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看得出,他是在努力對她好,努力嚐試做她的夫,這個認知讓她心裏很是歡喜,有人等待她,有人關心她,有人與她一起相依為命,這感覺真好。也許有一日,他們互相更加喜愛時,可以生個孩子,然後一家人平靜安寧,白頭到老,那她的人生真的就圓滿了。


    趙豐年閉目聽著瑞雪進了門,卻突然沒了動靜,就疑惑的睜開了眼,卻見她雙眸晶亮的看著自己,長長的睫毛顫著,臉色紅潤欲滴,一頭濕發披在肩上,不時有那調皮的水珠兒順著她白皙的脖頸淌進中衣裏,他的心猛然就狂跳了起來,慌忙掩飾般的清咳兩聲,低聲嗬斥道,「還不關門,放進了冷風。」


    瑞雪醒過神來,臉色愈發紅了,笑嘻嘻的回身關好門,在架子上抽了一塊棉布巾,一邊擦著頭發,一邊脫鞋上炕,把腳伸進溫暖的被窩裏,舒服的歎了口氣,然後搬過炕梢兒的小桌兒,笑道,「我剛才醃了半缸酸菜,過上一個月發酵好了,咱們包酸菜餡兒的餃子吃啊。」


    趙豐年抿唇,淡淡一笑,一起生活了兩個月,凡是瑞雪說的好吃食,都名副其實的美味,所以他的心裏對這叫酸菜的奇怪東西隱隱有了一絲盼望。


    「要醃漬一個月那麽久?」


    瑞雪把布袋子裏的碎銀和銅錢倒進一隻木盒子裏,回頭笑著瞄了他一眼,「掌櫃的可是想吃餃子了,明晚回來,我先給你包一頓白菜豬肉的吧?」


    趙豐年搖頭,望著她略帶疲憊的側臉,眼裏閃過一絲心疼,鋪子裏生意好了,她難免也就更累了,「不用,喝粥就好。」


    瑞雪心裏奇怪,這人每次見到端上來的餃子,眼睛裏都好似要冒出火來,顯然是極喜歡吃的,怎麽今日突然轉性喜歡喝粥了。她微微聳了聳肩,數好今日的進項,細細記了賬本,就吹滅了油燈,脫去外衣,鑽進了被窩。


    窗外的冷風囂張的吹著窗棱,嗚咽有聲,樹上不時有脆弱的細枝被吹得折斷,嘩啦啦掉下來,為這樣初冬的夜晚,又添了三分蕭瑟。


    瑞雪躺在熱乎乎的火炕上,身下是柔軟的被褥,忍不住感慨,勞累一整日,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慰勞了。


    她輕輕翻了個身,腦子裏盤算著,現在天氣冷了,食物不容易變質,是不是該做一板豆腐出來了,雪羹春秋夏三季,吃起來還行,冬日裏總感覺有些不對路,不如燉些白菜豆腐湯之類,成本低,力工們也能填飽肚子。


    最主要是店裏又能添幾個新菜色,再熏一些下酒的豆幹等物,省得雅間裏的客兒喝酒時總抱怨下酒菜少。而且,在爐子上座幾個豆腐羊肉砂鍋,保準也能好賣……


    她這般胡思亂想著,不一會兒就沉沉睡了過去。


    趙豐年側耳聽著身邊的人輕輕淺淺的呼吸聲,嗅著空氣裏淡淡的澡豆味道,下意識的往前湊了湊,嘴角慢慢綻放了一朵滿足的笑意,跟隨著那呼吸聲慢慢入夢……


    果然如瑞雪所料,白嫩的大塊豆腐一出,立刻博得了眾人的一致好評,力工們喜愛豆腐白菜湯,實在又管飽;雅間的客人們喜歡那麻婆豆腐、鍋塌豆腐等鹹香嫩滑;酒客們則喜歡雞汁兒豆幹和骨湯豆幹有咬頭、滋味足,就連大道上路過的各家小管事們嗅著門口爐子上那豆腐羊肉砂鍋的香氣,都要進來吃上一碗,就兩個火燒,再帶著一肚子熱湯水回城去。


    趙豐年原本也以為瑞雪用牛豆做出雪羹,就已經夠新奇了,沒想到她居然又搗鼓出這麽多好吃食,特別是那味蜜汁兒豆腐,居然用蒜汁和野蜂蜜混合在一起做蘸料,味道甜酸,豆腐又綿軟,真是美味極了,他忍不住一口氣吃了半盤,對自己這妻子也越發好奇起來。


    新菜式受到歡迎,瑞雪心裏歡喜的同時,卻也沒有太過得意,畢竟這隻是在碼頭上,如果能在整個淩風城甚至整個武國傳開,她這生意才算有些大賺頭兒,不過,這豆腐是用喂牲口的牛豆做的,窮苦百姓還好接受,畢竟能填飽肚子又美味,他們也不計較那麽多。但是那些自視甚高的城裏人恐怕就沒那麽容易接受了。


    張嫂子給北屋送了茶水出來,就見瑞雪坐在灶前的板凳上發呆,鍋裏的豆腐湯撲騰騰翻著花兒,她連忙上前把灶底的柴火撤了,笑道,「妹子這是在想什麽,豆腐都快燒成沫子了。」


    瑞雪踩了一腳撤出的柴火,熄了青色的煙氣,搖頭微微一笑,「也沒想什麽。」


    張嫂子隨手蓋上鍋蓋,神秘的湊到她耳邊,小聲說道,「我剛才在屋裏不小心聽了兩句,好像是小平山的那些人和張家村的有些不合,據說前兩日還吵過幾句。」


    瑞雪微微皺眉,怪不得這幾日她總覺得北屋有些安靜,不像以前那般熱鬧和氣,原來是有了罅隙。現在天氣寒冷,碼頭停泊的貨船就不像前些日子那麽多,自然需要的人手也少,難免為了搶活計就會出現一些紛爭。


    「告訴栓子機靈些,別被波及了。咱們做生意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張嫂子點頭,轉而又想起一事,笑道,「妹子,咱們村裏也有兩個後生在這碼頭做活,這幾日回村誇讚咱們做的豆腐好吃,那些本就閑著沒事喜歡編瞎話的三姑六婆,這幾日可是把這事傳遍整個村子了。我不常在家,也不知道,這還是昨晚村南邊的小五她娘到我家串門兒提起的。你說,要不要多做幾塊,給族老和裏正家裏送去嚐嚐鮮啊。」


    瑞雪拉了她坐到桌邊,問道,「嫂子,你說咱們做這豆腐,如果一塊賣四文錢,或者用二斤牛豆換,你說附近村子能有人買嗎?」


    張嫂子給她倒了杯茶,點頭道,「妹子,咱們這裏冬日時隻有土豆蘿卜白菜,一日三頓的吃,天長日久誰都吃夠了,這豆腐做菜不洗油又好吃,切一塊混上點白菜土豆,能燉一大鍋,夠一家人都吃飽了。我覺得四文錢不見得能有人舍得買,但是如果是換二斤牛豆恐怕哪家都願意。」


    瑞雪雙手握著溫熱的茶杯,低頭細細思量,一斤牛豆出兩塊豆腐,二斤換一塊,就是四倍的利潤,這買賣絕對做得。雖然可能一開始肯定收回來的都是牛豆,但是這牛豆家家種的也不多,沒有牲口的人家甚至連半壟都沒種,等各家的牛豆用完了,也吃習慣豆腐了,自然就要用錢買了。而自家收回的牛豆,正好留作明年秋,新一茬的糧食下來前使用,可謂一舉兩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瑞雪兆豐年 卷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穀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穀幽蘭並收藏瑞雪兆豐年 卷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