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瘦田會吸水」,用來形容大雅非常傳神,這句諺語是指貧瘠的田地,土壤長期處於幹燥,一旦灌溉,這個瘦田就會以極快的速度吸收水分,通常用來反諷一個人很幹瘦,卻可以吃很多東西,大雅天生屬於瘦排骨體型,婆婆用心幫她補身體,希望改善大雅的體質。老一輩的人常說:「月子做得好,到老沒煩惱,月子黃金關鍵期,別客氣,婆婆媽媽好好照顧你。」
女人一當母親,就變得庸俗,成天被屬地的事物纏擾,一路擔心到孩子長大,故事還長著呢。產後的大雅,跟許多的產婦一樣,擔心泌奶量不足,擔心孩子尿布疹,擔心孩子發展是否正常。孩子長牙了、會翻身了、會爬了、會坐了、會叫媽媽了,這些小事都能讓大雅秒間噴淚。整個城市已經進入夢鄉,大雅反而清醒了,睡眠常中斷,醒了就胡思亂想,帶點寒意的天氣讓人又快樂又憂愁。不過因為月子做得好,曾經滿臉雀斑的醜小鴨反而越加亮眼、皮膚白裏透紅,像極了發育中的高中生。唯一改變的是聲音宏量,常常吼孩子。大雅覺得自己當母親後變得庸俗了,成天圍著孩子轉,過多的掛慮讓自己喘不過氣來,擔心孩子是否吃飽穿暖睡穩。
大雅空空的來到大城市,現在雙手滿滿的。麵向著陽光走,一直走下去,前麵是彩虹,就可把陰影丟在背後。即使離開那個黑乎乎的小鎮,遷移到另一個地方生活,她的心境如果沒有改變,仍舊陷在同一個窠臼中輪回,跳不出這一式一樣的命運。
不論置身在哪個城市,微美的或者至美的城市,心美更重要,愉快的思想造就愉快的每一天。
神鬼交鋒第十回,詩經與大雅爭吵的次數減少,到後來也漸漸忘了爭吵這件事,他們不能失去彼此,這一生不能沒有你:最好的朋友、最親密的愛人、最牽掛的家人。遙望對岸,不是人生該有的姿態。珍惜眼前人,不論他/她是誰,隻要願意長相廝守就是春天。人生四季不一定隻停留在春天,隆冬來臨,身旁有人暖你的心你的手,就是春天,春風,青春。這一刻,詩經大雅成就了一篇自己的故事,成為更好的我們,留在最好的狀態。
兩個不同背景的人,要長相廝守,不能沒有寬恕與犧牲。我到你這裏,就近你、俯就你、遷就你。等你回應、等你跟上來。一同的步伐邁向前。兩人同行一段,一個人走丟了,改變步伐,另一個人就得獨行,誰該背黑鍋呢?先離開的人嗎?未必。那個堅守在原路的人,也該一起背,因為沒有長大。
詩經在而立之年長大,選擇成為大男人專注地陪伴妻兒,大雅原地踏步來不及追上來。大四那年懷孕生子、乳養孩子,如同鎖鏈將大雅的雙腳牢牢銬住,每日的生活四個小時循環一次--孩子哭了、喂奶、換尿布、哄睡孩子、吃點東西、抓緊時間補眠,四小時後孩子哭了,再來一次,隻是她的是雙胞胎,通常哄睡一個孩子後,另一個孩子又哭了,再一次啟動循環。大雅蓬首垢麵,好久沒有仔細的梳個頭、洗個澡了。女人走進家庭,總是犧牲得比男人多又廣。
麵對愛情,大雅現在變得太被動,過分懦弱,緊握籌碼,不敢下注、不敢貪玩,不做沒有把握的付出。詩經願意等她。他知道,大雅須盡的母責,他是孩子的爸爸,理應分擔,也願意分擔,抱孩子、換尿布、哄睡孩子。詩經知道,年輕時兩人同甘共苦,年老了才有回憶。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轟轟烈烈的愛會過去,涓涓細流的愛永不敗落。
詩經有一次問大雅,「你剛到上海的時候為什麽那麽喜歡找我吵架?」
「不對,不對,第一次吵架是你起的頭。」
「喔。我忘了。但是後來你也常常主動找我吵架。」
「好像是這樣。可是,你不覺得吵架的時候,你會真誠地、用力地說出心中的真正感受,像是另一種的真情流露,讓對方知道你的想法,這種溝通方式也挺好的。」
「喔,所以在你眼裏,愛人間的鬥嘴也有另一番甜蜜。你喔,真是歪理。」
「沒錯。你猜對了。」大雅將頭埋進詩經的膀臂中。曾經一言不合的他們,終於一笑泯恩仇。
詩經說,「好幾次我被你氣到真想一拳打過去,好把你打得五官都模糊不見了。」
「天啊,你真暴力,有夠狠。」大雅順勢捏了詩經的大腿。兩人抱了起來。
大四寒假,大雅第二次懷孕,畢業公演將近,同學交給她比較簡單的角色,負責修潤台詞,她因為休學一年,小一屆的學弟妹成了她的同學。大雅利用孩子上床後的一兩個小時修稿。如果來得及,假日一家四口同著孩子在一旁參加排練,大雅總算沒有脫離同學的生活圈。
大雅在生產前順利拿到畢業證書,兩個月後就要臨盆了。
來到上海第六年,大雅終於拿到大學文憑,刻意給自己放了一個長假。走在大學的長廊,青青子衿,是人生最亮麗的一段光陰,好像從未流逝。盛午的烈陽、無憂的笑顏、喧鬧的走廊,沁人心脾,大雅俯而不語,指尖摸著教室的紅磚牆,「我與我的十八歲將永遠停留在那一刻,青春不會淡去。」校園裏的時間沒有四季,隻有一季,那就是暖春,青春。久違的幸福與穩定,大雅經過了磨難,才走到這裏。就像婆婆說的,「沒有磨難的人生,是另一種磨難,永遠長不大,所以磨難對人生是好的。」
綿延不絕的鄉愁縈繞,大雅躺在床上,深處擺著一座傷城,灰色黯淡的城市,回憶與感傷。裝滿年少的想念。母親的日子,已經來不及燦爛了。大雅將走到世界的盡頭,找到愛情,找到未來。母親的遺願,如同 eternal me,心中那盞永恒的火焰,默默燃炬,日以繼夜的燒著,帶著全備的供應。走在梧桐樹成蔭的街上,大雅已經不是初來時青澀的模樣,但是初心依舊不變,還是像十八歲那年決定在上海紮根的林大雅,那樣堅定與踏實。
莎士比亞在十四行詩第十八首中,頌詠情人之美如同永恒的夏日般,不會凋零。如今大雅出落得如花似的綻放,心也成熟了,是她這一生最好的時候,詩經心有戚戚焉,用毛筆寫上這首詩放在大雅的抽屜,做為送給大雅的畢業禮物,表達自己弱水三千隻取一瓢的真誠情意。
我欲將君比夏晝,君更嬌豔更媚柔。
疾風吹搖五月蕾,夏日苦短行矣休。
時或驕陽何炎炎,常見金烏遭遮掩。
美人之美易消逝,偶失天奪亦可憐。
君之長夏永不逝,君之花容能久駐。
閻羅終未拘君去,不朽君因不朽句。
世間有人人能看,我詩長存君並存。
(采用海外逸士《致其所愛--to my love》,所翻譯的版本)
致吾愛,雅。時光往複,愛你如初。
女人一當母親,就變得庸俗,成天被屬地的事物纏擾,一路擔心到孩子長大,故事還長著呢。產後的大雅,跟許多的產婦一樣,擔心泌奶量不足,擔心孩子尿布疹,擔心孩子發展是否正常。孩子長牙了、會翻身了、會爬了、會坐了、會叫媽媽了,這些小事都能讓大雅秒間噴淚。整個城市已經進入夢鄉,大雅反而清醒了,睡眠常中斷,醒了就胡思亂想,帶點寒意的天氣讓人又快樂又憂愁。不過因為月子做得好,曾經滿臉雀斑的醜小鴨反而越加亮眼、皮膚白裏透紅,像極了發育中的高中生。唯一改變的是聲音宏量,常常吼孩子。大雅覺得自己當母親後變得庸俗了,成天圍著孩子轉,過多的掛慮讓自己喘不過氣來,擔心孩子是否吃飽穿暖睡穩。
大雅空空的來到大城市,現在雙手滿滿的。麵向著陽光走,一直走下去,前麵是彩虹,就可把陰影丟在背後。即使離開那個黑乎乎的小鎮,遷移到另一個地方生活,她的心境如果沒有改變,仍舊陷在同一個窠臼中輪回,跳不出這一式一樣的命運。
不論置身在哪個城市,微美的或者至美的城市,心美更重要,愉快的思想造就愉快的每一天。
神鬼交鋒第十回,詩經與大雅爭吵的次數減少,到後來也漸漸忘了爭吵這件事,他們不能失去彼此,這一生不能沒有你:最好的朋友、最親密的愛人、最牽掛的家人。遙望對岸,不是人生該有的姿態。珍惜眼前人,不論他/她是誰,隻要願意長相廝守就是春天。人生四季不一定隻停留在春天,隆冬來臨,身旁有人暖你的心你的手,就是春天,春風,青春。這一刻,詩經大雅成就了一篇自己的故事,成為更好的我們,留在最好的狀態。
兩個不同背景的人,要長相廝守,不能沒有寬恕與犧牲。我到你這裏,就近你、俯就你、遷就你。等你回應、等你跟上來。一同的步伐邁向前。兩人同行一段,一個人走丟了,改變步伐,另一個人就得獨行,誰該背黑鍋呢?先離開的人嗎?未必。那個堅守在原路的人,也該一起背,因為沒有長大。
詩經在而立之年長大,選擇成為大男人專注地陪伴妻兒,大雅原地踏步來不及追上來。大四那年懷孕生子、乳養孩子,如同鎖鏈將大雅的雙腳牢牢銬住,每日的生活四個小時循環一次--孩子哭了、喂奶、換尿布、哄睡孩子、吃點東西、抓緊時間補眠,四小時後孩子哭了,再來一次,隻是她的是雙胞胎,通常哄睡一個孩子後,另一個孩子又哭了,再一次啟動循環。大雅蓬首垢麵,好久沒有仔細的梳個頭、洗個澡了。女人走進家庭,總是犧牲得比男人多又廣。
麵對愛情,大雅現在變得太被動,過分懦弱,緊握籌碼,不敢下注、不敢貪玩,不做沒有把握的付出。詩經願意等她。他知道,大雅須盡的母責,他是孩子的爸爸,理應分擔,也願意分擔,抱孩子、換尿布、哄睡孩子。詩經知道,年輕時兩人同甘共苦,年老了才有回憶。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轟轟烈烈的愛會過去,涓涓細流的愛永不敗落。
詩經有一次問大雅,「你剛到上海的時候為什麽那麽喜歡找我吵架?」
「不對,不對,第一次吵架是你起的頭。」
「喔。我忘了。但是後來你也常常主動找我吵架。」
「好像是這樣。可是,你不覺得吵架的時候,你會真誠地、用力地說出心中的真正感受,像是另一種的真情流露,讓對方知道你的想法,這種溝通方式也挺好的。」
「喔,所以在你眼裏,愛人間的鬥嘴也有另一番甜蜜。你喔,真是歪理。」
「沒錯。你猜對了。」大雅將頭埋進詩經的膀臂中。曾經一言不合的他們,終於一笑泯恩仇。
詩經說,「好幾次我被你氣到真想一拳打過去,好把你打得五官都模糊不見了。」
「天啊,你真暴力,有夠狠。」大雅順勢捏了詩經的大腿。兩人抱了起來。
大四寒假,大雅第二次懷孕,畢業公演將近,同學交給她比較簡單的角色,負責修潤台詞,她因為休學一年,小一屆的學弟妹成了她的同學。大雅利用孩子上床後的一兩個小時修稿。如果來得及,假日一家四口同著孩子在一旁參加排練,大雅總算沒有脫離同學的生活圈。
大雅在生產前順利拿到畢業證書,兩個月後就要臨盆了。
來到上海第六年,大雅終於拿到大學文憑,刻意給自己放了一個長假。走在大學的長廊,青青子衿,是人生最亮麗的一段光陰,好像從未流逝。盛午的烈陽、無憂的笑顏、喧鬧的走廊,沁人心脾,大雅俯而不語,指尖摸著教室的紅磚牆,「我與我的十八歲將永遠停留在那一刻,青春不會淡去。」校園裏的時間沒有四季,隻有一季,那就是暖春,青春。久違的幸福與穩定,大雅經過了磨難,才走到這裏。就像婆婆說的,「沒有磨難的人生,是另一種磨難,永遠長不大,所以磨難對人生是好的。」
綿延不絕的鄉愁縈繞,大雅躺在床上,深處擺著一座傷城,灰色黯淡的城市,回憶與感傷。裝滿年少的想念。母親的日子,已經來不及燦爛了。大雅將走到世界的盡頭,找到愛情,找到未來。母親的遺願,如同 eternal me,心中那盞永恒的火焰,默默燃炬,日以繼夜的燒著,帶著全備的供應。走在梧桐樹成蔭的街上,大雅已經不是初來時青澀的模樣,但是初心依舊不變,還是像十八歲那年決定在上海紮根的林大雅,那樣堅定與踏實。
莎士比亞在十四行詩第十八首中,頌詠情人之美如同永恒的夏日般,不會凋零。如今大雅出落得如花似的綻放,心也成熟了,是她這一生最好的時候,詩經心有戚戚焉,用毛筆寫上這首詩放在大雅的抽屜,做為送給大雅的畢業禮物,表達自己弱水三千隻取一瓢的真誠情意。
我欲將君比夏晝,君更嬌豔更媚柔。
疾風吹搖五月蕾,夏日苦短行矣休。
時或驕陽何炎炎,常見金烏遭遮掩。
美人之美易消逝,偶失天奪亦可憐。
君之長夏永不逝,君之花容能久駐。
閻羅終未拘君去,不朽君因不朽句。
世間有人人能看,我詩長存君並存。
(采用海外逸士《致其所愛--to my love》,所翻譯的版本)
致吾愛,雅。時光往複,愛你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