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送烏雅氏回去後,外麵的宗親們一波又一波地來拜見,海棠這次不用裝了,躺著跟死了沒什麽兩樣。


    和剛才第一波不一樣,那些都是住得近的人家,來得早,直接上門來拜見。


    趁著剛才太後在這裏,王府的太監和侍衛把馬車重新排了一下,中間騰出路來,除非是公主和王府的福晉們,別的人一律禁入,現在進來的都是海棠的姐妹嫂子弟媳侄女們。


    海棠氣若遊絲地躺著,大家圍著她的床坐了一圈,看著這有氣出沒氣進的模樣也沒好意思久坐,前後時間還不到一盞茶就從屋裏出來了。


    月娥把人送到園子裏,大公主年紀最大,拉著她說:“你們兩口子要用心侍奉,這也沒法看傷,傷得怎麽樣啊?”


    月娥根據弘陽的交代應付:“皮外沒多少傷,是傷著內裏了,石頭滾著落懷裏,太醫說是心肝脾肺都受傷了。”


    姐妹幾個都歎氣,四公主說:“我見過被牛頂過的人,也是受內傷,可嚴重了,這可要好好照顧!”


    月娥點頭:“皇上恩典,給了半年假,說是半年不行還可以再休息下去。”


    四公主是知道的,掌權的人久不在中樞很可怕,覺得海棠這傷未必能養得好。忍不住歎氣!


    秀楠問:“缺什麽你隻管說,能弄來的給你們弄去。”


    月娥把這位姐姐謝了一番,眼下什麽都不缺。


    大家也不方便久留,對著弘陽囑咐了一番又走了。


    外麵別的親眷進來,海棠隻要咳嗽兩聲,他們都會知情識趣地離開。


    弘陽對外宣稱他額娘要靜養三個月左右,加上大半天時間很多人都看到海棠的模樣,不少夫人太太們也回去跟各家的男人說了,沒人懷疑這是假受傷。


    園子裏此時議論的不是海棠的傷勢,而是喇嘛們的畫稿。


    桂枝說沒上色,這距離上色的步驟還遠著呢,現在就是草圖而已,是緊急畫出來給雍正過目的,如果做成唐卡最少需要半年。為了製作唐卡,雍正把內務府最好的棉布和白絲綢送來做畫布。現在也就是剛挑選好了合適的畫布,連畫布都沒裁剪呢。


    桂枝說完,滿屋子看畫稿的老阿哥們都抬頭看她。


    老六阿哥說:“這是大事,不是她一句不行就叫停的。”這對維護皇家統治絕對有利,幹嘛不做?


    十四阿哥說:“這主意挺好的啊!這畫畫得也好,特別是鹽寶,真的是活靈活現,猛地一看還真是鹽寶,仔細一看九成像鹽寶,一成不像是仔細看後有些呆,鹽寶可有靈氣了。”


    十三說:“把這幅畫送給姐姐,她看到鹽寶肯定願意。如此一來,亡者超脫,鹽寶也跳出了五行外不在三界中了。”


    雍正點頭,跟桂枝說:“你送去給你姐姐瞧瞧。”


    桂枝剛把這畫稿接過來,雍正又說:“算了,妹妹回來後朕沒見過她呢,雖然胳膊折了不太要緊,但是也是傷筋動骨,朕看看她去。”


    老六阿


    哥說:“弟弟也去。”


    十四喊著:“同去同去。”


    一屋子人都站了起來。


    中午海棠坐在床上,床上放了炕桌,她趴在炕桌上吃麵條,對麵安康也趴著一起吃,小孩子不會用筷子,糊的嘴巴周圍都是麵。月娥一邊吃一邊照顧著閨女,外麵院子裏父子兩個也在吃午飯。


    海棠拿著筷子給孫女示範:“這樣,這樣捏筷子才是對的。”


    侍女進院子,對在庭院裏吃飯的父子兩個說:“皇上和諸位爺都來了,正在門口。”


    紮拉豐阿一邊跟屋子裏說:“格格,皇上來了。”一邊招呼兒子去接駕。


    院子裏的桌子被收起來,吃了一半的安康被抱走,海棠扒了幾口飯喝了一大杯茶,打了個飽嗝準備接駕。


    這時候雍正到院子裏了。


    海棠扶著月娥的手出來,這裏放了一圈椅子,大家坐在園子裏聊天。


    桂枝把畫稿給海棠看:“姐姐,你來看看這像不像鹽寶?”


    月娥在海棠椅子後麵站著,看了一眼說:“像,我小時候看過鹽寶,就是這模樣,要是再穿上小衣服就更像了。”


    月娥作為佟家女,康熙朝的時候家庭地位如日中天,是最輝煌的時候,跟著長輩們在各個王府進出,見到過海棠和鹽寶。鹽寶是一隻很幹淨的大狗,還不凶小孩子,一群小孩經常躲在一邊對鹽寶“嘬嘬嘬”,誘它過來玩兒,一次都沒成功過。


    她這樣一說,弘陽好奇地過來看,這狗真像鹽寶。


    十三說:“這主意好,回頭讓人試試,這是如意館那邊的畫師們畫的,一些老畫師是見過鹽寶的,當時就說要寫實,送來後四哥一看很滿意,姐姐以為如何?”


    海棠想哭,控製了好久才沒讓淚珠掉下來。


    十三接著說:“日後鹽寶也享受香火供奉,姐姐別難受了。”


    這群人是真相信有地下世界,海棠是不信的。


    聽著一群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感情上這是對鹽寶的最好安排,海棠對著鹽寶的畫像長歎一口氣。


    她心裏太明白了,想改變這群兄弟的想法從來都不是用個人情感,必須讓他們衡量利益。


    海棠把這畫像遞給了弘陽:“這東西咱們自家收著吧。”


    她整理了一下-->>


    思緒說:天下之人都是無利不起早,人家這麽賣力絕不是為君分憂這麽簡單。自我主政青海以來,我不許人傳教,除了祭祀祖宗外,不能祭祀任何神靈。雖然如此,因為各民族雜居,自然各個教派都有,比如道教,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回回教,對了,還有從天山南北傳來的祆教,都有信眾,都在偷摸供奉,因為官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都是父傳子,子又傳孫,彼此相安無事,也沒人敢公開傳教。


    這些大教聽著不多,但是這裏麵分很多教派,他們內部又彼此仇視。全部壓著,一碗水端平,大家在官府都是不被允許的,能維持相對的平和。一旦有一家冒頭,這後果一發不可收拾。


    我今兒成了


    這什麽什麽神仙,你們說官府能禁嗎?會禁嗎?一旦放開對其中一支教派或者是一方宗教的限製,就打破了平衡,我這幾年的努力付諸東流,大量金銀從民間轉到寺廟,換成了金裝和那些不事生產者的衣食。那我在山東做的那些還有什麽意義?()


    他們給咱們家人的臉上貼金,日後做得出格了管還是不管?不管,極有可能出現所謂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事兒,趴在社稷江山上吸血。如果要管,讓後代皇帝怎麽管?人家把我的泥塑金身抬出來,後代皇帝是打爛呢還是不打爛呢?


    8本作者則美提醒您最全的《成為雍正妹妹之後》盡在[],域名[()]8『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所以我不同意,我雖然不明著反神仙,我內心是很煩這些。


    海棠跟弘陽說:“把那本薄的拿來。”


    弘陽把《佛與王說生者亡者經》拿出來,海棠說:“我上午讓孩子念了,覺得還好,就這個吧。”


    這是一篇夢中論道的文章,很短,也就是幾千字,寫得旁征博引非常精彩,中心意思就是佛與王辯論,辯論的結果是和尚們該苦修,佛不止在寺廟裏,也在天地間在百姓心裏,所以敬佛不必經過寺廟和和尚,眾生也沒有供養他們的義務。


    海棠聽了覺得這才是真大師寫得出來的文章,啊不,經書!


    這才是皇皇巨著,這才是至理名言!


    雍正帶著一群老兄弟們回去了,作為尚書房裏被一百二十遍荼毒過的合格學生,這群人太清楚菩薩皇帝的結局了,也太清楚三武滅佛的緣由了。


    短期看這事兒確實是有利的,就如海棠說的那樣,人家費盡心思把你們家的人推上神位,該不該給她建造寺廟?建造寺廟沒多少錢,給了。


    接下來就是該不該塑造金身,塑造金身也沒多少錢,給了。


    廟裏的和尚四時八節供奉,該不該調撥銀子?這銀子也不多,給了。


    接下來人家傳道該不該支持?肯定支持啊!畢竟傳的是自家神明的道。


    和尚喇嘛們會不會盛氣淩人?霸占百姓田地做廟產怎麽辦?該不該判?


    判的時候官府敢不敢冒著得罪皇室去量刑?


    這些和尚放貸,收貸的時候逼著人家賣兒賣女,害得人家家破人亡,管還是不管?


    就在雍正猶豫的時候,粘杆處給他送了一條看似不重要的消息,京城的道觀們在推舉大師,打算借鑒一二,把勇王也編錄進去。目前他們正想方設法弄到喇嘛們編纂的底稿。目前他們內部商量的是把親王給安排成護法神,打算重修《西遊記》,把大鬧天宮一章重寫編寫,讓勇王在光明宮攔著孫猴子,兩人大戰二百回合。


    為什麽選《西遊記》?


    因為這書傳播廣啊!


    後人改這本書不是第一次了,再多一次也無妨。


    粘杆處其實沒特意關注道家,再怎麽神通廣大耳目眾多,粘杆處也是人手有限,都是針對官場和權貴們,特別是這次抽調了人手南下,更沒多餘的心思盯著外。能知道這件事自然是道家弄出的動靜大。或者說他們有些擔心,擔心前腳斷了佛門的好處,後腳


    ()說不定就要往道門踹一腳,這會及時示好總有好處吧?畢竟伸手不打笑臉人。


    為了下場比佛家好一點,他們已經開始行動啦!


    雍正歎口氣,還真讓妹妹說著了,這夥人已經開始打蛇上棍了。


    他看著中原大師們寫的文章,幹巴巴的沒一點趣味,想讀懂就要有學問,這就好比是清湯寡水的米粥,沒滋沒味。再看看旁邊那快要兩指厚的經書,內容跌宕起伏,捧著讀下去令人如癡如醉,簡直是鮮香麻辣的大魚大肉。


    英兒端著茶水進來:“舅舅,這是剛送來的明前茶,您嚐嚐。”


    “嗯,”他接了茶杯,心裏雖然有了計較,還是忍不住問:“英兒,你說這兩本哪一本更好?”


    英兒也讀了,想了想說:“這兩本雖然滿篇是神佛之事,然而立意卻差了十萬八千裏。那一本是勸人信佛,這一本看著是勸人信佛,實際上勸人遠離佛。我年紀小,說不出好壞,隻知道這一本合了姨媽的脾胃,她並不信佛。”


    “她不僅不信這個,也不信別的。”


    雍正歎口氣,把厚的那一本拿起來翻了翻,遞給英兒說:“放書櫃裏收著,朕閑來無事的時候讀一讀。”


    英兒接著,放到禦書房專門放經書的書櫃裏去了。


    雍正用手指敲擊書冊,心想著大魚大肉雖然好吃,但是大米粥才養人啊。


    他對回來的英兒說:“記得提醒朕明日召見你十一舅舅,這本交給他刊印。”


    “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為雍正妹妹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則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則美並收藏成為雍正妹妹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