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到此,問題似乎已經十分明朗。
原來強迫和抑鬱隻是因為過度維護心中所愛的人。
那麽隻需要放棄這種過度維護,便可消除疾病。
也就是說,對於男性而言,放棄過度維護母親的地位,而轉向對父性的接納,抑鬱和強迫就沒有存在的條件。
於是,當患者明白這個規律後,如醍醐灌頂。終於明白母親並不是那麽重要,父親也不那麽可恨。
不但不可恨,根本就是該放開胸懷來接納。
因為身為一個男性,基因中就該具備父性的因素。
於是,他們會產生強大的動機,接納許多平時憎恨不已的事物。
比如,當他聽到別的男性侮辱、攻擊自己所愛的女孩,或者特別在乎、特別信賴的人時;他會認為這是十分合理的;而不會像以前那樣強烈去對抗和維護。
他人粗俗、帶有傷害性的話,他也會要求自己去接受。這要在之前,他一定會深惡痛絕。
但現在,他認為自己曾經也具備這種男性的侵犯性。
他所憎恨的,正是他缺失的那部分父性人格;必須要接受才是根本出路。
隻有這樣,才能脫離母性人格、恢複父性人格,使人格處於基本平衡。從而消除強迫和抑鬱。
而在此之前,他們總是認為自己沒有罪惡念頭的時候,才是最健康快樂的時候。罪惡念頭一來,就破壞了這種快樂和安全感,所以他們認為莫名而至的罪惡思維是萬惡的,必須除之而後快。從而強烈抵抗罪惡、維護安全感,導致強迫和抑鬱。
殊不知,他們堅信的這種健康快樂狀態,是在人格過分偏向母性後的一種“超價”(退行)快樂。一言概之是病態的。
就像患者常常認為不發病時的寧靜是常態,發病時打破了寧靜,是一種可惡的病態.
其實是相反的.因為他所認為的寧靜是向外界極度妥協的產物.
具體來說是在寧靜的狀態下,不敢大聲呼吸.(這一點在後麵闡述"呼吸"的章節中,會找到答案)
不難看出:一個男性變得過分女性化,過分溫柔,那麽外界隻需對他好一點點,他們也認為這是難能可貴的、完美無缺的。其實這隻是給抑鬱埋下了病根。
例如:一位男子j對他女友十分之愛慕,他總是認為她是完美的,她所賜予給他的快樂,他始終念念不忘、戀戀不舍。
他幻想和她美滿幸福,永遠不變。
卻經常被一種強迫思維所困繞,這種思維經常會把他女友貶得一文不值,令他異常痛苦。他堅信隻要除掉這個怪異的思維,他和女友必定會幸福到老。
哪知,當有一天女友不再愛他時,他似是遭遇了五雷轟頂。
即便是神也無法令他相信——曾經完美的女友,怎會背叛他?
這個時候,任何人的安慰都已無濟於事,唯有愛情的恢複才是解救他的良藥。
否則他想自己必定會抑鬱而終。
但是,他似乎忘了一件事——那種經常把女友貶得一文不值的強迫性思維。
他曾經是多麽地討厭這種怪異思維。
但是,隻需和他當下的抑鬱聯係起來看,就不難看出:那種強迫思維竟是再正常不過;根本不需要抵抗,它隻是中和“超價”和“抑鬱”的一種良藥。
正是因為他對愛情和女友的“超價”觀念,才導致了他的過分依賴和抑鬱。
強迫的思維隻是中和這種“超價”的良藥。
人格的偏離,令他過分意識到女性的可憐之處,變得過分憐憫,忘了自己身為男性天生的剛烈,而使人格過分偏向於女性化。
他能記得,在他人格沒有偏離的時候,在憤怒之時,即便是拿刀嚇唬人的“罪惡”,他也不以為然。
那時,他也不會把一個女孩看得如此完美,以至不敢對她提出任何批評。
分析至此,心理疾病的根本成因似乎已經找到,解決的根本出路也不言而喻——隻需像其他健康人那樣,接納父性的剛烈之性便可。
但是,事情總是掛萬漏一。
強迫抵抗消除後,另一種痛苦的情緒又占據了他的心頭——抑鬱。
他感覺自己親手脫離曾經萬分熟悉依賴的(母性),而投奔到陌生抗拒的一方(父性)。
感覺強烈的不適和絕望。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明明知道自己是缺失了父性的因素而導致生病,可是要恢複父性卻又是如此的勉強。
隻能說他還並未真正做到接納父性。
也由此可見,通常所說的接納自己,並非如此簡單容易。
原來強迫和抑鬱隻是因為過度維護心中所愛的人。
那麽隻需要放棄這種過度維護,便可消除疾病。
也就是說,對於男性而言,放棄過度維護母親的地位,而轉向對父性的接納,抑鬱和強迫就沒有存在的條件。
於是,當患者明白這個規律後,如醍醐灌頂。終於明白母親並不是那麽重要,父親也不那麽可恨。
不但不可恨,根本就是該放開胸懷來接納。
因為身為一個男性,基因中就該具備父性的因素。
於是,他們會產生強大的動機,接納許多平時憎恨不已的事物。
比如,當他聽到別的男性侮辱、攻擊自己所愛的女孩,或者特別在乎、特別信賴的人時;他會認為這是十分合理的;而不會像以前那樣強烈去對抗和維護。
他人粗俗、帶有傷害性的話,他也會要求自己去接受。這要在之前,他一定會深惡痛絕。
但現在,他認為自己曾經也具備這種男性的侵犯性。
他所憎恨的,正是他缺失的那部分父性人格;必須要接受才是根本出路。
隻有這樣,才能脫離母性人格、恢複父性人格,使人格處於基本平衡。從而消除強迫和抑鬱。
而在此之前,他們總是認為自己沒有罪惡念頭的時候,才是最健康快樂的時候。罪惡念頭一來,就破壞了這種快樂和安全感,所以他們認為莫名而至的罪惡思維是萬惡的,必須除之而後快。從而強烈抵抗罪惡、維護安全感,導致強迫和抑鬱。
殊不知,他們堅信的這種健康快樂狀態,是在人格過分偏向母性後的一種“超價”(退行)快樂。一言概之是病態的。
就像患者常常認為不發病時的寧靜是常態,發病時打破了寧靜,是一種可惡的病態.
其實是相反的.因為他所認為的寧靜是向外界極度妥協的產物.
具體來說是在寧靜的狀態下,不敢大聲呼吸.(這一點在後麵闡述"呼吸"的章節中,會找到答案)
不難看出:一個男性變得過分女性化,過分溫柔,那麽外界隻需對他好一點點,他們也認為這是難能可貴的、完美無缺的。其實這隻是給抑鬱埋下了病根。
例如:一位男子j對他女友十分之愛慕,他總是認為她是完美的,她所賜予給他的快樂,他始終念念不忘、戀戀不舍。
他幻想和她美滿幸福,永遠不變。
卻經常被一種強迫思維所困繞,這種思維經常會把他女友貶得一文不值,令他異常痛苦。他堅信隻要除掉這個怪異的思維,他和女友必定會幸福到老。
哪知,當有一天女友不再愛他時,他似是遭遇了五雷轟頂。
即便是神也無法令他相信——曾經完美的女友,怎會背叛他?
這個時候,任何人的安慰都已無濟於事,唯有愛情的恢複才是解救他的良藥。
否則他想自己必定會抑鬱而終。
但是,他似乎忘了一件事——那種經常把女友貶得一文不值的強迫性思維。
他曾經是多麽地討厭這種怪異思維。
但是,隻需和他當下的抑鬱聯係起來看,就不難看出:那種強迫思維竟是再正常不過;根本不需要抵抗,它隻是中和“超價”和“抑鬱”的一種良藥。
正是因為他對愛情和女友的“超價”觀念,才導致了他的過分依賴和抑鬱。
強迫的思維隻是中和這種“超價”的良藥。
人格的偏離,令他過分意識到女性的可憐之處,變得過分憐憫,忘了自己身為男性天生的剛烈,而使人格過分偏向於女性化。
他能記得,在他人格沒有偏離的時候,在憤怒之時,即便是拿刀嚇唬人的“罪惡”,他也不以為然。
那時,他也不會把一個女孩看得如此完美,以至不敢對她提出任何批評。
分析至此,心理疾病的根本成因似乎已經找到,解決的根本出路也不言而喻——隻需像其他健康人那樣,接納父性的剛烈之性便可。
但是,事情總是掛萬漏一。
強迫抵抗消除後,另一種痛苦的情緒又占據了他的心頭——抑鬱。
他感覺自己親手脫離曾經萬分熟悉依賴的(母性),而投奔到陌生抗拒的一方(父性)。
感覺強烈的不適和絕望。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明明知道自己是缺失了父性的因素而導致生病,可是要恢複父性卻又是如此的勉強。
隻能說他還並未真正做到接納父性。
也由此可見,通常所說的接納自己,並非如此簡單容易。