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邊一排廂房已著人收拾出來,人也從悅來客棧接回。兩夫妻進門的時候不自覺的挺了挺腰,底氣足了許多,不像是來認親,倒像是來討債。
楚瑜冷著看著,待兩人跨過垂花門,方上前笑道:「昨兒可真是誤會一場,郎君回來已悉數告知於我,早知如此,萬萬不能讓大哥大嫂在外頭住一宿。」
有些人生來容易蹬鼻子上臉,譬如朱坌,見這位弟妹好生相迎,隻當是長兄的權威發揮作用,隻差從鼻子裏哼一聲,好擺出那大老爺的款來。
朱坌的嫡妻楊氏卻比他圓滑許多,忙往丈夫胳膊肉上擰了一把,笑語可親的說道:「弟妹這叫什麽話?一家子骨肉用的著這樣生分麽!」
楚瑜笑了笑,望向她身後那幾個靦腆的兒女,「嫂嫂把侄兒們也都帶過來了?倒不怕路上辛苦!」
辛苦怕什麽,多個人多張嘴呢。楊氏明知她暗含機鋒,依然腆著臉道:「親戚們多年不曾來往,總得讓他們見見叔叔。」
這才是真實目的吧,見麵禮總是得要的。楚瑜微微笑著,讓望秋捧著一個翡翠纏枝拖盆出來,紅袱之下,是三分成色極好的金錁子,分量亦是十足。每一個少說也有一兩,總共起來,足足值得三十兩白銀,比他們在濟寧一年的出息還多呢。
僅昨兒那二兩銀子的賞封就讓楊氏大開眼界,更別提今日這樣大的排場,連朱坌的一雙牛眼也微微睜大。
楊氏喜不自勝的收下,臉上都能笑開花來,連連說道:「弟妹你也太客氣了……」
這手筆在楚瑜看來本不算大,不過婦人的心胸卻比她想象中更小,到底是淺門淺戶的出身。
楊氏將金子揣進荷包裏,又催促幾個孩子上前,「嬸娘賞你們東西,怎麽不曉得道謝呀?」
孩子們尚處在天真爛漫的年紀,自然不懂得大人的處世之道,且楚瑜對他們而言不過是陌路人,如何能自然而然的流露出親切來,隻扒著母親的褲腿不肯說話,一雙眼睛卻好奇地朝楚瑜張望——這位夫人長得美,穿的又好,和他們從小所見多不一樣。
楊氏恨鐵不成鋼,隻得胡亂抓了抓孩子的頭,向楚瑜抱歉一笑。
楚瑜並不介意,態度雍容親切的道:「都叫些什麽名?」
「那一個大點的叫大郎,居中的是二郎,最小的一個還沒起名,我們都叫她朱姐兒。」楊氏有些羞慚的道。小鎮人家時興起賤命好養活,可管不著什麽寓意不寓意,動聽不動聽。
楚瑜本來也沒認真把這家人當成親戚,名字簡單一點反而好記,因此並不取笑,隻道:「嫂嫂們遠道而來一定餓了,還不到傳膳的正點,不如先到花廳用些點心吧。」
朱楊二人無不從命。
點心都是早起便弄好的,放在蒸籠裏熱一熱,呈上來仍是白氣騰騰。有蟹肉芙蓉酥,白玉霜方糕,水晶丸子,釀米團,滿滿當當的排了一桌子。
楊氏不由咋舌,「這麽豐盛呀,正餐都吃不了這麽多呢!」
話音才落,幾個孩子已經不顧形象大嚼起來,腮幫子撐得圓圓滾滾,像一隻鼓起的風帆。
那最小的一個幹脆用兩手抓著蟹肉包子狼吞虎咽,沾了滿嘴的油。楊氏忙將她那隻髒手打落下去,叱道:「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娘從前是怎麽教你的?」
為了省點肚子,等待晚上的大餐,她有意的壓抑住胃口,也是為了保持形象,偏偏這幾個混賬兒女一臉饞相,生生把她的臉都丟盡了,好像他們一家子是來打秋風一般——雖然事實正是如此。
楊氏有些不好意思。
楚瑜溫和的笑道:「讓他們去吧,小孩子知道什麽,後廚裏多的是。何況這些點心都還是極次等,論起口味精細,比宮裏的禦膳房差遠了。」
楊氏正叼著一隻水晶蝦餃,聽了楚瑜這句話險些連舌頭咬掉,就這滋味還不算好呀?真不知京城裏這些公府小姐是吃什麽長大的,想必頓頓人參燕窩都沒個足厭。
楚瑜見桌上的糕點已吃得七七八八,命人換上時令鮮果來,因南嬤嬤正朝後院走去,便喚住她道:「嬤嬤,灶上還燉著一鍋法薑紫雞湯,你若得閑,煩請您端過來。」
南嬤嬤隻做充耳不聞,甩了甩手便走出去。
楚瑜隻得另叫了一名仆婦。
楊氏見狀卻替她不忿,插手道:「弟妹你也太好性了,怎麽能讓下人踩到頭上去?我們家從前闊的時候也請過幾個丫頭,從來是說一不二,沒一個敢像這樣擺架子的。」
她原以為楚瑜是公侯家的小姐,必定規矩嚴厲,如今一見之下,卻覺得這位夫人太過軟弱了些,連個老奴婢都賓服不住,心下難免有些看輕。
楚瑜無奈道:「嫂嫂你初來乍到,不清楚府中的情況,這位老太太是我過門以前,相公特意請來料理家事的,聽說從前在宮裏當過差,差不多的人家都得敬她三分,何況我這個新媳婦呢?」
楊氏對這話半信半疑,再怎麽厲害,怎會連主子的吩咐都不聽?不過她到底是新來的客人,許多事不便深問,笑一笑便算了。
飽餐了一頓小食,楚瑜命人送他們去客房安置,一壁關切的問道:「嫂嫂可有自帶的被褥,若不然,我讓人送幾床新的過來。」
楊氏的確有鋪蓋隨行,寄放在客棧裏,不過都是些舊不拉幾的東西,怎好意思搬出來丟人獻醜?她紅著臉點點頭,應允了這位東道主的美意。
須臾楚瑜去後,楊氏打量著屋中精巧的陳設,連連稱歎不已。那綃金帳子一尺少說得要百文錢,還有博古架上的白玉瓷瓶,楊氏細細撫摸上去,喃喃道:「這件東西恐怕百十兩銀子都拿不下來呢!」
「你又知道了?」朱坌冷嗤道。相較於婦人的膚淺,他自來到這院落以來,更多了種自慚形穢的惱怒。想不到朱墨這小子福大命大,非但沒在雪地裏餓死,居然在京城這居大不易的地方硬闖出一番名頭來。兩相比較之下,豈不顯得他這位大哥無能?
他伸手要摸一摸那玉瓶,楊氏忙一巴掌將他胳膊打落下去,嗬斥道:「這玩意兒值錢的很,你粗手笨腳仔細砸壞東西,咱們做十年的苦工都還不起呢!」
她雖是一片好意,這話卻不好聽,擺明了說自家男人無用似的。朱坌的臉沉下來,越發使起性子,「我還偏砸了它!朱墨那小子再有錢又如何,我畢竟是他哥哥,就算砸爛一兩樣東西,他還敢找我算賬不成?」
「你瘋了!」楊氏忙將瓷瓶揣在懷裏,吃驚的看著他,「咱們是來認親的,可不是來結仇的,你這樣莽莽撞撞,對咱們有什麽好處?」
女人的心思畢竟細膩許多,楊氏深知凡事要想長遠,不能隻顧一時。朱家這樣豪富,即便從指縫裏漏下一點,也夠她下半生享用不盡的了,可是她當然不能滿足於此,人要誌向長遠,耐心打好關係,說不定她幾個兒女都能在京中尋一門好親事,往後她便是官家太太,還愁沒有人來巴結不成?
楚瑜冷著看著,待兩人跨過垂花門,方上前笑道:「昨兒可真是誤會一場,郎君回來已悉數告知於我,早知如此,萬萬不能讓大哥大嫂在外頭住一宿。」
有些人生來容易蹬鼻子上臉,譬如朱坌,見這位弟妹好生相迎,隻當是長兄的權威發揮作用,隻差從鼻子裏哼一聲,好擺出那大老爺的款來。
朱坌的嫡妻楊氏卻比他圓滑許多,忙往丈夫胳膊肉上擰了一把,笑語可親的說道:「弟妹這叫什麽話?一家子骨肉用的著這樣生分麽!」
楚瑜笑了笑,望向她身後那幾個靦腆的兒女,「嫂嫂把侄兒們也都帶過來了?倒不怕路上辛苦!」
辛苦怕什麽,多個人多張嘴呢。楊氏明知她暗含機鋒,依然腆著臉道:「親戚們多年不曾來往,總得讓他們見見叔叔。」
這才是真實目的吧,見麵禮總是得要的。楚瑜微微笑著,讓望秋捧著一個翡翠纏枝拖盆出來,紅袱之下,是三分成色極好的金錁子,分量亦是十足。每一個少說也有一兩,總共起來,足足值得三十兩白銀,比他們在濟寧一年的出息還多呢。
僅昨兒那二兩銀子的賞封就讓楊氏大開眼界,更別提今日這樣大的排場,連朱坌的一雙牛眼也微微睜大。
楊氏喜不自勝的收下,臉上都能笑開花來,連連說道:「弟妹你也太客氣了……」
這手筆在楚瑜看來本不算大,不過婦人的心胸卻比她想象中更小,到底是淺門淺戶的出身。
楊氏將金子揣進荷包裏,又催促幾個孩子上前,「嬸娘賞你們東西,怎麽不曉得道謝呀?」
孩子們尚處在天真爛漫的年紀,自然不懂得大人的處世之道,且楚瑜對他們而言不過是陌路人,如何能自然而然的流露出親切來,隻扒著母親的褲腿不肯說話,一雙眼睛卻好奇地朝楚瑜張望——這位夫人長得美,穿的又好,和他們從小所見多不一樣。
楊氏恨鐵不成鋼,隻得胡亂抓了抓孩子的頭,向楚瑜抱歉一笑。
楚瑜並不介意,態度雍容親切的道:「都叫些什麽名?」
「那一個大點的叫大郎,居中的是二郎,最小的一個還沒起名,我們都叫她朱姐兒。」楊氏有些羞慚的道。小鎮人家時興起賤命好養活,可管不著什麽寓意不寓意,動聽不動聽。
楚瑜本來也沒認真把這家人當成親戚,名字簡單一點反而好記,因此並不取笑,隻道:「嫂嫂們遠道而來一定餓了,還不到傳膳的正點,不如先到花廳用些點心吧。」
朱楊二人無不從命。
點心都是早起便弄好的,放在蒸籠裏熱一熱,呈上來仍是白氣騰騰。有蟹肉芙蓉酥,白玉霜方糕,水晶丸子,釀米團,滿滿當當的排了一桌子。
楊氏不由咋舌,「這麽豐盛呀,正餐都吃不了這麽多呢!」
話音才落,幾個孩子已經不顧形象大嚼起來,腮幫子撐得圓圓滾滾,像一隻鼓起的風帆。
那最小的一個幹脆用兩手抓著蟹肉包子狼吞虎咽,沾了滿嘴的油。楊氏忙將她那隻髒手打落下去,叱道:「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娘從前是怎麽教你的?」
為了省點肚子,等待晚上的大餐,她有意的壓抑住胃口,也是為了保持形象,偏偏這幾個混賬兒女一臉饞相,生生把她的臉都丟盡了,好像他們一家子是來打秋風一般——雖然事實正是如此。
楊氏有些不好意思。
楚瑜溫和的笑道:「讓他們去吧,小孩子知道什麽,後廚裏多的是。何況這些點心都還是極次等,論起口味精細,比宮裏的禦膳房差遠了。」
楊氏正叼著一隻水晶蝦餃,聽了楚瑜這句話險些連舌頭咬掉,就這滋味還不算好呀?真不知京城裏這些公府小姐是吃什麽長大的,想必頓頓人參燕窩都沒個足厭。
楚瑜見桌上的糕點已吃得七七八八,命人換上時令鮮果來,因南嬤嬤正朝後院走去,便喚住她道:「嬤嬤,灶上還燉著一鍋法薑紫雞湯,你若得閑,煩請您端過來。」
南嬤嬤隻做充耳不聞,甩了甩手便走出去。
楚瑜隻得另叫了一名仆婦。
楊氏見狀卻替她不忿,插手道:「弟妹你也太好性了,怎麽能讓下人踩到頭上去?我們家從前闊的時候也請過幾個丫頭,從來是說一不二,沒一個敢像這樣擺架子的。」
她原以為楚瑜是公侯家的小姐,必定規矩嚴厲,如今一見之下,卻覺得這位夫人太過軟弱了些,連個老奴婢都賓服不住,心下難免有些看輕。
楚瑜無奈道:「嫂嫂你初來乍到,不清楚府中的情況,這位老太太是我過門以前,相公特意請來料理家事的,聽說從前在宮裏當過差,差不多的人家都得敬她三分,何況我這個新媳婦呢?」
楊氏對這話半信半疑,再怎麽厲害,怎會連主子的吩咐都不聽?不過她到底是新來的客人,許多事不便深問,笑一笑便算了。
飽餐了一頓小食,楚瑜命人送他們去客房安置,一壁關切的問道:「嫂嫂可有自帶的被褥,若不然,我讓人送幾床新的過來。」
楊氏的確有鋪蓋隨行,寄放在客棧裏,不過都是些舊不拉幾的東西,怎好意思搬出來丟人獻醜?她紅著臉點點頭,應允了這位東道主的美意。
須臾楚瑜去後,楊氏打量著屋中精巧的陳設,連連稱歎不已。那綃金帳子一尺少說得要百文錢,還有博古架上的白玉瓷瓶,楊氏細細撫摸上去,喃喃道:「這件東西恐怕百十兩銀子都拿不下來呢!」
「你又知道了?」朱坌冷嗤道。相較於婦人的膚淺,他自來到這院落以來,更多了種自慚形穢的惱怒。想不到朱墨這小子福大命大,非但沒在雪地裏餓死,居然在京城這居大不易的地方硬闖出一番名頭來。兩相比較之下,豈不顯得他這位大哥無能?
他伸手要摸一摸那玉瓶,楊氏忙一巴掌將他胳膊打落下去,嗬斥道:「這玩意兒值錢的很,你粗手笨腳仔細砸壞東西,咱們做十年的苦工都還不起呢!」
她雖是一片好意,這話卻不好聽,擺明了說自家男人無用似的。朱坌的臉沉下來,越發使起性子,「我還偏砸了它!朱墨那小子再有錢又如何,我畢竟是他哥哥,就算砸爛一兩樣東西,他還敢找我算賬不成?」
「你瘋了!」楊氏忙將瓷瓶揣在懷裏,吃驚的看著他,「咱們是來認親的,可不是來結仇的,你這樣莽莽撞撞,對咱們有什麽好處?」
女人的心思畢竟細膩許多,楊氏深知凡事要想長遠,不能隻顧一時。朱家這樣豪富,即便從指縫裏漏下一點,也夠她下半生享用不盡的了,可是她當然不能滿足於此,人要誌向長遠,耐心打好關係,說不定她幾個兒女都能在京中尋一門好親事,往後她便是官家太太,還愁沒有人來巴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