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有朋友打電話來詢問:朱枸先生在忙什麽啊?我當時正半躺在床上,讀一本艱澀無比的“文學名著”,於是隨口說:不幹啥,在看書呢。那邊的朋友半信半疑,他原料定像朱枸先生這樣的社會名流、知名士紳,在周末能沒有人請去“放鬆放鬆”乎?於是說:聽起來你那邊好靜哦,那麽保密,我不會跟你去的啦!
其實,像朱枸先生一樣的窮人,消磨業餘時間的最好方式就是讀書。當有錢人都去高爾夫球場、夜總會、餐館,跟情人約會的時候,你肯定倍感鬱悶,你肯定想找點什麽事來打發一下無聊的時間。這時候,你總不能像一條狗一樣在燈紅酒綠的街邊徘徊吧?你總不能把口袋裏可憐的幾塊錢扔到路邊的啤酒攤吧?你總不能跟你的妻子兒女搶電視,看那些漫長如夜的肥皂劇吧?這個時候,那你應該讀書了。
“全國國民閱讀與購買傾向抽樣調查”發現,幾年來我國國民的讀書率持續走低,以識字者總體樣本計算,2011年比2005年下降了11.7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下降了10.8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下降了12.6個百分點,而這種走低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時間”。讀書都沒時間,在很多人看來是不正常的,宋人黃庭堅就說:三日不讀書,便覺得麵目可憎。我想。黃先生可能也是窮人,要是是富人,隻會說“三日不喝酒就嘴裏淡出個鳥來”、“三日不去就要憋出病來”,等等。
說說讀書的好。不說“書中自有顏如玉”,也不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更別想著古人描述過讀書治學的三種境界,什麽“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什麽“衣裳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什麽“眾人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是學者們的事。我隻是把他當成一種消磨時間的方式而已。那些讀書尋找真理、讀書受到啟發、讀書陶冶情操等等,全都是扯****談。如果你在讀一本書前,就準備通過它,而使自己的思想更加進步、道德如何高尚、行為如何有理性,你一定會失望無比(有些書確實也會改變人的,不信你叫個小青年每天都讀成人書刊,看春宮圖看看)。
現在市麵上出版了大量的勵誌、管理方麵的圖書,叫人怎麽發奮,教人怎麽當老板、怎麽當員工,什麽《走出逆境的36招》,什麽《怎樣當個好老板》,什麽《怎樣當個好員工》之類的,多如牛毛。這些書真是荒謬!就好像市麵上琳琅滿目的彩票書一樣,什麽《足彩攻略》,什麽《彩票寶典》,什麽《把500萬捧回家》等等,如果有用還用說給你聽?全都是出版商拿來糊弄讀者的東西。
那到底該讀些什麽樣的書呢?就朱枸先生而言,幾乎上什麽書都看,但什麽時候讀什麽樣的書還是很有講究的。周作人先生說,讀廢名的小說,就不應該在喧鬧的農貿市場,也不應該在圖書館讀,更不應該在書房裏讀,而是在樹蔭下讀。那種田園情調再加上莊禪韻味就呈現出來,那種清涼而又玄妙的境界,就會慢慢地濡染你的心頭。類似的說法就是,讀汪國真的詩歌或者瓊瑤的小說,要在旅行期間,在火車車廂或者飛機上。原因很簡單,我們希望獲得一種意外的豔遇,過一把爛漫的癮。
認真好學、超級勤奮的朱枸先生,房間到處都是書,無論是在吃飯、如廁還是睡前,都手不釋卷。吃飯的時候,讀點小散文啦,那沒得說,反正不讓看著惡心就是了,我總不能一邊夾菜,一邊看《痔瘡護理手冊》吧?而如廁,那就要找一些精短文章,比如笑話、小故事啦,總不會就在廁所內翻閱《菜譜插圖大全》之類的書吧(據說德國人把小說和詩歌印刷在了手紙上,供如廁的人閱讀,這些內容有德國文學天才海因裏希·海涅和克裏斯·蒂安·莫根施特恩的詩歌,大受歡迎)。睡前呢,那就要看一些有利於睡眠的書籍了,在朱枸先生的經驗中,有兩本書是睡前閱讀的首選:一是馬爾加斯的《百年孤獨》,一是斯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當然還有許多,比如現下的小說和圖書,你要注意了,越是評論家說得越好的、美女作家寫的小說越有奇效。
書讀多了,絕大多數人雖然不會受到某本書、某篇文章、某句話的啟發,憤然而起,成為像朱枸先生一樣的知名士紳。初中時,語文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古時代,有人犯事了,被判死刑,因為判決書說他“用斧傷人”。他的家人就去與縣官說情,縣官就收了好處,大筆一揮,於是判決書就變成了“甩斧傷人”,由原來的“故意殺人罪”變成了“過失殺人罪”,真是“一字值千金”,令我記憶猶新。但有一個你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自己讀成書呆子了。書上的一則笑話:有個老秀才上街買柴,看見擔柴的人過來了,忙招手:荷薪者,過來,過來。擔柴的人聽見,過來了。秀才看了看,問:價幾何?賣柴的聽見“價”字,報了價格。秀才說:柴濕水多,請損之,請損之(錢少一點)。秀才聽不懂,挑柴而去。秀才急得“哇哇”直叫。讀書不當還會危及生命,1997年8月1日法製文摘中一篇文章說,湖北省破了一個8年前的綁架案,破案的線索是那張綁架者寫的紙條,上寫著:過橋,順牆腳,向右,見一亭,亭邊一倒凳,其下有信。如此流暢的文字,嚴密的思維,警察斷定這人有文化,於是鎖定一間大學,逐一排查,把一名教師揪了出來。
讀書能夠讓我們消磨很多無聊的時光,不用我再說了。讀書還能帶來好多的快樂,金庸先生在浙大的一次演講中說,“隻要有書讀,做人就快樂。”朱枸先生深有體會,你試想想看,朱枸先生一回到家,就一頭躺在沙發或者床上,捧起書來,時而在書上劃上幾行,時而掩卷沉思,這時候,朱枸夫人能影響朱枸先生為了出人頭地而發奮讀書乎?於是做飯由她包了,做菜也是她包了。及至吃完飯,朱枸先生將碗一頓,又拿起書籍,開始浸淫其中,於是連碗也不用洗,很有可能朱枸夫人還沏上一壺上好的“碧螺春”,叫朱枸先生享用,那真是快樂極了。
其實,像朱枸先生一樣的窮人,消磨業餘時間的最好方式就是讀書。當有錢人都去高爾夫球場、夜總會、餐館,跟情人約會的時候,你肯定倍感鬱悶,你肯定想找點什麽事來打發一下無聊的時間。這時候,你總不能像一條狗一樣在燈紅酒綠的街邊徘徊吧?你總不能把口袋裏可憐的幾塊錢扔到路邊的啤酒攤吧?你總不能跟你的妻子兒女搶電視,看那些漫長如夜的肥皂劇吧?這個時候,那你應該讀書了。
“全國國民閱讀與購買傾向抽樣調查”發現,幾年來我國國民的讀書率持續走低,以識字者總體樣本計算,2011年比2005年下降了11.7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下降了10.8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下降了12.6個百分點,而這種走低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時間”。讀書都沒時間,在很多人看來是不正常的,宋人黃庭堅就說:三日不讀書,便覺得麵目可憎。我想。黃先生可能也是窮人,要是是富人,隻會說“三日不喝酒就嘴裏淡出個鳥來”、“三日不去就要憋出病來”,等等。
說說讀書的好。不說“書中自有顏如玉”,也不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更別想著古人描述過讀書治學的三種境界,什麽“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什麽“衣裳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什麽“眾人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是學者們的事。我隻是把他當成一種消磨時間的方式而已。那些讀書尋找真理、讀書受到啟發、讀書陶冶情操等等,全都是扯****談。如果你在讀一本書前,就準備通過它,而使自己的思想更加進步、道德如何高尚、行為如何有理性,你一定會失望無比(有些書確實也會改變人的,不信你叫個小青年每天都讀成人書刊,看春宮圖看看)。
現在市麵上出版了大量的勵誌、管理方麵的圖書,叫人怎麽發奮,教人怎麽當老板、怎麽當員工,什麽《走出逆境的36招》,什麽《怎樣當個好老板》,什麽《怎樣當個好員工》之類的,多如牛毛。這些書真是荒謬!就好像市麵上琳琅滿目的彩票書一樣,什麽《足彩攻略》,什麽《彩票寶典》,什麽《把500萬捧回家》等等,如果有用還用說給你聽?全都是出版商拿來糊弄讀者的東西。
那到底該讀些什麽樣的書呢?就朱枸先生而言,幾乎上什麽書都看,但什麽時候讀什麽樣的書還是很有講究的。周作人先生說,讀廢名的小說,就不應該在喧鬧的農貿市場,也不應該在圖書館讀,更不應該在書房裏讀,而是在樹蔭下讀。那種田園情調再加上莊禪韻味就呈現出來,那種清涼而又玄妙的境界,就會慢慢地濡染你的心頭。類似的說法就是,讀汪國真的詩歌或者瓊瑤的小說,要在旅行期間,在火車車廂或者飛機上。原因很簡單,我們希望獲得一種意外的豔遇,過一把爛漫的癮。
認真好學、超級勤奮的朱枸先生,房間到處都是書,無論是在吃飯、如廁還是睡前,都手不釋卷。吃飯的時候,讀點小散文啦,那沒得說,反正不讓看著惡心就是了,我總不能一邊夾菜,一邊看《痔瘡護理手冊》吧?而如廁,那就要找一些精短文章,比如笑話、小故事啦,總不會就在廁所內翻閱《菜譜插圖大全》之類的書吧(據說德國人把小說和詩歌印刷在了手紙上,供如廁的人閱讀,這些內容有德國文學天才海因裏希·海涅和克裏斯·蒂安·莫根施特恩的詩歌,大受歡迎)。睡前呢,那就要看一些有利於睡眠的書籍了,在朱枸先生的經驗中,有兩本書是睡前閱讀的首選:一是馬爾加斯的《百年孤獨》,一是斯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當然還有許多,比如現下的小說和圖書,你要注意了,越是評論家說得越好的、美女作家寫的小說越有奇效。
書讀多了,絕大多數人雖然不會受到某本書、某篇文章、某句話的啟發,憤然而起,成為像朱枸先生一樣的知名士紳。初中時,語文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古時代,有人犯事了,被判死刑,因為判決書說他“用斧傷人”。他的家人就去與縣官說情,縣官就收了好處,大筆一揮,於是判決書就變成了“甩斧傷人”,由原來的“故意殺人罪”變成了“過失殺人罪”,真是“一字值千金”,令我記憶猶新。但有一個你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自己讀成書呆子了。書上的一則笑話:有個老秀才上街買柴,看見擔柴的人過來了,忙招手:荷薪者,過來,過來。擔柴的人聽見,過來了。秀才看了看,問:價幾何?賣柴的聽見“價”字,報了價格。秀才說:柴濕水多,請損之,請損之(錢少一點)。秀才聽不懂,挑柴而去。秀才急得“哇哇”直叫。讀書不當還會危及生命,1997年8月1日法製文摘中一篇文章說,湖北省破了一個8年前的綁架案,破案的線索是那張綁架者寫的紙條,上寫著:過橋,順牆腳,向右,見一亭,亭邊一倒凳,其下有信。如此流暢的文字,嚴密的思維,警察斷定這人有文化,於是鎖定一間大學,逐一排查,把一名教師揪了出來。
讀書能夠讓我們消磨很多無聊的時光,不用我再說了。讀書還能帶來好多的快樂,金庸先生在浙大的一次演講中說,“隻要有書讀,做人就快樂。”朱枸先生深有體會,你試想想看,朱枸先生一回到家,就一頭躺在沙發或者床上,捧起書來,時而在書上劃上幾行,時而掩卷沉思,這時候,朱枸夫人能影響朱枸先生為了出人頭地而發奮讀書乎?於是做飯由她包了,做菜也是她包了。及至吃完飯,朱枸先生將碗一頓,又拿起書籍,開始浸淫其中,於是連碗也不用洗,很有可能朱枸夫人還沏上一壺上好的“碧螺春”,叫朱枸先生享用,那真是快樂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