“這不是飛龍君嗎?”


    我回過頭來。櫃台處的男子已經從椅子上站起身來,朝這邊邁出了一步。


    “啊,果然是。”男子筆直地凝視著我,說道,“方才一點也不知道。在這種地方見麵,真是偶然呀!什麽時候來這兒的?”


    “這個……”我惶惑不安地重新看了一下對方的臉,“嗯,這個……”


    “是我呀。”男子用左手撩起前發,“忘了嗎?是架場呀,架場久茂。”


    “——啊。”這下男子的臉和昔日的記憶終於一致起來,“架場君?”


    “久違了。”說著,他向在櫃台裏笑嘻嘻地眯縫著眼睛看著我們交談的老板又要了一份咖啡,坐到我在的桌子前。


    “時隔多少年啦?已經十六七年了吧。好像瘦多了。”


    筆直地放下的話,好像會夠到嘴邊的長長的前發,被草草地梳向一旁。在它的下麵閃閃發亮的一對小眼睛、端正的鼻梁、嘴唇薄薄的略為大的嘴巴……


    留在我記憶中的架場久茂的模樣兒是一個剃得光溜溜的腦袋,不過這男子確實是架場久茂。


    “在靜岡呆到什麽時候?來京都是什麽時候?”他一麵眨巴著像綠豆一樣的眼睛,一麵懷念似的問我道。


    “7月初來這兒的。”


    “住在這附近?”


    “是的。”


    “那,嗯,說不定是那裏吧,那棟叫‘綠影莊’的洋房旁的……”


    “你知道?”


    “嗯。”他點了點頭,“我朋友的家就在那附近,我常路過那裏。是棟老洋房,不管願不願意都會引起你注意吧?發現建在同一地皮上的平房貼著寫有‘飛龍’的名牌,因為這名字很少見嘛,所以不由得放在了心上。”


    (那說不定……)我想起了7月初來這城市時,第一次進那棟洋房時的事。


    當時——讓母親先回正房,我獨自上二樓的涼台時——站在門前看著建築物的黑衣服的人影,那也許就是他,所以他那佇立著的樣子與我記憶的什麽地方產生了共鳴……


    “你住在什麽地方?”我問。


    “修學院一帶。”他答道。是比這兒更北的一個地方,“這店的老板,是大學的老前輩,所以常來這兒。當然,平日裏來這兒要更晚一些時候。”


    架場久茂是我自小學時代起的朋友,可以說是童年的朋友。初中和高中都進了靜岡的同一所學校,但兩人更加親密交往,我想是在高中同一個班級的時侯。高中二年級的冬天,他突然轉校了。這麽說來,記得好像是搬到了關西。


    “現在呀,我在k大學文學部當助教,是個不足道的打雜工——你在幹什麽?”


    經他一問,我有點不知如何回答才好:“這個——沒有就業,算是個畫畫的。”


    “啊,是嗎?”架場並沒有露出詫異的神色,“記得你說要上美術大學,從小你畫畫就很好……嗯,我記得很清楚,因為你畫的畫哪幅都是奇怪的畫嘛——已經結婚了嗎?”


    “和母親兩人生活。”


    “沒有嘮嘮叨叨地叫你快結婚?”


    “並沒有。”我慢慢地搖了搖頭,“你呢?”


    “我?”架場伸了伸像貓一樣團著的背,聳了一下肩,“暫且以獨身主義者自居,但最近親戚們都用白眼看我了。”


    高中畢業後我就上了東京的m美術大學,過了四年


    的寄宿生活,大學畢業後便回到靜岡的老家,一直畫著沒有打算換成錢的畫。


    池尾母親和父親都並沒有想責備這樣的“兒子”。我從小體弱多病,性格內向,非常怕與人交往,在這一點上,他們非常理解我。當然,這是我當時就知道的,飛龍家,即我的親生父親高洋,給池尾家寄來了一筆相當數額的錢作為我的撫養費。我想如果沒有這筆錢,我的處境可能自然就不同了。她尾父親死後我也依然體弱多病,屢屢病倒,讓母親操盡了心。


    在看得到海的建在高崗上的家裏,我度過了孤獨的20多歲的這段歲月,除了學生時代的朋友偶爾來訪以外,也難得與人見麵。那是猶如停滯在深湖底部的水一般的又冰冷又寧靜的日子。


    是與戀愛、結婚這類東西全然無緣的生活。說來絕不是可驕傲的,但也並沒有因為此事而感到不如人家。母親也什麽都不說,我想今後也恐怕如此吧。


    現在畫些什麽樣的畫?有沒有舉辦過個人畫展?為何遷到京都來?……仿佛想一舉填補十幾年的空白似的,架場用懷念的口氣接二連三地問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我都按他所問,一一作了回答。


    “不過,是那個吧?繼承了那麽大的家業,俗話說的遺產稅什麽的,夠受的吧?”


    “是吧。”我一麵將煙灰磕在盛滿煙頭的煙灰缸裏,一麵說道,“好像是處理掉了各處的土地什麽的。”


    “好像是?是你自己的事吧?”


    “因為這方麵的事大體上都交給母親去處理了,我一直住在醫院裏嘛。連搬家的手續什麽的,也全部交給她辦了。”


    “那你媽媽還在工作?”


    “到這兒來以後已經……出租那洋房的房間,還有,各處還留著不少土地……”


    “嗯。——身體已經好了?”


    “還湊合。”


    “過去你也是經常不上學的。”


    架場一麵用大拇指咯咯咯地敲著桌子邊,一麵眯縫著小眼睛。我往上翻著眼珠,回看著他那茶色——較之茶色來更近乎褐色的眼珠,望著望著,我突然覺得後腦部有一種輕微的麻木感。


    ……風


    是種奇妙的感覺。仿佛從脖頸根部筆直到頭頂被麻酥酥地通了微弱電流似的感覺。


    ……紅色的天空


    這回眼前的現實開始晃動,忽地失去了輪廓……


    ……簇簇地開放……


    ……隨風飄動……


    ……黑色的、兩個……


    ……n


    ……n


    ……kun)!


    “……君?【注】飛龍君?”


    經架場一叫,視線的焦點才回到眼前。


    “怎麽了,呆呆的?煙灰掉啦!”


    “啊!——對不起。”


    我使勁地搖了一下頭,撣掉了弄髒了褲子的白灰。


    “不要緊吧?臉色好像很難看呀……”


    “不,沒關係,不要緊的。”


    “真的?”


    “嗯。”


    “那樣就好——哎呀,這麽晚了。”架場看了一眼掛在牆上的鍾,隨即將扔在桌上的煙裝進胸前口袋,慢吞吞地站起身來。


    “我還有個地方得去……啊,對了對了,這是名片。”他從錢票夾裏取出白色的名片,遞給了我,“多聯係呀,什麽時候都行,下午一般都在研究室。過幾天想去你那兒,行嗎?”


    “行呀,反正閑著。”我答道,也一起離開了席位。


    ========================================


    深夜——


    依然在那間屋子,依然在那片寂靜中。


    (……時機到了。)


    意識到後,表情上添加了微笑。


    笑了。


    他——飛龍想一的住所老早就知道了,而且覺針對他的我的意誌。


    無需著急。不要急於求成。首先要幹的事是


    笑了。


    輕微地,在喉嚨的深處。


    他還沒有察


    2


    與架場重逢四天後——9月24日的晨刊上又登著一條京都市內發生的孩子被殺的消息。


    案發現場還是在左京區,位於從銀閣寺稍往南去的名叫法然院的寺廟內,是23日下午參拜客偶爾發現丟棄在那草叢裏的屍體的。


    被害者是個名叫池田真壽美的六歲的女孩,是住在附近的一對高中教師夫婦的二女兒。聽說小孩從22日傍晚起就不見了蹤影,父母便報了警。


    這一回殺害方法也是扼殺。留在脖子上的手指的痕跡與上月殺害上寺滿誌的很相似,案發地也與上次沒有離開多少距離,所以警方似乎是采取這樣一個方針:認為很有可能是同一犯人實施的連續殺人,並將由此進行搜查。


    3


    突然從睡夢中醒來。


    (——又是?)


    對,是又是。又覺得有那種動靜。


    動靜——那是“聲音”呢,還是在充滿這座宅邸的黑暗裏傳來的尚未達到“聲音”程度的一點點空氣的流動?或者那連“流動”都不是?


    我獨自在黑夜中。


    這一周多的時間裏——今天是9月的最後一天——我多次感到那種動靜。


    動靜——什麽東西的動靜、誰的動靜。什麽東西、誰——一種讓人感到不是你自己的東西之存在的微妙感覺。它從與我住的相同的這座宅邸的什麽地方傳過來。


    剛才也是如此。


    從這座古老的宅邸、這片夜晚的寂靜的一處。


    “動靜”這一表達也許不確切。比如說,選擇“異物感”這類詞語覺得要貼切一些。


    也許是精神作用的緣故。事實上,過去我多次通過對自己這樣說而漠視了這種感覺。但隨著次數的增加,它漸漸變成了更有意識的行為,這也是事實。


    是精神作用的緣故。——不,不是?


    我邊伸手去拿枕畔的煙,邊坐起身來。我在被子上麵盤腿而坐,點燃打火機的火。“啪”地點亮的小小的火苗拂去了房間的黑暗。


    用做臥室的六張鋪席大小的房間。那是從正門筆直進來隔兩間房間的裏頭的一間日式房間。


    沒有打亮電燈,抽光了一支煙。邊抽邊在黑暗中側耳靜聽了一下,但沒有任何奇怪的“聲音”,隻有從連向廊簷的玻璃窗的那一頭傳來的在裏院鳴叫的秋蟲的聲音。


    母親睡的是與這兒離得很遠的、從正門看在左側裏頭的起居室。說不定她還沒有睡,也作為“動靜”感覺到了那聲音或是什麽東西吧。——假若如此,她也不會浮現出“異物感”這類詞語的,不是嗎?


    拿起手表,確認時間。


    臨近淩晨3點。


    我一直過著完全不受時間束縛的生活,但晚上睡得較早。l2點一過,一般都回臥室。母親休息的時間,大致是比這稍早一些。


    今晚躺到床上,也是和往常大致相同的時刻。而且感到“動靜”而醒來也準是此時這一段時間。抑或是這一緣故,近來早晨起得就晚了些。以前上午8點左右就醒來了,可最近往往要睡到將近10點。


    奇怪的動靜在我醒來後有意識地尋找它的一瞬間,嗖地離去了。過去的幾次也是如此。但我依然在黑暗的房間的正中坐了一會兒,激起全身的感覺,想感知潛伏在黑暗某處的那東西。


    不久,突然——


    什麽地方響起了“嗒”的一聲。


    是微弱的聲音。


    (果然……)


    我做了一個深呼吸,進一步側起了耳朵。


    嗒、嗒……


    又聽到了。是在背對


    廊簷坐著的我的左側——在通向廂房的走廊的方向。


    我輕輕站起身來,當即下決心去看一下。


    輕輕打開隔扇,悄悄來到漆黑的走廊上。左手摸著牆壁,邊注意著不使地板吱吱嘎嘎作響,邊慢慢地前進。


    拐過兩個牆角,進入連向洋房的直線部分。星光從窗戶射進來,藍藍地滲入黑暗中。那走廊上沒有任何人,也沒有任何東西。這麽說,剛才的聲音是……


    嗒……


    又響起了聲音。那聲音確實是從剛好正對麵的屋裏傳來的。


    右側沿著走廊並排著兩間儲藏室,在相當於兩間屋子的分界線的部分有一扇隔開走廊的隔扇門,它現在正關閉著。


    我慢慢地在藍色的黑暗中前進著。


    到達隔扇門的前麵。我屏著呼吸,將手搭在上麵。


    在我打開隔扇門的同時響起了“嘎”的一聲。頂頭的隔開正房和廂房的門半開半關著。門的那一頭——洋房的走廊上開著電燈。背著光,在門的這一頭低一級的樓梯口兒,有個兩手撐在地板上趴著的人影。


    對方非常吃驚似的,其實我也一樣。


    “啊……對、對、對不起……”因為背著光,所以未能識別趴在地板上抬頭望著這邊的對方的臉。


    “究竟……”


    “對、對不起。”我一開口,對方立即一麵用非常清脆的聲音邊道歉邊站了起來。我摸著走廊上的牆壁,打開了電燈的開關。是一個穿著淺駝色運動服的年輕男子——原來是住在綠影莊的[1-c]研究生倉穀誠。


    “為什麽你現在在這種地方……”


    “對不起。”


    他個子不高,但肩膀要比我寬得多。平素雖悶在研究室裏,但他體格還是很健壯的。他一麵來回撓著看上去色澤挺柔軟的稀少的頭發,一麵不好意思似的聾拉著腦袋,說道:“對不起,那個……koyitiro逃掉了……”


    “koyttiro?”


    “啊,那是老鼠的名字。”


    “老鼠?”我不禁啞然。


    “我把實驗用的倉鼠拿了回來,在房間裏飼養著,那家夥剛才逃走了……”


    “那你是在找老鼠嘍?”


    “是的。飼養倉鼠的事,跟房東,你媽媽也說好了。”


    這麽說,倒也覺得母親像是說過這樣的事:“但為什麽把那兒的門打開了?”我問道。


    “原先就開著一點的,所以心想可能逃到了這邊……”所說的那扇門,從我們搬到這兒來時起鎖就壞了。據水尻夫人說,打父親還活著的時候起,就已經壞了好幾年放置在那裏了。據說父親說:沒有必要特意去修理。


    我對母親說:“那樣不好提防,還是修理一下的好。”但她竟悠然自得地說了聲“過幾天吧”,就撂在那裏不管了。


    “盡管如此,這樣深更半夜裏嘎吱嘎吱地發出聲音可不行呀!”我不合身份地用嚴厲的口吻說道。倉穀聾拉著腦袋,非常恭敬地賠禮說:“驚動您了,真對不起。”說著便退到門的那邊去了。


    逃跑的老鼠打算怎麽處置呢?我邊思索著這樣的事邊往前走去,親自關上了門。


    4


    對房間的環境亂挑剔的難以伺候的小說家。跟擦肩而過的對方打招呼占卜當天運氣的盲人按摩師。深夜追趕老鼠的大學研究生——淨是一些古怪的人!我邊這樣想邊沿走廊返了回來。


    又是“動靜”啦,又是“異物感”啦,一本正經地考慮來考慮去的,結果真相卻是這麽一件簡單的事!就是說,過去幾次感到的動靜,也許也和今晚一樣,隻是耳朵撿拾了公寓的哪個房客來回走動的聲音而已。


    在舒了一口氣的同時,不知為什麽總感到有些沮喪。總而言之,那扇門的鎖似乎早點修理為好。還是要把剛才的事告訴母親,請她明天馬上叫修理匠來。


    剛要回臥室去,可我突然不放心起來,便決定瞧一瞧作為畫室的堆房。


    在短短的左右甬道的盡頭,那座偶人的灰白的影子迎接了我。已經不必為那奇形怪狀的偶人感到吃驚了,但好像還是不能完全消除對站在家中各處的“她們”的抵觸情緒。聽說是父親製作的這些人體模型,除了堆房裏的以外,總共有六個放置在正房和廂房的各處。正房裏有三個,廂房裏有三個,並且每個都呈現出缺少身體某一部分的不完整的形態。


    現在,在眼前的“她”沒有頭;正房門廳的偶人沒有右臂;在廂房的二樓上,大廳的前麵和裏頭的走廊上有兩個:前者沒有左臂,後者沒有左腿;在洋房一樓的走廊上遇到的,沒有從腹部至肩部的部分,但通過十字形的木棒連接著雙臂和頭;正房的另一個用做母親臥室的起居室的廊簷下的偶人,沒有除了左腿以外的下半身,腰和右腿部分也安裝著木棒,支撐著上半身和左腿。


    那是我讀了父親遺留在書架上的文件後知道的,人體模型一般由可以拆卸的五個部件構成,這五個是:“頭”、“上軀體”、“下軀體”、“右臂”、“左臂”。


    從腰以下包括腿部統稱“下軀體”,其中一邊的腿是可以分開的。聽說這是因為不這樣就很難替“她”穿上褲子。就是說,如果把這“一條腿”也算在裏麵,人體模型的部件總共為六件。


    六個身體部件中缺一個的偶人有六個,且除了沒有頭部的那個以外,其餘五個偶人說來都沒有“臉”。


    “她們”是父親祈望死去的實和子“複活”而製作的。即使這樣考慮,可為什麽父親特意以不完整的形體把這些偶人配置在宅邸的各處呢?又為何留下遺言說不準動它們呢?


    父親或許被某種妄想纏住了。年老、孤獨、對亡妻的思念——這期間,他終於(如近鄰所談論的)瘋了……


    別去想了!


    這事不去過分地考慮,不想考慮。


    打開了堆房的門。


    打開電燈,環視裏麵。


    在那裏的偶人們都集中在右前方的一角,蓋著白布。無論怎麽說,讓它們原樣倒在屋子的各個地方,在感情上我總有一些抵觸。


    大屋子的中央,立著剛畫的油畫、畫架、圓凳子和亂七八糟地放著正在使用的畫具的藤櫃。正麵的裏頭,大的木桌和椅子、鑲有玻璃的高高的書架、音響設備……


    朝左側的裏頭——平常用來讀書的搖椅方向望去,我不由得咽下了快破喉而出的叫喊聲——那裏有一個不該有的東西。


    那是個偶人。應該挪在屋子一角的一個人體模型坐在那椅子上。


    (怎麽會有那種……)


    椅背的那一側露出了肩、脖子和後腦勺。確實是人體模型的無機的白色皮膚。


    我一麵戰戰兢兢地環顧著周圍,一麵靠近了搖椅。是個沒有雙臂的偶人。通過卸下上軀體和下軀體的接合部分,重疊成彎腰的形狀,使它坐在了椅子上。而且——


    我又一次不得不吞下了聲音。


    ——偶人渾身是血。


    原來從喉嚨到鼓起的胸部,沒有臉的“她”的上半身胡抹亂塗著似血的濃濃的紅顏料。


    ============================================


    笑了。


    輕微地,在喉嚨的深處。


    (應該害怕。)


    嘴角微微吊起。


    (應該非常害怕。)


    不能急於求成。先讓他恐怖,步步緊逼,而後……


    第四章 十月


    1


    堆房的偶人那件事該不該跟母親說,我很是拿不定主意,但結果還是決定不說,因為我有我的想法:不能讓母親操多餘的心。


    搬到這個家來已經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綾辻行人館係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綾辻行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綾辻行人並收藏綾辻行人館係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