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的孩子會有更多的朋友


    如果你要想在困難的時候得到他人的幫助,那麽你平時就應該待人以善。


    ——薩迪


    如今,在一些影視作品中,到處充斥著暴力和不穩定因素,這對孩子的成長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在家長心中,都希望給孩子創造一個幸福安定的生活環境,而我們所能給予孩子的真正幸福,就是將孩子培養成為一個純真、善良、為他人著想的人。從小培養孩子的這種品性,孩子長大之後,自然也就會成為一個友善之人,進而成為幸福感強的人。


    哈佛故事


    露絲和艾米麗是十分要好的朋友,從幼稚園的小班一直到大班,她們一直都是同桌,而且從來沒有吵過架。可最近,露絲不願意和艾米麗說話了,因為她弄壞了自己最喜歡的小書包。


    幼稚園放學的時候,露絲埋頭就向家走,全然不顧後麵大聲喊著她名字的艾米麗。這時,露絲的媽媽看到了。


    “你沒有聽到艾米麗在叫你嗎?”媽媽問她。


    “我才不要理她,她弄壞了我的小書包!你看!”露絲一邊抱怨,一邊摘下書包,隻見書包的其中一個背帶不知道被什麽東西割得快斷了,還真是壞掉了。


    “沒關係,書包帶壞了媽媽可以幫你縫啊!”媽媽對她說。


    “我不要!我要新的小書包!我才不要理弄壞我書包的艾米麗!”露絲還是很堅持。


    “你難道忘了嗎?去年你好像把艾米麗的鉛筆盒摔壞嘍,但人家可沒生你的氣啊!她的媽媽給她買了新的鉛筆盒,順便還給你買了一模一樣的呢!”媽媽耐心地說道。


    “對啊,我現在用的就是艾米麗媽媽幫我買的。”露絲答道。


    “所以啊,人家寬容了你,現在你是不是應該原諒人家呢?”媽媽笑著問道。


    這時,艾米麗追了上來,她抱歉地說:“露絲,我真不是故意弄壞你的小書包的……”話音未落,露絲就握著她的手說:“沒關係,媽媽說書包壞了可以再縫好!上次我摔壞你的鉛筆盒你也沒生我的氣啊!我們一起回家吧!”


    愛心課堂


    試想一下,如果露絲的媽媽沒有正確地教導她,而是縱容女兒的生氣,甚至是幫女兒向艾米麗要新書包,那麽後果會怎樣呢?露絲或許就學不會寬容,學不會原諒。


    其實,人與人相處就好比你與鏡子中的自己相處,你待人友善,他人也必定待你友善,你對別人微笑,別人也會對你微笑;你對別人有敵意,別人也不會對你有好感;如果你能夠伸出熱情的雙手,那麽他必然會緊緊上前,和你握手;如果你冷漠地轉身,那麽他也不會多加挽留,而和你分道揚鑣。


    所以,善意待人不僅能夠讓別人感到心情舒暢,也會讓自己身處一個善意的環境中。當別人傷害你的時候,隻要是無心之失,那麽不妨寬容地原諒他,如果你的孩子也能這樣做,那麽他就會發現每一段過往都會變得那麽美好,身邊的每一個人都那麽友善,所經曆的一切都值得用心去珍藏。


    教育小妙招


    每一個剛出生的寶寶都是友善的,正如古人所言“人之初,性本善”。不過,雖然他們天生具有與人交流的能力,但是如果想培養出一個友善的“小太陽”,還得需要父母的從小教育了。哈佛教育專家指出,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鼓勵孩子表達善意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本性都是善良的,而他們的善意也經常會使我們這些大人感受到世間最純淨的情誼,鼓勵孩子把心中的善意大膽地說出來,表達出來,這是對他們善意肯定的最佳方式,也給予了他們能夠勇敢表達善意的機會。


    ·教導孩子從他人角度出發


    除了要對孩子進行適當的鼓勵外,家長還應該有意識地教導孩子,在表達善意的時候,應該也要從他人的角度出發。以免將自己的善意強加給別人,而使得他人受到傷害,這就違反了善意的初衷。比如,你把自己的好友比下去,自己考了第一名,得了一百塊錢現金,而你為了安撫好友的心,卻將這一百元錢送給了好友。好友非但沒有開心,反而感覺你侮辱了他,這樣也就變成好心辦壞事兒了。


    ·注意從細節上打磨孩子的善意


    每一位家長都應該注重打磨孩子的方方麵麵,要注意從細節上讓孩子的善意散發光芒,讓他們從小養成表達善意的習慣,那個時候,他們的世界也會充滿他人善意的光芒,生活因而變得溫暖燦爛。


    哈佛語錄


    哈佛教育專家認為,一個人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敬仰,這絕不是因為他在事業上的成績,而是因為他良好的品格。如若不知道與人為善的道理,哪怕他贏了全世界也無濟於事。隻有那些品德兼修的孩子,才能夠成為社會上的好公民,才能夠得到人們的尊敬。


    讓孩子學會尊重與包容


    人們應該相互尊重和包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差異。在他最為薄弱的一麵,任何人都能夠把他搗碎切割。——濟慈


    寬容是孩子健康發展和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尊重他人是與人交往的前提,這些對於孩子來說都有很重要的意義。一個懂得寬容和尊敬別人的孩子,對生活有著積極向上的心態,看問題比較樂觀,對人對事比較溫和熱情。所以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寬以待人的良好品德,有益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哈佛故事


    列夫是遠近聞名的“孩子王”,很受小朋友們的擁戴,這讓列夫的父親很是納悶:列夫既不是周邊年齡最大的孩子,也不是最優秀的孩子,為什麽就這麽得小朋友的歡心呢?有一回,列夫的爸爸看著幾個小朋友玩遊戲,他終於知道了兒子深受歡迎的原因。


    那天,列夫和夥伴們玩的是“作戰”遊戲,列夫被小朋友們推選為“司令”,於是,他有模有樣地給小朋友們分配任務。當大家都領了“任務”,遊戲正要開始的時候,站在一邊的裏瑟突然走到了列夫麵前,但是卻低頭不說話。裏瑟今年隻有4歲,是一個非常內向靦腆的小姑娘。一般情況下,孩子們玩耍的時候,她就躲在一邊觀看,她心裏雖然很想和他們一起玩,但是卻從不敢說出來!


    有些小孩子並不歡迎裏瑟的加入,因為他們感覺裏瑟太小,玩得過程中還要顧及她,很是沒勁。裏瑟看小孩子並不歡迎她,頓時眼睛都紅了。


    這個時候,列夫蹲下來幫裏瑟擦幹了眼淚,並且說:“裏瑟,你就當我的傳令兵吧,給你這個哨子,我說進攻的時候,你就吹一聲,我說撤退,你便吹兩聲。”接著還向其他小孩子鄭重宣布了裏瑟傳令兵的職位。


    列夫的爸爸這個時候已經明白了兒子如此受歡迎的原因,他能夠感受到兒子的包容和溫暖,相信和他一起玩的小朋友肯定也感受到了,所以才如此擁護他!


    愛心課堂


    每個人所生存的方式並不相同,每個生物的存在也都有它各自的願意,你和他,我和你並沒有相互比較的需要,我們同樣有意義,同樣生存在這個社會上。


    在現實生活中,為人處世最基本的理念就是承認、尊重和包容差異,如果孩子不懂得這個道理,那麽就不用說團結和關愛了,甚至他們長大後,也無法適應這個多元化的社會。


    人生來就是有差異的,人們對於差異的認識也是與生俱來的。6個月大的嬰孩就有性別和種族上的差異意識;3歲的孩童就能夠下意識地對人進行分類,並且通過自己的主觀意識來選擇自己喜歡的人;5歲的孩子就會將自己所認為的優秀品質和印象好的人聯係起來。這個時候,喜歡或者是厭惡的情緒已經開始逐漸強化;8歲的孩子,開始受到社會的影響。


    孩子會在不經意間表達出他對差異的認識,例如,有些孩子會主動找老師調換位置,而理由可能就是我討厭藍色,但是同桌卻總喜歡穿藍色的衣服,當然了,也有的理由是我是女孩子,他是男孩子等,這些理由都讓家長和老師哭笑不得。孩子對差異敏感,但是卻無法包容差異,這就是由於家長忽視了教導孩子要正確認識人和人之間的差異,讓孩子在明白差異的同時,卻無法和這種差異有效地融合起來。


    教育小妙招


    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人,也不可避免地多種多樣的差異。麵對這些差異,父母應該教導孩子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讓孩子尊重並包容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教育孩子應該寬以待人。


    ·讓孩子認識到差異,並且能夠包容差異


    家庭的塑造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對待差異的態度,家長在孩子麵對差異的時候,應該給予積極的引導,讓孩子正確認識差異,並且能夠包容差異。例如,一個喜歡吃肉的孩子,每天都央求母親為自己做肉吃,這個時候,如果家長一味地順從,那麽隻能夠養成“我喜歡……‘我正確’”的觀念,所以,家長應該告訴孩子“媽媽比較喜歡吃青菜,和你喜歡吃肉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你昨天已經吃肉了,今天該做媽媽喜歡吃的青菜了”,這樣就能夠讓孩子認識到人與人之間喜好的不同,但是這兩者是相等的關係,都應該受到對方的尊重。此外,家長還應該和孩子分享自己喜歡的詩文、音樂、電影,還有孩子喜歡的故事、動漫等,這也是一種讓孩子理解差異的好辦法。


    ·讓孩子改掉對他人的排斥心理


    美國迪斯尼優秀教師獎得主羅恩·克拉克給了家長們一條很中肯的建議。克拉克老師在《優秀是教出來的》一書中寫道,他的學生在餐廳吃飯的時候,身邊不準有座位空著,這樣就養成了孩子不會下意識地去排斥任何人,雖然人和人之間在性格、外貌、觀念等方麵都有很大的差異,但是每個人都應該以一顆包容的心給予他人最基本的尊重和善意。羅恩·克拉克還寫道:“沒有人要求你去喜歡任何一個人,就算作為成人,也不會喜歡見過的每一個人,而且也隻有人類才會選擇自己喜歡什麽人,不喜歡什麽人。但是我保證,我能夠將個人的情感因素拋開,能夠給每個人以尊敬,對每個人都充滿善意。我讓他們懂得這些,也是希望他們能夠像我一樣做到。”


    ·多帶孩子參加社會性活動


    讓孩子多參加一些需要多人參與的活動,能讓他更加懂得人人平等的道理。比如,去遊樂園玩娛樂項目的時候需要排隊,這時孩子就會發現自己和別人沒有什麽兩樣,會減弱孩子與生俱來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從而讓他更加懂得尊重和包容的必要性。


    哈佛語錄


    哈佛教育專家認為,尊敬他人、寬以待人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智慧,父母教導孩子學會寬容,也就教會了孩子一門與人交往的智慧。有了尊敬和寬容,就有了良好的人際關係,有了良好的人際關係,你才能夠活得更加快樂。


    孩子寬容靠父母


    如果你想在困難的時候得到他人的幫助,那麽在平日裏,你就應該學會寬以待人。


    ——波斯·薩迪


    人與人之間難免會發生摩擦、產生誤會,因為一些小事就大打出手,或老死不相往來,這樣的事情都表現出了當事人偏見和固執的品格缺陷。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寬以待人的人,但是很多時候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會在無意間做了不好的榜樣。


    哈佛故事


    皮特先生對自己的兒子克魯斯要求很高,也十分嚴格,每次克魯斯做錯了事情,不管是有心還是無心,都會遭到爸爸嚴格的責罵和處罰。有幾次爸爸錯怪了他,雖然後來真相大白,但是固執的皮特先生認為給兒子道歉是一件很丟麵子的事情,所以到了最後隻是輕描淡寫地說一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一次,克魯斯與爸爸一起去遊樂園,克魯斯手上的冰淇淋被忽然轉身的另一個孩子碰到了地上。因為冰淇淋沒有吃幾口就掉到了地上,克魯斯大聲嚷道:“都是你不好!賠給我冰激淩!”那個男孩對克魯斯的態度也十分不滿,沒好氣地回敬道:“是你自己沒拿住,關我什麽事?”兩個孩子怒氣衝衝地吼著對方,眼看一場“戰爭”即將爆發。皮特先生看到之後,不由分說地與對方的家長吵了起來。最後雙方都吵得不可開交,一個好好的遊樂園遊玩就這樣不歡而散了。


    沒過幾天,老師突然打來電話說,克魯斯因為同學不小心撕破了他的作業本而出手打了對方。聽到這件事皮特先生火冒三丈當著老師的麵大聲訓斥兒子道:“難道以前我沒有告訴過你要‘寬以待人’嗎?都當成耳旁風了嗎?”看著這樣的父親,老師終於明白了問題的症結所在,無奈地搖了搖頭。


    愛心課堂


    如果想要孩子學會寬容,父母要先學會寬容地對待孩子犯的錯誤,家長不要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要耐心地與孩子一起分析犯錯的原因,並找出彌補的方法,讓孩子感覺到他人的寬容給自己帶來的鼓勵。


    寬容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智慧。如果家長教會了孩子寬容,那麽孩子就掌握了能夠與任何人交往的一種智慧。學會了寬容,孩子就會有一份很好的人際關係;而好的人際關係,可以讓孩子交到更多朋友,生活得更加快樂。寬容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品質,更是孩子在社會上健康發展的能力。它是一個每個人必需的智慧,家長要注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教會孩子寬容。


    如果孩子在學校中與同學發生矛盾,可以告訴孩子尋求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不過最好能讓孩子自己取解決。因為如果總是依靠家長和老師的力量,孩子就會產生依賴心理。倘若家長或者老師都不在時,孩子之間的衝突可能會更加激烈。其實,更好的方法就是要讓孩子從心底裏原諒與他發生矛盾的同學。


    改變孩子的態度,才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而這樣的做法中最基本的,就是孩子能夠寬容地對待他的夥伴寬容地對待他們有過的不愉快經曆。請老師或者家長幫助並不是解決孩子間衝突的根本辦法,根本的方法還是要靠孩子自己。對於家長來講,最忌諱的就是自己出麵替孩子解決問題。


    教育小妙招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以自我為中心,不管發生了什麽事,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而不是別人。那麽要怎樣教育孩子學會寬容呢?哈佛教育專家建議家長們這樣做:


    ·常說“對不起”和“沒關係”


    一句“對不起”,一句“沒關係”完全可以把本來複雜的東西變得簡單,家長讓孩子養成這樣的話語習慣,有助於培養孩子寬以待人的良好品質。


    ·勇敢承認錯誤的父母才是好榜樣


    家長也難免會犯錯,這時,家長要拋開身為長輩的顏麵,不要當作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過,更不要強詞奪理,用家長的威嚴來壓製孩子。家長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並請求孩子的原諒,這也是教會孩子寬容的最好的一課了。


    ·父母要引導孩子包容別人的缺點和過失


    父母們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缺點,每個人都可能會犯錯誤,對待別人錯誤的最好方式不是懲罰,也不是責備,而是寬容和理解。如果孩子能夠理解這一點,就不會抓住別人的錯不放了,這是孩子試著去理解別人、體諒別人的開端。


    哈佛語錄


    哈佛教育專家認為,讓孩子學會寬容,是家長給予孩子最寶貴的財富,是孩子成長路上不可缺少的品質。家長要注意自己的日常行為,加強對孩子寬容心的培養,讓孩子成為一名能夠寬以待人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嘿!我是早教書:全麵解讀哈佛大學智能教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璐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璐璐並收藏嘿!我是早教書:全麵解讀哈佛大學智能教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