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換成楊氏驚得直接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聲音顫抖地問:“這是怎麽回事?宛心在哪裏?她怎麽樣了?”
身後的丫頭們見她急得全身顫抖,擔心她身事,趕緊上前扶住。李嬤嬤更是連聲道:“夫人先別慌,剛才她說了,楊姑娘已經被救上來了,沒事兒,安全著呢!”邊說邊對那跪在地上的嬤嬤打眼色。
那嬤嬤立即附和道:“楊姑娘已經被附近的婆子們救上來了,正安置在暖閣裏讓丫頭們照顧著,已經派人去請大夫了。”
“快帶我去。”楊氏一門心思都撲在親侄女身上,暫時沒有興師問罪的心情,隻想快些見到楊宛心。
那嬤嬤看了一眼唐氏,這才應道:“請夫人隨我來。”轉身在前麵帶路。
楊氏帶著李嬤嬤趕緊跟上去,心裏祈禱千萬不要出事了。
唐氏不由得狠狠地刮了還在怔愣間的林氏一眼,沉聲道:“我們也去看看。三弟妹,這裏就先勞煩你招呼著。”
“大嫂放心去吧,這裏交給我就好了。”蕭三夫人輕咳了一聲,淡淡地說道。
林氏此時回過神,正想說什麽,卻迎上了唐氏陰沉的眼神,不自覺地又把話吞了回去。
唐氏又氣又急,先不說蕭天良在自已兒子的婚禮上鬧出這等事情是多大晦氣,單說將人家好好的姑娘家推下水,楊氏豈得善罷幹休?真是氣死她了。不過她麵上還是露出了一個笑容,給大廳中的眾多客人陪罪:“我有些急事要處理,不能相陪,實在抱歉。”
眾夫人將方才那一幕看得清清楚楚的,心中都明白唐氏要去處理的急事是什麽,便都隨意地客氣了幾句。
唐氏沒時間再浪費在這裏,告罪過後便帶著林氏匆匆忙忙地趕去暖閣中一探。
這時,大廳裏像炸開鍋一樣紛紛討論了起來,更有好些夫人打發丫頭把自個的女兒接過來。前麵是楊姑娘被蕭家四少爺推下水了,誰知後邊會不會又來一個蕭家少爺將自家姑娘給打了的?還是小心為上。
隻不過,這祁國縣公府,以後能不來就不來吧。
楊氏跟在那嬤嬤後麵,轉了幾道彎,才拐進一間屋子中,兩個粗使婆子正守在門外,一見那嬤嬤,都恭敬地稱呼上了。
“楊夫人,姑娘正在裏麵。”
楊氏一聽,便顧不得其他,一掀簾子就進了裏屋,隻見楊宛心已經換了幹淨的衣服,身上裹著一件厚實的披風,蒼白著臉坐在軟榻上,頭發仍然是濕搭搭的,眼神恍惚,似乎還沒回過神。
“宛心,你怎麽樣了?別嚇姑姑啊!”一見楊宛心那毫無一絲血色的臉龐,楊氏頓時心疼起來,連忙問道。
“姑姑……”楊宛心怔怔地抬起頭,神情仍是一片懵懂。
這時,一直跟在楊宛心身邊的夏至“噗通”一聲跪了下來,抽抽嗒嗒地哭道:“夫人,您要為我們姑娘做主啊。我們姑娘好好地沒招誰惹誰,結果那蕭家四少爺突然間就衝出來,大罵趙家上下全是窩囊廢,除了敢像隻瘋狗似地在外麵狐假虎威欺負人外,就隻會對著主人添鞋底拍馬屁。姑娘如何氣得過,便與他爭辯了兩句,誰知,誰知……”
說到這裏,她哭得更淒慘了,眼淚止都止不住:“那位四少爺好狠毒,他就這樣將姑娘推下了水池,不但不救人,還指著姑娘大笑,說她是個克父克母的掃把星,遲早還會將夫人全家……”
後麵的話因為夏至的嗚嗚噎噎聽得有些不清了,但楊氏如何猜不出來。她又氣又心疼,這是什麽事啊,要不是給祁國縣公府麵子,她何必來這一趟。結果卻是她的親侄女被人推下水,趙家被一個小輩指著鼻子罵,實在是欺人太甚。
剛剛趕來的唐氏和林氏正巧聽到夏至說的話,心中都不由得一沉。林氏看了看周圍婆子丫頭們的神色,便知道夏至所說不假,雖說氣憤兒子不懂事,卻還是說道:“楊夫人,這事是我兒子做得不對,我這就讓他來給你和楊姑娘磕頭道歉,你大人有大量,就不要跟他一個小輩計較了。”
楊氏轉過身,對著林氏冷笑:“你兒子把我侄女推下水仍嫌不足,還在滿園子奴婢的麵前羞辱她。宛心差點連命都沒了,你居然隻想著磕幾個頭就揭過此事,林夫人是覺得貴府有這麽大的麵子,還是認為趙家讓人任意羞辱都不會還手?”
“我……”林氏還想說什麽,卻被唐氏一眼瞪回去了。
“這事是四少爺做錯了,讓他過來給楊姑娘賠禮道歉是應該的。”唐氏轉過頭對一個嬤嬤說:“把四少爺叫過來給楊姑娘賠罪。”
不管此事是誰理虧,她們得先將麵子上的事做足,蕭天良將楊宛心推下水,那麽就讓他過來當著所有長輩的麵賠禮道歉,當做小孩子之間不懂事的爭吵而抹過。以後再說起這件事,他們也有話說——當時就已經讓蕭天良磕頭賠罪了,楊氏再得理不饒人了,那就是她小氣愛計較。
最重要的,楊宛心是楊氏的娘家侄女,她是楊,不姓趙。
唐氏的反應很快,想得也很美好,可架不住自已人在拖後腿。
還沒等那嬤嬤去請人,蕭天良就闖進來了,大聲喊道:“我隻是想嚇嚇她而已,根本就沒有推她,她是故意讓自已掉下水的。我知道,她想要害我,我什麽都沒做。”
夏至一聽,忍不住辯白道:“四少爺明明已經將手伸出來要推我家姑娘,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的,現在又說隻是嚇嚇姑娘……我家姑娘都要被嚇壞了,難道就不是四少爺的錯了?”
“我……”蕭天良不由得瑟縮了一下,其實他對楊宛心真沒啥深仇大恨,隻是剛才親姐姐曼娘對他說起楊宛心與趙家的關係後,他就想起了他被人打斷腿的仇恨,氣急之下就忍不住衝出來對楊宛心撒撒火氣。
他真沒想過將楊宛心推下水,隻是想嚇嚇她而已,誰知道她那麽不經嚇。至於克父克母……他又沒說錯話,她確實是父母雙亡啊。
所以,自覺沒錯的蕭天良一聽到伯母唐氏讓他來給一個孤女賠禮道歉,還要當著這麽多下人和長輩的麵,他就不樂意了。
“本來就是個克父克母的掃把星……”蕭天良嘀咕地說。
因為屋子不大,又沒人說話,所以他的嘀咕竟是讓人聽得清清楚楚。
不等楊氏發火,就聽到“砰”地一下,楊宛心朝旁邊的丫頭歪了過去,仔細一看,卻是暈過去了。
“宛心!”楊氏驚叫起來,再顧不得其他,趕緊讓婆子丫頭收拾收拾,準備帶楊宛心出去。
唐氏等人臉色皆是一變,看來此事不易了了。
“改日再上門向唐夫人討教,告辭!”丟下這句話,楊氏便帶著她的人全部離開了。
==---
此刻,河洛公主府的書房同樣是氣氛緊繃。
馮太醫正坐在下首的第一張椅子上,而他的右手邊,則是坐著一位三十五歲上下的儒雅男子,麵容白淨,兩撇胡須而為他增多了幾分溫和的氣息,這是馮太醫的侄子馮紹。
兩天前馮太醫還是耐不住心思,將寶兒的話一五一十地對他的親侄子馮紹說了出來。自從馮紹考取了功名後,一直在官場積極經營,可惜馮家毫無根基,恩師的能量也不在,於是靠著十年的拚博,隻不過得了一個五品禦史的職位。相較於那些六七品的外放縣官這已經算是成績斐然,可比起那些二三品的侍中侍郎,仍然是有著天壤之別。所以,當馮太醫對他說起這件事時,他隻是猶豫了一天,便答應跟來了。
這是難得的機會,錯過這個村,下一家店就不知道在哪裏了。況且,他是不是真要讓河洛公主這條船,一切都要等親自會唔過後才能決定。
相互試探了許久,在對彼此有幾分了解後,馮紹便恭敬地對坐在上位的那位女子道:“下官馮紹得公主賞識,不敢旋踵,旦有吩咐,爾敢不從。”
寶兒淡笑,先是讓馮太醫離開此屋,而緩慢說道:“宣和長公主不顧太醫院明律,私自召走了全部太醫,你身為禦史,參上一本,也不為過。”
前因後果馮紹知道得很清楚,他眉頭微皺:“宣和長公主違禮逆法在先,參奏一本倒是情理之中。隻是……下官能否請教公主,原因何在?”
宣和長公主沒有參與朝政的能耐,就是鄂王在京中也是出了名的縮頭烏龜,所以馮紹還真不擔心參了她之後會給自已惹來麻煩,但是為了這麽一點小事在禦前參奏一個長公主,是不是太小題大作了?皇帝就算知道了,也不會重罰,隻是因為一點私怨就這樣折騰,在他看來這簡直是浪費精力和時間。
想到這裏,馮紹不禁動搖起來——能對馮太醫說出那些話,證明河洛公主固然極有魄力,也不欠缺手段,但她終歸隻是女子,眼界……還是淺薄了些。或許他真不該病急亂投醫,尚未弄個清楚明白就隨隨便便地來了公主府。
對讀書人來說,君擇臣,臣亦選君,兩者是相互的。不過如今天下一統,要想像戰亂年代那樣走遊四方是不可能的,但不代表他們不能在某一位皇子身上下注,借此博得身前功後名。
寶兒並不知道這短短幾息間,馮紹的心中已經是千回百轉,她慢悠悠地繼續說:“宣和長公主數次違法在前,鄂王身為長兄,又與宣和長公主一母同胞,卻不教不管,私縱為之……縱妹為害,馮禦史,你說鄂王是不是該承當一個管教不嚴、不忠不悌的罪名?”
馮紹心頭一驚,打量寶兒的眼神變得謹慎起來,原來是衝著鄂王去的……思忖良久,終是道:“公主所言,下官明白了。”一頓,又試探道:“鄂王可是聖上的兄長,萬一聖上顧念手足之情不忍痛罰……”
寶兒微微一笑:“難道馮禦史不知道鄂王是廢太子的左臂右膀嗎??”
皇帝確實不會因為這一點小事把鄂王給砍了,但是能借這個機會削削爵位什麽的,他一定會很樂意。
馮紹心領神會,站起身來,對寶兒拱手一揖:“下官遵命。”
“分寸你自已拿捏,此事辦成了,不會少了你的好處。”寶兒說。
想當人家為你賣命,那就得拿出好處來。
官員想要的自然是加官進爵,明年就是三年一次的官員調任期,雖然她的外祖父沈時嶼已經去世了,但是朝中還是有幾個門生故吏,替馮紹說個好話並不難。不過這件事寶兒不打算親自出手,而是準備扔給她親愛的弟弟宇文瑞去煩惱,提前給他磨練一下。
至於她嘛,當然是去好好安胎了。
身後的丫頭們見她急得全身顫抖,擔心她身事,趕緊上前扶住。李嬤嬤更是連聲道:“夫人先別慌,剛才她說了,楊姑娘已經被救上來了,沒事兒,安全著呢!”邊說邊對那跪在地上的嬤嬤打眼色。
那嬤嬤立即附和道:“楊姑娘已經被附近的婆子們救上來了,正安置在暖閣裏讓丫頭們照顧著,已經派人去請大夫了。”
“快帶我去。”楊氏一門心思都撲在親侄女身上,暫時沒有興師問罪的心情,隻想快些見到楊宛心。
那嬤嬤看了一眼唐氏,這才應道:“請夫人隨我來。”轉身在前麵帶路。
楊氏帶著李嬤嬤趕緊跟上去,心裏祈禱千萬不要出事了。
唐氏不由得狠狠地刮了還在怔愣間的林氏一眼,沉聲道:“我們也去看看。三弟妹,這裏就先勞煩你招呼著。”
“大嫂放心去吧,這裏交給我就好了。”蕭三夫人輕咳了一聲,淡淡地說道。
林氏此時回過神,正想說什麽,卻迎上了唐氏陰沉的眼神,不自覺地又把話吞了回去。
唐氏又氣又急,先不說蕭天良在自已兒子的婚禮上鬧出這等事情是多大晦氣,單說將人家好好的姑娘家推下水,楊氏豈得善罷幹休?真是氣死她了。不過她麵上還是露出了一個笑容,給大廳中的眾多客人陪罪:“我有些急事要處理,不能相陪,實在抱歉。”
眾夫人將方才那一幕看得清清楚楚的,心中都明白唐氏要去處理的急事是什麽,便都隨意地客氣了幾句。
唐氏沒時間再浪費在這裏,告罪過後便帶著林氏匆匆忙忙地趕去暖閣中一探。
這時,大廳裏像炸開鍋一樣紛紛討論了起來,更有好些夫人打發丫頭把自個的女兒接過來。前麵是楊姑娘被蕭家四少爺推下水了,誰知後邊會不會又來一個蕭家少爺將自家姑娘給打了的?還是小心為上。
隻不過,這祁國縣公府,以後能不來就不來吧。
楊氏跟在那嬤嬤後麵,轉了幾道彎,才拐進一間屋子中,兩個粗使婆子正守在門外,一見那嬤嬤,都恭敬地稱呼上了。
“楊夫人,姑娘正在裏麵。”
楊氏一聽,便顧不得其他,一掀簾子就進了裏屋,隻見楊宛心已經換了幹淨的衣服,身上裹著一件厚實的披風,蒼白著臉坐在軟榻上,頭發仍然是濕搭搭的,眼神恍惚,似乎還沒回過神。
“宛心,你怎麽樣了?別嚇姑姑啊!”一見楊宛心那毫無一絲血色的臉龐,楊氏頓時心疼起來,連忙問道。
“姑姑……”楊宛心怔怔地抬起頭,神情仍是一片懵懂。
這時,一直跟在楊宛心身邊的夏至“噗通”一聲跪了下來,抽抽嗒嗒地哭道:“夫人,您要為我們姑娘做主啊。我們姑娘好好地沒招誰惹誰,結果那蕭家四少爺突然間就衝出來,大罵趙家上下全是窩囊廢,除了敢像隻瘋狗似地在外麵狐假虎威欺負人外,就隻會對著主人添鞋底拍馬屁。姑娘如何氣得過,便與他爭辯了兩句,誰知,誰知……”
說到這裏,她哭得更淒慘了,眼淚止都止不住:“那位四少爺好狠毒,他就這樣將姑娘推下了水池,不但不救人,還指著姑娘大笑,說她是個克父克母的掃把星,遲早還會將夫人全家……”
後麵的話因為夏至的嗚嗚噎噎聽得有些不清了,但楊氏如何猜不出來。她又氣又心疼,這是什麽事啊,要不是給祁國縣公府麵子,她何必來這一趟。結果卻是她的親侄女被人推下水,趙家被一個小輩指著鼻子罵,實在是欺人太甚。
剛剛趕來的唐氏和林氏正巧聽到夏至說的話,心中都不由得一沉。林氏看了看周圍婆子丫頭們的神色,便知道夏至所說不假,雖說氣憤兒子不懂事,卻還是說道:“楊夫人,這事是我兒子做得不對,我這就讓他來給你和楊姑娘磕頭道歉,你大人有大量,就不要跟他一個小輩計較了。”
楊氏轉過身,對著林氏冷笑:“你兒子把我侄女推下水仍嫌不足,還在滿園子奴婢的麵前羞辱她。宛心差點連命都沒了,你居然隻想著磕幾個頭就揭過此事,林夫人是覺得貴府有這麽大的麵子,還是認為趙家讓人任意羞辱都不會還手?”
“我……”林氏還想說什麽,卻被唐氏一眼瞪回去了。
“這事是四少爺做錯了,讓他過來給楊姑娘賠禮道歉是應該的。”唐氏轉過頭對一個嬤嬤說:“把四少爺叫過來給楊姑娘賠罪。”
不管此事是誰理虧,她們得先將麵子上的事做足,蕭天良將楊宛心推下水,那麽就讓他過來當著所有長輩的麵賠禮道歉,當做小孩子之間不懂事的爭吵而抹過。以後再說起這件事,他們也有話說——當時就已經讓蕭天良磕頭賠罪了,楊氏再得理不饒人了,那就是她小氣愛計較。
最重要的,楊宛心是楊氏的娘家侄女,她是楊,不姓趙。
唐氏的反應很快,想得也很美好,可架不住自已人在拖後腿。
還沒等那嬤嬤去請人,蕭天良就闖進來了,大聲喊道:“我隻是想嚇嚇她而已,根本就沒有推她,她是故意讓自已掉下水的。我知道,她想要害我,我什麽都沒做。”
夏至一聽,忍不住辯白道:“四少爺明明已經將手伸出來要推我家姑娘,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的,現在又說隻是嚇嚇姑娘……我家姑娘都要被嚇壞了,難道就不是四少爺的錯了?”
“我……”蕭天良不由得瑟縮了一下,其實他對楊宛心真沒啥深仇大恨,隻是剛才親姐姐曼娘對他說起楊宛心與趙家的關係後,他就想起了他被人打斷腿的仇恨,氣急之下就忍不住衝出來對楊宛心撒撒火氣。
他真沒想過將楊宛心推下水,隻是想嚇嚇她而已,誰知道她那麽不經嚇。至於克父克母……他又沒說錯話,她確實是父母雙亡啊。
所以,自覺沒錯的蕭天良一聽到伯母唐氏讓他來給一個孤女賠禮道歉,還要當著這麽多下人和長輩的麵,他就不樂意了。
“本來就是個克父克母的掃把星……”蕭天良嘀咕地說。
因為屋子不大,又沒人說話,所以他的嘀咕竟是讓人聽得清清楚楚。
不等楊氏發火,就聽到“砰”地一下,楊宛心朝旁邊的丫頭歪了過去,仔細一看,卻是暈過去了。
“宛心!”楊氏驚叫起來,再顧不得其他,趕緊讓婆子丫頭收拾收拾,準備帶楊宛心出去。
唐氏等人臉色皆是一變,看來此事不易了了。
“改日再上門向唐夫人討教,告辭!”丟下這句話,楊氏便帶著她的人全部離開了。
==---
此刻,河洛公主府的書房同樣是氣氛緊繃。
馮太醫正坐在下首的第一張椅子上,而他的右手邊,則是坐著一位三十五歲上下的儒雅男子,麵容白淨,兩撇胡須而為他增多了幾分溫和的氣息,這是馮太醫的侄子馮紹。
兩天前馮太醫還是耐不住心思,將寶兒的話一五一十地對他的親侄子馮紹說了出來。自從馮紹考取了功名後,一直在官場積極經營,可惜馮家毫無根基,恩師的能量也不在,於是靠著十年的拚博,隻不過得了一個五品禦史的職位。相較於那些六七品的外放縣官這已經算是成績斐然,可比起那些二三品的侍中侍郎,仍然是有著天壤之別。所以,當馮太醫對他說起這件事時,他隻是猶豫了一天,便答應跟來了。
這是難得的機會,錯過這個村,下一家店就不知道在哪裏了。況且,他是不是真要讓河洛公主這條船,一切都要等親自會唔過後才能決定。
相互試探了許久,在對彼此有幾分了解後,馮紹便恭敬地對坐在上位的那位女子道:“下官馮紹得公主賞識,不敢旋踵,旦有吩咐,爾敢不從。”
寶兒淡笑,先是讓馮太醫離開此屋,而緩慢說道:“宣和長公主不顧太醫院明律,私自召走了全部太醫,你身為禦史,參上一本,也不為過。”
前因後果馮紹知道得很清楚,他眉頭微皺:“宣和長公主違禮逆法在先,參奏一本倒是情理之中。隻是……下官能否請教公主,原因何在?”
宣和長公主沒有參與朝政的能耐,就是鄂王在京中也是出了名的縮頭烏龜,所以馮紹還真不擔心參了她之後會給自已惹來麻煩,但是為了這麽一點小事在禦前參奏一個長公主,是不是太小題大作了?皇帝就算知道了,也不會重罰,隻是因為一點私怨就這樣折騰,在他看來這簡直是浪費精力和時間。
想到這裏,馮紹不禁動搖起來——能對馮太醫說出那些話,證明河洛公主固然極有魄力,也不欠缺手段,但她終歸隻是女子,眼界……還是淺薄了些。或許他真不該病急亂投醫,尚未弄個清楚明白就隨隨便便地來了公主府。
對讀書人來說,君擇臣,臣亦選君,兩者是相互的。不過如今天下一統,要想像戰亂年代那樣走遊四方是不可能的,但不代表他們不能在某一位皇子身上下注,借此博得身前功後名。
寶兒並不知道這短短幾息間,馮紹的心中已經是千回百轉,她慢悠悠地繼續說:“宣和長公主數次違法在前,鄂王身為長兄,又與宣和長公主一母同胞,卻不教不管,私縱為之……縱妹為害,馮禦史,你說鄂王是不是該承當一個管教不嚴、不忠不悌的罪名?”
馮紹心頭一驚,打量寶兒的眼神變得謹慎起來,原來是衝著鄂王去的……思忖良久,終是道:“公主所言,下官明白了。”一頓,又試探道:“鄂王可是聖上的兄長,萬一聖上顧念手足之情不忍痛罰……”
寶兒微微一笑:“難道馮禦史不知道鄂王是廢太子的左臂右膀嗎??”
皇帝確實不會因為這一點小事把鄂王給砍了,但是能借這個機會削削爵位什麽的,他一定會很樂意。
馮紹心領神會,站起身來,對寶兒拱手一揖:“下官遵命。”
“分寸你自已拿捏,此事辦成了,不會少了你的好處。”寶兒說。
想當人家為你賣命,那就得拿出好處來。
官員想要的自然是加官進爵,明年就是三年一次的官員調任期,雖然她的外祖父沈時嶼已經去世了,但是朝中還是有幾個門生故吏,替馮紹說個好話並不難。不過這件事寶兒不打算親自出手,而是準備扔給她親愛的弟弟宇文瑞去煩惱,提前給他磨練一下。
至於她嘛,當然是去好好安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