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氏冠禮,廣邀天下文人雅士共作見證。


    裴氏論其世族地位,得東境百家俯首,裴鈺以其學識而論,得天下學士敬佩。因而這一場冠禮,注定盛況無雙。


    華清齋亦接到裴氏之貼,齋內琢選數名生徒隨院首裴懷之共入帝京慶賀,阿笙亦在其列。


    眾人著文士服,於前一日午後抵達帝京。


    因天下名士齊聚,帝京學子紛紛出門拜會,帝京街道亦是熱鬧非凡。


    作為華清齋子弟,阿笙等人隨裴懷之被安排入住裴氏的無塵別院。


    阿笙剛下車駕便見到帝京的上空飄起了淺薄的雪,漫天雪絮飄散,蓋上屋簷和枯落的樹枝,看著人心底生寒,她下意識裹了裹身上的袍子。


    眾人安置之後能得閑一個下午的時間。


    午膳後,阿笙走到易瀾山身旁,堆起客套的笑,道:“師兄,聽聞你們家也做糧油生意?”


    易瀾山的姑姑遠嫁陳國,所嫁之人乃是陳國國舅褚良,這個褚家便是陳國第一大糧商。


    易瀾山皺了皺眉,他家世代經營術數一道,眾人皆知,阿笙這般問他愣了愣,而後道:“我家不經營這個,不過我姑丈做這個,怎麽?”


    阿笙拿到廣寒樓的信鴉令後第一時間打聽陳國的糧商,卻沒想到居然與易家有些關係。


    “在帝京可有生意?”


    “有是有,不過不多。”


    “可能帶我去看看?”


    易瀾山狐疑地看著阿笙,“你一個女娘不去逛衣裳首飾,去看糧店?怎麽個路數?”


    阿笙一本正經道:“愛好。”


    城東大街,竇氏車駕因城門口有人鬥毆而不得不緩行。竇升平看了看車駕之外,不少行人聚集看熱鬧,而後被守備一一驅散。


    “裴氏一個冠禮,城中的守備人數都增加了許多,當真是厲害。”


    這話說得是傾佩,但一旁的竇老爺子卻是眼都沒抬一下。


    “裴氏的座上賓越是顯赫,咱們聖上的心裏就越不舒服。”


    天下文士聚集帝京,不乏仲景等國士之身,裴氏的高朋滿座到底是紮了帝宮那位的眼,今年聽聞軒帝不會出席裴氏冠禮。


    太祖曾為三位裴氏子弟戴冠,但至今日,家主冠禮戴冠之人卻並未邀請天家,旁人怎麽想不知道,但竇盛康一向看重家族延續,因此在裴氏與天家之間秉持著兩不得罪的心態。


    “唉,那不是易家那小子麽?”


    易家的姻親,陳國的褚家與竇氏這些年在生意場上你來我往交手數次,竇盛康聽聞這個名字方才抬眼,往外看去。


    街對麵,兩名穿文士服的學子走過,身旁還跟著一名女使模樣的人。


    “這是易家那個學商的小子?”


    “是的父親,聽聞易家有意與褚家合作經商,因此讓最小的兒子學習商道,如今他就在華清齋的玄字班修習。”


    “華清齋的學生?”


    竇盛康聞此,多看了易瀾山一眼,待他往前一步,才讓人看清,與他同行的是一名女娘,也著文士服,看樣子同是華清齋的學生。


    “華清齋為裴氏麾下書堂,看樣子也是為了明日的冠禮而來,能在裴氏冠禮受邀之列,這二人當是在齋內也頗受器重的。”


    竇盛康並未多言,他看著那二人轉身便鑽進了褚家的糧行,而後放下了簾幕,不再多看。


    這日下午,阿笙穿著華清齋的文士服,拖著易瀾山將城中褚家幾個大的鋪子都逛了一遍。而今日,跟在她二人身邊的不是錦瑟而是弄墨。


    弄墨此前隨茉莉與幾大糧商談合作之事,雖無大的進展,但那些糧鋪的掌櫃卻是識得她的。


    阿笙帶著弄墨與易瀾山這般招搖過市,自然是有目的。


    當晚,包括竇氏在內的央國大糧商都收到一個消息,西州的海上商道已經與褚家搭上了關係,由易家小公子親自陪同商討合作之事。


    海上商道其實對於各家而言都有好處,但是行首不肯點頭,也沒人敢去壞了規矩。


    央國商販都盯著竇家的態度,卻忘了這條行道貫穿東境諸國,停靠三個口岸,人家合作的可不止央國的人。


    而運輸一事涉及運力,一旦運力拉滿便是再後悔也沒得商量了。


    於是各大商鋪連夜與主家商量,是否要主動與西州商道的人接觸。


    次日清晨,阿笙很早便被弄墨派來的人喚醒,道有糧商一大清早便登門拜訪,不過弄墨按照阿笙的吩咐,都一一回絕了。


    阿笙此時的回絕倒是讓人抓耳撓腮般的難受,眾人隻覺傳聞更加真了。


    錦瑟看阿笙今日心情甚好,今日她特意著的錦服名為半山月,以清朗幽微為調,行走間寬袖擺動如山嵐浮動。


    “姑娘今日為何這般注重著裝。”


    阿笙看著銅鏡中一雙如珠玉般的眉目,笑得幾分明媚,“世人都是先敬羅衣後敬人,要去誆人,自然得穿得像樣。”


    聞此,錦瑟不由笑開。


    “對了,禮物可備好了?”


    聞此,錦瑟從旁拿出一個木匣子,抽開裏麵卻是空的。


    “姑娘,九公子人挺好的,用這誆人怕是不妥。”


    阿笙看了一眼那匣子,道:“裴氏所有他皆觸手可及,這天下物,他皆可擁有,又何須我送。”


    錦瑟頗有些為難。


    阿笙轉頭看著她笑了笑,“放心吧,裴氏的人看得懂。”


    阿笙帶上這匣子方隨華清齋眾人一同前往明輝堂。


    明輝堂是央國國祀之內,其內有單獨一殿供奉著國之功臣、名將。今日裴氏賓客滿席,但眾人皆明白明輝堂的莊重之處,因此少有人打鬧喧嘩。


    眾人錦衣華服,端正以待,一一入內。


    裴氏接引之人接過來客之禮,紛紛記錄。


    待到阿笙的時候,那接禮之人手中一頓,卻還是雙手接過,正欲記載木匣子一個,卻被身後學士模樣的人叫停。


    “姑娘這可是嵩山白牙木?”


    阿笙點頭,“正是。”


    那學士模樣之人眼中有喜,“嵩山白牙隻長於千裏高山之上,有高山伯牙之名,姑娘這讚的是高潔如山的品性?”


    阿笙搖了搖頭,她帶著淺淡的笑意,道:“送的是明月千裏的自由。”


    高山伯牙沐千裏月華而生,卻被做成了這四四方方的匣型,何得自由?正如裴鈺其人。


    聞此,那人愣了愣,而後低身拜服,親自將阿笙所送之禮登記在冊,再恭敬地將人迎了進去。


    阿笙入內院,遙遙看了看,正巧看到竇氏眾人已在其位,阿笙又尋了尋,今日倒是沒見外祖母。


    她問引路之人,“九公子現下在何處?”


    那引路之人低首道:“家主如今尚在沐浴。”


    冠禮之前須沐浴淨身,阿笙看著時辰,冠禮要開始還有些時候。


    “我見到幾個老友,你可先去做自己的事,我稍後再入席。”


    “是。”


    那人拱手離開後,阿笙抬步直接往竇盛康的方向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山巍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兩春風穿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兩春風穿堂並收藏青山巍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