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承陽莞爾。人性?那不是人人都有的東西,比起那些人,更髒、更惡心的人多的是。
「後來呢?」徐皎月追問。
「我被輾轉賣到戶部尚書陳大人家裏,他邀請同僚來觀看我和老虎相鬥,我的親生舅舅就在當中。」
「他認出你了?怎麽認出的?」
「我出生時手臂有七顆痣,排成北鬥七星,此事被當成傳奇,外祖家裏人人曉得。他看到我手臂上的痣,聯想到那個傳奇。小舅舅把我買下帶回外祖家,我長得與父皇有八成像,之後滴血認親,確認了身世。」
「堂堂皇子怎麽會……」
「十幾年前,父皇隻是個沒沒無聞的皇子,奪嫡之爭沒有他出頭機會,在曆經一段慘烈的鬥爭之後,幾個皇子紛紛失勢,最後皇位竟意外落到父皇頭上。
「當時皇子府裏,有正妃、側婦各一,父皇被送進東宮時,有不少人盯著另一個側妃空缺,父皇不堪其擾,放出話決定升生下三子的嬪妾為側妃。
「除了我的母親之外,另一名嬪妾也懷有身孕,但我比四皇弟提早三日出生,父皇打算在我滿月禮那日提母親為側妃,想到未及滿月,我失蹤了,東宮上下大清洗,死掉一票太監宮女。」
「是四皇子的母婦幹的?」
「東宮徹查多時,但找不到任何證據。後來她因為兒子蕭承業被封側妃,隨著父皇登基,她冊封德妃,再慢慢晉升貴妃。」諷刺吧,一個無德女子封號竟是德妃。
「你母親呢?」
「她沒挨過失子之慟,落下病根,兩年後死了。」
「你被送回後宮,貴妃她……」
「大事底定,她不怕,何況蕭承業深得父皇心,而我個連話都不會說的皇子,誰會把我看在眼裏?」他自嘲。
「當時,你的處境肯定很困難。」
「嗯。」他點點頭,突地笑了。
「還笑得出來?」他笑,她卻怒了,她憂著、愁著,心疼他的遭遇。
「太監宮女使壞,故意惡整我。」
「怎麽辦?你不會說話,連告狀都不成。」
蕭承陽輕笑攬過徐皎月,她把後宮想得太容易,就算他會說話,初來乍到又怎麽敵得過後宮那堆人精。
她不滿,急道:「別笑、別笑,快告訴我,他們怎麽欺負你?」
「他們叫我畜牲,不給我水喝、不給我飯吃。」
她應不出聲,眼底滿滿裝著不舍,眉眼對上……他真喜歡她的不舍。
如果徐皎月沒關掉提醒裝置,現在她會聽見數不清的當當聲。
她抓起他的手,把它裹在自己小小的掌心間,貼在臉頰處輕輕撫蹭。
已經過去很久的事了,但有人心疼,他突然覺得委屈起來。心口酸酸的、眼底酸酸的,但酸得他……很開心。
再度抱緊她,下巴靠在她的頭頂上,繼續往下說:「我跑到禦花園的池子裏抓魚吃,動靜鬧得很大,裏一圈外一圈,圍了滿滿的人像看戲似的。」
「沒有人出麵管管?」
「太子哥哥管了。」
「他怎麽管?」
「他引父皇進禦花園,親眼看見這一幕,父皇何等精明,能不明白發生什麽事?太子哥哥怒斥宮人怠慢,借此向父皇求恩,讓我養在母後膝下。」
「皇後娘娘可有真心待你?」
「母後仁慈,她有心機、有成算,卻從不對人使手段,但被欺到頭上,她也不是軟柿子,那樣的人最適合那樣的環境。母後曾說:‘同是後宮可憐人,何必相殘相害?’
「她的性情、教養影響了五皇弟和七皇弟,我們都認為與其在後宮爭這一畝三分地,不如自我茁壯羽翼,以謀日後高飛。」
她輕輕吐氣。「幸好你被養在皇後膝下,以後,日子便慢慢好起來了,對吧?」
「對,皇後娘娘找來柳姑姑教我說話禮儀、人情世故,柳姑姑常把我抱在懷裏,不厭其煩地對我說話,兩年後,我終於有了人樣。」
「然後呢?」
「我終於可以走出宮、走入人群,走入一個我不曾見識到的世界。我從人牙子手中買下一個小廝,我給他取名蕭夜,他和我一樣傻氣,我們變成最好的朋友。
「然後一個憑空出現的男人,他逼著我們喊他師父。別人越是逼我,我越是反抗,我從不喊他師父,他還是將一身本事教給我,因此我嘴巴上不承認,心裏已經認定他是師父,比起父皇找來的太傅,我更喜歡跟著他做學問。
「我念書、習武,父皇發現被狼群養大的我,比起文治更適合武功,十二歲那年,我爭取上戰場曆練,父皇沒意見,但母後、太子哥哥和五皇弟、七皇弟眾口如一,不準我做這麽危險的事。」
「可你還是做了?」
他咯咯笑著。「對,我和蕭夜、師父趁著夜黑風高偷偷離開後宮,我們加入軍隊打了幾場勝仗、立下戰功,之後更是深入大漠砍下匈奴王的頭,我和蕭夜本想一股作氣滅掉擾我邊境上百年平靜的匈奴,但師父阻止我。」
「為什麽?」
「一來,匈奴北方是羅刹,有匈奴作為門神,擋住羅劑入侵,不是壞事。二來,匈奴在大漠生活,比起我們更了解沙漠地形、氣候及作戰方法,當初我們能一股作氣殺死匈奴王,直到現在我都認為自己太幸運。
「我們沒有遇到塵暴、流沙,而匈奴王怡恰舉族大搬遷,如果不是老天爺助我們一臂之力,怎麽可能打勝?
「費了些年,我們立下基業,父皇封我北陽王,封蕭夜一品大將軍,聯手無縛雞之力的師父也成了驍騎將軍。」
班師回朝那日,回想父皇看著自己的目光,第一次,他真真確確感到父皇為他驕傲,也是第一次,他覺得這個三皇子做得有滋有味。
聽著、笑著,徐皎月很清楚,這麽輕鬆的形容裏其實包含了多麽艱困的情景,不過她樂意聽,樂意分享他的一切。
她問了他,他也回她,他們一路走一路說話,都想把對方這十幾年裏發生的事一一挖掘。
「以前,娘待我很好的。」
「現在,並不好,」這是肯定句,他很清楚並且確定。
「那是因為我害死哥哥。」
「怎麽回事?」
「後來呢?」徐皎月追問。
「我被輾轉賣到戶部尚書陳大人家裏,他邀請同僚來觀看我和老虎相鬥,我的親生舅舅就在當中。」
「他認出你了?怎麽認出的?」
「我出生時手臂有七顆痣,排成北鬥七星,此事被當成傳奇,外祖家裏人人曉得。他看到我手臂上的痣,聯想到那個傳奇。小舅舅把我買下帶回外祖家,我長得與父皇有八成像,之後滴血認親,確認了身世。」
「堂堂皇子怎麽會……」
「十幾年前,父皇隻是個沒沒無聞的皇子,奪嫡之爭沒有他出頭機會,在曆經一段慘烈的鬥爭之後,幾個皇子紛紛失勢,最後皇位竟意外落到父皇頭上。
「當時皇子府裏,有正妃、側婦各一,父皇被送進東宮時,有不少人盯著另一個側妃空缺,父皇不堪其擾,放出話決定升生下三子的嬪妾為側妃。
「除了我的母親之外,另一名嬪妾也懷有身孕,但我比四皇弟提早三日出生,父皇打算在我滿月禮那日提母親為側妃,想到未及滿月,我失蹤了,東宮上下大清洗,死掉一票太監宮女。」
「是四皇子的母婦幹的?」
「東宮徹查多時,但找不到任何證據。後來她因為兒子蕭承業被封側妃,隨著父皇登基,她冊封德妃,再慢慢晉升貴妃。」諷刺吧,一個無德女子封號竟是德妃。
「你母親呢?」
「她沒挨過失子之慟,落下病根,兩年後死了。」
「你被送回後宮,貴妃她……」
「大事底定,她不怕,何況蕭承業深得父皇心,而我個連話都不會說的皇子,誰會把我看在眼裏?」他自嘲。
「當時,你的處境肯定很困難。」
「嗯。」他點點頭,突地笑了。
「還笑得出來?」他笑,她卻怒了,她憂著、愁著,心疼他的遭遇。
「太監宮女使壞,故意惡整我。」
「怎麽辦?你不會說話,連告狀都不成。」
蕭承陽輕笑攬過徐皎月,她把後宮想得太容易,就算他會說話,初來乍到又怎麽敵得過後宮那堆人精。
她不滿,急道:「別笑、別笑,快告訴我,他們怎麽欺負你?」
「他們叫我畜牲,不給我水喝、不給我飯吃。」
她應不出聲,眼底滿滿裝著不舍,眉眼對上……他真喜歡她的不舍。
如果徐皎月沒關掉提醒裝置,現在她會聽見數不清的當當聲。
她抓起他的手,把它裹在自己小小的掌心間,貼在臉頰處輕輕撫蹭。
已經過去很久的事了,但有人心疼,他突然覺得委屈起來。心口酸酸的、眼底酸酸的,但酸得他……很開心。
再度抱緊她,下巴靠在她的頭頂上,繼續往下說:「我跑到禦花園的池子裏抓魚吃,動靜鬧得很大,裏一圈外一圈,圍了滿滿的人像看戲似的。」
「沒有人出麵管管?」
「太子哥哥管了。」
「他怎麽管?」
「他引父皇進禦花園,親眼看見這一幕,父皇何等精明,能不明白發生什麽事?太子哥哥怒斥宮人怠慢,借此向父皇求恩,讓我養在母後膝下。」
「皇後娘娘可有真心待你?」
「母後仁慈,她有心機、有成算,卻從不對人使手段,但被欺到頭上,她也不是軟柿子,那樣的人最適合那樣的環境。母後曾說:‘同是後宮可憐人,何必相殘相害?’
「她的性情、教養影響了五皇弟和七皇弟,我們都認為與其在後宮爭這一畝三分地,不如自我茁壯羽翼,以謀日後高飛。」
她輕輕吐氣。「幸好你被養在皇後膝下,以後,日子便慢慢好起來了,對吧?」
「對,皇後娘娘找來柳姑姑教我說話禮儀、人情世故,柳姑姑常把我抱在懷裏,不厭其煩地對我說話,兩年後,我終於有了人樣。」
「然後呢?」
「我終於可以走出宮、走入人群,走入一個我不曾見識到的世界。我從人牙子手中買下一個小廝,我給他取名蕭夜,他和我一樣傻氣,我們變成最好的朋友。
「然後一個憑空出現的男人,他逼著我們喊他師父。別人越是逼我,我越是反抗,我從不喊他師父,他還是將一身本事教給我,因此我嘴巴上不承認,心裏已經認定他是師父,比起父皇找來的太傅,我更喜歡跟著他做學問。
「我念書、習武,父皇發現被狼群養大的我,比起文治更適合武功,十二歲那年,我爭取上戰場曆練,父皇沒意見,但母後、太子哥哥和五皇弟、七皇弟眾口如一,不準我做這麽危險的事。」
「可你還是做了?」
他咯咯笑著。「對,我和蕭夜、師父趁著夜黑風高偷偷離開後宮,我們加入軍隊打了幾場勝仗、立下戰功,之後更是深入大漠砍下匈奴王的頭,我和蕭夜本想一股作氣滅掉擾我邊境上百年平靜的匈奴,但師父阻止我。」
「為什麽?」
「一來,匈奴北方是羅刹,有匈奴作為門神,擋住羅劑入侵,不是壞事。二來,匈奴在大漠生活,比起我們更了解沙漠地形、氣候及作戰方法,當初我們能一股作氣殺死匈奴王,直到現在我都認為自己太幸運。
「我們沒有遇到塵暴、流沙,而匈奴王怡恰舉族大搬遷,如果不是老天爺助我們一臂之力,怎麽可能打勝?
「費了些年,我們立下基業,父皇封我北陽王,封蕭夜一品大將軍,聯手無縛雞之力的師父也成了驍騎將軍。」
班師回朝那日,回想父皇看著自己的目光,第一次,他真真確確感到父皇為他驕傲,也是第一次,他覺得這個三皇子做得有滋有味。
聽著、笑著,徐皎月很清楚,這麽輕鬆的形容裏其實包含了多麽艱困的情景,不過她樂意聽,樂意分享他的一切。
她問了他,他也回她,他們一路走一路說話,都想把對方這十幾年裏發生的事一一挖掘。
「以前,娘待我很好的。」
「現在,並不好,」這是肯定句,他很清楚並且確定。
「那是因為我害死哥哥。」
「怎麽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