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書上讀到一段話(好象是崔永元先生寫的),說少時候最怕的事情,其中有一件就是:最怕有美帝和蘇修的特務藏在自己的床底下,不僅莞爾,看來真是同齡之人,感受都沒有什麽兩樣。朱枸先生小時候不單怕特務,還有一樣最怕的,那就是鬼。在黑夜裏,覺得不但床底下有鬼,看起來到處都是鬼。
少時候幾乎沒有什麽娛樂,除了跟生產隊的孩子玩玩捉迷藏和玩打仗外。當時的小孩子多,一個生產隊起碼有幾十個,於是我們就一個生產隊的跟另一個生產隊的比賽起來,就是當地著名的遊戲“點砰砰”——以一間屋子為界,兩邊的人員相當,一一站好,不用裁判,“一二三”過後,大家或躲或進攻,悉聽尊便。但是,一旦被對方發現,對方喊“砰寶釗老四”——寶釗老四就是我,這是特定的稱呼,不是“寶榮老四”或者“寶光老四”,於是我得“死”了,訕訕地到旁邊等候,我也絕不會賴賬,不願“死”,就像現在的公務員一樣,死了好多人,還好意思“喪事喜辦”。還有就是在夏收和秋收以後,把稻田的禾苗根拔出來打仗,那是一個很驚險、刺激的遊戲,一旦被砸中,身體髒了不說,還疼痛難忍,不過非常有趣。你想象,在曠野中,在半濕的稻田了,幾十個孩子呼嘯著你追我趕,是何等壯觀的場麵?但是,現在的農村孩子都被鎖在電視機旁,收割後的田野,像死了一樣寂靜。
晚上的唯一娛樂就是聽老人“講古”了。那時候,幾乎每個村都有一兩個出口成章,一肚子故事的老人,一講就是半夜。幾十個大人小孩都聚集在他的周圍,十分熱鬧。但是現在這樣的老人,這樣的場麵已經沒有了。那時候講的故事都忘記了,記得的全部都是鬼故事,聽著聽著,毛骨悚然,連走開一步到樹根底下撒泡尿都不敢了。那時候最令人難忘的是一個彈棉被的,他走村串戶,是個老江湖了。如果他沒有一肚子故事,一個人幹活是非常寂寞的,所以,他的故事特別地多,特別地嚇人,並且說起有跟有據,點名道姓,比如說:白碟大隊的潘老五的父親,在什麽時候在那裏遇到了一個女鬼,讓人覺得像真的一樣,聽了脊背發涼,但又不願不聽。
有一段時間,村裏還流行“請碟仙”,我們叫做請“簸箕神”。用新鮮的竹子編織成簸箕,,前端插上一根竹片,然後在桌子上敷一塊幹淨的布上,再在布上敷上一層木薯粉,然後,大家用柚子葉泡過的水洗手,端站在桌子的前麵,由一個老人口念咒語,然後雙手捧著簸箕,讓那竹片在木薯粉上滑動,根據人們的提問,在上麵寫成字。有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神居然通過書寫,讓我捧那簸箕,然後大家在問:歐玉池未來的老婆姓什麽的?是那個方位的人?歐玉坤要幾歲才能娶老婆?等等。我清楚地記得,那簸箕真的就在我手中動了起來,七拐八拐地寫成好多的字,讓我十分的震驚。當然,我也問了,我問:大神你看看我能不能考上大學?但寫了什麽,我卻是記不得了。後來,有政府人員出來辟謠,說,簸箕之所以會動,其實是拿簸箕的人的心理作用,使手發抖,所以就動了。
聽了太多的神鬼故事,就覺得這個世界真的是很神奇,很神秘,就開始想象這個世界的真實模樣。我記得我的思考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我開始從各種渠道尋找答案。我六歲開始讀書,是自己強烈要求去的。到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就把哥哥姐姐們留下來的書全部看了一遍,盡管很多字還是不認得。還有四本書是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一本是連環畫《我的大學》,高爾基跟一幫工人在做麵包,在揉著一條條像豬腸子的麵粉條——那時候我們還不知道什麽叫麵包,從沒見過,也從沒聽過。還有兩個詞一直不明白,直到初中以後,那就是“罷工”和“公共汽車”,“罷工”我一直念作“擺工”,我實在想不出“擺工”是怎麽樣的,“公共汽車”也是我到了初中才認識到。另一本就是《林海雪原》,厚厚的一本書,我連看了幾天,全部看完了,看後非常新奇和震驚,盡管不是很懂,其中幾句話就永遠地印入腦海了,一是“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一是“臉紅什麽?”、“精神煥發。”“怎麽又黃了?”“防凍塗的臘。”還有,那個“屯”是什麽意思,我一直弄了好多年才明白,那是“村”,就是生產隊的意思。再有一本就是《獵神》,是一本小說集,裏麵的很多故事都忘記了,但有一個情節至今難忘,說一個老獵人發燒了,一個醫生給他幾顆退燒藥,他就放在枕頭邊,希望它會使自己退燒,我不知道這書是誰寫的,他一直備受我的崇拜。第四本就是《******選集》第五卷,裏麵有一篇關於“第三世界大戰”的文章,讓我們非常激動和恐慌,一幫小朋友一直議論著,第三次世界大戰會什麽時候爆發,美國佬什麽時候會打到我們這個地方,如果打到了,我們躲去哪裏?是十五衝(地名)、還是夜鬼衝(地名)。
於是,為了防禦第三次世界大戰,我們開始在村子的周圍大挖防空洞,幾乎到了狂熱的地步。那時候,村子周圍起碼有幾百個大小、深淺不一的防空洞,最深的有十幾米,裏麵高達兩米,是幾個讀初中的大孩子帶著人挖的。我記得我自己就帶弟弟挖了三個,其中一個就在我家房子的背後,深達三四米。有一段時間,我們簡直是如癡如醉,沉迷其中,甚至不惜逃課,為此挨了父親的不少棍打。
但是,對於我們來說,沒有比放電影更高興的事了,那簡直是盛大節日。電影多是在學校操場放的,當天晚上,我們放學後,早早做了晚飯,然後馬上來到學校,守在教室門口,等著老師開門——我們要搶教室裏麵的凳子啊!搶到的,歡天喜地,搶不到的,一臉沮喪,隻好坐地上了。入夜時分,在四周的山路上,來看電影的人打著火把跚跚而來,宛如一條條長龍,要多壯觀有多壯觀。然後,我們還要去看發動發電機,這神奇的東西讓我們目瞪口呆,它居然能發電來放電影!我對它充滿好感,直到今天,我隻要一聞到汽油味(純汽油味,非燃燒後的汽油味),就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那時候最喜歡看的是戰鬥片,如果一看到片頭直放光芒的五角星(八一電影製片廠),那肯定是戰鬥片,我們看的就是熱鬧,反正我們也聽不懂說的是什麽(在高中之前,我們都沒學過普通話),不過有一句話是聽得懂的,那就是《南征北戰》敵人軍官說的那句:堅持最後五分鍾!我們一直學著,講得很順口,那是我最早講和聽得懂的普通話,第二句普通話也是從電影學來的,《決裂》裏麵的打鐵匠江大年,去讀大學時,一個教授在講台上講:馬尾巴的功能,於是我們又學會了“馬尾巴的功能”。那時候看電影還鬧笑話,有個小孩子,看見電影裏打了那麽多子彈,子彈殼直飛,所以,一等電影散場,就纏著母親到銀幕底下找子彈殼——哪裏會找得到?可是那婦女也不懂,說,有條卵毛,我們來遲了,都被人撿光了!後來就形成一個歇後語,叫“老林撿子彈殼——有條卵毛”,在我們村一直說到今天。這個典故在我的長篇小說《西河簡史》裏提到,我覺得很有意思的。當然電影有時侯不在學校放,而在大隊或者別的大隊放,於是一些大點的小孩還是成群結隊去的,不過我沒得去,也是很熱鬧的,很多年輕人就在看電影的路上修成愛情正果,那是題外話了。
電影給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外界的大門,什麽汽車、電話、大樓在我們的眼裏充滿的神奇,山外的世界開始令我們向往。不過除了治病的一次,我8歲前都沒有到過大隊以外的地方,那時候到一次大隊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去那裏要走一個多小時,要路過一張大水庫,傳說那裏有鬼,所以不是誰都敢去的。要去公社,那就要等趕集,路途很遠,要走路將近3小時。所以一般是早上出發,到了那裏忙完事又要回來了,時間很緊,一般大人是不會帶小孩子去的,嫌他走得慢。於是,我們這幫小孩子就隻能盼望著去趕集的家長回來——我們叫做等“趁圩佬”,因為他們回來大都買了東西回來,有時候是甘蔗,有時候是玉米,有時候是糖果,都讓人興奮不已。我父親當時在信用社代管我們大隊的帳戶,每個圩期必去的,但他極少帶我們兄妹去,因為他沒有時間陪我們逛街,怕丟了我們。有一次他帶我七姐去,果真就丟了,在街上直哭,人們紛紛問她父親叫什麽名字,七姐說:叫三叔——我們叫父親都叫三叔。再問叫什麽名字,她依舊說:叫三叔,惹得人家大笑,並在我們生產隊傳為笑話。再大一點的時候,他也不給,後來他見我磨得急了,就說,你不去,我給你買小人書回來。我那止是高興,簡直是狂喜了!後來這幾成規矩,隻要他趕集,我就鬧,我一鬧,他就幫我買一本書,我記得,他買的第一本小人書叫做《魚島怒潮》,第二本就是《飛鷹崖》,一年後,我已經有了整整一箱的圖書,我的文學啟蒙應該就是那時候開始的——我非常感激父親,在那個年代,他不到10元工資,但買一個月竟然幫我買4到5本書,價值1到2塊錢。現在我領1000元工資,但我是舍不得每個月拿100—200元給我女兒買書的。
我以前一直認為自己是個苦孩子,沒有快樂的童年,特別是跟城裏的孩子相比後,直覺得自己出生在農村簡直是不幸。後來我將我的這些經曆講給他們聽的時候,他們麵露驚訝,充滿羨慕:原來你們的童年過得那麽有趣啊?相比之下,我們真是白活了。所以,在以後,隻要自己遇到什麽不如意的事,就回過頭來看看,尋找一些可以感動自己的快樂,使自己有勇氣繼續前行。其實,人的一生,盡管他是多麽多苦難,隻要你善於發現,還是可以發現其中也藏有很多的快樂的。就像我充滿寒冷、饑餓和死亡的童年,同樣有難以忘懷的快樂。
少時候幾乎沒有什麽娛樂,除了跟生產隊的孩子玩玩捉迷藏和玩打仗外。當時的小孩子多,一個生產隊起碼有幾十個,於是我們就一個生產隊的跟另一個生產隊的比賽起來,就是當地著名的遊戲“點砰砰”——以一間屋子為界,兩邊的人員相當,一一站好,不用裁判,“一二三”過後,大家或躲或進攻,悉聽尊便。但是,一旦被對方發現,對方喊“砰寶釗老四”——寶釗老四就是我,這是特定的稱呼,不是“寶榮老四”或者“寶光老四”,於是我得“死”了,訕訕地到旁邊等候,我也絕不會賴賬,不願“死”,就像現在的公務員一樣,死了好多人,還好意思“喪事喜辦”。還有就是在夏收和秋收以後,把稻田的禾苗根拔出來打仗,那是一個很驚險、刺激的遊戲,一旦被砸中,身體髒了不說,還疼痛難忍,不過非常有趣。你想象,在曠野中,在半濕的稻田了,幾十個孩子呼嘯著你追我趕,是何等壯觀的場麵?但是,現在的農村孩子都被鎖在電視機旁,收割後的田野,像死了一樣寂靜。
晚上的唯一娛樂就是聽老人“講古”了。那時候,幾乎每個村都有一兩個出口成章,一肚子故事的老人,一講就是半夜。幾十個大人小孩都聚集在他的周圍,十分熱鬧。但是現在這樣的老人,這樣的場麵已經沒有了。那時候講的故事都忘記了,記得的全部都是鬼故事,聽著聽著,毛骨悚然,連走開一步到樹根底下撒泡尿都不敢了。那時候最令人難忘的是一個彈棉被的,他走村串戶,是個老江湖了。如果他沒有一肚子故事,一個人幹活是非常寂寞的,所以,他的故事特別地多,特別地嚇人,並且說起有跟有據,點名道姓,比如說:白碟大隊的潘老五的父親,在什麽時候在那裏遇到了一個女鬼,讓人覺得像真的一樣,聽了脊背發涼,但又不願不聽。
有一段時間,村裏還流行“請碟仙”,我們叫做請“簸箕神”。用新鮮的竹子編織成簸箕,,前端插上一根竹片,然後在桌子上敷一塊幹淨的布上,再在布上敷上一層木薯粉,然後,大家用柚子葉泡過的水洗手,端站在桌子的前麵,由一個老人口念咒語,然後雙手捧著簸箕,讓那竹片在木薯粉上滑動,根據人們的提問,在上麵寫成字。有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神居然通過書寫,讓我捧那簸箕,然後大家在問:歐玉池未來的老婆姓什麽的?是那個方位的人?歐玉坤要幾歲才能娶老婆?等等。我清楚地記得,那簸箕真的就在我手中動了起來,七拐八拐地寫成好多的字,讓我十分的震驚。當然,我也問了,我問:大神你看看我能不能考上大學?但寫了什麽,我卻是記不得了。後來,有政府人員出來辟謠,說,簸箕之所以會動,其實是拿簸箕的人的心理作用,使手發抖,所以就動了。
聽了太多的神鬼故事,就覺得這個世界真的是很神奇,很神秘,就開始想象這個世界的真實模樣。我記得我的思考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我開始從各種渠道尋找答案。我六歲開始讀書,是自己強烈要求去的。到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就把哥哥姐姐們留下來的書全部看了一遍,盡管很多字還是不認得。還有四本書是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一本是連環畫《我的大學》,高爾基跟一幫工人在做麵包,在揉著一條條像豬腸子的麵粉條——那時候我們還不知道什麽叫麵包,從沒見過,也從沒聽過。還有兩個詞一直不明白,直到初中以後,那就是“罷工”和“公共汽車”,“罷工”我一直念作“擺工”,我實在想不出“擺工”是怎麽樣的,“公共汽車”也是我到了初中才認識到。另一本就是《林海雪原》,厚厚的一本書,我連看了幾天,全部看完了,看後非常新奇和震驚,盡管不是很懂,其中幾句話就永遠地印入腦海了,一是“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一是“臉紅什麽?”、“精神煥發。”“怎麽又黃了?”“防凍塗的臘。”還有,那個“屯”是什麽意思,我一直弄了好多年才明白,那是“村”,就是生產隊的意思。再有一本就是《獵神》,是一本小說集,裏麵的很多故事都忘記了,但有一個情節至今難忘,說一個老獵人發燒了,一個醫生給他幾顆退燒藥,他就放在枕頭邊,希望它會使自己退燒,我不知道這書是誰寫的,他一直備受我的崇拜。第四本就是《******選集》第五卷,裏麵有一篇關於“第三世界大戰”的文章,讓我們非常激動和恐慌,一幫小朋友一直議論著,第三次世界大戰會什麽時候爆發,美國佬什麽時候會打到我們這個地方,如果打到了,我們躲去哪裏?是十五衝(地名)、還是夜鬼衝(地名)。
於是,為了防禦第三次世界大戰,我們開始在村子的周圍大挖防空洞,幾乎到了狂熱的地步。那時候,村子周圍起碼有幾百個大小、深淺不一的防空洞,最深的有十幾米,裏麵高達兩米,是幾個讀初中的大孩子帶著人挖的。我記得我自己就帶弟弟挖了三個,其中一個就在我家房子的背後,深達三四米。有一段時間,我們簡直是如癡如醉,沉迷其中,甚至不惜逃課,為此挨了父親的不少棍打。
但是,對於我們來說,沒有比放電影更高興的事了,那簡直是盛大節日。電影多是在學校操場放的,當天晚上,我們放學後,早早做了晚飯,然後馬上來到學校,守在教室門口,等著老師開門——我們要搶教室裏麵的凳子啊!搶到的,歡天喜地,搶不到的,一臉沮喪,隻好坐地上了。入夜時分,在四周的山路上,來看電影的人打著火把跚跚而來,宛如一條條長龍,要多壯觀有多壯觀。然後,我們還要去看發動發電機,這神奇的東西讓我們目瞪口呆,它居然能發電來放電影!我對它充滿好感,直到今天,我隻要一聞到汽油味(純汽油味,非燃燒後的汽油味),就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那時候最喜歡看的是戰鬥片,如果一看到片頭直放光芒的五角星(八一電影製片廠),那肯定是戰鬥片,我們看的就是熱鬧,反正我們也聽不懂說的是什麽(在高中之前,我們都沒學過普通話),不過有一句話是聽得懂的,那就是《南征北戰》敵人軍官說的那句:堅持最後五分鍾!我們一直學著,講得很順口,那是我最早講和聽得懂的普通話,第二句普通話也是從電影學來的,《決裂》裏麵的打鐵匠江大年,去讀大學時,一個教授在講台上講:馬尾巴的功能,於是我們又學會了“馬尾巴的功能”。那時候看電影還鬧笑話,有個小孩子,看見電影裏打了那麽多子彈,子彈殼直飛,所以,一等電影散場,就纏著母親到銀幕底下找子彈殼——哪裏會找得到?可是那婦女也不懂,說,有條卵毛,我們來遲了,都被人撿光了!後來就形成一個歇後語,叫“老林撿子彈殼——有條卵毛”,在我們村一直說到今天。這個典故在我的長篇小說《西河簡史》裏提到,我覺得很有意思的。當然電影有時侯不在學校放,而在大隊或者別的大隊放,於是一些大點的小孩還是成群結隊去的,不過我沒得去,也是很熱鬧的,很多年輕人就在看電影的路上修成愛情正果,那是題外話了。
電影給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外界的大門,什麽汽車、電話、大樓在我們的眼裏充滿的神奇,山外的世界開始令我們向往。不過除了治病的一次,我8歲前都沒有到過大隊以外的地方,那時候到一次大隊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去那裏要走一個多小時,要路過一張大水庫,傳說那裏有鬼,所以不是誰都敢去的。要去公社,那就要等趕集,路途很遠,要走路將近3小時。所以一般是早上出發,到了那裏忙完事又要回來了,時間很緊,一般大人是不會帶小孩子去的,嫌他走得慢。於是,我們這幫小孩子就隻能盼望著去趕集的家長回來——我們叫做等“趁圩佬”,因為他們回來大都買了東西回來,有時候是甘蔗,有時候是玉米,有時候是糖果,都讓人興奮不已。我父親當時在信用社代管我們大隊的帳戶,每個圩期必去的,但他極少帶我們兄妹去,因為他沒有時間陪我們逛街,怕丟了我們。有一次他帶我七姐去,果真就丟了,在街上直哭,人們紛紛問她父親叫什麽名字,七姐說:叫三叔——我們叫父親都叫三叔。再問叫什麽名字,她依舊說:叫三叔,惹得人家大笑,並在我們生產隊傳為笑話。再大一點的時候,他也不給,後來他見我磨得急了,就說,你不去,我給你買小人書回來。我那止是高興,簡直是狂喜了!後來這幾成規矩,隻要他趕集,我就鬧,我一鬧,他就幫我買一本書,我記得,他買的第一本小人書叫做《魚島怒潮》,第二本就是《飛鷹崖》,一年後,我已經有了整整一箱的圖書,我的文學啟蒙應該就是那時候開始的——我非常感激父親,在那個年代,他不到10元工資,但買一個月竟然幫我買4到5本書,價值1到2塊錢。現在我領1000元工資,但我是舍不得每個月拿100—200元給我女兒買書的。
我以前一直認為自己是個苦孩子,沒有快樂的童年,特別是跟城裏的孩子相比後,直覺得自己出生在農村簡直是不幸。後來我將我的這些經曆講給他們聽的時候,他們麵露驚訝,充滿羨慕:原來你們的童年過得那麽有趣啊?相比之下,我們真是白活了。所以,在以後,隻要自己遇到什麽不如意的事,就回過頭來看看,尋找一些可以感動自己的快樂,使自己有勇氣繼續前行。其實,人的一生,盡管他是多麽多苦難,隻要你善於發現,還是可以發現其中也藏有很多的快樂的。就像我充滿寒冷、饑餓和死亡的童年,同樣有難以忘懷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