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沒帶著百壽出來,就他那小身板,山裏的大風吹了就跟個風箏一樣到處飄。”安康說著用燒火棍把火堆裏的一個紅薯扒拉出來,然後用棍子推到有風的地方散熱。


    他們一行人在山裏避風紮營,就現在來說,開鑿隧道的技術難度很大,如果修火車,幾乎是要繞路才行。而大山綿延幾千裏,隻能在大山裏麵做蛇形鋪設軌道,最重要的是,還有泥石流和落石風險,所以在山裏修路比在平原上難得多。


    盡管如此,還是有一些經驗的,隻不過工期肯定要延長。


    海棠湊著火光看著圖紙,生出一種時不我待的感慨來。


    安康又去風口把紅薯撿回來,就說:“讓我說,還有一條路好走。先用火車把東西拉到天津,然後從天津經過船運到蓋平縣(營口)一帶,從這裏上岸,那附近水係很多,要麽用船要麽修路,直接往黑吉遼運送不就行了。”


    海棠對安康說:“讓你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咱們祖孫都沒分別三日呢,今日你令我刮目相看。”


    安康不好意思地說:“這有什麽,這是學您在山東置下港口,既然膠澳能有港口,為什麽蓋平不能?”


    海棠說:“你這也是個主意,可以這麽做,但是陸地上的這條鐵路也是要修的。這路是一條繩,把關外和關內緊緊連接,而水上的路很容易掐斷,所以不能為了圖一時的方便把這條路放棄了。”


    安康小小聲地說:“依著我說,你們就是充滿了門戶之見,要是按照您這個說法,為什麽不繞路從蒙古修呢,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不能修鐵路嗎?”不還是防著蒙古人嘛!


    “不是你想得這樣,修路不隻是為了運貨,每個站點就如每個繩扣一樣,要把當地給帶動起來,茫茫草原上是一望無際了,就因為一望無際沒有人煙,誰會在這種地方下車,誰又會在這種地方上車?這條路是帶動一整條路上的百姓的,不是京城和終點站兩處地方的。所以既然修了,就要盡可能地讓很多人跟上這趟車,有機會坐這趟車。”


    安康瞬間明白了:“我知道了,祖母,是我想得少了。就不該誹謗祖母有門戶之見。”安康立即把腦袋頂在海棠的肩膀上撒嬌,頗有些求海棠原諒的架勢。


    海棠摟著她說:“你能這樣想已經很不錯了,就是沒辦過事兒l卻經驗。”


    安康就撒嬌:“您帶帶我呀!您都帶了好多別人的孩子,也該帶自己家的了。”


    “再大點就帶你。”


    “現在唄,我下午跟著您辦事,我不想讀書了。”


    “書還是要讀的,你這會先讀書,不忙的時候我給你講講。讀書是打地基,出來當差才是起高樓,你地基不打牢固了怎麽起高樓?”


    “好吧。”一副不太情願的樣子。


    安康轉身把紅薯掰開,一半自己拿著一半給了海棠:“祖母,吃完睡覺吧。這種地方也別鬧著洗漱折騰人,所以今兒l就不刷牙了。”


    海棠接著紅薯:“這道理還需要你說,出門


    在外自然和家裏不一樣。我比你還小的時候,那時候大概也就七歲八歲的樣子,或許再晚幾年,我現在已經不記得了。那個時候我跟著聖祖出去,別說洗臉刷牙了,洗澡都沒洗過頭發油的根毛氈一樣。每次回來都跟小叫花子一樣。”()


    “?葶?????????授??扣????瑥???誙虎??”


    ?則美的作品《成為雍正妹妹之後》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對啊!所以才說跟個要飯的一樣。不過每次聖祖爺都是很光鮮,我們倆站在一起不像是父女。”他在當爹這件事上很多時候是不合格的。


    “他為什麽很光鮮,他能換洗衣服能洗澡?”


    “能啊!如果去的地方不危險,他倒是願意帶宮女這樣的累贅。如果去的地方危險,那麽他帶的太監都很麻利。總之,我小時候也是經常吃苦的。你們就沒吃過苦,都說‘英雄自古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可我還盼著你們能強爺勝祖。”


    安康信心滿滿:“放心吧祖母,我會的!”說完把手裏的半截紅薯和海棠手裏的紅薯碰了一下,就像是幹杯一樣:“我們一言為定。”


    次日一早,各處飄雪,趁著雪不大,海棠放棄了帶著人繼續攀登高山向前探路,而是快馬跟上隊伍。就怕到時候雪下大了,一群人帶的補給不多,被困在這裏。


    而整個隊伍在等著海棠他們,兩邊匯合之後整個隊伍快速動了起來,再有五六天就到盛京了。


    桂枝此次也去,就在烏雅氏的車裏說:“說起來我們離開盛京好多年了,我記得離開的時候我英兒l還小著呢。也不知道我的公主府如今怎麽樣了,他們開始每年都修繕的吧。額娘,如果能住人的話您不如跟我住到公主府去,也讓我盡心一回。在京城裏麵我是爭不過我那些兄弟和姐姐。”


    “好,去你那裏住幾天。”烏雅氏記得盛京的小皇宮特別小,能住得寬敞絕不會去將就。


    因為路上下雪,整個隊伍急急匆匆,用了四天時間來到了盛京。盛京以及關外官員都在城外迎接。冬天這個時候實在是太冷,外邊冰天雪地,所以整個迎接的儀式非常短。官員們急匆匆地迎接,隊伍急匆匆進城安置了下來。


    盛京的皇宮確實又小又窄,作為曾經立誌要住大房子的百歲看了之後忍不住搖頭。他和弘暉-->>


    商量:“這房子少說也有上百年,要不然咱們翻修一下吧,或者是推倒了重建。”


    康熙年間這裏局部有翻修,甚至還向外擴展了一點兒l。但是就眼下來看這還是小皇宮。


    別說百歲了,就是永瓊看了就忍不住說:“以前就住這房子?”言語之間還帶了鄙夷。


    弘暉看看幾個孩子,百歲可能是因為年紀大了,也可能是出去見得多了,倒是沒嫌棄。他說的也是實話,這房子確實是年代久遠,聞著都有一股黴味兒l,要是放在民間,家裏麵有仨瓜倆棗的碎銀子也會拿來修老宅。然而其他幾個小子臉上的嫌棄是收都收不住。


    弘暉提起拳頭對著這幾個小的一人給了一拳頭!


    “瞧瞧你們的模樣!要是沒有他們以前住這樣的小房子你們能住得上


    ()大房子嗎?再往前麵倒幾百年,祖宗還住在地窩子裏呢。”


    永瓊問:“什麽是地窩子?”


    百歲說:“就是在土地下麵挖個洞,上麵搭成小房子的樣子,房子一半以下都在土裏。”


    “裏麵不潮濕嗎?那種地方能住人嗎?冬天不冷嗎?”


    弘暉不想搭理他們,帶著人裏裏外外都看了一遍,看完後覺得該修一下。


    某種時候弘暉又繼承了他阿瑪的摳門,和十六阿哥說:“回頭派人來看看這裏裏外外全部推倒重建要花多少錢,也不必建的太好,結實一點兒l就行。這裏平時又不住人,像那種花裏胡哨的東西不用放,什麽假山亭台這些也不必建,就建幾排房子。日後子孫來這裏祭祖有個地方住就行。總之少花錢辦大事,一定要把這裏建得結實一點兒l。”


    十六阿哥不覺得意外,他在內務府做總管大臣這麽多年,前十幾年侍奉雍正,那更是個摳門兒l的人,恨不得把一枚銅板掰成八份來花,弘暉這要求一點都不出格。


    百歲說:“阿瑪,既然重建了,能不能建得高一點寬一點?別跟現在這樣似的,又低又矮。”


    “這個行。”反正兒l子就想要個大房子,至於這房子醜不醜他又沒要求。


    十六阿哥問了一個實際的問題:“重建這裏您打算花多少錢?”


    “花錢啊?”


    十六阿哥點頭:“是呀,您打算最多花多少錢?咱們按照這個標準算一算。”多新鮮呀,誰家蓋房子不花錢?


    弘暉想了想:“拆下來的磚頭還能用?裏麵的家具也都能用,不用另外再置辦別的。朕想著到時候可能會再填補一些磚瓦,加上工匠的工錢,最多十萬兩,不能再多了。”


    十六阿哥硬生生地控製住了自己的嘴,沒吐槽出來。


    十萬兩你想翻修皇宮你打發叫花子呢?雖然這裏和紫禁城比起來是小了點,但這也是皇宮呀。人家山西土財主修個莊園還知道往裏邊填個五十萬百十萬的,你怎麽連這些人都不如!


    十六阿哥說:“有點兒l少了,您不如再加點兒l。”


    誰知弘暉一聽少了,立即說:“那先放著吧,先不修了,等什麽時候塌了再說。”


    看到好幾個兒l子露出失望的臉色,鐵公雞弘暉說:“你們又不缺地方住!各地的行宮還少嗎?總之這裏不修了。”


    十六阿哥哭笑不得:“十萬兩銀子也頂多是翻修一下。您說的重建絕不隻是十萬兩。而且那些行宮都是康熙年間建造的,哪怕是撐,也頂多再撐二十年或者是三十年。總之,重建這裏是有必要的。”


    鐵公雞,又不是沒錢!


    當年老爺子沒錢都各地修行宮呢,你們父子兩個有錢了反而比鐵公雞還鐵公雞。內務府的銀子你留著下崽兒l吧!


    十六阿哥滿肚子吐槽從弘暉這裏出來,遇到了海棠。


    十六阿哥趕緊打招呼:“姐姐來見皇上?今兒l姐姐住哪兒l啊?”


    海棠說:“我們王府比不得其他王府,他們在盛京都有府邸,收拾一下就能住進去。我和六哥今兒l就住在你十二姐家裏了。”


    十六阿哥笑著說:“我們王府也沒有府邸啊!現在和顯王一家湊合。”說到這裏,他心裏一動,想著要不然在這裏建一座王府,也不一定像京城那樣奢華,也不用那麽大麵積,就買一處大宅子就行,日後後人再來這裏也有一個落腳的地方,而且在祖地置辦家產是一件大事。


    他就把這個想法和海棠說了一下。海棠有些猶豫,這裏畢竟偶爾來一次,覺得在這裏置辦別院沒必要。而且一旦有人帶頭,其他人紛紛跟上,那麽盛京的房子價格就會翻著番兒l地往上漲,很有可能城裏的百姓不得不搬遷出去。


    她說:“這事兒l是正經事,按理來說我該一口答應,可是這地方太小,一旦王府和大戶人家在城裏紮堆兒l買房置業,這城裏的百姓怎麽辦?還是算了吧。”


    海棠說完就問:“你怎麽抱著這麽多的紙張,是京城那邊有消息送來嗎?”


    “不是,皇上原本的意思是想重修皇宮,但是隻給了十萬兩銀子,又不肯往上加,這事兒l辦不成,所以重修這裏。也就不再提了。”


    海棠點了點頭。


    “十萬是不多哈。”她心裏想著皇宮可以先不修,等到哪一年需要賑災了再修不遲,以工代賑兩難自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為雍正妹妹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則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則美並收藏成為雍正妹妹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